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红山”谁做主?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41593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读名著的时候,常听人们说这样一句话:“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同一件文学作品,由于不同的教育背景、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制约,每一位阅读该作品的人,所得到的信息、对作品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阅读作为一种主观色彩很强的活动,产生不同的见解是非常正常的。在文物鉴定中,只希望得到一种答案,现实却常和我们作对。
  如今,有文物鉴定“专家”头衔的人不少,尤其是电视传媒介入艺术品收藏,编导成为“专家”的伯乐,哪怕是一知半解、甚或无半点墨水之徒,多露几次面、多来几个镜头就能混个脸儿熟,成为观众眼中的“著名专家”,走穴的出场费自然不匪。此类张好古式的专家越来越多,传媒、专家的公信力也直线下降。
  常听藏友抱怨,同一件器物,拿给不同的专家,可得到不同的结果。辛辛苦苦淘来的“宝贝”是真是假,到底谁能做主?
  文物鉴定传统方法是所谓的眼学,即鉴定者将观察到的被鉴品信息与脑海里的数据库的数据比对,再综合分析判断,得出结论。眼学理论依据是考古类型学(又称标形学或器物形态学)。考古类型学是通过将收集到的实物资料归纳、分析和研究,结台地层学判断年代,确定考古遗存的文化性质,分析当时生产和生活状况及社会关系、精神活动等。标准器即实物资料是否全面,对结论至关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未见器形的鉴别需要深厚的学术素养、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眼光。台北故宫玉器专家邓淑苹女士在《由“假”到“真”的艰辛漫长路》一文中说:“只有通晓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具体表现文化精髓的古物特性后,才能逐渐掌握古物性质之模式与其变异。当我们遇到一件前所未见的玉器时,就能由宏观的角度判断它的造型纹饰,是否合于历史流变。”邓淑苹认定台北故宫藏“蚩尤环”(龙纹玉环)系史前文化玉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反山和瑶山良渚文化遗址出土同类器物,验证了她的判断。
  眼学在实践中,常遇“说不清”之扰。有过请专家鉴定经历的人都知道,专家在讲这件东西为什么对,或为什么不对时,说的是其主观感觉,如“一看就缺乏神韵”,那这个“神韵”是什么呢?专家或是说了一大堆,说的人是云山雾罩,听者只能不懂装懂地应句:“哦,原来是这样”了之。这并非说专家忽悠人,而是说这种鉴定方法的主观色彩太浓厚,很多经验是一次次把玩,一遍遍观察得出的感性认知,进而升华为理性认知的。这种认知“只可意会,无法言传”。有学者认为,考古类型学“适用于陶器、瓷器等使用周期短、变化较明显的日常生活用品,而对人类最复杂的精神活动创造出来的奢侈品则有局限性。”
  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家,业余性质的民间研究者都有相当数量,他们以极大的热情追求理想,构建自己的研究体系——当然,真正能促进学术前行者并不多,但却是一个国家学术活力的保障。这一现象同样出现在中国收藏界,出现在红山玉收藏圈里。每位藏友经过长期实践,都或多或少地总结出一些鉴定的诀窍,有的形成了一套鉴定方法。一位玉器专家说,很多藏友的鉴识方法奇特,有别于从玉料、雕工、造型、纹饰、沁色、用途等方面八手的方式,而往往从某一个方面着眼,如观察玉器上面一个很小的缝隙,看到缝隙里面的结晶被侵蚀了,则认定这件玉器必老无疑。这种“由点及面”的诀窍或许有些科学价值,若只凭这点来辨真伪,真可谓以偏概全,难以令人信服。
  红山玉器材质普通,造型简单,因仿制门槛低而致使赝品泛滥成灾。某藏友携黑皮玉到一家古玉鉴定機构求鉴,这家机构是借电视传媒迅速窜红的收藏家开办的,这位著名收藏家兼专家瞟了几眼,肯定地说:“不对”。藏友不服气,回家用高硬度工具打磨黑皮玉外的黑壳,花了很长时间将黑壳刮掉。再请著名收藏家兼专家过目,态度顿时转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弯:“太开门的古玉精品,非常稀有”。点过钱后即痛快地签写证书。同样一件黑皮玉,“去黑之前”与“去黑之后”遭遇竟有天壤之别!
  也许,恰恰因为真假红山扑朔迷离,藏友才感觉其中的魅力。一位专家认为:“藏友手里的红山玉多是不对的。若因此孤立、排挤他们,中国玉文化可能就断掉了,最后变成几个专家的自娱自乐。对于收藏,喜欢就行,这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红山玉真假鉴定是学术问题,是专家的任务。”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重要举措之一是统一度量衡。若秦帝国的原六国地区仍沿用自己的度量方法,那岂不天下大乱了?文物鉴定也当如此。既然大家对红山玉器的收藏研究有这么大的热情,为何不互通有无,取长补短,逐步建立一套科学的认知标准呢?
  目前,科学研究趋向于学科交流。地质学的研究成果和手段正应用于古玉研究,这恐怕是将来古玉研究的方向。在造假手段高超,类型学日显局限,文物鉴定能否向痕迹学发展呢?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也能看到一个科学、客观、统一的红山玉器鉴定方法,化繁为简。毕竟,越简单的、越符合常识判断的才是越科学的。
其他文献
根据考古出土和传世馆藏的情况来看,红山文化玉器的原料大致有以下几个种类:透闪石、蛇纹石、绿松石以及其他几种玉石,其中,透闪石占了绝大多数。这些透闪石材料的产地在哪里?长期以来认识不一。    细玉沟的透闪石矿脉    红山文化属于辽东地区,玉器的产地大致也应在辽东地区。对于这一地区的玉石出产历史,古代文献中就有记载。  《尔雅·释地》中记载:“东方之美者,有医巫间之殉玗琪焉。”晋郭璞注:“医巫闾,
期刊
在中国史前玉器发展过程中,红山文化玉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东北地区就陆续出土过红山玉器,因对其文化性质缺乏认识,而都把它们当作商周时期的遗物。七十年代后,自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玉龙被发现起,又逐渐在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辽宁阜新胡头沟、凌源县三官甸子、喀左县东山嘴、建平县牛河梁等遗址石棺墓中分别采集和出土了大批红山玉器,由此确立了西辽河流域在中国史前时期的玉文化中心的地位。
期刊
高古玉一向是众多玉器爱好收藏者望而卻步的门禁。在众多玉器收藏拍卖中,能真正收集到高古玉的藏家少之又少,但是所有玩玉的藏家都希望能碰到一块真正的好的高古玉。市场对高古玉的强劲需求使高古玉的身价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路飙升,而利益的驱动也引得作假频频,其中尤以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器伪造居多。从本世纪初开始,高古玉的市场开始萎靡不振,至今全国古玩集散地还可见大量的仿品出现,甚至还在市面上流通买卖。随着全
期刊
文言最是凝炼。“淑人君子,其带伊丝”(《诗经·曹风·鹏鸠》);“小腰秀颈,若鲜卑只”(《楚辞·大招》)。16字写尽人物,衣带和佩饰。  才德美好的君子和楚楚可人的佳丽古今标准一样,了无新意;华夏古服讲究长袍大褂、袖肥衫宽、拖拖曳曳、陶醉于形神飘逸。然而,似木君子、如花美人的儒雅终究不敌腰系带、束金钩、紧袖短衣、驰骋纵横的胡人刀马。痛定后,有识如赵武灵王者,被迫推行“胡服骑射”的革命。腰间一带从此束
期刊
为迎接北京奥运盛会,8月8日至11月8日,《天朝衣冠——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服饰精品展》在故宫午门举办。这是故宫博物院建院八十余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质量最精、规格最高的一次服饰展览,其中绝大多数展品是经年深藏宫中的珍品首次面世。展品共105件,旨在全面展示清代宫廷服饰工艺之华美精湛和服饰文化之博大深邃,同时也向世人提供一个了解中华古代优秀灿烂文化的窗口和平台。本文结合此次展览的展品及北京故宫博物院
期刊
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已故著名画家董希文于1953年创作完成的。作品以宏大的场面、恢宏的气势以及富有民族化的艺术语言,生动地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盛大庆典,作品一经问世即以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它不仅是作者的代表作,而且是建国初期最重要的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之一,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953
期刊
5月9日,北京翰海春拍中国玉器专场上拍了2件红山文化玉器,这是该公司上拍的第14、15件红山玉器。编号1505、长8厘米的勾云纹形器估价2万至3万元,编号1506、长13.2厘米的三连璧估价1.5万至2.5万元,皆未成交。5月15日,天津文物也上拍了一件红山文化C形龙纹佩。  自1995年北京翰海开辟玉器专场拍卖以来,历代玉器成为一个独立的拍卖门类。拍卖的玉器,时代上迄新石器时代下至当今的各个历史
期刊
红山文化是因二十世纪初在内蒙古东部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现而命名的,其中心分布地域集中于辽宁西部、内蒙古东部的老哈河中上游和大凌河中上游地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人在辽西一带修建锦承铁路时,曾经陆续出土过一些红山文化玉器,但当时人们并不能认识它们,而是把它们当作商周时期的遗物。  对红山文化玉器的确认和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是从1971年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玉龙的发现及1973年阜新胡头
期刊
红山文化因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是西辽河流域史前时期最为强劲的一支考古学文化,其年代为距今6500—5000年。红山文化是在直接或间接吸收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大量吸收了东北平原诸多原始文化及中原仰韶文化的因素。距今5000年左右是中国史前社会的一个转型期,黄河、长江、珠江流域等不同区域的诸多考古学文化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文明化进程显著加快,而以红山文化为代
期刊
中国画创作已经愈来愈丧失其中国画的内蕴与气质了,这是许多关注传统绘画命运人士的共识。百年中国,不仅物质世界日新月异,精神文化领域也是天翻地覆。国画之为艺术,诞生于华夏民族悠久之历史,积淀于民族文化古老之文明,凝聚于中国人朴实简淡之心理,以传统学术文化为底蕴,以刚健清新浑厚博大之山川造化为孕育,自有理气意趣阴阳刚柔虚实动静之妙旨,体大脉深,文采焕然。其抽象观则艺文台天文察时变,其具体观韵悠长而笔墨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