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自然化数学课堂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ba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学习进入到高中阶段之后,学生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了知识学习难度的加大. 这不仅与知识数量的增加有关,更是出于知识难度的提升. 我们常说,当一件事成为了习惯,便不再困难了. 这个规律也适用于高中数学学习当中. 如果数学学习对于学生们来讲始终是一个思维上的“外来者”,学生便永远无法真正去适应和接受数学,学习效果也就不会理想. 与其从外部教学行为上去规范和创新,不如先从内部思维模式入手,让数学学习自然化,让学生们易于接受,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深入.
  一、以教材为蓝本,降低知识起点
  很多教师为了吸引学生们对于课堂教学的注意力,或是对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严格要求,经常会选择一些复杂、拔高的内容. 然而,这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打击了学生们的学习自信,成为了学习效果进益的障碍. 再难的知识内容,接受起来也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 很多时候,这个过程拉得越长,反而能够将知识基础打得越牢.
  例如,在完成了集合内容的基础教学后,我便以教材当中的课后习题进行训练素材:用符号“∈”或“?埸”填空:(1)设A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中国____A,美国____A,印度____A,英国____A;(2)若A = {x|x2 = x},则-1____A;(3)若B = {x|x2 x - 6 = 0},则3____B;(4)若C = {x∈N|1 ≤ x ≤ 10},则8____C,9.1____C.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将每一个重要知识点落到了实处,考察了学生们对于元素与集合之间包含与不包含的基本关系. 夯实这一知识基础,对于接下来的学习非常重要. 这样的低难度起点,也让学生从心理上易于接受.
  为了能够恰到好处地降低知识起点,教材是一个最佳的教学选择. 从难度上来讲,教材当中的题目难度确实远远低于各类测验,但是,这些题目却是严格依据课程标准进行设计的,着眼知识基础,对于数学知识的扎实学习很有好处. 教师们如果能够将教材当中的练习充分利用,透彻讲解,不仅能够让学生们毫无压力地接近知识内容,更可以为数学学习的有效深入提供有力推动.
  二、交课堂于学生,激活主动学习
  为了让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事,作者还会在课堂教学当中广泛推进主动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当中的主体地位. 在大多数课堂当中,教师都扮演着绝对的主角,左右着教学发展的方向,学生则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 这是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长远发展的. 长期处于“被学习”的状态中,又怎能对学习有激情呢?
  例如,在对二面角的大小进行教学时,我将探索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我依次向学生提出了三个探究课题:第一,如何度量空间角的大小?将其转化为平面角可以吗?第二,角的顶点是棱上一个定点,角的两边分别在两个面内运动,这些角中,哪个能够反映二面角的大小呢?第三,角的两边分别在两个面内,且均与棱垂直,角的顶点在棱上移动,这些角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学生们成立小组,各抒己见,还不时加入实物模拟,探究过程热烈积极,数学学习主动了许多.
  可见,将数学课堂交给学生,并不是一件难以把控的事情.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经历与知识能力基础,对于探索新的知识内容,只要教师从旁予以适当的提示与协助,学生完全可以处理和解决. 长此以往,主动思考便成为了学生的习惯,即使没有教师的要求与监督,数学学习同样可以自然发生.
  三、给错误以机会,强化学习体验
  在数学学习,特别是问题解答当中,一提到“错误”,相信没有人会喜欢. 然而,每当作者看到错误的出现时,却会感到开心,因为这是学习进步的开端. 每一次错误的出现,都是在帮助学生们发现自己知识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这样的方式远比教师的逐个强调要高效、准确多了. 因此,教师们一定要敢于让学生们去犯错,以错误的机会去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让能力的进步融于其中.
  多次实践经验表明,学生们对于出错过的知识内容的记忆往往比教师反复强调的部分更加深刻. 其中的原因在于,自己的解答出现错误了,给学生们的心理体验是极为贴切和真实的,修正错误的思维过程,自然也就让大家难以忘怀. 相应的知识内容也就悄无声息地住进学生心中了.
  不难发现,当学生們不再刻意将数学学习当作一个任务之后,学习压力明显减弱,轻松心态之下的学习效果反而更佳了. 很多教师认为,高中阶段的知识难度增加了,便应当随之加大教学内容的难度,才能让学生们的思维深度跟上知识深入的步伐,实则不然. 这样的做法只能徒增学生们的学习压力. 只有将数学知识由浅入深地呈现给学生,给学生适应的过程、主动的权利和出错的机会,才能让数学学习以最为自然的形态出现在学生面前. 当学习成为了习惯性的自然,“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教学效果也就随之达成了.
其他文献
法律全球化对侦查工作法治化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法律全球化背景下,站在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高度,反观我国侦查工作法治化,会发现很多问题值得认真思考,其中包括侦查工作的价
【摘要】 目的:算术平均值本质是等额权重,验证算术评价法的误差范围,分析该法在主观赋值评标计算中能否规避专家能力和隐形倾向差异?方法:选择根据信息的不确定性来确定权重的信息熵法,实际投标案例对比计算,以评标结果和误差大小平行分析.结论:评标结果完全一致,误差平均0.89 % ,说明算术平均法评标准确可靠,能够避免专家能力和隐形倾向差异,且具有计算简单,利于信息公开的优点,可作为评标的主要方法.  
一、小组合作的必要性  对于初入小学校园的一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力、方法是非常有限的. 然而,小组合作对于数学课堂来说,弥足轻重: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强化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对自己同伴学习进展的关心;再次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所以小组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特别强调:“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那么,数学教师应如何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呢?本人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多种体验,丰富操作经验  荷
盾构施工要满足对周边环境微扰动的要求,需综合考虑设计、施工、监测等技术。文章以盾构区间下穿机场主跑道工程为例,针对盾构施工引起的短期、长期沉降进行数值计算分析,通
刑事诉讼的全球化趋势有着其自身的逻辑与体现,其中人权保障观念的弘扬是这一趋势兴起的基石;一系列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通过与实施是这一趋势的重要载体;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
【摘要】高效课堂的提出,不但是对新课改要求的贯彻和落实,也是对目前高中教育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所以,高中数学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和教育形式,采取多角度多层面的方式,努力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尽可能多地获取知识点,从而达到提高高中数学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习惯;兴趣;课堂气氛  一、如何加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  1.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知道好的习惯伴随我们一生,在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