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市副市长姜人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苏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依法罢免人大代表资格,免去副市长职务,近日已经由纪检部门移送检察机关,依法查办。
不少贪官垮台以前,在媒体上出现的形象都是非常“廉正”的。比如这个姜人杰,在2004年11月被“双规”之前一年,媒体曾经大力宣传过当地“百官共廉”的“经验”。按照当时的说法,当地创造出20年来历任市(地)委书记、市长、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及下属各县级市领导无一人腐败的“百官共廉”佳话,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建立了一系列廉政制度,包括横向分权,纵向断层,削减个人权力,把有可能被个人控制的暗箱操作变成阳光下按程序和制度运行,建立“体系防腐”等等。表面上看,这些做法符合宪政民主的理念,体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做法和要求,当然能够行之有效。这种津津乐道给人发出一个明确的信息:这里不会有贪官了。可惜不到一年时间,姜人杰就落马了!“百官共廉”的“预报”,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颇具讽刺意味的笑话。
人是在不断变化的。一个人如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不懂得究竟应该如何做官的道理,那么,即使今天不是贪官,明天也很有可能变成贪官。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就说明人的内心非常复杂。有人犯错误看起来不过是一念之差,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其实总是有深层原因的,即偶然之中有必然。所以廉政不是天气,可以提前预测。媒体上的“廉政预报”并不少见,但准确率从来都很低。因此,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究竟是谁迫切需要这种“廉政预报”就产生了。俗话说“家有黄金外有秤”,“路上行人口似碑”。谁贪谁不贪,老百姓心里清清楚楚,不需要什么人给他发布这类信息。老百姓看人,也从来不依赖这种统一发布的信息。既然老百姓并不相信这些“佳话”,那么,这种“屎政预报”究竟是给谁看的呢?很明显,主要是给领导看。有人需要借重媒体发布这种“廉政预报”,给自己涂抹一层清正廉明的纹彩,给官身添一些保护色,或者干脆就是为着继续往上爬。典型的例子手头就有。比如河南省交通厅长石发亮,案发前他常说:“一个‘廉’字值千金。”他还把这句话细化成“两个原则”:“不义之财分文不取,人情工程一件不干”。在春风得意的日子里,他是言必谈廉政。有时候,讲到动情处,竟然“眼眶湿润”。他说给谁听呢?他是有意说给记者听的,他需要媒体帮他塑造一个清正廉洁的形象。2005年1月10日《东方今报》报道说,对于记者,他石发亮真是十分注重,无论“微服私访”,还是去北京、香港招商,他总喜欢主动邀请记者一起去。一有机会,他就会大张旗鼓地安排下属组织报道,有时甚至出钱找媒体作整版的宣传。“一位新闻界的老同志讲,他看过不少石发亮的报道,总体印象还不错,一是容易接近,二是语言表达能力强,作为采访对象,似乎早就知道记者需要的是什么,记者每次不费什么工夫就能完成采访任务。据这位老同志讲,印象中石发亮的朋友非常多,到哪里都能同别人打成一片,很讲义气,所以找他办事的人很多。”功夫下到这种程度,你说他到底为了什么?如果不需要你帮助他不断地发布“廉政预报”,他能够“似乎早就知道记者需要的是什么”么?
可惜媒体方面往往对贪官的这种伪装失去警惕。对于贪官的各种表演,媒体应该有敏感的神经。在这方面,2001年6月18日《工人日报》曾经披露过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工人日报》文章说,大约3年前,当时大红大紫的慕绥新曾经邀请一批香港记者前来沈阳采访,一位香港记者很快就盯上了慕市长的一身行头,从衬衫、领带、西服、皮带到皮鞋,全是世界名牌,粗略估算值几万港元。回港以后,这位记者不解地在报道中提出,内地市长的月收入不过1000多元,慕绥新如何穿得起这么贵重的行头?在“廉政预报”这个问题上,我们缺少的不正是这位香港记者敏锐而警惕的目光么?
不少贪官垮台以前,在媒体上出现的形象都是非常“廉正”的。比如这个姜人杰,在2004年11月被“双规”之前一年,媒体曾经大力宣传过当地“百官共廉”的“经验”。按照当时的说法,当地创造出20年来历任市(地)委书记、市长、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及下属各县级市领导无一人腐败的“百官共廉”佳话,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建立了一系列廉政制度,包括横向分权,纵向断层,削减个人权力,把有可能被个人控制的暗箱操作变成阳光下按程序和制度运行,建立“体系防腐”等等。表面上看,这些做法符合宪政民主的理念,体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做法和要求,当然能够行之有效。这种津津乐道给人发出一个明确的信息:这里不会有贪官了。可惜不到一年时间,姜人杰就落马了!“百官共廉”的“预报”,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颇具讽刺意味的笑话。
人是在不断变化的。一个人如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不懂得究竟应该如何做官的道理,那么,即使今天不是贪官,明天也很有可能变成贪官。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就说明人的内心非常复杂。有人犯错误看起来不过是一念之差,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其实总是有深层原因的,即偶然之中有必然。所以廉政不是天气,可以提前预测。媒体上的“廉政预报”并不少见,但准确率从来都很低。因此,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究竟是谁迫切需要这种“廉政预报”就产生了。俗话说“家有黄金外有秤”,“路上行人口似碑”。谁贪谁不贪,老百姓心里清清楚楚,不需要什么人给他发布这类信息。老百姓看人,也从来不依赖这种统一发布的信息。既然老百姓并不相信这些“佳话”,那么,这种“屎政预报”究竟是给谁看的呢?很明显,主要是给领导看。有人需要借重媒体发布这种“廉政预报”,给自己涂抹一层清正廉明的纹彩,给官身添一些保护色,或者干脆就是为着继续往上爬。典型的例子手头就有。比如河南省交通厅长石发亮,案发前他常说:“一个‘廉’字值千金。”他还把这句话细化成“两个原则”:“不义之财分文不取,人情工程一件不干”。在春风得意的日子里,他是言必谈廉政。有时候,讲到动情处,竟然“眼眶湿润”。他说给谁听呢?他是有意说给记者听的,他需要媒体帮他塑造一个清正廉洁的形象。2005年1月10日《东方今报》报道说,对于记者,他石发亮真是十分注重,无论“微服私访”,还是去北京、香港招商,他总喜欢主动邀请记者一起去。一有机会,他就会大张旗鼓地安排下属组织报道,有时甚至出钱找媒体作整版的宣传。“一位新闻界的老同志讲,他看过不少石发亮的报道,总体印象还不错,一是容易接近,二是语言表达能力强,作为采访对象,似乎早就知道记者需要的是什么,记者每次不费什么工夫就能完成采访任务。据这位老同志讲,印象中石发亮的朋友非常多,到哪里都能同别人打成一片,很讲义气,所以找他办事的人很多。”功夫下到这种程度,你说他到底为了什么?如果不需要你帮助他不断地发布“廉政预报”,他能够“似乎早就知道记者需要的是什么”么?
可惜媒体方面往往对贪官的这种伪装失去警惕。对于贪官的各种表演,媒体应该有敏感的神经。在这方面,2001年6月18日《工人日报》曾经披露过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工人日报》文章说,大约3年前,当时大红大紫的慕绥新曾经邀请一批香港记者前来沈阳采访,一位香港记者很快就盯上了慕市长的一身行头,从衬衫、领带、西服、皮带到皮鞋,全是世界名牌,粗略估算值几万港元。回港以后,这位记者不解地在报道中提出,内地市长的月收入不过1000多元,慕绥新如何穿得起这么贵重的行头?在“廉政预报”这个问题上,我们缺少的不正是这位香港记者敏锐而警惕的目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