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与参与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ont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们在课余聊天时,常会说这样一句话:“某某笨得不能形容,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不知强调了多少遍,抽查时还是一问三不知”,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反映出来的恰是我们用了多年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事倍功半”的教学模式显然该下岗了,取而代之的应是充分体现现代教学理念的“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实施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自我发现的探索者、建设者和参与者。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主动地探索交流,从而学会学习并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只有这样的学习,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呢?事实证明:只有当学生对你“讲”的内容感兴趣时,才会认真听;对你“提”的问题感兴趣时,才会积极思考;对你“布置”的任务感兴趣时,才会主动去做。可见,“兴趣”对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兴趣,便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的关健,下面,结合所教的历史学科,谈谈我常用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已有的生活、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古希腊哲人也说过:“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团需要点燃的火焰。”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尤其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经验来激发他们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兴趣。这一点在导入中尤为重要。在学习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时,我利用绝大多数学生都看过并且异常感兴趣的电视剧《天龙八部》来导入。我刚一提到《天龙八部》这几个字,学生便激动万分地讲起来,一下子对这一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中,我讲到金国的建立时,又利用了该剧中“萧峰带着受伤的阿紫到长白山去寻找人参,遇到阿骨打”这个情节来加深学生对女真族的生活和阿骨打此人的印象。讲到“岳飞”时,我不是自已先讲岳飞的故事,而是先让学生们畅谈他们对岳飞的了解,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充。这样做不但教师轻松,而且也为学生提供了参与机会,激起了他们的兴趣,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家乡是学生认识社会的开始,也是愛国的起点,对家乡的热爱和渴望了解是学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愿望,尽管大部分学校配有乡土教材,可学生几乎无人阅读,更没有专门的课时安排。如果教师在上课时充分利用乡土资源,那么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我讲到佛教的传入时,就利用了芦山县城西佛图山上的佛像和石塔;讲到《三国鼎立》这一课时,就给学生介绍了芦山县城北端金顶阁山上的姜维墓和县城南街的姜庆楼;讲到红军长征时,给学生介绍了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芦山的情况;讲到十年“文革”时,结合本乡的真人真事进行介绍等等。学生果然兴趣大增,还提出了一长串连我都无法当场回答的问题,我乘机鼓励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甚至亲自去考查历史遗迹,采访“老红军”和经历过“文革”的老一辈人,以便获得更多更真实的信息。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而且还能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历史的真实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多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等。
  
  三、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旧教材最大的特点是“繁、难、偏、旧”,专业化、成人化倾向特别明显,学生学起来既难又枯燥,教师教学时想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都难。新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了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了干涩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如:第9课,知识点与旧教材相比,减少了三分之二,一个个有趣的“动脑筋”和“活动与探究”代替了旧教材难而枯燥的“想一想”;一段段优美的阅读文代替了以前的长篇大论;一幅幅精美的图片代替了旧教材的黑白版。如果教师加以充分利用,则定能收到奇效。在这一课中,我让学生通过阅读小字、分析文献资料、观察图片来了解契丹、女真族的生活特点,以取代教师的讲述;让学生对感兴趣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甚至辩论,以取代教师的长篇大论(如:评价澶渊之盟)等等。另外,有时我还会根据情况补充一些有趣的材料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加深学生的了解,本课中我就补充介绍了“陈桥兵变”、“靖康之变”等,学生果然听得全神贯注。新教材还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动手的机会,如:做“东坡肉”、自制指南针等,我都会让学生去做,从而使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多角度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四、充分利用音像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像资料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是:生动、形象,一首历史歌曲,一部历史影片或者影像资料都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历史课本内容的理解。如:本课中,我用了屠洪刚《精忠报国》这首歌来加深学生对岳飞的印象;我在讲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组织学生观看《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记录片;讲新中国成立时,组织学生观看《开国大典》,还让学生写观后感,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其它任何手段都不可能达到的,学生的情感也随着一幕幕生动形象的场境带给他们的震撼而得以升华。
  除此之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组织学生上活动课,本期我已上过《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这节活动课,学生人人参与,热情很高。
  以上便是我在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创造参与机会的方法。学生们就这样带着浓厚的兴趣,利用一个个机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作者单位:625600四川省芦山县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目前,英语教学从课改前简单的ABC等字母单一学习开始演变为短语、句子、会话的多元教学。对于一些刚接触英语或简单接触过英语学习的学生来说,学起来一时是难以适应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针对新教材及学生自身的特点,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地接近英语,了解英语,掌握和运用英语。    一、重视英语启蒙教学,培养学习英语兴趣    当前的英语教学方式仍停留在应试教育上,如果英语教学只是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那些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把学习英语看成自己的愿望和需要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整个认识激活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质量。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内容越感兴趣,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越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获取更佳的教学效果。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和维持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去争取获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引导学
期刊
时下,英语等级考试正风靡全国,小学生为强素质要考级,初中生为中考加分要考级,大学生为毕业和就业要考级。初中英语学科在中考中已成了最大一门学科 。我认为义务教育阶段进行英语等级考试是弊大于利,教育行政部门应采取得力措施制止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等级考试,特别是初中英语等级考试。  初中英语等级考试与素质教育理念相悖。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正处于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更应培养学生的全面的综合素质。英
期刊
一堂成功的英语课,应该让学生自始至终掌握主动权,学习效果才会明显。教师要扮演好角色,发挥主导作用,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使学生自然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教师要切实把握课堂动向,才能使英语课堂教学收到最佳的效果。    一、教师有备而无后患,英语课堂教学能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我看见一个场面。一堂英语课,上课铃响后,老师匆匆赶往教室,猛然发现自己忘带了教科书、备课本和教学
期刊
国家《小学英语课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为主要任务,但又要防止过于强调模仿死记硬背、机械操作的教学倾向,倡导语言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开放互动的学习模式。所以,小学英语教学应该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的教材基本上是以对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创新能力变得愈来愈重要。在英语教学中,应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激活的兴趣,宽松的环境,创新型的手段,创造性的学习,精心设计的提问等方式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假若时光倒退到几年前,对于我们农村英语教师而言,素质教育纯粹就是一个理论,然而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新目标》英语教材的使用,我们逐渐从传统的,一味强调分数的英语教学模式,转变到能在教育教学活
期刊
一、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英语教师必须注意在教会语言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此外,教师还必须改变自己的传统做法,建立以学生为主的课堂结构,把自己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求知的过程,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培养能力的场所。而在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中,教师则应该当好他们的指导。    二、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充当学生的伯乐
期刊
前不久,有家美国咨询公司调查中国员工在企业的表现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执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创造能力弱。”纵观周边的人和事,我认为,这一结论有其一定的道理。作为一名历史课教师,我们怎样来改变这一“创造能力弱”的状况呢?我认为,应当从我们的课堂教学抓起,改变学生的学法,改变教师的教法。在此,笔者结合自己上《繁荣的宋元文化》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以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的内容。随着教师们对新教材和新标准的使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运用。随之而来的问题也突显:学生两极分化加剧,词汇量难以提升。而单词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语音教学又是单词学习的基础。因此,语音教学应该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的基础。  然而,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教材《GO F
期刊
在中考历史试题中,开放性试题的比重越来越来大,越来越来注重对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整合能力的考查。而读图题正是最能体现学生直观体验——理性感悟——归纳整合综合素质强弱的题型。因此,培养学生掌握破解历史读图题的方法是中考复习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笔者现就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掌握破解历史读图题方法的一些粗浅做法谈点看法,以就教方家。    一、“三看”直观认识图画内容    一看画面内容,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