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 将48例偏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西比灵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与愈显率分别为95.8%和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与愈显率分别为75.0%和58.3%,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满意,对解除患者痛苦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更有益,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内科
偏头痛是中医内科最为常见的病症,一旦发作患者十分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以及正常生活秩序[1]。总结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神经以及血管等功能出现了障碍,最终所引发的不同程度上的阵发性头痛情况[2],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偏侧反复发作以及双侧头痛情况,虽然我国临床医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局面,但是对于偏头痛临床还没有能够彻底治愈的方法,所以最为明显有效的治疗就是尽最大可能减少或者控制偏头痛患者的症状。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证明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能够最大限度上控制患者出现的偏头痛问题,提升其健康生活质量。下面就我院采取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性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48例偏头痛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所有入选对象均符合1990年国际偏头痛会议所制定的诊断标准,同时均排除合并有严重内科疾病者、有明显精神心理因素者、近1月内有接受其他治疗偏头痛药物治疗者。將该48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其中,治疗组24例患者包括男8例,女16例;年龄18~74岁,平均(44.8±5.1)岁;病程1~13年,平均(4.6±1.4)年。对照组24例患者包括男9例,女15例;年龄19~73岁,平均(45.2±4.8)岁;病程1~12年,平均(4.5±1.5)年。比较该2组患者的性病、年龄、病程与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①疲劳、出现较为激烈情绪波动、睡眠不足后以及某些特殊时期内表现有单侧或双侧头痛;②在头痛发生之前,个别患者有出现如前文所述的某些先兆;③疼痛的发生部位相对比较固定,通常位于烟筐或额头等,且持续时间比较长;④一旦症状发生以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与呕吐等症状。
1.3方法
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具体方法如下:自拟中药方剂,其中包含桃仁15g,红花10g,赤芍15g,当归10g,水蛭3g,大黄5g,川芎20g,蜈蚣2条,全蝎3g,蔓荆子10g,患者如果前头部痛就增加白芷10g,如果后头部疼痛增加羌活10g,患者的巅顶部痛增加蒿本10g,侧头痛增加柴胡15g。用水煎服,1剂/d。对照组参考张淑梅的研究资料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进行治疗,具体给药方法为:5~10mg/次,1次/d,均于每晚睡前服用。两组患者均为5d为1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疗效标准
参考相关资料制定本研究标准如下:①痊愈:偏头痛症状消失,且6个月内未出现复发;②显效:头痛症状得到明显控制,且复发率比较低;③头痛症状获得一定程度的缓解,且发作次数有一定程度减少;④无效:头痛症状与发作频次均未获得改善甚至加重。以前三者计算总有效率,以前两者计算愈显率。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给予处理,其中的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行t检验与χ2检验,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既定疗程结束后,疗效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与愈显率分别为95.8%和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与愈显率分别为75.0%和58.3%,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治疗组效果显著更优,详见表1。
3 讨论
偏头痛属于我国中医病名国家标准中的“偏头风”、“脑风”、“头痛”、“头风”等病症范畴。头为精明之府、神明之主,诸阳之会,内藏脑髓而为髓海。偏头痛患者的中医症状主要表现为[3]:风邪兼夹寒、热、湿之邪,阻遏经络、上犯巅顶、气血失和、蒙蔽清阳、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脑络失养、脑髓失充、营血亏损、脉络失荣等。
就当前临床对偏头痛的治疗方法来看,单纯的中、西医疗法,以及中西医联合疗法均有所用到,但基本均无法将其彻底治愈,故选用何种治疗方法,主要都是在结合患者的实际受用效果基础上,尽量选用相对更能缓解偏头痛症状或是能有效控制其病情进展的方法[4-5]。但综合长期的临床实践情况来看,与多数西医治疗方法比较,中医疗法往往在用药安全性、疗效稳定性以及医疗支出等方面是更具优势的[6]。从最基本的病机进行分析[7],中医认为偏头痛多是因为受到风寒的入侵,或是因为某些不良情绪所导致出现了经络痹阻与气血逆乱等病理性改变,故普遍认为应将祛风活血作为其最主要的治则,着也是本次针对治疗组患者拟定方剂方药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本方中,川芎能够有效地扩张小静脉和小动脉,抑制组织在缺血的时候血小板的聚集和激活,增加患者脑循环的血量,减少对脑组织的损害,改善神经系统的重要功能,保持患者有通畅的血液循环,继而达到效缓解头痛的目的[4],为本方之主药,此外当归可止痛,其他诸如桃仁、红花、赤芍等数味药材均对上述功效有较好辅助之功。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经中医内科治疗后,其总有效率及愈显率均显著更高(P<0.05),提示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满意,对解除患者痛苦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更有益,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93-96.
[2]王忠志.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50例疗效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658-659.
[3]张志坚.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3):3078-3079.
[4]潘媛.川芎定痛颗粒治疗偏头痛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06.
[5]李方,全亚萍,陈园桃.偏头痛中医内治法辑要[J].吉林中医药,2 012,32(1):95-96.
[6]张雄文.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5(7):15-16.
[7]孟立实.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35(2):175.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内科
偏头痛是中医内科最为常见的病症,一旦发作患者十分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以及正常生活秩序[1]。总结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神经以及血管等功能出现了障碍,最终所引发的不同程度上的阵发性头痛情况[2],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偏侧反复发作以及双侧头痛情况,虽然我国临床医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局面,但是对于偏头痛临床还没有能够彻底治愈的方法,所以最为明显有效的治疗就是尽最大可能减少或者控制偏头痛患者的症状。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证明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能够最大限度上控制患者出现的偏头痛问题,提升其健康生活质量。下面就我院采取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性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48例偏头痛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所有入选对象均符合1990年国际偏头痛会议所制定的诊断标准,同时均排除合并有严重内科疾病者、有明显精神心理因素者、近1月内有接受其他治疗偏头痛药物治疗者。將该48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其中,治疗组24例患者包括男8例,女16例;年龄18~74岁,平均(44.8±5.1)岁;病程1~13年,平均(4.6±1.4)年。对照组24例患者包括男9例,女15例;年龄19~73岁,平均(45.2±4.8)岁;病程1~12年,平均(4.5±1.5)年。比较该2组患者的性病、年龄、病程与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①疲劳、出现较为激烈情绪波动、睡眠不足后以及某些特殊时期内表现有单侧或双侧头痛;②在头痛发生之前,个别患者有出现如前文所述的某些先兆;③疼痛的发生部位相对比较固定,通常位于烟筐或额头等,且持续时间比较长;④一旦症状发生以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与呕吐等症状。
1.3方法
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具体方法如下:自拟中药方剂,其中包含桃仁15g,红花10g,赤芍15g,当归10g,水蛭3g,大黄5g,川芎20g,蜈蚣2条,全蝎3g,蔓荆子10g,患者如果前头部痛就增加白芷10g,如果后头部疼痛增加羌活10g,患者的巅顶部痛增加蒿本10g,侧头痛增加柴胡15g。用水煎服,1剂/d。对照组参考张淑梅的研究资料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进行治疗,具体给药方法为:5~10mg/次,1次/d,均于每晚睡前服用。两组患者均为5d为1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疗效标准
参考相关资料制定本研究标准如下:①痊愈:偏头痛症状消失,且6个月内未出现复发;②显效:头痛症状得到明显控制,且复发率比较低;③头痛症状获得一定程度的缓解,且发作次数有一定程度减少;④无效:头痛症状与发作频次均未获得改善甚至加重。以前三者计算总有效率,以前两者计算愈显率。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给予处理,其中的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行t检验与χ2检验,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既定疗程结束后,疗效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与愈显率分别为95.8%和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与愈显率分别为75.0%和58.3%,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治疗组效果显著更优,详见表1。
3 讨论
偏头痛属于我国中医病名国家标准中的“偏头风”、“脑风”、“头痛”、“头风”等病症范畴。头为精明之府、神明之主,诸阳之会,内藏脑髓而为髓海。偏头痛患者的中医症状主要表现为[3]:风邪兼夹寒、热、湿之邪,阻遏经络、上犯巅顶、气血失和、蒙蔽清阳、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脑络失养、脑髓失充、营血亏损、脉络失荣等。
就当前临床对偏头痛的治疗方法来看,单纯的中、西医疗法,以及中西医联合疗法均有所用到,但基本均无法将其彻底治愈,故选用何种治疗方法,主要都是在结合患者的实际受用效果基础上,尽量选用相对更能缓解偏头痛症状或是能有效控制其病情进展的方法[4-5]。但综合长期的临床实践情况来看,与多数西医治疗方法比较,中医疗法往往在用药安全性、疗效稳定性以及医疗支出等方面是更具优势的[6]。从最基本的病机进行分析[7],中医认为偏头痛多是因为受到风寒的入侵,或是因为某些不良情绪所导致出现了经络痹阻与气血逆乱等病理性改变,故普遍认为应将祛风活血作为其最主要的治则,着也是本次针对治疗组患者拟定方剂方药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本方中,川芎能够有效地扩张小静脉和小动脉,抑制组织在缺血的时候血小板的聚集和激活,增加患者脑循环的血量,减少对脑组织的损害,改善神经系统的重要功能,保持患者有通畅的血液循环,继而达到效缓解头痛的目的[4],为本方之主药,此外当归可止痛,其他诸如桃仁、红花、赤芍等数味药材均对上述功效有较好辅助之功。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经中医内科治疗后,其总有效率及愈显率均显著更高(P<0.05),提示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满意,对解除患者痛苦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更有益,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93-96.
[2]王忠志.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50例疗效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658-659.
[3]张志坚.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3):3078-3079.
[4]潘媛.川芎定痛颗粒治疗偏头痛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06.
[5]李方,全亚萍,陈园桃.偏头痛中医内治法辑要[J].吉林中医药,2 012,32(1):95-96.
[6]张雄文.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5(7):15-16.
[7]孟立实.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35(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