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谣渗透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sh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能激发人们的情感,活跃人的思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充分运用歌曲及歌谣教学,创设轻松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增强对字词的理解,扩大词汇量。改变学生"羞于开口,难以开口"的心态,改变"哑巴英语"现象。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歌曲渗透,在演唱中学习
  优美的音乐,欢快的节奏,既愉悦身心又陶冶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洛所扎诺夫在有音乐伴随教学和没有音乐伴随教学的实验结果中发现有音乐伴随教学比没有音乐伴随教学其记忆率高2.17--2.50倍。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把一些需要教授的核心语言编成歌词,配上学生熟悉的曲调让学生唱读,不但符合“乐学”的原则,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一首轻松愉快的歌曲很轻易就能突破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编排这样的歌曲能把枯燥乏味的语言知识变成悦耳动听、朗朗上口的歌曲,能让学生敢于开口唱读,从而减少了对英语学习的恐惧心理,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如在讲授红绿灯这一课时,既要讲授红绿灯的说法还要教授交通规则,文章内容长,学生有了畏难情绪,于是我将它编成了一首英语歌曲,歌词如下:
  Red light , red light , stop, stop , stop .
  Yellow light , yellow light , wait , wait , wait.
  Green light , green light , go , go , go.
  同时将它配上《小星星》的曲调,学生很轻松的便记住了知识点,还编了动作边唱边跳加深了对“stop , wait , go”这三个词的记忆。
  由此可以看出在课文的教学中插入歌曲的教学,排除了在单一的形式中学习英语单词或语法所产生的枯燥、乏味的感觉,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紧张、忧虑情绪,减轻学生的畏惧心理,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大大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效率。
  二、歌谣展现,在说唱中学习
  “chant”是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为有效提高其注意力而专门设计的轻松愉快,节奏感很强的歌谣。其内容句式简单、琅琅上口,好记易背,节奏感强,使人读了倍感愉快难以忘怀。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在学习外语时运用音乐、运动、节奏可以感到松弛、愉快和满足,产生兴奋的情绪,达到长时间记忆的目的。在英语教学中适当的使用"chant",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添学习的乐趣,还能促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熟记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歌谣的功效,如在平时教学中,我每节课都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点自主地创编歌谣。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所营造出的欢快气氛,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如,在教学“How many ….”的句型时,将难说的句子编成一首有节奏,有韵律的“chant”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多了。
  How many pencils do you have?
  I have five . I have five.
  How many rulers do you have?
  I have fifteen , I have fifteen.
  How many erasers do you have?
  I have fifty , I have fifty.
  这首“chant” 融汇了主要句型的同时,还突出了学生易混淆的十五和五十的说法,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打着节拍和节奏在一遍遍说的同时予以巩固和记忆。
  对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及创编的歌谣我给与了充分的表扬和肯定。学生们都很开心,并且对我说原来学习英语是这么有意思的一件事,这么简单!从他们的言语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
  三、听英文歌曲是培养语感的好方法
  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
  经常听英文歌曲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语感,可以使大脑潜移默化的接受语感的培养的训练——语感也是一个人对语言掌握的熟练程度。如果有很好的语感,有的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不知道问什么就是能够把题做对。有时候在写作中学生的中文式的表达比较严重,但是如果有很好的语感,写出的句子,自己在读的时候就能够发现很不通顺,这时候可以尝试用别的表达方式。那么,英语歌曲创造的英文环境可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在英语歌曲中一遍又一遍的听那些优美的英语,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这种能力。正如很多英语老师一再强调的:absolutely nothing can arose your interest in English more than listening to pop songs.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利用富有特色的英语歌曲或儿童歌谣来教学,使知识变得易懂易学,不但给孩子们一个活泼、愉快的语言学习环境,而且提高了学生掌握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满足了求知欲和成就感。
  【作者单位: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 江苏】
其他文献
为什么要搞“合作学习”?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使进度能更快一些吗?是为了减少两极分化,使学生的学习更平均一些吗?还是为了活跃课堂,使教学活动能更热闹一些吗?都不全是!站在当今时代的高度上看,在教学实践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既有它的现实意义,更有它的前瞻意义。现实意义是指:当前相当多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成长于独特的环境之中,自小就没有与同龄人合作共处的机会,不懂得人与人交往的必要性,这无疑
种族集团与肯尼迪政府的民权政策何章银二战以后,特别是进入60年代以来,种族问题已成为美国头号社会问题。对此,肯尼迪政府是积极干预还是消极回避,长期以来美国学术界争论不休,褒贬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有序推进,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取代了灌输式自然常识教学,亲历参与的科学探究取代了纯粹结论灌输。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得到了有力的贯彻和全面的落实。但是不可否认,当下一些教师对科学课堂的过程设计与实践过程往往满足于被活动表象所充斥,而缺失了活动本身所应有的价值和内涵,活动过程显得苍白而无力,学生处于被动的“伪科学探究”中,不能充分体验到科学探究的快乐。为此,科
【案例】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坐着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女孩。她聪明机灵,声音悦耳,前几天在我的公开课上,还以优美的朗读、精彩的回答,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叫小杰,现在
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易受外界刺激而转移。而有效的提问能直接影响幼儿的思维,所以对幼儿提出有针对性、有质量的问题是引导幼儿学习的重要一环。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问题情景,激发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发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成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关注点之一。  一、对幼儿园活动中提问现状的分析  提问是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环节,然而目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的作用远远发挥不够,影响着
为了明确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不同演替阶段优势种的叶片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石漠化梯度上优势种的适应策略,在中国南方喀斯特2个典型石漠化地区(贵州关岭-贞丰花
一、小学低段学生的特征  所谓的小学低段学生是指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由于刚刚步入小学阶段进行学习,这就使得学生自身原来的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法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化,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再像以往那样轻松和简单了,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这种要求还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另外,由于低段学生在刚刚走入小学的时候,他们的认知能力是很有限的,对日常生活中的常识也缺乏了解,所认识的字也较少,在阅读上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