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主张翰墨同源、文道合一。文人画匠对笔墨画意的执着同对卓尔不群的人生境界的追求结合起来。而对于竹,他们有着特殊的情结。
关键词:咏竹;画竹;情结
竹因身挺拔秀丽、叶潇洒多姿、形千奇百态;四季常青,姿态优美,独具韵味,情趣盎然而深受国人的喜爱。在长期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劳动人民还把竹子的生物形态特征总结升华成了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如虚心、气节等,而广为流传的竹之七德,更是对竹的精神给予了经典的总结:
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曰正直;
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是曰奋进;
竹外直中空,襟怀若谷,是曰虚怀;
竹有花不开,素面朝天,是曰质朴;
竹超然独立,顶天立地,是曰卓尔;
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是曰善群;
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是曰担当。
竹也因此被列入人格道德美的范畴,其内涵已形成中华民族品格、禀赋和美学精神的象征。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主张翰墨同源、文道合一。文人画匠对笔墨画意的执着同对卓尔不群的人生境界的追求结合起来。而对于竹,他们有着特殊的情结。
咏竹言志,以竹寄情
历代文人与竹子有着不解之缘。文人雅士们咏竹言志、以诗寄情的诗词不可胜数,赏竹、咏竹、颂竹之高风亮节、素洁坚贞,成为至今不衰的高雅风尚。“竹林七贤”是西晋正始(魏齐王曹芳年号)年间的七位文人名士,指的就是当时著名的山涛、阮籍、嵇康、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位文人组成的名士集团。[1]他们常聚会竹林,作文赋诗,饮酒品竹,比喻清廉淡雅、无视名利的君子之交。其中以阮籍、嵇康文学成就最大。
盛唐时期也有“竹溪六逸”之说。据《新唐书·李白传》载:唐代大诗人李白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等六人共隐于徂徕山,伴竹迎曙送夕,对竹引吭高歌,时号称“竹溪六逸”。
清朝的“杨州八怪”更是画竹咏竹,留下诸多轶闻趣话。郑板桥为“杨州八怪”之翘楚,一生爱竹呤竹画竹。曾有《题画竹六十九首》,他秉笔高呤:“竹君子、石大人、千岁友、四时春。”他崇尚竹不屈性格:“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源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并称道老竹扶持后辈的仁者风范:“新竹高手老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荪。”郑板桥受竹之熏陶,关心百姓疾苦,写出著名的《画竹》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此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古诗词中有关竹的典故颇多。诗圣杜甫有诗道:“平生憩息地,必种数竿竹。”这一生来,不管在哪居住,诗人都要植竹数竿。历史上的娥皇和女英泣竹成斑的故事更是感动不少人。帝舜南巡,死于苍梧,妃娥皇、女英追赶不及,至湘水之滨,扶竹而思念痛哭,热泪滴于竹上变化成斑痕,后人谓之“湘妃竹”。宋代俞琰以此写《斑竹》诗:“情恨万劫总难消,帝女余悲寄碧条。亦有怀人千点泪,盈盈滴作海棠娇。”这里借竹寄情,缅怀二位美女,赞颂她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有被誉为首创五言诗之一的古诗《冉冉孤生竹》,诗曰:“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仅此几句,言简意赅,道出了男女爱情如绿竹扎根泰山般的根深蒂固,像竹子节节向上,不断增长的深厚感情。这以竹子为题的五言诗,文温以丽,意深而远,真是惊世骇俗,一字千金。
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两位主要代表之一的王维,其山水田园诗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山居秋暝》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是一首最著名的山水田园诗的名篇,同样咏及竹子。诗中生动地描绘出秋天傍晚的竹林、松间静谧的自然美,富于浓郁的诗情画意。雨后的山村,清新的空气,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泉流,竹林中洗衣少女的欢笑声,莲丛中晚归的渔舟,这一切组成了一个多么幽静,多么令人神往的境界啊!在这诗情画意之中,尤其是在竹和松的形象里,寄托了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审美理想。
盛唐诗坛另一位“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代表孟浩然在他的《夏日南亭怀辛大》中也有言竹的名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晨诣超师院谈禅经》篇中有言竹的名句:“苔色连深竹”,在《鱼翁》中也有“吃汲清湘燃楚竹”的佳句。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的白居易在他的《长恨歌》的名篇中也有言竹的佳句:“缓歌慢舞凝丝竹”,以衬托、赞喻杨(玉环)李(隆基)恋情。唐代诗人钱起在他的《谷口书斋寄杨补阙》中有“竹怜新雨后”的名句,盛唐大诗人李白在他的《连理枝》中也有“望水晶帘外,竹枝寒,守羊车未至”的名句。……历代名家描写竹子的名篇名句不可胜数。
由于青竹风骨与文人相通,所以世代文人对竹子钟情偏爱,乐于咏竹,以竹自喻。真可谓:历史文人喜咏竹,高风亮节喻身同。
成竹在胸,物我合一
画家不等同于文人,画人心中的竹也从来不单是竹,而是是充盈着精神世界的宇宙观。正如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所说:“画人画竹,文人写竹。画为型,写为意。”[2]
唐代画竹已经盛行,国画中的墨竹就是唐代创始的。宋代以后画竹更具成就。名家辈出,可谓俊采星驰。大诗人苏东坡是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的次子苏过是画竹名手,他的至友文与可也是画竹的大家,在画竹方面有高超的技艺。苏东坡关于"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为千古墨竹画家所趋尚,传统绘画创作所遵循,他的那幅被称为奇作的《墨竹图》,能得“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疑风可动,不笋而成”的绰约风姿。他的著名文章《文与可画赏笛谷偃竹记》是一篇传颂千古的佳作,文章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各朝代画竹名家各有特色,在绘画实践中形成了各种流派。他们画竹都十分传神而逼真,因此白居易曾在《画笔歌》中称赞“举頭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清朝画竹也相当兴盛,“扬州八怪”的异军突起又为画竹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局面。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最善画竹,他主张不泥古法,师法自然,“极工而后能写意”。他提出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绘画三阶段说,把深思熟虑的构思与熟练的笔墨技巧结合起来,板桥画竹“以草书之中坚长撇法运之”,收到了“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的艺术效果。板桥所画之竹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意在笔先”“趣在法外”。[3]
北宋仁宗时期还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姓文,名同,字与可,四川省梓潼县人。他特别擅长画竹子,有“墨竹大师”之称。文与可学画非常认真、细致。为了画好竹子,文与可在房屋周围和窗前种了许多青竹,每天都仔细观察竹子的枝叶在晴天或雨后,在茂盛或落叶等不同时期的状态和生长情况,了解竹子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里的形态变化。经过长期种植竹子的实践和细心的观察,文与可在胸中积累了各种各样竹子的形象。正因为这样,在他动笔作画之前,心中早就有了轮廓,不必费尽心思,反复琢磨,因而就能一挥而就,画出各式各样的竹子。苏轼就曾称许他“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文人画匠钟情于竹,而竹,以神姿仙态,潇洒自然,素雅宁静之美,令人心驰神往;又以虚而有节疏疏淡淡不慕荣华不争艳丽不媚不谄的品格,与古代贤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的情操相契合。这又与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伦理道德意识相吻合,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会一直产生影响下去。
【参考文献】
[1]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5
[2]刘大为.读廖红球诗书画集.南方日报,2006.12.30
[3]李霖灿.天雨流芳:中国艺术二十二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
作者简介:何卉(1990—),女,汉族,陕西咸阳人,现为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2013级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咏竹;画竹;情结
竹因身挺拔秀丽、叶潇洒多姿、形千奇百态;四季常青,姿态优美,独具韵味,情趣盎然而深受国人的喜爱。在长期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劳动人民还把竹子的生物形态特征总结升华成了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如虚心、气节等,而广为流传的竹之七德,更是对竹的精神给予了经典的总结:
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曰正直;
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是曰奋进;
竹外直中空,襟怀若谷,是曰虚怀;
竹有花不开,素面朝天,是曰质朴;
竹超然独立,顶天立地,是曰卓尔;
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是曰善群;
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是曰担当。
竹也因此被列入人格道德美的范畴,其内涵已形成中华民族品格、禀赋和美学精神的象征。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主张翰墨同源、文道合一。文人画匠对笔墨画意的执着同对卓尔不群的人生境界的追求结合起来。而对于竹,他们有着特殊的情结。
咏竹言志,以竹寄情
历代文人与竹子有着不解之缘。文人雅士们咏竹言志、以诗寄情的诗词不可胜数,赏竹、咏竹、颂竹之高风亮节、素洁坚贞,成为至今不衰的高雅风尚。“竹林七贤”是西晋正始(魏齐王曹芳年号)年间的七位文人名士,指的就是当时著名的山涛、阮籍、嵇康、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位文人组成的名士集团。[1]他们常聚会竹林,作文赋诗,饮酒品竹,比喻清廉淡雅、无视名利的君子之交。其中以阮籍、嵇康文学成就最大。
盛唐时期也有“竹溪六逸”之说。据《新唐书·李白传》载:唐代大诗人李白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等六人共隐于徂徕山,伴竹迎曙送夕,对竹引吭高歌,时号称“竹溪六逸”。
清朝的“杨州八怪”更是画竹咏竹,留下诸多轶闻趣话。郑板桥为“杨州八怪”之翘楚,一生爱竹呤竹画竹。曾有《题画竹六十九首》,他秉笔高呤:“竹君子、石大人、千岁友、四时春。”他崇尚竹不屈性格:“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源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并称道老竹扶持后辈的仁者风范:“新竹高手老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荪。”郑板桥受竹之熏陶,关心百姓疾苦,写出著名的《画竹》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此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古诗词中有关竹的典故颇多。诗圣杜甫有诗道:“平生憩息地,必种数竿竹。”这一生来,不管在哪居住,诗人都要植竹数竿。历史上的娥皇和女英泣竹成斑的故事更是感动不少人。帝舜南巡,死于苍梧,妃娥皇、女英追赶不及,至湘水之滨,扶竹而思念痛哭,热泪滴于竹上变化成斑痕,后人谓之“湘妃竹”。宋代俞琰以此写《斑竹》诗:“情恨万劫总难消,帝女余悲寄碧条。亦有怀人千点泪,盈盈滴作海棠娇。”这里借竹寄情,缅怀二位美女,赞颂她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有被誉为首创五言诗之一的古诗《冉冉孤生竹》,诗曰:“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仅此几句,言简意赅,道出了男女爱情如绿竹扎根泰山般的根深蒂固,像竹子节节向上,不断增长的深厚感情。这以竹子为题的五言诗,文温以丽,意深而远,真是惊世骇俗,一字千金。
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两位主要代表之一的王维,其山水田园诗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山居秋暝》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是一首最著名的山水田园诗的名篇,同样咏及竹子。诗中生动地描绘出秋天傍晚的竹林、松间静谧的自然美,富于浓郁的诗情画意。雨后的山村,清新的空气,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泉流,竹林中洗衣少女的欢笑声,莲丛中晚归的渔舟,这一切组成了一个多么幽静,多么令人神往的境界啊!在这诗情画意之中,尤其是在竹和松的形象里,寄托了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审美理想。
盛唐诗坛另一位“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代表孟浩然在他的《夏日南亭怀辛大》中也有言竹的名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晨诣超师院谈禅经》篇中有言竹的名句:“苔色连深竹”,在《鱼翁》中也有“吃汲清湘燃楚竹”的佳句。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的白居易在他的《长恨歌》的名篇中也有言竹的佳句:“缓歌慢舞凝丝竹”,以衬托、赞喻杨(玉环)李(隆基)恋情。唐代诗人钱起在他的《谷口书斋寄杨补阙》中有“竹怜新雨后”的名句,盛唐大诗人李白在他的《连理枝》中也有“望水晶帘外,竹枝寒,守羊车未至”的名句。……历代名家描写竹子的名篇名句不可胜数。
由于青竹风骨与文人相通,所以世代文人对竹子钟情偏爱,乐于咏竹,以竹自喻。真可谓:历史文人喜咏竹,高风亮节喻身同。
成竹在胸,物我合一
画家不等同于文人,画人心中的竹也从来不单是竹,而是是充盈着精神世界的宇宙观。正如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所说:“画人画竹,文人写竹。画为型,写为意。”[2]
唐代画竹已经盛行,国画中的墨竹就是唐代创始的。宋代以后画竹更具成就。名家辈出,可谓俊采星驰。大诗人苏东坡是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的次子苏过是画竹名手,他的至友文与可也是画竹的大家,在画竹方面有高超的技艺。苏东坡关于"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为千古墨竹画家所趋尚,传统绘画创作所遵循,他的那幅被称为奇作的《墨竹图》,能得“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疑风可动,不笋而成”的绰约风姿。他的著名文章《文与可画赏笛谷偃竹记》是一篇传颂千古的佳作,文章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各朝代画竹名家各有特色,在绘画实践中形成了各种流派。他们画竹都十分传神而逼真,因此白居易曾在《画笔歌》中称赞“举頭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清朝画竹也相当兴盛,“扬州八怪”的异军突起又为画竹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局面。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最善画竹,他主张不泥古法,师法自然,“极工而后能写意”。他提出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绘画三阶段说,把深思熟虑的构思与熟练的笔墨技巧结合起来,板桥画竹“以草书之中坚长撇法运之”,收到了“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的艺术效果。板桥所画之竹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意在笔先”“趣在法外”。[3]
北宋仁宗时期还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姓文,名同,字与可,四川省梓潼县人。他特别擅长画竹子,有“墨竹大师”之称。文与可学画非常认真、细致。为了画好竹子,文与可在房屋周围和窗前种了许多青竹,每天都仔细观察竹子的枝叶在晴天或雨后,在茂盛或落叶等不同时期的状态和生长情况,了解竹子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里的形态变化。经过长期种植竹子的实践和细心的观察,文与可在胸中积累了各种各样竹子的形象。正因为这样,在他动笔作画之前,心中早就有了轮廓,不必费尽心思,反复琢磨,因而就能一挥而就,画出各式各样的竹子。苏轼就曾称许他“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文人画匠钟情于竹,而竹,以神姿仙态,潇洒自然,素雅宁静之美,令人心驰神往;又以虚而有节疏疏淡淡不慕荣华不争艳丽不媚不谄的品格,与古代贤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的情操相契合。这又与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伦理道德意识相吻合,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会一直产生影响下去。
【参考文献】
[1]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5
[2]刘大为.读廖红球诗书画集.南方日报,2006.12.30
[3]李霖灿.天雨流芳:中国艺术二十二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
作者简介:何卉(1990—),女,汉族,陕西咸阳人,现为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2013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