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综述及选题价值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技术已将世界各国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被人们喻为“地球村”。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更使我们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愈加密切,那么,外语水平,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对外交往以及对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摆在我们广大外语教学工作者和研究人员面前的一大课题,也是一大难题。
外语,作为对外交往的一种基本语言工具,在我国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政府非常关心外语教学研究工作,早在1996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先后就外语教学方法、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和普及外语教育等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号召“重视外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革工作”、“希望国家教委、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研究机构认真抓起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提出一套适合中国人学外语更有效的教材和教学方法。”1999年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又明确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运用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国发[2001]2号)等都明确提出推动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教育部2003年3月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阶段英语教学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由于我县属国家新时期扶贫开发重点县,英语教学环境相对较差,截止目前,全县外语教师严重缺员,初级中学英语课程让其它学科教师代替的现象非常普遍,升入高中学生80%以上来自于农村,学生英语基础极差,给高中英语教学带来很多不利因素,加之多年来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手段的影响,教师工作负担重,无外籍人员,无法创建基本的外语学习环境。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学校基本上从初中才开设外语课,而课堂仍是靠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方式。虽然近几年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施有了较大的改观,但并没有物尽其用,外语教学基本上成为了我县基础教育阶段的瓶颈,因此也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近年来,我校在外语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教研教改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曾培养出了第31届国际奥赛数学金牌获得者汪建华,全国英语竞赛特等奖获得者付雨民、李光源、王雨桐等优秀学生,也为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品学兼优的新生,但从历届考入大学学生反馈的信息中明显反映出传统外语教学模式的弊端,“听不懂”、“说不出”、“写不好”“读不快,信息抓不准”等外语基本素质严重欠缺,严重阻碍了新型人才的全面发展。
要培养出适合21世纪具有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造就高素质的中学生,努力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是非常必要的。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已无法胜任,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正好弥补了传统方式的不足,可使枯燥的文字图表声像兼容,抽象的内容成为直观,静止的材料变为动态的资料,使知识活化,增强直观性、趣味性、艺术性,使教学形式及内容都变得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最佳情景和多样的交流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外语水平,特别是听力和阅读能力,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也有促进作用。基于此,我们选择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在英语新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听、读能力的研究。
2.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
总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外语的整体水平,尤其是听力和阅读能力达到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八级要求,为学生学好其它文化科学知识,特别是学习世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新课程重在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具体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根本上改变我校外语教学方法比较落后,教学效果较差的现象,特别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和英语的阅读能力,力争全面提高学生外语的综合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外语级别。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和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的水平,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通过信息技术与英语新课程教学中听力教学、阅读教学的整合,总结出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有关的规律,从而指导日常教学工作,推动我校各科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进行。
附八级标准:
(1)听
①能识别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态度;
②能听懂有关熟悉的话题的讲话和谈话并记住要点;
③能抓住简单语段中的观点;
④能基本听懂广播、电视英语新闻的主题或大意;
⑤能听懂委婉的建议、劝告等。
(2)说
①能使用恰当的语调和节奏;
②能根据学习任务进行商讨和制订计划;
③能报告实验和调查研究的过程及结果;
④能经过准备就一般话题作3分钟演讲;
⑤能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有效地使用语言进行表达,如发表意见、进行判断、责备、投诉等;
⑥能做一般的生活翻译,如带外宾购物、游览等。
(3)读
①能理解阅读材料中的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②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
③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
④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
⑤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
⑥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
(4)写
①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
②能根据课文写摘要;
③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
④能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和报告。
3.课题研究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本课题研究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听、说、读、写的外语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创新之处: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围绕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对外语教学从方法、手段、形式各方面进行大幅度的改革,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在研究中坚持“优效性的学习方法”原则。研究旨在使外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学得更好,同时使大部分学生都乐于学习外语,大面积提高学生外语水平。
坚持“整体性”原则。力求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研究将面向全体学生并涉及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
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承认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个性特长,张扬个性,分层次确定目标,提出要求进行指导。
坚持“主体性”原则及“成功性”原则。学生是研究的主体,教师在研究总体规划的安排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的全过程。让学生在研究中尝试、探索、讨论、总结,使学生体验成功地喜悦,以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成功促进研究,把学生的活动和积极参与作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4.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课题旨在研究“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英语新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听力和阅读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因此研究必须从“学与教”两个方面着手。
(1)教师方面:
①对现代教学手段重要性的认识及教学观念的转变。
②不断加强业务进修,拓展知识视野,提高自身科学素养,使自己具有进行学习指导的条件和能力。
③根据学习指导,改进教学全过程管理,不断更新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④研究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全面辅导、分层推进。
(2)学生方面:
①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和不间断学习的意志的培养,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②进行心理指导,排除畏难情绪,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精神和健全的人格,推广外语素质教育。
③进行学法指导,采用“优效性”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最优化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5.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5.1重点: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中学生外语听的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5.2难点: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在外语教学过程中的恰当运用。
实施步骤:
整个研究分四个阶段:
(1)讨论确定课题研究方案并申报,成立课题研究组。
(2)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组织外语组全体教师查阅有关资料,讨论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培养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适应能力;对学生进行外语听力和阅读能力的问卷调查,摸清研究前学生外语总体情况;开展前期的研究活动。以问卷、座谈、测试等形式了解学生英语实际水平,相互沟通,为以后的分析和实验提供可靠的依据。
(3)全面开展在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研究活动,收集研究资料,研究制作典型课例、课件等。组织典型课例研讨活动,撰写阶段研究论文。进行中期对比分析、总结、反思、评价等工作。
(4)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论文,制作课件和录像资料等。研究部署后期工作;验证前期的研究经验和结果;修正前期的错误,完善研究,全校推广;整理汇总研究的原始资料。(文字记录、照片、录音、录像等)完成课题终结研究报告、研究论文、课件等,搞好成果文本汇编。邀请国家、省、市课题组及有关专家学者对研究成果进行鉴定。
6.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我校已建起了数字化千兆计算机校园网络系统,智能广播、多媒体教学系统,接通了互联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信息等,完全有条件进行有关信息技术教育课题的研究。
(2)我校历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在过去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就积极开展各科教学研究和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承担的研究课题顺利结题,其成果曾荣获省级优秀奖、汉中市第一名,学校多次被省、市、县教研部门评为教研先进单位。目前,我校领导班子成员年轻有为,具有很强的开拓创新意识,他们十分重视教研教改,积极带头进行教学研究,使一大批年富力强、事业心强的教师都主动投入到了教学研究工作之中,在我校已形成了十分浓厚的教研教改之风。
(3)西部大开发,贫困地区要发展,要引进外面先进的经验,对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已是贫困地区人民的共识和心愿。各级部门和领导对我校寄予的很大希望和对工作的大力支持,将是我们研究成功的巨大动力。
(4)学校参与了省级课题研究和基础教育科研课题等多项课题并通过结题取得优异成绩,使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培养了一批教育科研骨干教师,我们有信心和决心搞好更高层次课题研究。
(5)在国家、省、市、县课题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的指导下,由学校校长亲自主持,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全力协助,有我校外语教研组全体教师的具体实施,在高中各年级的外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以日常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辅以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校园外语角等环境,并定期观摩交流研讨和阶段小结,确保分块实施,整体推进。
课题研究组成员:
组长:校长,主持本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
副组长:科室主任,具体组织研究工作。
成员:外语组全体成员,相关学生,及一名电教老师负责课题研究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录制录像资料、协助建立西乡一中英语学习专题网站等。
外语组全体教师,具体实施日常研究工作。
研究经费:学校从勤工俭学收入、办公经费等项目中确保研究经费的落实。
研究最终成果:研究报告、建立西乡一中英语学习专题网站、研究论文集、典型教学设计汇编、优秀课堂教学录像课、课件等。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技术已将世界各国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被人们喻为“地球村”。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更使我们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愈加密切,那么,外语水平,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对外交往以及对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摆在我们广大外语教学工作者和研究人员面前的一大课题,也是一大难题。
外语,作为对外交往的一种基本语言工具,在我国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政府非常关心外语教学研究工作,早在1996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先后就外语教学方法、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和普及外语教育等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号召“重视外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革工作”、“希望国家教委、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研究机构认真抓起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提出一套适合中国人学外语更有效的教材和教学方法。”1999年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又明确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运用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国发[2001]2号)等都明确提出推动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教育部2003年3月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阶段英语教学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由于我县属国家新时期扶贫开发重点县,英语教学环境相对较差,截止目前,全县外语教师严重缺员,初级中学英语课程让其它学科教师代替的现象非常普遍,升入高中学生80%以上来自于农村,学生英语基础极差,给高中英语教学带来很多不利因素,加之多年来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手段的影响,教师工作负担重,无外籍人员,无法创建基本的外语学习环境。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学校基本上从初中才开设外语课,而课堂仍是靠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方式。虽然近几年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施有了较大的改观,但并没有物尽其用,外语教学基本上成为了我县基础教育阶段的瓶颈,因此也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近年来,我校在外语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教研教改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曾培养出了第31届国际奥赛数学金牌获得者汪建华,全国英语竞赛特等奖获得者付雨民、李光源、王雨桐等优秀学生,也为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品学兼优的新生,但从历届考入大学学生反馈的信息中明显反映出传统外语教学模式的弊端,“听不懂”、“说不出”、“写不好”“读不快,信息抓不准”等外语基本素质严重欠缺,严重阻碍了新型人才的全面发展。
要培养出适合21世纪具有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造就高素质的中学生,努力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是非常必要的。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已无法胜任,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正好弥补了传统方式的不足,可使枯燥的文字图表声像兼容,抽象的内容成为直观,静止的材料变为动态的资料,使知识活化,增强直观性、趣味性、艺术性,使教学形式及内容都变得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最佳情景和多样的交流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外语水平,特别是听力和阅读能力,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也有促进作用。基于此,我们选择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在英语新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听、读能力的研究。
2.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
总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外语的整体水平,尤其是听力和阅读能力达到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八级要求,为学生学好其它文化科学知识,特别是学习世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新课程重在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具体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根本上改变我校外语教学方法比较落后,教学效果较差的现象,特别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和英语的阅读能力,力争全面提高学生外语的综合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外语级别。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和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的水平,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通过信息技术与英语新课程教学中听力教学、阅读教学的整合,总结出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有关的规律,从而指导日常教学工作,推动我校各科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进行。
附八级标准:
(1)听
①能识别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态度;
②能听懂有关熟悉的话题的讲话和谈话并记住要点;
③能抓住简单语段中的观点;
④能基本听懂广播、电视英语新闻的主题或大意;
⑤能听懂委婉的建议、劝告等。
(2)说
①能使用恰当的语调和节奏;
②能根据学习任务进行商讨和制订计划;
③能报告实验和调查研究的过程及结果;
④能经过准备就一般话题作3分钟演讲;
⑤能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有效地使用语言进行表达,如发表意见、进行判断、责备、投诉等;
⑥能做一般的生活翻译,如带外宾购物、游览等。
(3)读
①能理解阅读材料中的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②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
③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
④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
⑤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
⑥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
(4)写
①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
②能根据课文写摘要;
③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
④能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和报告。
3.课题研究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本课题研究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听、说、读、写的外语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创新之处: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围绕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对外语教学从方法、手段、形式各方面进行大幅度的改革,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在研究中坚持“优效性的学习方法”原则。研究旨在使外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学得更好,同时使大部分学生都乐于学习外语,大面积提高学生外语水平。
坚持“整体性”原则。力求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研究将面向全体学生并涉及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
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承认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个性特长,张扬个性,分层次确定目标,提出要求进行指导。
坚持“主体性”原则及“成功性”原则。学生是研究的主体,教师在研究总体规划的安排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的全过程。让学生在研究中尝试、探索、讨论、总结,使学生体验成功地喜悦,以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成功促进研究,把学生的活动和积极参与作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4.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课题旨在研究“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英语新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听力和阅读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因此研究必须从“学与教”两个方面着手。
(1)教师方面:
①对现代教学手段重要性的认识及教学观念的转变。
②不断加强业务进修,拓展知识视野,提高自身科学素养,使自己具有进行学习指导的条件和能力。
③根据学习指导,改进教学全过程管理,不断更新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④研究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全面辅导、分层推进。
(2)学生方面:
①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和不间断学习的意志的培养,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②进行心理指导,排除畏难情绪,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精神和健全的人格,推广外语素质教育。
③进行学法指导,采用“优效性”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最优化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5.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5.1重点: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中学生外语听的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5.2难点: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在外语教学过程中的恰当运用。
实施步骤:
整个研究分四个阶段:
(1)讨论确定课题研究方案并申报,成立课题研究组。
(2)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组织外语组全体教师查阅有关资料,讨论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培养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适应能力;对学生进行外语听力和阅读能力的问卷调查,摸清研究前学生外语总体情况;开展前期的研究活动。以问卷、座谈、测试等形式了解学生英语实际水平,相互沟通,为以后的分析和实验提供可靠的依据。
(3)全面开展在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研究活动,收集研究资料,研究制作典型课例、课件等。组织典型课例研讨活动,撰写阶段研究论文。进行中期对比分析、总结、反思、评价等工作。
(4)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论文,制作课件和录像资料等。研究部署后期工作;验证前期的研究经验和结果;修正前期的错误,完善研究,全校推广;整理汇总研究的原始资料。(文字记录、照片、录音、录像等)完成课题终结研究报告、研究论文、课件等,搞好成果文本汇编。邀请国家、省、市课题组及有关专家学者对研究成果进行鉴定。
6.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我校已建起了数字化千兆计算机校园网络系统,智能广播、多媒体教学系统,接通了互联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信息等,完全有条件进行有关信息技术教育课题的研究。
(2)我校历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在过去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就积极开展各科教学研究和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承担的研究课题顺利结题,其成果曾荣获省级优秀奖、汉中市第一名,学校多次被省、市、县教研部门评为教研先进单位。目前,我校领导班子成员年轻有为,具有很强的开拓创新意识,他们十分重视教研教改,积极带头进行教学研究,使一大批年富力强、事业心强的教师都主动投入到了教学研究工作之中,在我校已形成了十分浓厚的教研教改之风。
(3)西部大开发,贫困地区要发展,要引进外面先进的经验,对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已是贫困地区人民的共识和心愿。各级部门和领导对我校寄予的很大希望和对工作的大力支持,将是我们研究成功的巨大动力。
(4)学校参与了省级课题研究和基础教育科研课题等多项课题并通过结题取得优异成绩,使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培养了一批教育科研骨干教师,我们有信心和决心搞好更高层次课题研究。
(5)在国家、省、市、县课题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的指导下,由学校校长亲自主持,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全力协助,有我校外语教研组全体教师的具体实施,在高中各年级的外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以日常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辅以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校园外语角等环境,并定期观摩交流研讨和阶段小结,确保分块实施,整体推进。
课题研究组成员:
组长:校长,主持本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
副组长:科室主任,具体组织研究工作。
成员:外语组全体成员,相关学生,及一名电教老师负责课题研究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录制录像资料、协助建立西乡一中英语学习专题网站等。
外语组全体教师,具体实施日常研究工作。
研究经费:学校从勤工俭学收入、办公经费等项目中确保研究经费的落实。
研究最终成果:研究报告、建立西乡一中英语学习专题网站、研究论文集、典型教学设计汇编、优秀课堂教学录像课、课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