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当前,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空洞繁琐的分析多,不必要的提问多,作用不大的板书多;潜心读书的时间少。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的口头语言。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熟,则不待解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道理。显然,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1.让流畅在朗读中回旋
我将一节课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个别检查,看学生是否读得准确,对比较容易读错的字注音。而在读音准确的前提下,我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要读准每个字音,做到不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重复、不颠倒、停顿恰当,不顿读、不唱读,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总之在“准确”、“流利”上下功夫。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已经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了。在课文《小小的船》中,我首先让学生想象一下,他们平常看到那美丽的夜空是什么样,这时学生就会纷纷举手说一说那美丽的夜空。学生各自发表了自已的看法,这样既做到了说话的练习,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时我及时扭转方向,问学生想不想知道叶圣陶爷爷观察到的夜晚美丽的天空呢?学生带着好奇心初读了课文。接着我利用汉语拼音把学生读错的字打出来,学生通过反复读,及时纠正读音错误的字。最后,通过分组读、开火车读、个别读,学生能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了。
2.让激情在朗读中澎湃
教学中学生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熟读的基础上能把课文读准确、流利,可是有感情朗读却是需要教师的引导,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呢?
2.1通过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当前,朗读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就是让学生自己爱怎样读就怎样读,在学生自己读后指名读,点了几个学生读都没有能读好,教师却总会再请,屡次受挫,学生越读越没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读书还处于初步学习阶段,他们面对的是陌生的课文,对一些生字新词及长句子,要很流利地读出来有一定困难,更谈不上有感情地朗读。在低年级进行教师的示范朗读是非常重要的,语音是口耳之学,教师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范读,准确传达作品的情感,加上学生的模仿性极强,学生就能以听助读,在模仿中纠正自己在发音、语气及句读等方面的错误,掌握朗读方法,提高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譬如,我教《小竹排在画中游》一课时,是这样领读的,先用轻松的语气,节奏较慢的语调领读“小竹排,顺水流”,用声音渲染快乐的气氛,领读“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则用欣喜的语气诱发学生对景物喜爱之情;最后充满激情地高声朗读“江南鱼米乡,小竹排在画中游”,将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跟随老师的领读,学生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陶醉了,犹如置身于美丽的江南鱼米之乡,亲身感受着那里风景如画,鸟语花香的动人美景。
2.2用比较、揣摩,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符号,是传递情和意的一种符号载体。课文里有许多描写优美的词句,这些关键词句正是作者需要表达的情和意。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形成一种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朗读课文只能读出字音,不能感知、领悟语言文字中所传递的情意。所以教师务必要培养学生的语感。比较、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这是培养语感准确性最常见的方法。通过对语言文字进行增补、删除、替代、变序等方式,可使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语言的精练、形象、细腻等特色,学会准确地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如课文《秋天的图画》,有一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梁举起燃烧的火把。”为了让学生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出的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体会“秋天的图画”色彩的美丽,我采用对比出示句子“金黄的梨树,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海,火红的高梁。”让学生谈谈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课文的好,因为它写出了梨树的颜色、样子”,我们班一向不发言的万怡星说“课文的好,因为它还写出动作,挂起,露出,翻起,举起。”我顺势说全班做动作表示,我说这里不仅写出了颜色、样子,还写出了植物的生命,就是秋天的勃勃生机。请大家读出美,读出勃勃生机。学生马上能入情入味地朗读,有的学生还边做动作边读,以此表达感情。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佳词妙句,感受文章所要传递的思想感情,这样长期的训练,语感就会油然而生了。
2.3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语文是母语教学,学生在生活中都在观察、体验、学习,也就是说学生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但缺乏的是不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提取、重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引导。有的课文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有体验,然而学生没有读出该有的情感,正是因为没有找到让学生体会的切入点,这切入点正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要求有感受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例如,在第27课《清澈的湖水》中,当小洁想把面包纸丢进湖里,却惊喜地看到有许多小鱼在游,看到小鱼为她表演,她很高兴。课文句子是“哟,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学生朗读这句话时都能体会到小鱼很多,却没有读出当时小洁惊喜的语气。我就引导学生想象:小洁看到这么多小鱼,不由地发出了“哟”的声音,你平时自己惊喜时发出的各种声音“啊”、“哇”、“呀”、“咦”等等,当涉及学生生活实际时,惊喜的语气和表情便水到渠成了。因此,我们老师要在引导上多下工夫,引导学生多观察、体验和积累生活经验,在朗读中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中见文生义,见义生情,即使课文中写的人或事离自己的生活较远,学生也可以借助生活经历中类似的感情经验去感受,读出感情。
2.4发挥想象,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阅读的过程是把文字信息转换为生动的表象组合的过程。如果是朗读,还是一个把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想象,对思想的发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凭借这个过程来实现。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小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依据语言文字,进行定向引导,展开想象,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借助语言来感受形象,领悟其中的感情。如课文《清澈的湖水》描写湖水的清澈、湖水的美丽,主要体现在文中“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学生知道这句写出了湖水的美,却不能读出美的感情。于是,我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读完后,学生说:“我看到了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我看到了连绵起伏的山。”学生学着边读边在脑子里想象,赞美湖水清澈的感情就读出来了。
此外,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入情入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体会。如在上课文《自己去吧》的时候,我请两位学生头戴鸭妈妈和小鸭的头饰,进行角色扮演:当小鸭子从蛋壳里钻出来,睁开眼睛看见漂亮的花、清清的小河,会想到什么?学生说:“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心里很高兴。小鸭请求妈妈带他去游泳。”这时适时请学生朗读小鸭说的那句话: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通过角色的扮演,学生立即读出了高兴、恳求的语气。该鸭妈妈表演了,鸭妈妈听到了孩子的恳求,摸了摸孩子的头亲切地说:“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通过鸭妈妈那亲切的语气,充分地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总之,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应因文而异。
3.思维在朗读中拓展
我们都知道,人不管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人体多器官的参与来完成的。同样,朗读也是学生多器官的紧密配合而完成的,朗读时眼、嘴、脑、耳等多种器官配合、协调,集中思想,倾注感情,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音的语言这个复合感知过程,能开拓思维,激发情感。训练说的过程,让学生读出文中语句,帮助学生组织思维,把对局面文字的感知和情感联系来理解课文,再现情境,意会内涵。
课文《自己去吧》中学生通过反复的、有感情的朗读,已经深刻地理解了课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中心思想,抓住这一点,我利用学生特别喜爱小动物的心理,请学生任意选择几种喜爱的小动物,仿照课文的故事形式创编小故事。可当几位学生讲完故事后,就有一位名叫袁宇的学生站起来说:“他们讲的故事不精彩。”我马上就问:“哪儿不精彩?”她说:“他们没有把动物是怎样掌握本领的过程讲具体,只是跟课文上一样说:“过了几天就学会了本领。”我连忙竖起大拇指表扬她。我适时地提出:小鸭自己学游泳会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呢?由于许多学生喜欢游泳,学过游泳,对这一问题自然十分感兴趣,纷纷结合自己所见所闻和实践经验进行想象:小鸭呛水、小鸭遇到风浪、小鸭碰到障碍物……,想象丰富又合理。通过练习之后,学生讲的故事就更精彩有趣了。如在上《种鱼》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①小猫种鱼能收到鱼吗?(答:不能);②小猫种鱼为什么收不到鱼?它怎样做才能收到鱼?很多学生都争着发言,有的说:小猫应该把鱼养在鱼塘里就能收到鱼。有的说:鱼不能种在地里,应该养在水里。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认真思考,引导学生用完整、准确、通顺的句子回答,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规范学生在说话、造句、写作等各方面的语言能力,逐步使口语规范化,发展语言,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陶冶情感,让朗读之花开满低年级的语文课堂。
1.让流畅在朗读中回旋
我将一节课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个别检查,看学生是否读得准确,对比较容易读错的字注音。而在读音准确的前提下,我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要读准每个字音,做到不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重复、不颠倒、停顿恰当,不顿读、不唱读,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总之在“准确”、“流利”上下功夫。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已经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了。在课文《小小的船》中,我首先让学生想象一下,他们平常看到那美丽的夜空是什么样,这时学生就会纷纷举手说一说那美丽的夜空。学生各自发表了自已的看法,这样既做到了说话的练习,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时我及时扭转方向,问学生想不想知道叶圣陶爷爷观察到的夜晚美丽的天空呢?学生带着好奇心初读了课文。接着我利用汉语拼音把学生读错的字打出来,学生通过反复读,及时纠正读音错误的字。最后,通过分组读、开火车读、个别读,学生能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了。
2.让激情在朗读中澎湃
教学中学生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熟读的基础上能把课文读准确、流利,可是有感情朗读却是需要教师的引导,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呢?
2.1通过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当前,朗读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就是让学生自己爱怎样读就怎样读,在学生自己读后指名读,点了几个学生读都没有能读好,教师却总会再请,屡次受挫,学生越读越没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读书还处于初步学习阶段,他们面对的是陌生的课文,对一些生字新词及长句子,要很流利地读出来有一定困难,更谈不上有感情地朗读。在低年级进行教师的示范朗读是非常重要的,语音是口耳之学,教师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范读,准确传达作品的情感,加上学生的模仿性极强,学生就能以听助读,在模仿中纠正自己在发音、语气及句读等方面的错误,掌握朗读方法,提高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譬如,我教《小竹排在画中游》一课时,是这样领读的,先用轻松的语气,节奏较慢的语调领读“小竹排,顺水流”,用声音渲染快乐的气氛,领读“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则用欣喜的语气诱发学生对景物喜爱之情;最后充满激情地高声朗读“江南鱼米乡,小竹排在画中游”,将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跟随老师的领读,学生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陶醉了,犹如置身于美丽的江南鱼米之乡,亲身感受着那里风景如画,鸟语花香的动人美景。
2.2用比较、揣摩,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符号,是传递情和意的一种符号载体。课文里有许多描写优美的词句,这些关键词句正是作者需要表达的情和意。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形成一种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朗读课文只能读出字音,不能感知、领悟语言文字中所传递的情意。所以教师务必要培养学生的语感。比较、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这是培养语感准确性最常见的方法。通过对语言文字进行增补、删除、替代、变序等方式,可使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语言的精练、形象、细腻等特色,学会准确地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如课文《秋天的图画》,有一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梁举起燃烧的火把。”为了让学生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出的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体会“秋天的图画”色彩的美丽,我采用对比出示句子“金黄的梨树,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海,火红的高梁。”让学生谈谈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课文的好,因为它写出了梨树的颜色、样子”,我们班一向不发言的万怡星说“课文的好,因为它还写出动作,挂起,露出,翻起,举起。”我顺势说全班做动作表示,我说这里不仅写出了颜色、样子,还写出了植物的生命,就是秋天的勃勃生机。请大家读出美,读出勃勃生机。学生马上能入情入味地朗读,有的学生还边做动作边读,以此表达感情。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佳词妙句,感受文章所要传递的思想感情,这样长期的训练,语感就会油然而生了。
2.3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语文是母语教学,学生在生活中都在观察、体验、学习,也就是说学生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但缺乏的是不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提取、重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引导。有的课文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有体验,然而学生没有读出该有的情感,正是因为没有找到让学生体会的切入点,这切入点正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要求有感受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例如,在第27课《清澈的湖水》中,当小洁想把面包纸丢进湖里,却惊喜地看到有许多小鱼在游,看到小鱼为她表演,她很高兴。课文句子是“哟,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学生朗读这句话时都能体会到小鱼很多,却没有读出当时小洁惊喜的语气。我就引导学生想象:小洁看到这么多小鱼,不由地发出了“哟”的声音,你平时自己惊喜时发出的各种声音“啊”、“哇”、“呀”、“咦”等等,当涉及学生生活实际时,惊喜的语气和表情便水到渠成了。因此,我们老师要在引导上多下工夫,引导学生多观察、体验和积累生活经验,在朗读中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中见文生义,见义生情,即使课文中写的人或事离自己的生活较远,学生也可以借助生活经历中类似的感情经验去感受,读出感情。
2.4发挥想象,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阅读的过程是把文字信息转换为生动的表象组合的过程。如果是朗读,还是一个把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想象,对思想的发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凭借这个过程来实现。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小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依据语言文字,进行定向引导,展开想象,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借助语言来感受形象,领悟其中的感情。如课文《清澈的湖水》描写湖水的清澈、湖水的美丽,主要体现在文中“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学生知道这句写出了湖水的美,却不能读出美的感情。于是,我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读完后,学生说:“我看到了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我看到了连绵起伏的山。”学生学着边读边在脑子里想象,赞美湖水清澈的感情就读出来了。
此外,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入情入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体会。如在上课文《自己去吧》的时候,我请两位学生头戴鸭妈妈和小鸭的头饰,进行角色扮演:当小鸭子从蛋壳里钻出来,睁开眼睛看见漂亮的花、清清的小河,会想到什么?学生说:“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心里很高兴。小鸭请求妈妈带他去游泳。”这时适时请学生朗读小鸭说的那句话: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通过角色的扮演,学生立即读出了高兴、恳求的语气。该鸭妈妈表演了,鸭妈妈听到了孩子的恳求,摸了摸孩子的头亲切地说:“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通过鸭妈妈那亲切的语气,充分地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总之,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应因文而异。
3.思维在朗读中拓展
我们都知道,人不管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人体多器官的参与来完成的。同样,朗读也是学生多器官的紧密配合而完成的,朗读时眼、嘴、脑、耳等多种器官配合、协调,集中思想,倾注感情,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音的语言这个复合感知过程,能开拓思维,激发情感。训练说的过程,让学生读出文中语句,帮助学生组织思维,把对局面文字的感知和情感联系来理解课文,再现情境,意会内涵。
课文《自己去吧》中学生通过反复的、有感情的朗读,已经深刻地理解了课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中心思想,抓住这一点,我利用学生特别喜爱小动物的心理,请学生任意选择几种喜爱的小动物,仿照课文的故事形式创编小故事。可当几位学生讲完故事后,就有一位名叫袁宇的学生站起来说:“他们讲的故事不精彩。”我马上就问:“哪儿不精彩?”她说:“他们没有把动物是怎样掌握本领的过程讲具体,只是跟课文上一样说:“过了几天就学会了本领。”我连忙竖起大拇指表扬她。我适时地提出:小鸭自己学游泳会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呢?由于许多学生喜欢游泳,学过游泳,对这一问题自然十分感兴趣,纷纷结合自己所见所闻和实践经验进行想象:小鸭呛水、小鸭遇到风浪、小鸭碰到障碍物……,想象丰富又合理。通过练习之后,学生讲的故事就更精彩有趣了。如在上《种鱼》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①小猫种鱼能收到鱼吗?(答:不能);②小猫种鱼为什么收不到鱼?它怎样做才能收到鱼?很多学生都争着发言,有的说:小猫应该把鱼养在鱼塘里就能收到鱼。有的说:鱼不能种在地里,应该养在水里。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认真思考,引导学生用完整、准确、通顺的句子回答,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规范学生在说话、造句、写作等各方面的语言能力,逐步使口语规范化,发展语言,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陶冶情感,让朗读之花开满低年级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