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架起了一座人与自然联系的桥梁,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公园绿地景观建设的快速发展,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营造具有亲和力的特色的环境景观,已成为一项的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任务,只有重视在公园绿地布局分析、景观结构与空间布局关系、公园绿地设计与规划方面的研究、绿地管理与旅游发展、应对灾难性气候等方面的思考,才能更好的促进公园绿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 綠化 开敞空间城市公园绿地
1 概述
城市是人类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大幅度改造而形成的人工环境。城市规划一方面要在保障城市各项功能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减少城市建设及其相关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有意识地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作为市民享受自然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要利用包括规划在内的各种人工手段努力创造出更为接近自然的城市环境,以缓解过度人工化的环境所产生的各种问题。
2 绿地与绿化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公园、绿地、林荫道等城市绿化是构成城市开敞空间系统的主体,具有为市民提供休息与游览的活动空间、改善城市环境与面貌、抵御城市灾害甚至提供农林产品等多方面的功能。这些功能可大致归纳如下:
①提供户外活动场所
城市中的各种绿地,大到综合性公园与生态绿地,小至街心广场、儿童公园或居住区中的绿地,其最基本功能都是为市民提供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空间。
②改善城市景观
绿化是城市景观风貌中的重要色彩要素(以绿色为主),并以其活泼、不规则、动态的景观(四季变化)成为形成丰富城市景观表情的重要因素。同时,城市绿化还可以作为衬托和协调文物古迹、遗址环境的重要因素,文物古迹附近的古树可以与文物相得益彰,烘托出幽邃的气氛。
③提供心理安定剂
悠闲、弛缓的绿化环境和舒适的城市景观对缓解过度的心理压力有很大帮助。有实验表明:在噪声强度相同的环境中,如果人的实现可及范围内有大量绿化存在时,实际的听觉感受要比没有绿化时低3~5分贝。
④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
虽然城市绿化所生成的氧气不足以完全平衡由于动植物呼吸以及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但与城市周围面积充足、布局合理的绿化空间相结合,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满足地区的碳氧平衡。
⑤改善城市局部气候
城市绿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到达地面的直射光照和日照反射,对降温起到积极作用;植物的保水、蒸发作用也可以提高城市空气中的湿度;大量绿色植物的生长还可以有效地吸收并保持降水过程中的大量水分,在提高自然降水资源利用程度的同时,有效地降低地表径流系数和地表径流量的峰值,从而有利于流域及城市防洪。
3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规划
3.1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原则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不仅涉及到城市建设用地内部的各种公园绿地,也与城市外部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城市规划在进行公园绿地规划时所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条:
①内外结合、形成系统
要以自然的河流、山脉、带状绿地为纽带,对内联系各类城市绿化用地,对外与大面积森林、农田以及生态保护区密切结合,形成内外结合、相互分工的绿色有机整体。同时,城市绿化规划还要兼顾与其他规划内容的协调。例如,要解决好绿地与其他城市用地之间在土地利用上的矛盾,要配合城市干路的建设形成作为联结纽带的林荫道,等等。
②均衡分布、服务市民
不同性质的公园绿地担负着各自的功能,在规划中必须注意设置各种规模、性质的公园绿地,形成规模较为完整、服务半径合理的公园绿地体系。实践中遵循的是点线面结合、大中小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四个结合”规划原则。
③因地制宜、结合自然环境
城市所处自然环境不同,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规划应建立在对现状条件的充分调查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之上。对于城市附近的森林、湿地等生态敏感地区,要结合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对其进行保护,并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
④远景目标与近期建设相结合
从实际经验来看,如果城市中没有按照规划有计划地保留足够的绿化用地及开敞空间,所付出的代价将是难以估量的。因此,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要按照“先绿后好”原则,考虑到植物的生长期、城市绿化水平的逐步提高等因素,适当提高规划指标,按规划分期、分批、分步骤地实施。
3.2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布局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从功能上满足城市的各项需求和要求,从系统上与自然生态系统相联结并且从土地利用上明确公园绿地系统的专属用地界线。因此,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通常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
①确定城市绿化指标及构成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应根据城市性质、自然条件、绿化现状以及实际需求合理确定城市绿化指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维持城市中碳氧平衡所需林地),作为各类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的依据。
②确定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构成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包括城市内部的各种公园绿地、城市外围的生态环境绿色空间以及将二者联系在一起组成完整系统的河流、林荫道以及带状绿地等。因此,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首先要对城市外围的绿化大环境进行分析,利用城市外部的山体绿化、河流、生产用地、各种防护林带等,形成绿化大环境对城市用地的围合与渗透。其次,依据城市内部绿化的现状以及未来改造的可能,将各绿化要素组织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
③确定主要公园绿地的规模合布局
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便市民使用的布局原则,初步确定各类城市公园的面积规模与空间布局。同时也初步确定必须纳入城市用地统计范围的各类生产防护绿地的规模与布局,并通过与土地利用规划内容的协调与整合,最终确定其具体范围。
④确保各类绿化用地的实施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最终需要依靠城市规划的实施得以实现。城市规划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公园绿地系统的实施起到保障作用。首先,通过对城市化地区与城市化控制区的划定,限制城市建设活动对城市建设用地周围绿色空间的侵蚀;其次,除附属绿地以外的公园绿地可以以土地利用的形式反映在各个层次的城市规划中;最后,城市规划尤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还可以以控制指标的形式使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地达到一定的水平。
3.3城市公园绿地的设计要求
按照《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定义,公园绿地分为综合性公园(G11)、社区公园(G12)、专类公园(G13)、带状公园(G14)以及街旁绿地(G15)。各种公园绿地的具体设计要求各有不同。以社区公园为例,由于其使用对象是相应的居住区居民,其设施内容应当包括儿童游戏设施、老年、成年活动休息场地、运动场地、座椅板凳、树木、草坪、花坛、凉亭、水池、雕塑等;用地面积≧1ha、宜为5ha~10ha;服务半径<800m,人均占有率当在1.0㎡/人~1.5㎡/人之间。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公园绿地规模与城市绿化标准、居住密度、服务半径等因素相关,各现行的相关标准中所给出的数据并不相同,甚至相差较大,在实际规划工作中必须进行甄别。
4 小结
我国自1992年开始就开展了创建园林城市的活动,在国家园林城市的评选标准中就有相应的城市绿化指标。截止到目前沿用的是人均公共绿地8㎡~10㎡、城市公共绿地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比例大于8%、绿化覆盖率大于35%的指标体系。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市民闲暇时间的增加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社会对城市绿化的要求会相应提高。因此,对城市的公园绿地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对于缓解工作压力、创造和谐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均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
1. 建设部规划司城市规划法律法规选编北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情报中心,1992
2.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实践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3.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关键词:城市规划 綠化 开敞空间城市公园绿地
1 概述
城市是人类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大幅度改造而形成的人工环境。城市规划一方面要在保障城市各项功能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减少城市建设及其相关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有意识地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作为市民享受自然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要利用包括规划在内的各种人工手段努力创造出更为接近自然的城市环境,以缓解过度人工化的环境所产生的各种问题。
2 绿地与绿化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公园、绿地、林荫道等城市绿化是构成城市开敞空间系统的主体,具有为市民提供休息与游览的活动空间、改善城市环境与面貌、抵御城市灾害甚至提供农林产品等多方面的功能。这些功能可大致归纳如下:
①提供户外活动场所
城市中的各种绿地,大到综合性公园与生态绿地,小至街心广场、儿童公园或居住区中的绿地,其最基本功能都是为市民提供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空间。
②改善城市景观
绿化是城市景观风貌中的重要色彩要素(以绿色为主),并以其活泼、不规则、动态的景观(四季变化)成为形成丰富城市景观表情的重要因素。同时,城市绿化还可以作为衬托和协调文物古迹、遗址环境的重要因素,文物古迹附近的古树可以与文物相得益彰,烘托出幽邃的气氛。
③提供心理安定剂
悠闲、弛缓的绿化环境和舒适的城市景观对缓解过度的心理压力有很大帮助。有实验表明:在噪声强度相同的环境中,如果人的实现可及范围内有大量绿化存在时,实际的听觉感受要比没有绿化时低3~5分贝。
④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
虽然城市绿化所生成的氧气不足以完全平衡由于动植物呼吸以及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但与城市周围面积充足、布局合理的绿化空间相结合,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满足地区的碳氧平衡。
⑤改善城市局部气候
城市绿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到达地面的直射光照和日照反射,对降温起到积极作用;植物的保水、蒸发作用也可以提高城市空气中的湿度;大量绿色植物的生长还可以有效地吸收并保持降水过程中的大量水分,在提高自然降水资源利用程度的同时,有效地降低地表径流系数和地表径流量的峰值,从而有利于流域及城市防洪。
3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规划
3.1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原则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不仅涉及到城市建设用地内部的各种公园绿地,也与城市外部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城市规划在进行公园绿地规划时所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条:
①内外结合、形成系统
要以自然的河流、山脉、带状绿地为纽带,对内联系各类城市绿化用地,对外与大面积森林、农田以及生态保护区密切结合,形成内外结合、相互分工的绿色有机整体。同时,城市绿化规划还要兼顾与其他规划内容的协调。例如,要解决好绿地与其他城市用地之间在土地利用上的矛盾,要配合城市干路的建设形成作为联结纽带的林荫道,等等。
②均衡分布、服务市民
不同性质的公园绿地担负着各自的功能,在规划中必须注意设置各种规模、性质的公园绿地,形成规模较为完整、服务半径合理的公园绿地体系。实践中遵循的是点线面结合、大中小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四个结合”规划原则。
③因地制宜、结合自然环境
城市所处自然环境不同,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规划应建立在对现状条件的充分调查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之上。对于城市附近的森林、湿地等生态敏感地区,要结合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对其进行保护,并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
④远景目标与近期建设相结合
从实际经验来看,如果城市中没有按照规划有计划地保留足够的绿化用地及开敞空间,所付出的代价将是难以估量的。因此,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要按照“先绿后好”原则,考虑到植物的生长期、城市绿化水平的逐步提高等因素,适当提高规划指标,按规划分期、分批、分步骤地实施。
3.2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布局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从功能上满足城市的各项需求和要求,从系统上与自然生态系统相联结并且从土地利用上明确公园绿地系统的专属用地界线。因此,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通常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
①确定城市绿化指标及构成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应根据城市性质、自然条件、绿化现状以及实际需求合理确定城市绿化指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维持城市中碳氧平衡所需林地),作为各类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的依据。
②确定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构成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包括城市内部的各种公园绿地、城市外围的生态环境绿色空间以及将二者联系在一起组成完整系统的河流、林荫道以及带状绿地等。因此,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首先要对城市外围的绿化大环境进行分析,利用城市外部的山体绿化、河流、生产用地、各种防护林带等,形成绿化大环境对城市用地的围合与渗透。其次,依据城市内部绿化的现状以及未来改造的可能,将各绿化要素组织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
③确定主要公园绿地的规模合布局
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便市民使用的布局原则,初步确定各类城市公园的面积规模与空间布局。同时也初步确定必须纳入城市用地统计范围的各类生产防护绿地的规模与布局,并通过与土地利用规划内容的协调与整合,最终确定其具体范围。
④确保各类绿化用地的实施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最终需要依靠城市规划的实施得以实现。城市规划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公园绿地系统的实施起到保障作用。首先,通过对城市化地区与城市化控制区的划定,限制城市建设活动对城市建设用地周围绿色空间的侵蚀;其次,除附属绿地以外的公园绿地可以以土地利用的形式反映在各个层次的城市规划中;最后,城市规划尤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还可以以控制指标的形式使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地达到一定的水平。
3.3城市公园绿地的设计要求
按照《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定义,公园绿地分为综合性公园(G11)、社区公园(G12)、专类公园(G13)、带状公园(G14)以及街旁绿地(G15)。各种公园绿地的具体设计要求各有不同。以社区公园为例,由于其使用对象是相应的居住区居民,其设施内容应当包括儿童游戏设施、老年、成年活动休息场地、运动场地、座椅板凳、树木、草坪、花坛、凉亭、水池、雕塑等;用地面积≧1ha、宜为5ha~10ha;服务半径<800m,人均占有率当在1.0㎡/人~1.5㎡/人之间。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公园绿地规模与城市绿化标准、居住密度、服务半径等因素相关,各现行的相关标准中所给出的数据并不相同,甚至相差较大,在实际规划工作中必须进行甄别。
4 小结
我国自1992年开始就开展了创建园林城市的活动,在国家园林城市的评选标准中就有相应的城市绿化指标。截止到目前沿用的是人均公共绿地8㎡~10㎡、城市公共绿地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比例大于8%、绿化覆盖率大于35%的指标体系。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市民闲暇时间的增加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社会对城市绿化的要求会相应提高。因此,对城市的公园绿地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对于缓解工作压力、创造和谐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均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
1. 建设部规划司城市规划法律法规选编北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情报中心,1992
2.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实践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3.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