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中国教育制度被人诟病最多的是“应试教育”,到了21世纪,“自主招生”越来越受争议。这不仅是指高考和中考的预录取环节,还包括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对于没有统一考试招生的幼升小和小升初而言,“就近免试入学”往往让家长心里更没底,很多人不得不考虑抢购学区房,孩子们也为各种竞赛奖状或培训证书而祭上自己的童年,而那一份漂亮的简历,仅仅只是进入“名校”的敲门砖罢了。
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下,“自主招生”是一场拼尽全力的争夺。但毫无疑问,我们不能走回“一考定终身”的老路。
无奈。无解?
高校:十年自招路漫漫
2003年,教育部在全国22所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结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招考的历史。应届高中毕业生通过考核后,可提前确定意向高校的录取名额,并在参加高考后享受10-60分的降分优惠,给“偏才”和“怪才”等具有特殊潜质的人才一个机会。因为触动了“一考定终身”的制度,此举一度被誉为“我国高招制度的破冰之举”。
如今中国有80多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自主招生占高校总招生盘子的5%左右。
2006年,复旦和上海交大推出自主选拔实验。两校在上海可自主选拔300名学生,这些学生获得学校的“预录取”资格后,虽然还被要求参加高考,但高考成绩只作为参考,这无疑进一步增加学校的招生自主权。2008年,两校不但扩大了在上海的“预录取”规模,还将这一改革推到江浙。这些改革,都被认为是“渐进深化”自主招生。包括2010年出现的清华等五校的自主招生联考,也是扩大考生考试选择权的举措。
可是近年来的自主招生改革,火药味愈来愈浓。从2011年开始自主招生出现三大联考,名校由此开始组团“掐尖”,与“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初衷渐行渐远。
2011年,北大多名教授曾提议,将自主招生移到高考之后,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学校公布复试分数线,接受学生申请,再对入围的学生进行面试考查,结合高考成绩、中学学业成绩和大学面试考查录取学生——这正是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的方式,如果实行,不但把自主权完全交给大学,把高考从资格考变为评价考,还能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促进高校之间的竞争。遗憾的是,该设想被教育主管部门否定。
2013年,高校自主招生继续上演“三国杀”——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北约”11所高校、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华约”7所高校以及卓越大学联盟9所理工科特色高校同时把笔试时间放在3月2日这一天。考生必须提前做出“三选一”的取舍。
自主招生的选拔形式仍然离不开考试,只不过它比高考难度更大,又是各校出题,对于考生而言,在正式高考前还要经历一次次“小高考”,压力似乎有增无减。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三大联盟同时考试,故意撞车的意图很明显,目的就是为了抢生源。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样做一方面是为高三学生减负,另一方面也是保证了更多考生的利益。“如果一个优秀学生参加两场联考,获得多校自主招生资格最后只选一个,实际上是种浪费。”
与此同时,高校自主招生的压力不断向下渗透——进入好的高中,被高校自主招生的比例自然就高。在上海这样的城市,公立高中录取率远低于大学录取率,名校高中自主招生的竞争更加惨烈。苦的自然是考生和家长——为了进入心仪的名校,只能不断赶考,甚至冲考。而为了拿到名校自主招生考试的入场券,很多孩子在小学、初中就成了“竞赛模子”——希望以各种奖状或证书拿到一张名校自招入场券。
不断提前的起跑线
去年,广州东风路上一所省级重点小学新生入学报名时,不仅家长彻夜排队,“黄牛”在现场作乱,校方还发现一名前来报名的孩子的户籍门牌号码竟是一个公共厕所。对于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的“就近免试入学”政策,为了在心仪学校的附近给孩子落户,家长们争相购买学区房。竞争到最后,公厕居然也成了一种选择。
国家规定“免试”,但“吃香”的小学仍然会以其自有标准来选拔合适生源。去年5月,某地一所重点小学的“幼升小”考试中,上千名考生被要求在20分钟内用计算机完成200道逻辑题——平均6秒钟做完一题。试题隐藏着数列、奇偶数等知识点,孩子们还必须综合分析图形大小变化和颜色变化的关系。每道题都有5个选项。每做完一题,计算机自动关闭对话框,没有机会检查,如果选错,还会倒扣分,有些孩子最后是负分。报考该校的孩子有3000多人,网络报名先淘汰了1/3,进入“二面”的只剩120个孩子,而该校最终招收60个学生,报考成功率仅有1/50。
对于那些想要让孩子进入重点小学的家长来说,买学区房落户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在今年寒假期间,上海一些培训机构推出“幼升小”应试强化补课班,包括逻辑思维、拼音识字、小主持与朗诵、硬笔书法和围棋等。有些家长甚至把还在幼儿园读小班的3岁多孩子送去上“幼小衔接”、“思维训练”之类的课程。寒假过后,为了能在四五月份的幼升小面试中胜出,不少培训机构又纷纷幼升小模拟考试。模考是免费的,但测试结束后机构老师会向家长推销各种价格动辄上千的面试课程。
与此同时,为了给报考的小学留下好印象,孩子提供的简历也日渐“豪华”。今年3月,网上疯传一位北京某胡同幼儿园学生的简历,小朋友2010年开始学习瑞思课程、已完成Pre-K、K、PreRise三阶段学习、进入S1课程,会写300多个汉字,能进行日常英语对话。除此之外,小朋友接受中央音乐学院专业老师一对一的钢琴授课,还会轮滑、冰球和武术等体育项目。
不少网友称自己的孩子完全“输在了起跑线上”,也有网友质疑这种教育太可怕。网友“Civet”的分析颇具代表性:“我常在想,将来让我的孩子一定有个愉快的童年,至于学习成绩,自己学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但现实很残酷:如果能上到一个当地最好的学校,会给孩子的将来积攒一个非常好的人脉资源。”
“小升初”的竞争也毫不逊色。不少家长感叹现在的小升初、中考和高考已经变成“人生三大考”。小升初虽然也是就近免试入学,但是一些学校在面试孩子时要口头解答奥数题,算是“打擦边球”,因为没有让孩子做纸上题,不算笔试。很多培训机构也借机推出相应的“口奥”课程。一些家长希望小升初干脆统考算了,至少衡量标准相对明确。西安从去年开始实施小升初统考,针对小学生的奥数培训市场立刻萎缩。但这种模式与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免试入学”相违背,其他城市的教委并不敢轻易尝试。
面对拼抢日益激烈的“小升初”,有关部门也提出过一些政策来遏制这一现象。2011年上海市教委便下发“证书禁令”,承诺学校招生不收简历、不收各类证书、不组织任何形式的入学前学科考试和测试,只看“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上海还在2011年末叫停了星级英语考试,但社会上立刻出现针对青少年的各种其他英语培训项目。2012年,北京市教委叫停与升学挂钩的奥数竞赛培训,并对所有公办、民办学校及培训机构检查,发现有与升学挂钩的,严肃处理。可时过境迁,依然收效甚微。
今年,上海、南京等地教委都打出“家门口的好学校”的口号,争取让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更加公平配置。而对于望子成龙的家长来说,既然目标是名牌大学,那么就要争取进重点高中,这就意味着他们在孩子的义务教育阶段还是会“择校”。
理想与现实,出现了明显的脱节。
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下,“自主招生”是一场拼尽全力的争夺。但毫无疑问,我们不能走回“一考定终身”的老路。
无奈。无解?
高校:十年自招路漫漫
2003年,教育部在全国22所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结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招考的历史。应届高中毕业生通过考核后,可提前确定意向高校的录取名额,并在参加高考后享受10-60分的降分优惠,给“偏才”和“怪才”等具有特殊潜质的人才一个机会。因为触动了“一考定终身”的制度,此举一度被誉为“我国高招制度的破冰之举”。
如今中国有80多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自主招生占高校总招生盘子的5%左右。
2006年,复旦和上海交大推出自主选拔实验。两校在上海可自主选拔300名学生,这些学生获得学校的“预录取”资格后,虽然还被要求参加高考,但高考成绩只作为参考,这无疑进一步增加学校的招生自主权。2008年,两校不但扩大了在上海的“预录取”规模,还将这一改革推到江浙。这些改革,都被认为是“渐进深化”自主招生。包括2010年出现的清华等五校的自主招生联考,也是扩大考生考试选择权的举措。
可是近年来的自主招生改革,火药味愈来愈浓。从2011年开始自主招生出现三大联考,名校由此开始组团“掐尖”,与“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初衷渐行渐远。
2011年,北大多名教授曾提议,将自主招生移到高考之后,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学校公布复试分数线,接受学生申请,再对入围的学生进行面试考查,结合高考成绩、中学学业成绩和大学面试考查录取学生——这正是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的方式,如果实行,不但把自主权完全交给大学,把高考从资格考变为评价考,还能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促进高校之间的竞争。遗憾的是,该设想被教育主管部门否定。
2013年,高校自主招生继续上演“三国杀”——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北约”11所高校、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华约”7所高校以及卓越大学联盟9所理工科特色高校同时把笔试时间放在3月2日这一天。考生必须提前做出“三选一”的取舍。
自主招生的选拔形式仍然离不开考试,只不过它比高考难度更大,又是各校出题,对于考生而言,在正式高考前还要经历一次次“小高考”,压力似乎有增无减。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三大联盟同时考试,故意撞车的意图很明显,目的就是为了抢生源。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样做一方面是为高三学生减负,另一方面也是保证了更多考生的利益。“如果一个优秀学生参加两场联考,获得多校自主招生资格最后只选一个,实际上是种浪费。”
与此同时,高校自主招生的压力不断向下渗透——进入好的高中,被高校自主招生的比例自然就高。在上海这样的城市,公立高中录取率远低于大学录取率,名校高中自主招生的竞争更加惨烈。苦的自然是考生和家长——为了进入心仪的名校,只能不断赶考,甚至冲考。而为了拿到名校自主招生考试的入场券,很多孩子在小学、初中就成了“竞赛模子”——希望以各种奖状或证书拿到一张名校自招入场券。
不断提前的起跑线
去年,广州东风路上一所省级重点小学新生入学报名时,不仅家长彻夜排队,“黄牛”在现场作乱,校方还发现一名前来报名的孩子的户籍门牌号码竟是一个公共厕所。对于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的“就近免试入学”政策,为了在心仪学校的附近给孩子落户,家长们争相购买学区房。竞争到最后,公厕居然也成了一种选择。
国家规定“免试”,但“吃香”的小学仍然会以其自有标准来选拔合适生源。去年5月,某地一所重点小学的“幼升小”考试中,上千名考生被要求在20分钟内用计算机完成200道逻辑题——平均6秒钟做完一题。试题隐藏着数列、奇偶数等知识点,孩子们还必须综合分析图形大小变化和颜色变化的关系。每道题都有5个选项。每做完一题,计算机自动关闭对话框,没有机会检查,如果选错,还会倒扣分,有些孩子最后是负分。报考该校的孩子有3000多人,网络报名先淘汰了1/3,进入“二面”的只剩120个孩子,而该校最终招收60个学生,报考成功率仅有1/50。
对于那些想要让孩子进入重点小学的家长来说,买学区房落户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在今年寒假期间,上海一些培训机构推出“幼升小”应试强化补课班,包括逻辑思维、拼音识字、小主持与朗诵、硬笔书法和围棋等。有些家长甚至把还在幼儿园读小班的3岁多孩子送去上“幼小衔接”、“思维训练”之类的课程。寒假过后,为了能在四五月份的幼升小面试中胜出,不少培训机构又纷纷幼升小模拟考试。模考是免费的,但测试结束后机构老师会向家长推销各种价格动辄上千的面试课程。
与此同时,为了给报考的小学留下好印象,孩子提供的简历也日渐“豪华”。今年3月,网上疯传一位北京某胡同幼儿园学生的简历,小朋友2010年开始学习瑞思课程、已完成Pre-K、K、PreRise三阶段学习、进入S1课程,会写300多个汉字,能进行日常英语对话。除此之外,小朋友接受中央音乐学院专业老师一对一的钢琴授课,还会轮滑、冰球和武术等体育项目。
不少网友称自己的孩子完全“输在了起跑线上”,也有网友质疑这种教育太可怕。网友“Civet”的分析颇具代表性:“我常在想,将来让我的孩子一定有个愉快的童年,至于学习成绩,自己学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但现实很残酷:如果能上到一个当地最好的学校,会给孩子的将来积攒一个非常好的人脉资源。”
“小升初”的竞争也毫不逊色。不少家长感叹现在的小升初、中考和高考已经变成“人生三大考”。小升初虽然也是就近免试入学,但是一些学校在面试孩子时要口头解答奥数题,算是“打擦边球”,因为没有让孩子做纸上题,不算笔试。很多培训机构也借机推出相应的“口奥”课程。一些家长希望小升初干脆统考算了,至少衡量标准相对明确。西安从去年开始实施小升初统考,针对小学生的奥数培训市场立刻萎缩。但这种模式与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免试入学”相违背,其他城市的教委并不敢轻易尝试。
面对拼抢日益激烈的“小升初”,有关部门也提出过一些政策来遏制这一现象。2011年上海市教委便下发“证书禁令”,承诺学校招生不收简历、不收各类证书、不组织任何形式的入学前学科考试和测试,只看“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上海还在2011年末叫停了星级英语考试,但社会上立刻出现针对青少年的各种其他英语培训项目。2012年,北京市教委叫停与升学挂钩的奥数竞赛培训,并对所有公办、民办学校及培训机构检查,发现有与升学挂钩的,严肃处理。可时过境迁,依然收效甚微。
今年,上海、南京等地教委都打出“家门口的好学校”的口号,争取让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更加公平配置。而对于望子成龙的家长来说,既然目标是名牌大学,那么就要争取进重点高中,这就意味着他们在孩子的义务教育阶段还是会“择校”。
理想与现实,出现了明显的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