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国小说《洛丽塔》的男主人公亨伯特在他短短四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中始终以对他所谓的“小仙女”的爱恋为精神支柱。为了实现对“小仙女”的追求,他的成年生活几乎都在流浪中度过。变迁的物质生活与他流浪的精神意识相互作用,孕育了他与社会为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认为自己高于周围的一切,对周围的人和事始终抱有轻蔑的旁观者的态度。这种态度贯穿他的大半生,并直接导致了他的所作所为。亨伯特的自我身份定位是对这个人物乃至整个故事深入理解的切入点。
关键词:物质生活;精神意识;高于一切;自我身份定位
1955年《洛丽塔》首次与公众见面之前,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已经出版了十一部作品,九部俄文作品,两部以英文写就;在那之后,他又发表了另外四部长篇小说,一些短篇故事,以及翻译作品。纳博科夫是公认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和文体学家,同时又以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和诗人的身份享誉文坛。纳博科夫的作品中,《普宁》和《微暗的火》在小说领域的成就丝毫不亚于《洛丽塔》,其艺术性和原创性得到了文学评论界的高度关注和热切褒扬。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提到纳博科夫,人们首先想到的始终是《洛丽塔》。《洛丽塔》的成功是纳博科夫创作生涯的转折点:这部小说使得他从文学评论界走进公众的视线,使得他获得了国际声誉——他的文学作品终于完成了从俄语到英语,而至世界文学领域的历程;也正是这部小说使得他得以辞去康奈尔大学的教书工作,从而全身心地进行文学创作和对蝴蝶的追逐研究。纳博科夫创作了《洛丽塔》,而《洛丽塔》成就了纳博科夫。
《洛丽塔》的文本主体是男主人公亨伯特的狱中自白。通过华丽的词藻和各种各样的修辞方法的应用,亨伯特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敏感、多情、压抑、痛苦的形象——他身陷于对所谓的“小仙女”的爱恋无法自拔,并为之付出了几乎一生的努力乃至生命。亨伯特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动荡、变迁中度过。在不断变换的物质生活中,亨伯特的精神意识无法安顿下来,对“小仙女”们和洛丽塔的迷恋统治着他的思想和精神世界。从欧洲到美国,他始终没有摆脱这种痛苦的情感牵绊,而他的痛苦却又是社会大环境所不容许的。正是为环境所迫,他才不得不与洛丽塔不停的流浪。流浪的物质生活中,他无法产生归属感,这也就使得他形成了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表现为他的自我身份定位。
亨伯特认为自己高于一切,至少高于他所见、所闻和所遇到的所有人。在通篇自白书中,亨伯特始终持有藐视一切的态度。在他感情充沛,啰里啰唆的叙述中,几乎没有一个正面人物。对于他的亲人,言语中没有深切的感情,却充斥着些许的戏谑。“我那位非常上镜头的母亲死于一次意外事故(野餐、雷击)”,“他[我父亲]在一个雨天,轻松地占了她[西贝尔姨妈]的便宜,雨过天晴之后又把这件事忘了个一干二净。”“西贝尔姨妈有一双带粉红色云晕圈的青色眼眸,蜡白的脸色”。(4)他在欧洲那段混乱的岁月里“曾经使用过的大约八十个妓女中”只有一位莫尼卡曾经给过他“无限快乐的痛苦”,而即使这也是非常短暂的。他的妻子,瓦莱里亚,是“一个大个子、胖鼓鼓、短腿、巨乳、头脑不着边际的罗姆酒水果蛋糕”,而她最后的结局竟然是与情夫充当动物角色的试验品,并死于难产。洛丽塔的妈妈,夏洛特,在亨伯特眼中是个矫揉造作,头脑空洞,“海豹样的”,“肥胖的”“老猫”;读到写给他的求爱信时,亨伯特的第一反应是“厌恶和退却”。夏洛特的朋友琼•法洛身患癌症,而亨伯特对她也没有笔下留情,“琼•法洛,三十一岁,神经不正常,很显然,也正发展这对我强烈的好感。她很漂亮,像雕刻的印第安人那种类型,肤色像烧焦了的黄土。她的嘴唇像深红色的大水螅,只要一做出她那像狗叫一样特殊的笑,就露出枯黄的门牙和深白的齿龈。”(101) 如果说对于妨碍他亲近洛丽塔的人持敌对态度还可以原谅的话,亨伯特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嘲讽则是不寻常的。他这样描写与洛丽塔流浪旅程的第一处落脚点,“壮观又冷漠,在幽灵般的树林里,在碎石车道的尽头——是苍白的宫殿‘着魔猎人’”,“一排停靠的汽车像水槽边的猪群紧挤着”,店里柜台处“有位秃顶像脏猪一样的老头儿”,另一位伯茨先生,“也是粉红脸膛、秃顶,耳朵和其他孔洞里都长出花白的毛”,而再次提到两位时,他们就已被并称为“这俩位粉头猪”了。(116-117)在亨伯特眼里,四周的一切都是丑陋的;虽然他与洛丽塔的关系不可告人,旅馆内外的一切也同样像猪一样肮脏不堪。其后的旅程中,无论是洛丽塔夏令营地的伙伴,路边的搭车人,比尔利兹女子学校的普拉特校长,加斯东•戈丁,最后露面的奎尔蒂,还是一路上他们停留过的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旅馆都无一例外的缺乏美好的特征,不是怪异、荒谬,就是肮脏、丑陋。在亨伯特对周围事物和人物的调侃中,即使他的“生命之光”,“欲念之火”,他的“罪恶”和“灵魂”——洛丽塔,也不能例外。在他口中,除了在形体上具有对他来说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之外,洛丽塔虚伪、任性、狡猾、甚至轻浮:在他们旅馆流浪的第一站,“着魔猎人”,洛丽塔诱惑了蓄谋已久的亨伯特;“在这个美丽的巧夺天工的少女身上没有感觉出任何美德的蛛丝马迹”,洛丽塔是“天真和诡计、可爱和粗鄙、蓝色愠怒和玫瑰色欢笑的结合体”;“从心理上讲,我发现她是一个令人反感、思想古旧的小女孩。”而对于洛丽塔的这些不良习性,亨伯特将之归功于现代社会,“现代综合教育、少年风尚、篝火欢宴等等已经将她彻底败坏难以挽回”。亨伯特总是用冷静、嘲讽的旁观者的口吻调侃着所见所闻的一切,就像上帝高高在上,俯视人间,洞察一切,却又不露声色,因为不屑。
在自白书开篇不久,亨伯特就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学习了英语文学,发表过论文,完成了一部《英国诗歌的历史缩影》,并致力于“为英美学生编写法国文学手册”,另外,他还从事过教学工作。亨伯特是个从事文字工作的欧洲人,他使用法语本不足为奇,但是这篇自白书是要呈交法庭作为供词用的,在自白书中剖析感情和想法还可以理解,但是不时地使用法语就有卖弄之嫌了。法语历来被认为是贵族语言,使用法语,可以彰显亨伯特的文学素养和他的欧洲血统,而且与他笔下世俗、肮脏、丑陋的美国和美国人相比,更能突出他不一样的境界。与周围的人和物相比,亨伯特是高雅、高贵的。另外,亨伯特还在自白书中对大量人物进行了戏仿,这一点十分明显和突出。表面看来,他不断提到拥有幼小爱人和妻子的著名人物,尤其是爱伦•坡,是要说明他对“小仙女”的爱恋并不是亘古未见的,而是有先例可循的。除此之外,这些戏仿还有另一重要作用,那就是突出他的博学和高雅,来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亨伯特物质生活的主线和精神世界的支撑点是“小仙女”和洛丽塔,他认为他的感情是高于他所生活的环境以及环境里的其他人的。
亨伯特始终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审视四周的一切,并以轻松的口吻加以调侃。他对身边的所有人,包括他的亲人、妻子、洛丽塔、还有打过交道或者仅有一面之缘的路人,都抱有消极的态度——他总是刻薄的指出他们的缺点,毫不留情。对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他的观点也是否定的。否定一切,藐视一切,亨伯特认为自己高于周围的一切。他这种超然的态度源自于他与所处环境本质上的隔离和不认同:他所处的社会,无论是欧洲和美国,当然都无法容忍他的思想和作为,而他本身也从未把自己定位为社会的一员。阿娜贝尔将亨伯特的情感禁锢在少女身上,随后他的青年和成年生活则严重的受到了他情感追求的影响。对“小仙女”的迷恋迫使亨伯特在精神意识上压抑自己,掩饰自己,从而远离了社会大环境。欧洲时期的亨伯特经历了阿娜贝尔悲剧,瓦莱里亚闹剧,和精神病院的讽刺剧,他毫无留恋的离开了那片大陆,因为他发现无法在那里获得情感上的归属和满足。迁居美国后,亨伯特几乎立即找到了情感的寄托,洛丽塔,但是他同样明白,对于洛丽塔的爱恋必须也要保持隐秘,于是刚到美国,他就开始了与夏洛特,洛丽塔的妈妈,之间的迂回战:他必须努力获得任何一个亲近洛丽塔的机会,而又不被这对母女察觉。美国,从一开始就是亨伯特的敌人。既然欧洲和美国都不能,也不可能,容纳亨伯特的思想和作为,亨伯特也就始终无法融入他所处的环境,那么周围的人和事也就自然与他处于敌对,至少是不相容的状态。既然是个局外人,而且是个与整个社会思想意识体系相违背的的局外人,亨伯特对周围一切事物的否定和刻薄的嘲讽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是一个思想独特而又自负的文人自然的表现。
亨伯特的物质生活变迁与精神意识流浪相互影响,并最终使他形成了与所处社会隔离、不相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认为自己对“小仙女”的爱恋是迫不得已的,与周围的人和物相比,他的情感是可悲、可怜、而又可以原谅的;在他眼中,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的社会都是丑陋、世俗、肮脏的,他自己则高于周围的一切。最后杀死奎尔蒂的行为被亨伯特描写成替天行道的正义行动:他枪下的受害人神志不清、行为怪异、而且厚颜无耻,亨伯特杀死他纯粹由于他死有余辜。直到最后,当他对于自己对洛丽塔的所作所为有所忏悔后,他仍然坚持杀死奎尔蒂是无罪的,原因很简单,他对洛丽塔的感情是神圣、无奈的爱恋,而奎尔蒂则是罪恶的、变态的。对亨伯特自我身份定位的认识对于进一步理解这个人物以及整个故事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注释:
①文中所有引文均出自: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于晓丹译,《洛丽塔》,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年
参考文献:
[1]Clancy, Laurie. The Novels of Vladimir Nabokov. London & Basingstoke: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4
[2]Olsen, Lance. Lolita A Janus Text.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 1995
[3]Page, Norman. ed. Nabokov: 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 Routledge, 1982
[4]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潘小松译,《固执己见:纳博科夫访谈录》,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8年
[5]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 申慧辉译,《文学讲稿》,北京:三联出版社,1991年
[6]聂丽珠, 《〈文学讲稿〉和纳博科夫》, 广西师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3期, 1994年
关键词:物质生活;精神意识;高于一切;自我身份定位
1955年《洛丽塔》首次与公众见面之前,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已经出版了十一部作品,九部俄文作品,两部以英文写就;在那之后,他又发表了另外四部长篇小说,一些短篇故事,以及翻译作品。纳博科夫是公认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和文体学家,同时又以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和诗人的身份享誉文坛。纳博科夫的作品中,《普宁》和《微暗的火》在小说领域的成就丝毫不亚于《洛丽塔》,其艺术性和原创性得到了文学评论界的高度关注和热切褒扬。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提到纳博科夫,人们首先想到的始终是《洛丽塔》。《洛丽塔》的成功是纳博科夫创作生涯的转折点:这部小说使得他从文学评论界走进公众的视线,使得他获得了国际声誉——他的文学作品终于完成了从俄语到英语,而至世界文学领域的历程;也正是这部小说使得他得以辞去康奈尔大学的教书工作,从而全身心地进行文学创作和对蝴蝶的追逐研究。纳博科夫创作了《洛丽塔》,而《洛丽塔》成就了纳博科夫。
《洛丽塔》的文本主体是男主人公亨伯特的狱中自白。通过华丽的词藻和各种各样的修辞方法的应用,亨伯特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敏感、多情、压抑、痛苦的形象——他身陷于对所谓的“小仙女”的爱恋无法自拔,并为之付出了几乎一生的努力乃至生命。亨伯特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动荡、变迁中度过。在不断变换的物质生活中,亨伯特的精神意识无法安顿下来,对“小仙女”们和洛丽塔的迷恋统治着他的思想和精神世界。从欧洲到美国,他始终没有摆脱这种痛苦的情感牵绊,而他的痛苦却又是社会大环境所不容许的。正是为环境所迫,他才不得不与洛丽塔不停的流浪。流浪的物质生活中,他无法产生归属感,这也就使得他形成了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表现为他的自我身份定位。
亨伯特认为自己高于一切,至少高于他所见、所闻和所遇到的所有人。在通篇自白书中,亨伯特始终持有藐视一切的态度。在他感情充沛,啰里啰唆的叙述中,几乎没有一个正面人物。对于他的亲人,言语中没有深切的感情,却充斥着些许的戏谑。“我那位非常上镜头的母亲死于一次意外事故(野餐、雷击)”,“他[我父亲]在一个雨天,轻松地占了她[西贝尔姨妈]的便宜,雨过天晴之后又把这件事忘了个一干二净。”“西贝尔姨妈有一双带粉红色云晕圈的青色眼眸,蜡白的脸色”。(4)他在欧洲那段混乱的岁月里“曾经使用过的大约八十个妓女中”只有一位莫尼卡曾经给过他“无限快乐的痛苦”,而即使这也是非常短暂的。他的妻子,瓦莱里亚,是“一个大个子、胖鼓鼓、短腿、巨乳、头脑不着边际的罗姆酒水果蛋糕”,而她最后的结局竟然是与情夫充当动物角色的试验品,并死于难产。洛丽塔的妈妈,夏洛特,在亨伯特眼中是个矫揉造作,头脑空洞,“海豹样的”,“肥胖的”“老猫”;读到写给他的求爱信时,亨伯特的第一反应是“厌恶和退却”。夏洛特的朋友琼•法洛身患癌症,而亨伯特对她也没有笔下留情,“琼•法洛,三十一岁,神经不正常,很显然,也正发展这对我强烈的好感。她很漂亮,像雕刻的印第安人那种类型,肤色像烧焦了的黄土。她的嘴唇像深红色的大水螅,只要一做出她那像狗叫一样特殊的笑,就露出枯黄的门牙和深白的齿龈。”(101) 如果说对于妨碍他亲近洛丽塔的人持敌对态度还可以原谅的话,亨伯特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嘲讽则是不寻常的。他这样描写与洛丽塔流浪旅程的第一处落脚点,“壮观又冷漠,在幽灵般的树林里,在碎石车道的尽头——是苍白的宫殿‘着魔猎人’”,“一排停靠的汽车像水槽边的猪群紧挤着”,店里柜台处“有位秃顶像脏猪一样的老头儿”,另一位伯茨先生,“也是粉红脸膛、秃顶,耳朵和其他孔洞里都长出花白的毛”,而再次提到两位时,他们就已被并称为“这俩位粉头猪”了。(116-117)在亨伯特眼里,四周的一切都是丑陋的;虽然他与洛丽塔的关系不可告人,旅馆内外的一切也同样像猪一样肮脏不堪。其后的旅程中,无论是洛丽塔夏令营地的伙伴,路边的搭车人,比尔利兹女子学校的普拉特校长,加斯东•戈丁,最后露面的奎尔蒂,还是一路上他们停留过的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旅馆都无一例外的缺乏美好的特征,不是怪异、荒谬,就是肮脏、丑陋。在亨伯特对周围事物和人物的调侃中,即使他的“生命之光”,“欲念之火”,他的“罪恶”和“灵魂”——洛丽塔,也不能例外。在他口中,除了在形体上具有对他来说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之外,洛丽塔虚伪、任性、狡猾、甚至轻浮:在他们旅馆流浪的第一站,“着魔猎人”,洛丽塔诱惑了蓄谋已久的亨伯特;“在这个美丽的巧夺天工的少女身上没有感觉出任何美德的蛛丝马迹”,洛丽塔是“天真和诡计、可爱和粗鄙、蓝色愠怒和玫瑰色欢笑的结合体”;“从心理上讲,我发现她是一个令人反感、思想古旧的小女孩。”而对于洛丽塔的这些不良习性,亨伯特将之归功于现代社会,“现代综合教育、少年风尚、篝火欢宴等等已经将她彻底败坏难以挽回”。亨伯特总是用冷静、嘲讽的旁观者的口吻调侃着所见所闻的一切,就像上帝高高在上,俯视人间,洞察一切,却又不露声色,因为不屑。
在自白书开篇不久,亨伯特就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学习了英语文学,发表过论文,完成了一部《英国诗歌的历史缩影》,并致力于“为英美学生编写法国文学手册”,另外,他还从事过教学工作。亨伯特是个从事文字工作的欧洲人,他使用法语本不足为奇,但是这篇自白书是要呈交法庭作为供词用的,在自白书中剖析感情和想法还可以理解,但是不时地使用法语就有卖弄之嫌了。法语历来被认为是贵族语言,使用法语,可以彰显亨伯特的文学素养和他的欧洲血统,而且与他笔下世俗、肮脏、丑陋的美国和美国人相比,更能突出他不一样的境界。与周围的人和物相比,亨伯特是高雅、高贵的。另外,亨伯特还在自白书中对大量人物进行了戏仿,这一点十分明显和突出。表面看来,他不断提到拥有幼小爱人和妻子的著名人物,尤其是爱伦•坡,是要说明他对“小仙女”的爱恋并不是亘古未见的,而是有先例可循的。除此之外,这些戏仿还有另一重要作用,那就是突出他的博学和高雅,来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亨伯特物质生活的主线和精神世界的支撑点是“小仙女”和洛丽塔,他认为他的感情是高于他所生活的环境以及环境里的其他人的。
亨伯特始终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审视四周的一切,并以轻松的口吻加以调侃。他对身边的所有人,包括他的亲人、妻子、洛丽塔、还有打过交道或者仅有一面之缘的路人,都抱有消极的态度——他总是刻薄的指出他们的缺点,毫不留情。对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他的观点也是否定的。否定一切,藐视一切,亨伯特认为自己高于周围的一切。他这种超然的态度源自于他与所处环境本质上的隔离和不认同:他所处的社会,无论是欧洲和美国,当然都无法容忍他的思想和作为,而他本身也从未把自己定位为社会的一员。阿娜贝尔将亨伯特的情感禁锢在少女身上,随后他的青年和成年生活则严重的受到了他情感追求的影响。对“小仙女”的迷恋迫使亨伯特在精神意识上压抑自己,掩饰自己,从而远离了社会大环境。欧洲时期的亨伯特经历了阿娜贝尔悲剧,瓦莱里亚闹剧,和精神病院的讽刺剧,他毫无留恋的离开了那片大陆,因为他发现无法在那里获得情感上的归属和满足。迁居美国后,亨伯特几乎立即找到了情感的寄托,洛丽塔,但是他同样明白,对于洛丽塔的爱恋必须也要保持隐秘,于是刚到美国,他就开始了与夏洛特,洛丽塔的妈妈,之间的迂回战:他必须努力获得任何一个亲近洛丽塔的机会,而又不被这对母女察觉。美国,从一开始就是亨伯特的敌人。既然欧洲和美国都不能,也不可能,容纳亨伯特的思想和作为,亨伯特也就始终无法融入他所处的环境,那么周围的人和事也就自然与他处于敌对,至少是不相容的状态。既然是个局外人,而且是个与整个社会思想意识体系相违背的的局外人,亨伯特对周围一切事物的否定和刻薄的嘲讽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是一个思想独特而又自负的文人自然的表现。
亨伯特的物质生活变迁与精神意识流浪相互影响,并最终使他形成了与所处社会隔离、不相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认为自己对“小仙女”的爱恋是迫不得已的,与周围的人和物相比,他的情感是可悲、可怜、而又可以原谅的;在他眼中,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的社会都是丑陋、世俗、肮脏的,他自己则高于周围的一切。最后杀死奎尔蒂的行为被亨伯特描写成替天行道的正义行动:他枪下的受害人神志不清、行为怪异、而且厚颜无耻,亨伯特杀死他纯粹由于他死有余辜。直到最后,当他对于自己对洛丽塔的所作所为有所忏悔后,他仍然坚持杀死奎尔蒂是无罪的,原因很简单,他对洛丽塔的感情是神圣、无奈的爱恋,而奎尔蒂则是罪恶的、变态的。对亨伯特自我身份定位的认识对于进一步理解这个人物以及整个故事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注释:
①文中所有引文均出自: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于晓丹译,《洛丽塔》,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年
参考文献:
[1]Clancy, Laurie. The Novels of Vladimir Nabokov. London & Basingstoke: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4
[2]Olsen, Lance. Lolita A Janus Text.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 1995
[3]Page, Norman. ed. Nabokov: 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 Routledge, 1982
[4]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潘小松译,《固执己见:纳博科夫访谈录》,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8年
[5]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 申慧辉译,《文学讲稿》,北京:三联出版社,1991年
[6]聂丽珠, 《〈文学讲稿〉和纳博科夫》, 广西师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3期, 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