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2012年,我省和宁夏、吉林等省区一起继续采用高考试卷的“课标卷”,这也是我省使用“课标卷”的第二年。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我们约请了四位高考方面的专家,分别对语文、数学、英语和思想政治四个学科的备考进行了解读,并提供了一些方法和策略,希望能给高三一线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为了方便表达,本组文章中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分别简称为《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2012年高考语文“课标卷”《考试大纲》,和2011年相比没有变化——这原本就可以确知,因为“课标卷”正在全国稳步推广。“课标卷”先在海南、宁夏两省区试点,被俗称为“海宁卷”;2010年,吉林、黑龙江、陕西3省进入,正式称为“课标卷”;2011年,山西、河南、新疆3省区进入,共计达8省区,与“大纲卷”持平;2012年,又将有河北、云南、内蒙3省区进入。广西、贵州、青海、西藏、甘肃5省区,也将在未来一二年内进入“课标卷”行列。与“课标卷”始终相伴的还有“辽宁卷”。在这个推广过程中,《考试大纲》的稳定是必要的。
我们关注《考试大纲》,不能只是注重于试卷的外在结构、表面形式。其实,语文学科考查的内容无非两项:阅读和写作。要求的语文能力无非两种:阅读是“吸纳”,写作是“释放”。体现的思维方式无非两类:阅读是“归纳”,写作是“演绎”。任何一份語文试卷,选择题目之外,都包含阅读和写作两项因素,兼顾考查两种语文能力,都需要运用两类思维方式,也因此,都具有双重的训练价值。可以打这样的比方——在语文试卷这张餐桌上,有各种各样的馒头:大馒头、小馒头、方馒头、圆馒头……从本质上看,都是面制的食品。备考的重点不是琢磨不同的馒头有什么不同的吃法,而应立足本质,首先关注面制食品的共同吃法。
我们倡导备考中的“自觉意识”,也就是要遵从学科规律,依据高考实际,提高备考效率,优化备考效果。这就需要目的高度明确,思路特别清晰,答题正确快速,充分展示能力。备考要由“自发”转为“自觉”,同学们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学习,完全有资格由“业余考生”成为“专业考生”,并以专业考生的姿态进入考场。
高考语文备考的要义,可以用下面的表格来说明:
阅读类题目的宗旨是“据题精答”。
这里说的“精答”,不是精细地答,而是精明地答。“精明”地答,就是该读的读,读得精确;不该读的不读,坚决摒弃。应该读的是重要信息,要精确把握;不该读的是次要信息,要弃之不理。重要信息是题目考查的实质,次要信息是干扰的假象。高考试题采用的文字,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都必然是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交织在一起的。高考是大规模的笔答考试、大规模的快速阅卷,因此任何一道题目的答案必须建立在确切信息的基础上;同时高考又是选拔性考试,它的任何一道题目都需要有一些人答对,另一些人答错才可以。如果一道题目得分率100%,那就是废题一道,根本实现不了区分、选拔的功能。所以,高考题必须设置次要信息形成干扰,这是不以命题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
既然如此,那么,解题的根本目的就是将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分离,“聚焦”于重要信息。要做到“精明”地答,不靠死记教条,要根据题目要求,首先明确题目指向。
“自觉意识”要求三个要点:一是坚持动态比较,不死记术语教条;二是关注句号、句读,聚焦重要信息;三是进一步思维,加工转化重要信息。
写作类题目的宗旨是“据题发挥”。
高考作文题目提供写作思维的原点。给标题或给话题的作文通常是给出一个原点,作为写作依据;给材料的作文则是给出一种生活场景,其中包含若干原点,供考生选择。
考场作文要由原点出发,在生活的广阔空间中,发挥联想和想象,积极展示。一般而言,思维距离原点越近,越容易被认为符合题意,但是越不容易写出新意;思维距离原点越远,越容易写出新意,越不容易被认为符合题意。考生只有做好充分准备,写熟悉的素材,表达真情实感,才能写出既高度符合题意,又特别具有新意的优秀作文。
细节、感悟,是作文成功的两大柱石。以此为基础,作文备考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用“作文思维观”突破“作文常识观”,建立对题目的认识与信心;高考作文题目不是一道常识题,而是展示思维的原点,辐射空间是无际的生活。
二是用“感悟生活法”更新“死背素材法”,做好充分有效的准备。同学们欠缺的不是素材,而是对生活的感悟。备考中要做到一有细节,二有感悟。
三是用“务实创造论”取代“空想创造论”,构建联想和想象的桥梁。作文的任务不只是完成一篇800字的作文,而是用作文展示思想,感动读者。
新课标高考语文试题必然要继承高考语文试题的优良传统,在此基础上,有两个方面的明确发展趋势。
一是阅读文本和题目的人文内涵更丰厚,表现为选做文本和探究题目。这是“课标”的精神体现。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重要的载体……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语文学习应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二是写作题目应更平实,鼓励自主更明确,表现为新型的材料作文题目。这也是“课标”的精神体现。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对语文教学和语文备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对教师和考生的更高要求,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阅读题目的发展,要求考生从根本上充实自己的人文内涵积淀;写作题目的发展,要求考生从根本上提升自己感悟生活的水平。
但是,这种根本性的充实提升,又绝非仅从备考中就能轻松完成的任务。因此语文备考就有了两项基本任务:既要使答题思路及步骤高度明确,又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地激发调动、感悟积淀。
归根结底,还是一句话:用语文的方式,优化备考效果。什么是“语文方式”?12个字,3个词语——感悟生活、关注语言、锤炼思维。
我们反对高考备考中的“题海战术”,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种备考方式“以考代练”,将考试和备考混为一谈,盲目地以为单凭大量做模拟题目就能“熟中生巧”,提高考试成绩。
考试和备考有关联,但也有重要区别。考试是迸发能量,展示能力,以获取优秀成绩为唯一目的;备考是积蓄能量,强化意识,为获取优秀成绩做充分准备。
认识这种区别,对于语文学科尤为重要。语文成绩提高的“瓶颈”既非能力,更非知识,而是意识——对高考语文试题规律和答题思维规律的认识。
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能力的提高,在于平时的日积月累。语文备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固有的语文能力得到最大比率地展示。正因为此,强化对试题规律的认识,最大可能地接近思维“自觉意识”,就成为备考的关键环节。
题海战术不能实现这种突破,因为对题海的盲目迷信,使教师和学生往往以掌握“参考答案”为终极目标。其实,“参考答案”只是阅卷评分时的一种“参考”。有些“参考答案”并不正确,很多有严重缺陷。对“参考答案”的盲从,不但无助于形成、强化学生的“自觉意识”,反而会干扰、模糊学生的“自觉意识”。很多“参考答案”在阅卷中都要做校正、补充,甚至被推翻。
为改变以掌握“参考答案”为终极目标的语文备考惯用方式,我们在备考中有必要引入“备考答案”的概念。“参考答案”,只是阅卷评分的参考,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可以理解,可以修正,在阅卷中也可以接受,但是不能照搬到备考中来。“备考答案”要力求准确、规范、严谨、精彩,尽善尽美。为强化备考的“自觉意识”,对“备考答案”我们也可以做必要的变形和延伸。
有的学生问,“备考答案”到哪里去找?所谓“备考答案”,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和笔下。“备考答案”不能等待别人恩赐,靠的是我们自己的思考和提高。备考中,可以将自己做出的“备考答案”与“参考答案”对照,取长补短,反复琢磨。这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正如我们永远追求真理,但永远不能穷尽真理一样。
有的语文教师说:“我是参考答案的坚决捍卫者。”是啊,作为教师,他们手里有模拟试题的“参考答案”,但是,在6月7日的高考考场上,学生手里并没有“参考答案”,他们只有努力答得更好,最大可能地接近或者超越参考答案。语文教师不应该是模拟试题和参考答案的奴隶,而应该是真理的坚决捍卫者。
“备考答案”承担的任务,不只是某一道题目的得分;它所瞩目的是学生备考过程中读、写及综合能力的提高,是学生人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是一种将语文应试能力纳入素质教育轨道、摆脱应试教育桎梏的尝试。
获得“备考答案”的过程,就是落实“据题精答”的总体思路,明确“动态、比较”的基本原则,锤炼“聚焦重要信息”意识能力的过程。这也是促进语文学习回归“本色”所做出的努力。因为,在复习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排拒专业术语(梳理、解释语文)和方法套路(涂抹、装饰)对语文复习的扭曲,呼唤学生知识、思维、思想、情感、审美和语言能力的积淀。而这积淀,源于平日的语文学习——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习。
2012年,我省和宁夏、吉林等省区一起继续采用高考试卷的“课标卷”,这也是我省使用“课标卷”的第二年。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我们约请了四位高考方面的专家,分别对语文、数学、英语和思想政治四个学科的备考进行了解读,并提供了一些方法和策略,希望能给高三一线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为了方便表达,本组文章中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分别简称为《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2012年高考语文“课标卷”《考试大纲》,和2011年相比没有变化——这原本就可以确知,因为“课标卷”正在全国稳步推广。“课标卷”先在海南、宁夏两省区试点,被俗称为“海宁卷”;2010年,吉林、黑龙江、陕西3省进入,正式称为“课标卷”;2011年,山西、河南、新疆3省区进入,共计达8省区,与“大纲卷”持平;2012年,又将有河北、云南、内蒙3省区进入。广西、贵州、青海、西藏、甘肃5省区,也将在未来一二年内进入“课标卷”行列。与“课标卷”始终相伴的还有“辽宁卷”。在这个推广过程中,《考试大纲》的稳定是必要的。
我们关注《考试大纲》,不能只是注重于试卷的外在结构、表面形式。其实,语文学科考查的内容无非两项:阅读和写作。要求的语文能力无非两种:阅读是“吸纳”,写作是“释放”。体现的思维方式无非两类:阅读是“归纳”,写作是“演绎”。任何一份語文试卷,选择题目之外,都包含阅读和写作两项因素,兼顾考查两种语文能力,都需要运用两类思维方式,也因此,都具有双重的训练价值。可以打这样的比方——在语文试卷这张餐桌上,有各种各样的馒头:大馒头、小馒头、方馒头、圆馒头……从本质上看,都是面制的食品。备考的重点不是琢磨不同的馒头有什么不同的吃法,而应立足本质,首先关注面制食品的共同吃法。
我们倡导备考中的“自觉意识”,也就是要遵从学科规律,依据高考实际,提高备考效率,优化备考效果。这就需要目的高度明确,思路特别清晰,答题正确快速,充分展示能力。备考要由“自发”转为“自觉”,同学们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学习,完全有资格由“业余考生”成为“专业考生”,并以专业考生的姿态进入考场。
高考语文备考的要义,可以用下面的表格来说明:
阅读类题目的宗旨是“据题精答”。
这里说的“精答”,不是精细地答,而是精明地答。“精明”地答,就是该读的读,读得精确;不该读的不读,坚决摒弃。应该读的是重要信息,要精确把握;不该读的是次要信息,要弃之不理。重要信息是题目考查的实质,次要信息是干扰的假象。高考试题采用的文字,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都必然是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交织在一起的。高考是大规模的笔答考试、大规模的快速阅卷,因此任何一道题目的答案必须建立在确切信息的基础上;同时高考又是选拔性考试,它的任何一道题目都需要有一些人答对,另一些人答错才可以。如果一道题目得分率100%,那就是废题一道,根本实现不了区分、选拔的功能。所以,高考题必须设置次要信息形成干扰,这是不以命题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
既然如此,那么,解题的根本目的就是将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分离,“聚焦”于重要信息。要做到“精明”地答,不靠死记教条,要根据题目要求,首先明确题目指向。
“自觉意识”要求三个要点:一是坚持动态比较,不死记术语教条;二是关注句号、句读,聚焦重要信息;三是进一步思维,加工转化重要信息。
写作类题目的宗旨是“据题发挥”。
高考作文题目提供写作思维的原点。给标题或给话题的作文通常是给出一个原点,作为写作依据;给材料的作文则是给出一种生活场景,其中包含若干原点,供考生选择。
考场作文要由原点出发,在生活的广阔空间中,发挥联想和想象,积极展示。一般而言,思维距离原点越近,越容易被认为符合题意,但是越不容易写出新意;思维距离原点越远,越容易写出新意,越不容易被认为符合题意。考生只有做好充分准备,写熟悉的素材,表达真情实感,才能写出既高度符合题意,又特别具有新意的优秀作文。
细节、感悟,是作文成功的两大柱石。以此为基础,作文备考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用“作文思维观”突破“作文常识观”,建立对题目的认识与信心;高考作文题目不是一道常识题,而是展示思维的原点,辐射空间是无际的生活。
二是用“感悟生活法”更新“死背素材法”,做好充分有效的准备。同学们欠缺的不是素材,而是对生活的感悟。备考中要做到一有细节,二有感悟。
三是用“务实创造论”取代“空想创造论”,构建联想和想象的桥梁。作文的任务不只是完成一篇800字的作文,而是用作文展示思想,感动读者。
新课标高考语文试题必然要继承高考语文试题的优良传统,在此基础上,有两个方面的明确发展趋势。
一是阅读文本和题目的人文内涵更丰厚,表现为选做文本和探究题目。这是“课标”的精神体现。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重要的载体……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语文学习应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二是写作题目应更平实,鼓励自主更明确,表现为新型的材料作文题目。这也是“课标”的精神体现。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对语文教学和语文备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对教师和考生的更高要求,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阅读题目的发展,要求考生从根本上充实自己的人文内涵积淀;写作题目的发展,要求考生从根本上提升自己感悟生活的水平。
但是,这种根本性的充实提升,又绝非仅从备考中就能轻松完成的任务。因此语文备考就有了两项基本任务:既要使答题思路及步骤高度明确,又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地激发调动、感悟积淀。
归根结底,还是一句话:用语文的方式,优化备考效果。什么是“语文方式”?12个字,3个词语——感悟生活、关注语言、锤炼思维。
我们反对高考备考中的“题海战术”,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种备考方式“以考代练”,将考试和备考混为一谈,盲目地以为单凭大量做模拟题目就能“熟中生巧”,提高考试成绩。
考试和备考有关联,但也有重要区别。考试是迸发能量,展示能力,以获取优秀成绩为唯一目的;备考是积蓄能量,强化意识,为获取优秀成绩做充分准备。
认识这种区别,对于语文学科尤为重要。语文成绩提高的“瓶颈”既非能力,更非知识,而是意识——对高考语文试题规律和答题思维规律的认识。
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能力的提高,在于平时的日积月累。语文备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固有的语文能力得到最大比率地展示。正因为此,强化对试题规律的认识,最大可能地接近思维“自觉意识”,就成为备考的关键环节。
题海战术不能实现这种突破,因为对题海的盲目迷信,使教师和学生往往以掌握“参考答案”为终极目标。其实,“参考答案”只是阅卷评分时的一种“参考”。有些“参考答案”并不正确,很多有严重缺陷。对“参考答案”的盲从,不但无助于形成、强化学生的“自觉意识”,反而会干扰、模糊学生的“自觉意识”。很多“参考答案”在阅卷中都要做校正、补充,甚至被推翻。
为改变以掌握“参考答案”为终极目标的语文备考惯用方式,我们在备考中有必要引入“备考答案”的概念。“参考答案”,只是阅卷评分的参考,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可以理解,可以修正,在阅卷中也可以接受,但是不能照搬到备考中来。“备考答案”要力求准确、规范、严谨、精彩,尽善尽美。为强化备考的“自觉意识”,对“备考答案”我们也可以做必要的变形和延伸。
有的学生问,“备考答案”到哪里去找?所谓“备考答案”,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和笔下。“备考答案”不能等待别人恩赐,靠的是我们自己的思考和提高。备考中,可以将自己做出的“备考答案”与“参考答案”对照,取长补短,反复琢磨。这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正如我们永远追求真理,但永远不能穷尽真理一样。
有的语文教师说:“我是参考答案的坚决捍卫者。”是啊,作为教师,他们手里有模拟试题的“参考答案”,但是,在6月7日的高考考场上,学生手里并没有“参考答案”,他们只有努力答得更好,最大可能地接近或者超越参考答案。语文教师不应该是模拟试题和参考答案的奴隶,而应该是真理的坚决捍卫者。
“备考答案”承担的任务,不只是某一道题目的得分;它所瞩目的是学生备考过程中读、写及综合能力的提高,是学生人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是一种将语文应试能力纳入素质教育轨道、摆脱应试教育桎梏的尝试。
获得“备考答案”的过程,就是落实“据题精答”的总体思路,明确“动态、比较”的基本原则,锤炼“聚焦重要信息”意识能力的过程。这也是促进语文学习回归“本色”所做出的努力。因为,在复习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排拒专业术语(梳理、解释语文)和方法套路(涂抹、装饰)对语文复习的扭曲,呼唤学生知识、思维、思想、情感、审美和语言能力的积淀。而这积淀,源于平日的语文学习——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