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在小学教学中的不断推进,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也逐渐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指明灯”。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没能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结构的调整,更没有意识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为了响应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核心素养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小学美术教学经验,针对小学美术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展开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 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2-0111-01
一、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审美鉴赏力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爱玩是他们的天性。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过:“他们的想象力没有受经验和理智的束缚......你给他们一个世界,他们便能还给你一个变化离奇的世界,他们就是艺术家”。小学美术在教学过程中,不妨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增强他们的课堂体验,提高他们对美术的审美鉴赏力。
例如,在讲《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一课时,笔者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用泥巴团或彩泥捏制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各种动物,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课堂内容。接着,笔者为学生模拟“市场交易”的场景,在学生进行交易活动前,笔者为学生讲解“市场交易和行为准则”以及交易过程中的文明行为。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有的小组扮演“商人”,有的小组扮演“顾客”,笔者也参与市场交易的活动中,这样的“商品”交易游戏充分满足了学生爱玩的特点。在交易的过程中“顾客”会对商品进行褒贬不一的评价,不仅可以使学生发现自身作品的不足并及时修改,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评判和判断能力。小学美术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不仅拓展了美术教学的内涵,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感知力。
二、通过营造探究环境,提高学生的美术感知力
由于小学生心理的特殊性,他们判断事物不是通过原理而是利用直观感受。体验式教学通过教师为学生创设探究环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心灵去感悟,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提高其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小學美术教师要利用探究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其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讲《好吃的水果》一节时,笔者事先在课堂上准备了各种水果,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一起欣赏并抚摸水果,然后再闻各种水果的气味,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的多重体验,认识水果形状的不同和果皮质地的差异,再通过滚动和把玩水果,让学生对各种水果的外形特征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使学生不仅认识到水果形状的不同,而且还发现同一种水果静止和动态的区别。之后,再引导各个小组进行绘画练习,最后交流成果,分享绘画心得。小学美术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课堂氛围,通过辨析体验式教学,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调动其思维和情感,从而进一步感知学习内容,提升他们对美术的审美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探究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意识的提高,体验到美术学习的乐趣。
三、通过营造创作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想象是人类特有的重要心理因素,属于特殊的思维活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国著名教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为学生讲授美术基本理论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讲《美丽的天空》一节时,笔者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蔚蓝天空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力,说一说他们认为的美丽天空是什么样的,学生们纷纷回答翱翔的雄鹰、闪亮的星星、绵绵的细雨、流动的白云等。接着笔者引导学生将他们想象的事物描绘出来,并将他们的作品投射在大荧幕上,于是,屏幕上呈现金灿灿的太阳、温柔的圆月、色彩鲜艳的彩虹、漫天的繁星、飘落的雪花,甚至还有来自外太空的“外星人”等等。此时,笔者问学生:“同学们想一下,屏幕上的事物会同时存在吗?”学生们回答:“晚上是没有彩虹的、阳光底下不会下雪.....”。最后,师生将含有不同元素的天空明明为“美丽的天空”。
总之,随着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小学美术教师教学模式转变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新课改这样一种大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向“核心素养”靠拢,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认识到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新困惑和新问题,积极寻找美术教学与核心素养的结合点,使美术教学换发新的生命力,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动小学美术教学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 李力.小学美术课中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7(14):79.
[2] 赵素萍.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建构[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11):37-40.
关键词: 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2-0111-01
一、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审美鉴赏力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爱玩是他们的天性。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过:“他们的想象力没有受经验和理智的束缚......你给他们一个世界,他们便能还给你一个变化离奇的世界,他们就是艺术家”。小学美术在教学过程中,不妨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增强他们的课堂体验,提高他们对美术的审美鉴赏力。
例如,在讲《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一课时,笔者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用泥巴团或彩泥捏制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各种动物,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课堂内容。接着,笔者为学生模拟“市场交易”的场景,在学生进行交易活动前,笔者为学生讲解“市场交易和行为准则”以及交易过程中的文明行为。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有的小组扮演“商人”,有的小组扮演“顾客”,笔者也参与市场交易的活动中,这样的“商品”交易游戏充分满足了学生爱玩的特点。在交易的过程中“顾客”会对商品进行褒贬不一的评价,不仅可以使学生发现自身作品的不足并及时修改,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评判和判断能力。小学美术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不仅拓展了美术教学的内涵,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感知力。
二、通过营造探究环境,提高学生的美术感知力
由于小学生心理的特殊性,他们判断事物不是通过原理而是利用直观感受。体验式教学通过教师为学生创设探究环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心灵去感悟,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提高其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小學美术教师要利用探究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其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讲《好吃的水果》一节时,笔者事先在课堂上准备了各种水果,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一起欣赏并抚摸水果,然后再闻各种水果的气味,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的多重体验,认识水果形状的不同和果皮质地的差异,再通过滚动和把玩水果,让学生对各种水果的外形特征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使学生不仅认识到水果形状的不同,而且还发现同一种水果静止和动态的区别。之后,再引导各个小组进行绘画练习,最后交流成果,分享绘画心得。小学美术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课堂氛围,通过辨析体验式教学,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调动其思维和情感,从而进一步感知学习内容,提升他们对美术的审美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探究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意识的提高,体验到美术学习的乐趣。
三、通过营造创作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想象是人类特有的重要心理因素,属于特殊的思维活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国著名教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为学生讲授美术基本理论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讲《美丽的天空》一节时,笔者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蔚蓝天空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力,说一说他们认为的美丽天空是什么样的,学生们纷纷回答翱翔的雄鹰、闪亮的星星、绵绵的细雨、流动的白云等。接着笔者引导学生将他们想象的事物描绘出来,并将他们的作品投射在大荧幕上,于是,屏幕上呈现金灿灿的太阳、温柔的圆月、色彩鲜艳的彩虹、漫天的繁星、飘落的雪花,甚至还有来自外太空的“外星人”等等。此时,笔者问学生:“同学们想一下,屏幕上的事物会同时存在吗?”学生们回答:“晚上是没有彩虹的、阳光底下不会下雪.....”。最后,师生将含有不同元素的天空明明为“美丽的天空”。
总之,随着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小学美术教师教学模式转变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新课改这样一种大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向“核心素养”靠拢,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认识到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新困惑和新问题,积极寻找美术教学与核心素养的结合点,使美术教学换发新的生命力,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动小学美术教学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 李力.小学美术课中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7(14):79.
[2] 赵素萍.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建构[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11):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