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环境呈现多元化特点,多元化背景给大学生带来多样选择时,也带来价值观的冲击,虽然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是积极向上的,但仍存在着迷茫和冲突。因此必须认清当前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这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多元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一、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凝聚社会主义的精神力量,需要大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七报告曾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转型,我国面临着各种多元化,如经济多元化、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等,由以前的一元向多元化转变,这给我国带来机遇和发展时,也带来挑战和阻碍,如何在当前形势下保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势头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作为我国发展建设的生力军,其价值观的选择关系到我国未来前途命运,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建立健康积极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依据新形势和新任务,在分析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原因,提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新对策,不断开拓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多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其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有着一定的冲击。多元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价值观更加现实,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有好的变化,也有坏的影响,其主要特征有如下几点:
(一)大学生价值观总体呈现健康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
有学者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我国大学生价值观主流趋势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对自身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是书本知识的丰富,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均有所增强。在集体主义价值观方面,我国大学生有着强烈的集体主义荣誉感,能正确认识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之间的关系;在道德价值观方面,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都是比较认同的,并对其进行传承和弘扬[1];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大学生大体上有着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积极面对人生,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最大财富。
(二)多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逐渐呈现的一些问题
价值观包括价值取向、价值选择和价值目标,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满足程度的观点。大学生作为有知识储备,但社会经验不足的群体,其价值观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逐渐呈现出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价值取向是指某些价值观是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2]。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矛盾性、个体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主流价值观较弱,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而且道德准则宽松,道德观念趋于务实,道德标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道德观念更趋务实,也就表现为道德准则的宽松,对失德失范行为表现为理解。
二是价值目标的现实性。在倡导实用主义的今天,大学生更加重视行为的实用性,认为只有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才会做出相应的行为。在面对未来职业问题上,把是否能有利于自身前途与发展作为择业的标准,更加看重短期利益目标,忽视长远的人生规划,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大小。
三是价值选择的矛盾性。大学生对当前的价值观大体上是认同的,但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却又盲目顺从。主要表现在面对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时,表面是认为应遵从集体利益,但在付诸实践行动时,往往会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甚至会损害集体利益,这就使得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上存在矛盾。
三、多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当前我国处在社会急剧变化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各种外来思想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认识,特别是社会不良思潮、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大学生是一个思想趋于成熟但仍未完全成熟的群体,其思想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虽然主流影响是好的,但仍存在着众多坏的影响,如对外来文化不加辨别,盲目追崇,部分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各种思潮和传媒的影响下,易迷失自我,出现价值取向偏差。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健全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传统的思想教育制度已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而适应当前社会的教育制度还处在逐步完善之中,现有的教育强调的是知识的重要性,呈现功利化与产业化,因而这种偏差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形式单调、内容单薄、针对性不强[3]。另外,当代大学生在“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关系处理时容易出现矛盾,这都十分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以上所述的影响因素都是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生理和心理特征影响他们价值观的阶段,大多对外界不良因素都没有抵抗力,缺乏自身的判断力与自控力,容易形成急功近利、不负责任、爱慕虚荣等缺点,这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产生非常不利影响,因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对策
在当前多元化背景下,针对大学生价值观所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我们有必要建立起适应社会新形势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增强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度,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根据当前形势和目标,应先强化理论,再加以具体实践,我们需要在以下几点做出努力: (一)强化核心价值观理论,为大学生价值观提供理论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使当代大学生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4]。我们要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指导。首先要明确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地位,监督大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次要在大学生中倡导“八荣八耻”、爱国主义、理想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校园文化中,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良好的校园文化对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引领作用,增强凝聚力和感召力。
第二,明确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建立确定正确方向。在当代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应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核心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精髓[5]。其中爱国主义会促进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坚决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培养爱国主义高尚情感。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帮助大学生激发其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第三,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准则,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由胡锦涛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荣辱观,反映的是价值判断问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与针对性。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着眼于当前社会发展全局,针对中华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的价值导向。
(二)深化具体实践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引领作用。
在强化了核心价值观理论之后,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基础,将其融入到大学生教育实践中,做到有理可依、有论可据[6],因此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运用课堂理论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在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必须要以课堂教育为主,强化其关于价值观的理论学习,可以从理论、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环境几个方面来进行改进。首先是更新思想教学理论,摒弃传统的比较单一的政治理论,吸收适应现代多元化背景的政治理论。然后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正反两面的实例帮助大学生确定正确的价值观方向,也可以运用现代化先进技术进行教学,例如多媒体和网络。最后要营造良好的政治学习环境,不再是以往死板的、苦闷的学习环境,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7]。
第二,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实践活动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需要结合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具体教育实践中,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阅历,开拓创新。因此,学校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应积极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例如,可以举行关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征文比赛,促进大学生对于价值观的思考。另外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和学习红色革命事迹,红色革命事迹可以直观的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荣辱感、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进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8]。
第三,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园文化建设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很好的引领作用。因此我们在硬件设施上,要充分利用学校网络、学校报刊、板报等校园文化载体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发挥很好的引导作用。另外,我们要以宽容的心态容纳大学生的个性文化,科学的加以鉴别和选择,摒弃消极的、不健康思想,吸收和发扬有利于大学生价值观建立的思想,并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激发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使其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去建设,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度,从而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李新生.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J].前沿,2009,(7).
[2]王心旭.论思想多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思想政治工作,2010,7.
[3]兰莹萱.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教研探索).
[4]方福前.新自由主义及其影响[J].高校理论战线,2003,(12).
[5]王卫国.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6.
[6]傅永春.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生价值观引导问题探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7]赵春辉,杨贵明,张炜平.浅析多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9,(12).
[8]刘力.高校培养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路径[N].光明日报(理论·核心价值),2013,3.
关键词:多元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一、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凝聚社会主义的精神力量,需要大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七报告曾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转型,我国面临着各种多元化,如经济多元化、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等,由以前的一元向多元化转变,这给我国带来机遇和发展时,也带来挑战和阻碍,如何在当前形势下保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势头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作为我国发展建设的生力军,其价值观的选择关系到我国未来前途命运,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建立健康积极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依据新形势和新任务,在分析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原因,提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新对策,不断开拓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多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其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有着一定的冲击。多元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价值观更加现实,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有好的变化,也有坏的影响,其主要特征有如下几点:
(一)大学生价值观总体呈现健康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
有学者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我国大学生价值观主流趋势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对自身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是书本知识的丰富,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均有所增强。在集体主义价值观方面,我国大学生有着强烈的集体主义荣誉感,能正确认识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之间的关系;在道德价值观方面,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都是比较认同的,并对其进行传承和弘扬[1];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大学生大体上有着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积极面对人生,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最大财富。
(二)多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逐渐呈现的一些问题
价值观包括价值取向、价值选择和价值目标,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满足程度的观点。大学生作为有知识储备,但社会经验不足的群体,其价值观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逐渐呈现出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价值取向是指某些价值观是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2]。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矛盾性、个体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主流价值观较弱,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而且道德准则宽松,道德观念趋于务实,道德标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道德观念更趋务实,也就表现为道德准则的宽松,对失德失范行为表现为理解。
二是价值目标的现实性。在倡导实用主义的今天,大学生更加重视行为的实用性,认为只有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才会做出相应的行为。在面对未来职业问题上,把是否能有利于自身前途与发展作为择业的标准,更加看重短期利益目标,忽视长远的人生规划,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大小。
三是价值选择的矛盾性。大学生对当前的价值观大体上是认同的,但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却又盲目顺从。主要表现在面对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时,表面是认为应遵从集体利益,但在付诸实践行动时,往往会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甚至会损害集体利益,这就使得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上存在矛盾。
三、多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当前我国处在社会急剧变化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各种外来思想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认识,特别是社会不良思潮、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大学生是一个思想趋于成熟但仍未完全成熟的群体,其思想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虽然主流影响是好的,但仍存在着众多坏的影响,如对外来文化不加辨别,盲目追崇,部分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各种思潮和传媒的影响下,易迷失自我,出现价值取向偏差。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健全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传统的思想教育制度已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而适应当前社会的教育制度还处在逐步完善之中,现有的教育强调的是知识的重要性,呈现功利化与产业化,因而这种偏差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形式单调、内容单薄、针对性不强[3]。另外,当代大学生在“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关系处理时容易出现矛盾,这都十分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以上所述的影响因素都是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生理和心理特征影响他们价值观的阶段,大多对外界不良因素都没有抵抗力,缺乏自身的判断力与自控力,容易形成急功近利、不负责任、爱慕虚荣等缺点,这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产生非常不利影响,因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对策
在当前多元化背景下,针对大学生价值观所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我们有必要建立起适应社会新形势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增强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度,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根据当前形势和目标,应先强化理论,再加以具体实践,我们需要在以下几点做出努力: (一)强化核心价值观理论,为大学生价值观提供理论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使当代大学生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4]。我们要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指导。首先要明确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地位,监督大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次要在大学生中倡导“八荣八耻”、爱国主义、理想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校园文化中,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良好的校园文化对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引领作用,增强凝聚力和感召力。
第二,明确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建立确定正确方向。在当代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应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核心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精髓[5]。其中爱国主义会促进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坚决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培养爱国主义高尚情感。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帮助大学生激发其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第三,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准则,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由胡锦涛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荣辱观,反映的是价值判断问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与针对性。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着眼于当前社会发展全局,针对中华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的价值导向。
(二)深化具体实践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引领作用。
在强化了核心价值观理论之后,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基础,将其融入到大学生教育实践中,做到有理可依、有论可据[6],因此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运用课堂理论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在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必须要以课堂教育为主,强化其关于价值观的理论学习,可以从理论、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环境几个方面来进行改进。首先是更新思想教学理论,摒弃传统的比较单一的政治理论,吸收适应现代多元化背景的政治理论。然后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正反两面的实例帮助大学生确定正确的价值观方向,也可以运用现代化先进技术进行教学,例如多媒体和网络。最后要营造良好的政治学习环境,不再是以往死板的、苦闷的学习环境,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7]。
第二,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实践活动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需要结合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具体教育实践中,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阅历,开拓创新。因此,学校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应积极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例如,可以举行关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征文比赛,促进大学生对于价值观的思考。另外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和学习红色革命事迹,红色革命事迹可以直观的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荣辱感、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进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8]。
第三,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园文化建设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很好的引领作用。因此我们在硬件设施上,要充分利用学校网络、学校报刊、板报等校园文化载体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发挥很好的引导作用。另外,我们要以宽容的心态容纳大学生的个性文化,科学的加以鉴别和选择,摒弃消极的、不健康思想,吸收和发扬有利于大学生价值观建立的思想,并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激发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使其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去建设,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度,从而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李新生.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J].前沿,2009,(7).
[2]王心旭.论思想多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思想政治工作,2010,7.
[3]兰莹萱.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教研探索).
[4]方福前.新自由主义及其影响[J].高校理论战线,2003,(12).
[5]王卫国.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6.
[6]傅永春.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生价值观引导问题探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7]赵春辉,杨贵明,张炜平.浅析多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9,(12).
[8]刘力.高校培养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路径[N].光明日报(理论·核心价值),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