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玉之我鉴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u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古玉一向是众多玉器爱好收藏者望而卻步的门禁。在众多玉器收藏拍卖中,能真正收集到高古玉的藏家少之又少,但是所有玩玉的藏家都希望能碰到一块真正的好的高古玉。市场对高古玉的强劲需求使高古玉的身价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路飙升,而利益的驱动也引得作假频频,其中尤以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器伪造居多。从本世纪初开始,高古玉的市场开始萎靡不振,至今全国古玩集散地还可见大量的仿品出现,甚至还在市面上流通买卖。随着全民收藏之风的逐渐盛行,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中国历史悠久的收藏文化,高古玉的买卖和收藏又有抬头之势。其中红山文化玉器在市面流通最多,也是最易骗人的器类,故收藏爱好者们应当注意。关于红山文化玉器的文章已经有很多,众多专家学者都发表了各自的高见,以下只是我鉴定红山文化玉器的一些体会心得,愿与众位古玉爱好者共同分享。
  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北方原始文化的代表,距今约5000至6000年,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从各类出土报告分析来看,红山文化玉器小件较多,典型器为玉猪龙、马蹄形器、勾云形佩、玉鹗、玉龟等。C形龙发现较少,学术争论颇多,不为典型器,就现有的出土报告和各大博物馆馆藏显示总共不超过5件。
  结合各地考古报告和出土的实物对比显示,红山文化玉器主要从玉料、雕工、器形、纹饰、沁色和用途六个方面来鉴别。
  玉料:红山文化玉器一般采用辽宁岫岩软玉,矿物成分主要为粗细不均的结晶状透闪石,玉料偏青或偏浅黄色,也有黄色的,一般硬度在6-6.5,比重2.9-3.1。一般为蜡状光泽,也有一些呈玻璃光泽。由于粗结晶岫玉的质地较软,内部结晶体构造粗大,所以很容易染色、上沁。一般市场上看到的很多仿红山文化的玉料都被上过色,但是看起来比较自然,皆缘于此。
  雕工:红山文化玉器的工一般都比较简单,没有太多的纹饰,一般简单的透雕比较多,多采用打洼工(就是俗称的瓦沟纹),线拉工也很少,纹饰一般都是用玛瑙或石英工具加水和解玉砂磨制而成,所以红山文化玉器一般边缘都有尖薄刃状之感。
  红山文化玉器的钻孔一般分单面钻孔、双面钻孔和倾斜对钻三种方式,每种钻孔方式中都可以看到古人的打孔痕迹。单面钻孔的孔洞一般呈喇叭状;双面钻孔一般呈腰鼓状或蜂腰状,孔洞呈两边大中间小的不规则模式;倾斜对钻是在器物一面上斜相对钻两个相通的孔,因似牛鼻孔而称之为“牛鼻穿”,方便用于缝缀饰物。以上所有孔洞的边壁上都可看见螺旋打磨痕迹,古朴自然。而现在仿古者功利心强,没有古人那种用半年甚至几年的时间来磨制一件玉器的毅力,一般现代电动工具痕迹比较明显,古味尽失。
  器形:红山文化玉器一般形制都比较小,器体扁而薄,边缘多成斜坡尖刃状(玉猪龙、C形龙除外),大型器物几乎不见,更无陈设器,现在市面上随处可见的那些红山文化大型人头兽身、粗重厚大的摆件都是主观臆造的现代仿品。
  红山文化玉器还有正反之分。一般正面多为瓦沟纹打磨而成各类造型,大多边缘磨成扁而薄的刃状;背部一般有穿孔,而且是平背素面,没有任何纹饰打磨的痕迹。如勾云形器、玉鹗、玉龟等等,它们的形状都是这样的。而现在市场上很多红山文化玉器的造型,都是双面工且无正反之分,可想而知,这些必假无疑。
  纹饰:红山文化的玉器纹饰都比较简单,常用的纹饰就是简单的瓦沟纹或阴刻线,一般用减地阳起的方式表达。勾云形佩和玉臂饰等器形多用瓦沟纹,而且所呈棱角一般都为奇数而非偶数;而像玉鹗、玉龟则是在表现眼部和背部时使用减地阳起的方法进行雕刻。现在市场上一些红山文化玉器要么在表面雕刻文字,要么在不同器物上胡乱臆造纹饰,跟实际常理不相符合。广大收藏爱好者切莫图造型纹饰新颖之快,受骗上当。
  沁色:红山文化区域内经考古发掘的墓葬只有石棺墓和土坑墓两种。石棺墓一般在辽宁朝阳市境内较多发现,土坑墓多出现在内蒙古赤峰一带。由于石棺墓是用大量石板结合黏土夯实而成,一般保存性较好,不易渗入沙土也不易受沁;土坑墓处于气候环境比较干燥,戈壁化、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土壤严重缺水,沙土化比较严重,玉器有不同程度的受沁。因此,红山文化玉器大多保存得比较完好,只有极少数玉器出现鸡骨白现象,大多数器物的玉质还呈原色,蜡状光泽。现在很多收藏家以为年代越久远,玉器受沁越严重,这恰恰给了许多仿古者可乘之机,大肆伪造。现在市面上流通的很多所谓的红山文化玉器不是染得发黑就是发红,为了表现出玉质,还把玉器抛光得很亮。但是实际上至今没有发现过呈玻璃光泽的红山文化玉器的实例,广大玉器爱好者们千万要注意。
  用途:考古发掘报告显示,红山文化的玉器都出自于墓葬,所谓小墓出小件,大墓出大件。而有代表性的玉器,如玉猪龙、勾云形玉佩、玉箍形器等,大多出自于红山文化的大型墓葬。据研究,这些墓的主人应为原始社会首领或者部落巫师,在原始社会这两者有可能为一个人,而从他们墓里发现的大量穿孔玉器,则是缝缀在衣物上的。
  古人认为玉器是可以沟通神灵的,是与上天对话的工具,所以由原始宗教的萨满巫师穿上这样缀满玉器的衣服,就可以和上天神灵对话,逢凶化吉,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红山文化玉器一般都是小而扁薄的小件,大多数都有钻孔,就是用来缝缀在衣服上显示身份和地位的。许多玉器边缘磨成薄刃状,是为了与衣服表面完好地衔接,有平滑感。而现在市面上所见的很多红山文化玉器,都不能体现出它原有的实用功能,单从这一点上就足以鉴别真伪了。
其他文献
经过三个月的精心征集,红太阳2008年秋季大拍终于拉开帷幕,共有拍品2373件,分为:瓷器专场,玉器、翡翠、田黄专场,杂项专场,中国书画专场,邮币卡专场。  瓷器专场共计拍品1151件。高古瓷器中,48号拍品宋钧窑内青外紫鼓钉罐,釉色内天青,外为玫瑰紫釉,釉质莹润细腻,估价188万~258万元。237号拍品宋定窑黑釉刻仕女纹描金梅瓶,造型规整,器身施酱釉,腹部刻划描金婴戏纹装饰,底有官字,保存完好
期刊
“唐噶”为藏语(卷轴佛画),亦称之为“唐卡”,是藏民族传统而独特的绘画艺术形式。唐卡绘画产生的历史非常悠久,大约为公元前七世纪初叶。可以追溯到吐蕃王朝以前。通过西藏都吕发现的卡诺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标本不难看出,这个时期的西藏已经出现了最原始的绘画艺术。  据五世达赖所著的《大昭寺目录》一书记载:“法王用自己的鼻血来描绘了一幅白拉姆女神像,后来蔡巴万户长时期果竹西活佛在塑白拉姆女神像时,作
期刊
传世古玉辨伪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我在故宫博物院工作四十余年,前二十年无暇顾及玉器,后二十年逐渐转向以研究古玉为主业的道路。这条道路是崎岖不平的,也有过一些失误,将伪品误断为真器,但我有勇气自我纠正。因其误导时间不长,影响也有限度,没有造成重大恶果。人非圣贤,总有不足或一时失误。世间没有不吃败仗的常胜将军,也没有从未误诊的“神医”,在我们文物工作者中也不会出现辨伪时从不出错的“慧眼”。关键在于将
期刊
由北京海王村拍卖公司举办的“中国书店2008年秋季书刊资料拍卖会”将于11月9日与您再次相聚于北京古文化街琉璃厂。拍卖会共汇集上自唐人写经下迄近现代出版物,时间跨度达千年的珍贵拍卖品575件,其中有10部古籍善本在今年3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可寻踪迹。全部拍卖品可归纳为六大亮点,分别是:敦煌遗书、明版古籍、清版古籍、清代文书档案、名人书札手稿及老照片。  敦煌遗书,大多为唐时僧
期刊
香港佳士得将于本月29日至12月3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举办2008年秋季拍卖会。这次拍卖包涵多项类别的珍品,由传统工艺品、珠宝钟表、以至展现时代前沿的当代艺术品均有。这次拍卖更继2001年后,再次在亚洲举行名酒拍卖,当中包括一批直接来自全球著名波尔多(Bordeaux)葡萄酒酒庄拉图堡(Chateau Latour)的名酒收藏。    戴萍英基金会之收藏  重要中国古代书画    佳士得今年
期刊
此件乾隆皇帝《御制剿灭台湾逆贼生擒林爽文纪事语》用宋代金栗山藏经纸包边,增加古韵。这是乾隆帝最喜欢的纸。云龙纹图案锦绫精美异常,为帝王专用。在一定的光线角度下能看出云龙纹图案。  大小1700余字没有一字勾抹,没有一处两字相连,千字一律没有变化,勾连点带细如抽丝。从中一方面可以看出乾隆帝文采之高,另外也可看出他作此文时的平心静气、一丝不苟和对这件作品的重视。  印章为五爪双龙戏珠纹天圆地方乾坤印。
期刊
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有开拓性业绩的、承前启后的艺术大师,是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文人画之大成者,被美术评论界称为近百年以来中国画坛借古开今的“四大名家”。在当今艺术品市场上,他们的作品颇受海内外投资者和典藏家的青睐追捧,并屡创各自市场交易新高。  吴昌硕(1844~1927年),原名俊、俊卿,初字芗圃、香朴,中年后更字昌硕,亦称仓硕、苍石,别号缶庐、缶道人、苦铁、五湖印丐、
期刊
考古学上红山文化的发现与命名,是新中国学术界的重大成果之一。随着人们对红山文化在历史纪年与区域类型等方面的研究深入,红山文化玉器的社会影响也是越来越大。不仅考古发掘出土了总数约四百多件的各类玉器,历史上因耕作、水土流失和盗墓而流散民间的红山玉器也被逐步鉴定辨别出来,如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就从其历年收藏的传世玉器中,区分出红山文化的黄玉鹰形佩、勾云形佩、青玉双鸟形佩、青玉鱼形块、黄玉兽块,中国文物信息咨
期刊
根据考古出土和传世馆藏的情况来看,红山文化玉器的原料大致有以下几个种类:透闪石、蛇纹石、绿松石以及其他几种玉石,其中,透闪石占了绝大多数。这些透闪石材料的产地在哪里?长期以来认识不一。    细玉沟的透闪石矿脉    红山文化属于辽东地区,玉器的产地大致也应在辽东地区。对于这一地区的玉石出产历史,古代文献中就有记载。  《尔雅·释地》中记载:“东方之美者,有医巫间之殉玗琪焉。”晋郭璞注:“医巫闾,
期刊
在中国史前玉器发展过程中,红山文化玉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东北地区就陆续出土过红山玉器,因对其文化性质缺乏认识,而都把它们当作商周时期的遗物。七十年代后,自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玉龙被发现起,又逐渐在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辽宁阜新胡头沟、凌源县三官甸子、喀左县东山嘴、建平县牛河梁等遗址石棺墓中分别采集和出土了大批红山玉器,由此确立了西辽河流域在中国史前时期的玉文化中心的地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