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浅谈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wj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势在必行。它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师生互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师生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建立这样的师生关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有新的师生观
  
  传统教育中,教师常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他们是被动接受知识和教育的对象;强调标准化的培养模式。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树立起“只有差异,没有后进生,关注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的学生观,相信学生是有巨大潜能和个别差异的活生生的人,其体验、实践和参与,这些是教师所不能包办代替的。
  新课程提倡树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组织者、促进者的教师观。由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教师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当今教学中有较多的小组合作活动,教师应注意自身角色的转变。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当小组活动有问题时,教师是他们的帮助者;当活动进程受到阻碍时,教师又应担当起促进者这一角色。教师应认识到学生是与教师具有同样价值的人,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教与学应是民主的,教学氛围应是和谐的。
  
  二、教师要在改进教学法上下工夫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从思想上去重视学生,从行动上去研究学生。刻苦钻研教学法,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总结、反思,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尽量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各种学习氛围,把复杂的内容条理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打破以往每节都是先教后练的教学法,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在他们感受、体验、总结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再去点拨、指导。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还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堂堂出新招,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三、教师要具有良好的素质
  
  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事业有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对学生有高尚的情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遵纪守法,这样,才能起到言传身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用智慧、心性、阅历等文明成果浸润学生,完善他们的心智,净化他们的灵魂;要有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够熟练地驾驭教材,掌握教材的特点、重点、难点,恰当地制订教学计划,结合学生的实际采纳科学的、灵活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要具有良好的教学基本功,教学语言力求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和幽默感;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工作上,要保持乐观的心境,保持积极振奋的精神状态,不断追求事业的成就。在学生面前,要保持稳定的情绪,要将思考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送给学生。同时,教师要有宽容的心理,能理解学生的难处,宽容学生的过错,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四、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作为教师,要有“相信人人都有才,相信人人能成材”的信念,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把爱和关怀、尊重和赏识、帮助和引导适时地送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情感赢得情感。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的话:“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尊敬孩子。”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也如是说: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小心”、“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要学会“俯下身子去聆听学生的心声”,学会“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要面带微笑进入课堂,给学生创造机会。在课堂上,对学生要使用“答得好”、“不错”、“这样好”、“太棒了”、“试试看”、“说下去”、“说错了没关系”这些使课堂气氛缓和或产生欢乐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民主的课堂氛围,将他们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
  简而言之,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会成为一种动力。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才能达到高效、长效的目的。
  (作者单位:056300河北省武安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美术活动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    一、在活动中萌发孩子的想象意识    绘画对孩子
期刊
音乐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种时间性的艺术,是由节奏、旋律、和声三个基本因素相互结合在时空运动之中进行的定规变化的节奏形态的音乐语言。旋律与和声都必须依附节奏,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节奏是音节的灵魂。音乐,也是一门语言,语言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具有交际功能,而音乐语言同样具有交际功能,所以,音乐语言与自然语言是不可分割的,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为用。因此,音乐教学必须抓住节奏这一灵魂和音乐语言这个表现手段
期刊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它既是当前课程改革中极力倡导的三种学习形式之一,也是体育运动本身的特性之一。它在改善课堂内的学习气氛,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形成学生良好的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都起到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经过体育课合作学习的形式,学生的交往增多,练习兴趣和主动性、运动技术都得到了大幅提高,充分说明了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合作
期刊
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生在学习上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反思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多年的化学教育教学工作,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就是由于在学习中重学而不重思、重做而不重想,从而使化学学习困难重重,甚至最终丧失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引导学生反思,是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学习呢?笔者经过教学实践,认为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期刊
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历史课堂找到学习的兴趣,激起探究的激情呢?笔者对此谈一谈个人体会:    一、发散思维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证明,发散思维对学生个体的创造影响很大。例如,结合“张骞通西域”的内容,可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有谁知道张骞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挫折?”让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从而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看
期刊
【摘要】美术与作文教学相互促进,美术的直观性和训练的系统性对作文有示范性,能够解决作文难下笔、详略不当、写假话、套话、堆砌辞藻的现象。较高的文学写作功力,对美术学习创作具有指导程序、深化主题和丰富蕴籍的作用。  【关键词】美术 作文 相互促进    作文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是主课中的主课。美术是素质教育的宠儿,是艺术热招中的热门。双方教师高手如林,各自为提高所教学科成绩不懈地工作着,却较少让两者相
期刊
当前,新课改的方向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通过展示问题及问题发生的过程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活动舞台”,让学生唱“主角”。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摆脱“教师中心论”的阴影,扮演起新的角色,实现课堂教学方式上的变化。我认为,教师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中,应完成以下角色的转变:    一、变重传授为重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
期刊
近几年,笔者经过调查了解,发现许多教师与学生在写字方面存在如下问题:首先,许多师生写不了正楷字,如果让其一笔一画飞写,就不能将其笔画组合到一块,即使组合到了一块,也很难让人接受它的“美感”;其次,错别字、不规范字较多;第三,龙飞凤舞,难以识别,章法更是无从谈起;第四,会写毛笔字的人凤毛麟角。究其原因有下:一是在教学与学习中对写字不够重视。在小学因忙于应试没有排写字课,初中仍忙于应试就更不排写字课了
期刊
随着活动课在中小学的深入开展,有关理论的探讨也形成了热点,活动课的目标,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本人认为活动课目标的设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具有定向作用    尽管活动课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并且在许多国家已成为课程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它对于我国广大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说,从理论和实践上都相当生疏。可以设想,承担活动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大多数同时兼有学科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
期刊
“数感”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人们常常会有意识地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联系,例如有一个空盒,有一堆糖,有人就会有意识地对两者进行比较,这堆糖装在盒子里能不能装下,能不能装满,这就是数感在起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学习内容的说明中,描述了数感的主要表现:“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