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场上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195084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禾场,我们这里叫晒谷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生产队为单位,每个队都有一个。田亩比较多的队晒谷坪有几百至一千平方米。
  每年7月和11月便是晒谷坪发挥作用的时刻。一般7月10日左右,农村最火热、最忙碌、最紧张的“双抢”便拉开帷幕,队里便用树木或楠竹搭个三叉架式的草厂,形状即三棱形,面积也就七八平方米,草厂便是供晒谷的老汉们翻晒谷子的间隙歇憩的地方。
  队里每逢双抢便安排几个上了年纪的老汉(既挑不了谷又不会插田的一类)负责晒谷。开镰收割前,因为晒谷坪只有一半的面积是用三合土(石灰、细沙、黄土)铺成的(以前水泥尚未普及时为使地面遇水不致泥泞便以三合土拍平整、光滑作地坪或者猪栏等),貌似现在的水泥坪只是硬度不及水泥。其余一半晒谷坪是黄土地,晒谷时会有黄土颗粒翻出来混入稻谷中,不知是谁发明了用牛粪糊地坪,解决了这个问题。几个老头便先得做好此项工作,那时队里有四五头牛,新鲜牛粪足,把从牛栏里挑来的牛粪盛入粪桶内加水,以一定的比例用木勺擂成糊状,再从坪的一边开始,每舀一勺泼入土坪,另一个执竹棘扎成的扫帚横扫,待太阳晒干以后,这糊状的牛粪便将土坪粘上一层牛粪壳皮,如果不遇下雨淋湿踩烂,可以连晒好些天的谷子,都不会泛出土疙瘩。
  我们队的晒谷坪靠近马路边的一个下坡处,四周没有房屋和树木遮挡,土话叫“当阳挂帅(晒)”,临近稻田的一面有个陡坡,从打谷机里挑回来的毛谷子都得从陡坡挑上来,那时候一个打谷机有两个壮劳力挑谷,其余歇息和吃中饭的时间,所有男劳力都必须带箩筐顺带一担毛谷子到晒谷坪,劳力们埋怨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两只脚在泥巴里痯,还要踩打谷机(原来用737人力打稻机)踩得脚拉(ná)痨的又要挑担毛谷子走上坡,一脚都不得一脚动哒!”
  一担毛谷一般有一百三四十斤,出得满一些的有一百五六十斤。毛谷倒在坪里,晒谷的老倌就得趁太阳散开,因为毛谷子里面夹带有打稻机滚筒卷入的稻穗和禾苗的鞘叶,要通过太阳晒痨才不沾谷粒,然后才能用竹扫帚扫出去,去除草衣的谷子便可移到土坪那边扯成一行行让太阳暴晒,去除水分,成行的稻谷在烈日下每半小时可翻动一次,把下面的翻上来循环反复,翻谷用那种扯谷耙子,扯谷耙子是用一块60*30厘米左右的木板,靠上沿中间位置凿一个孔,套上一个带榫子的木把,形成“7”字状,翻谷时一推一扒,木板在谷粒的打磨下光滑油亮。
  太阳落山后那散开成行的谷粒又得拢成一堆堆的,主要是以防晚上突然下雨和露水的沾湿。当双抢开始一段时日后,那禾坪里会十分壮观了,一堆又一堆的金灿灿的稻谷像一座座小山包似的,让队里的男女老少满怀丰收的喜悦。
  堆放在坪里的半干稻谷晚上是要人轮守的,不然会有人利用晚上偷偷挑回家去。生产队便将男劳力分成四个人一班轮流值守。为了防止每一班守谷者串通一气,堆好的稻谷必须盖灰印子,那灰印子便是一个提篮式的小木盒,底板镂空成两个字,两个字是我们生产队的队名“上丰”,镂空的木盒底上面垫一层纱布,木盒内盛满石灰,将木盒使劲儿往谷堆上一撴,石灰粉便从纱布中滤出通过木板镂空出来的“上丰”两字,呈现在谷堆上,每堆谷都密密麻麻盖上“上丰”以后,那灰印子便不能动了,灰印子一旦撞动便有稻谷被盗之嫌。
  那时候,父亲每年被安排晒谷,我们家兄弟三人加上七十多岁的奶奶共六口人吃饭,负担较重,父亲便尽量去揽一些能挣工分的活儿。从收工至守夜的人到晒谷坪来照看的这一段时间,有四五个小时,这个阶段是上半夜,偷谷的概率很小,但毕竟还是得有人照看,如果放空城计,难免会有人乘虚而入、顺手牵羊。我们家离晒谷坪近,这段照看的时间可以记2分工(实际轮守的劳力每晚也能记2分工)。这样,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自然就落到我的头上了。因为我才七八岁,家里的家务做不来,这看守晒谷坪只要有个人站或坐在那里便可,实际上是根本不可能坐的,天黑后蚊子特别多,多得甚至可以把人抬走。我每天就得早早地吃了晚饭,握把蒲扇,早早来到晒谷坪。天未黑的时候还好,邻居一些与我一般大小的细伢子还要到晒谷坪来玩一阵。做追追啦,在三砂坪里踢房子、滚铁环什么的,还有一些顽皮的就拣小一点的谷堆去跳高,试图跃过谷堆,很多时候都会无意中撞动了灰印子,撞动灰印子是闯了祸,一会儿大人来守夜会不认账,这时就看是谁撞动的便由他去找那保管灰印子的队长父亲再来补上。管灰印子的老头儿,大人们叫他“六麻太爷”,当然我们细伢子不能这么叫,得有礼貌地叫“六伯伯”。六伯伯好严肃,一脸花白而凌乱的络腮胡子,很少露过笑脸,细伢子都畏他三分,谁要是去叫他过来补灰印子,必将挨一顿臭骂,收工以后每家每户的家务活特多,要浇菜、喂猪等等,这来回跑一趟耽误工夫,有时候不得不叫爷(yá)娘出面才把他请来补好灰印子,然后他会恶狠狠地吼上一句:“再莫撞动哒,还要我来补我不会来哒,要你屋里爷娘赔谷去!”
  傍黑的時候,玩耍的细伢子都各自回屋去了,那时候其实又没有电视看,大多数时候只是回去洗了澡,给在厨房捡场或是昏暗的煤油灯下斫猪草的爷娘打打扇,或是陪爷爷奶奶架着竹铺在自家地坪里纳凉。寂寞的时候,我只能双目紧紧凝视着看不太清的禾场,耳朵努力捕捉禾场附近的动静,生怕有人在这黑灯瞎火的时候撮满一担谷子挑了去,到时候要赔可就麻烦了,一担谷是家里六口人一个月的口粮,那时候本身口粮都不够。虽然在晒谷坪的北端搭了一个厂,里面也铺了一个地铺,但我根本不敢去厂棚里,手里虽然有支铁筒的老式干电池手电,但也不能老是开着,队里一个月才报销一对电池,那时候一对一号电池是四毛五,生产队办每天的工值才两毛钱,意味着要两个多工日的工值才够买一对电池,必须很节约地去照手电筒。因此好怕那草厂内满是稻草的地面忽然冒出一条毒蛇来。夜色愈浓,恐惧感愈增,于是心里老是盼轮流守谷的大人们早点到来,替换了我就可以回去了,回到屋尽管也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两盏煤油灯,但是有父母和兄弟在,就不至于害怕了。可是,这些劳力总是迟迟不来,有些分明把家务活儿干完了,却还是架着竹铺在自家坪或是塘基上面摇着蒲扇歇着凉,直到他们觉得上下眼皮快要打架了,才扛着竹凳,搂着蚊帐慢吞吞地来到谷堆中央的空隙地,架竹铺、搭蚊帐。很多时候,基本上都快到深夜十一点了,他们才姗姗来迟。   印象最深的是,当时离我们家两里地左右的地方,开了一个湘潭钢铁厂的“粘土矿”,矿区在我们大队范围,主要开采地下的一种叫“耐火泥”的矿土,烧制成耐火砖用于围砌炼钢炉,连职工带家属迁来了好几百人,每个星期必有一场露天电影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农村看电影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特别是我们细伢子喜欢看战斗片,什么《小兵张嘎》《渡江侦察记》《地道战》《地雷战》等,都是那时候看的。其实大人们也喜欢看,那时候连照明电都没有(只有湘钢才架有专线),有什么娱乐活动呢?每当湘钢放电影的这天,总是妈妈替我去看守那禾场堆成小山的稻谷,我便可以跟小伙伴一起去看电影,那些轮班守夜的大人们也都是看完电影才能到晒谷坪来值夜。有时两场电影看完就过了深夜十二点,然而母亲都是毫无怨言的,总是给我同其他细伢子一样有去看电影的机会。
  生产队本来是有栋集体屋的,正屋放家具,放队里的物资等,旁边一溜横屋便是牛栏。双抢时月,队里的中心几乎都转到了晒谷坪,比如队上一般在双抢前会支出一点钱从大队合作医疗统一买回一些红药水、紫药水、人丹、清凉片、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这些一般都放置于晒谷坪的草厂棚里,要晒谷老汉们保管,我们队细伢子较多,顽皮的也多,最喜欢干的事便是给大人们扮禾递完禾手子或是扯完秧之后,总会打主意去那厂里趁老汉们不备去偷人丹、清凉片吃,那玩意儿含在嘴里清凉凉的,吸一口气都可沁到心窝窝里去,还有就是有事没事的都会故意去寻找一些并未溃烂的“烂疤”,涂抹一些红药水、紫药水,自觉好看,大人们看见,总是一阵吆喝,责备细伢子浪费了这些药品。我们这些细伢子马上回敬大人们一个鬼脸,又猫弹鬼跳地向满是泥水的田里跑去。
  至今还记得很清楚,每逢双抢,队上会派专人烧泡好凉茶水,那是用大叶香、细叶香、夏枯草、黄荆子尖、淡竹叶、地茶等用开水泡制,最出味的还是里面那从药店买回的甘草,喝到口里甘甜清凉,有时由专人用木水桶挑着送到垅里。晒谷坪是时刻有这种凉茶水的,细伢子隔不久总要来晒谷坪呷个饱,肚子胀得溜圆才罢休,好多则是等水喝完去捞那桶底的甘草放口里去嚼。
  禾场上只是我们这一代人遥远的记忆,如今的小朋友都是在太阳能灯光映照下的村部文体广场打篮球,或是蹭Wi-Fi玩手机游戏,还可以看大妈、大婶、奶奶們跳广场舞。
  禾场在他们心里只会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其他文献
她迎浪相拥一怀涌动的清凉,他窃笑的眸光随着海水的毂毂浅唱,轻书一段奇缘妙章。  她像鱼儿畅游,泛起波纹漩漾;他浮在水面,起伏着波浪。突然,一条海蜇盘吸她的右腿肚,她剧痛难忍,“哎呀”一声,水花骤响。他速游,牵手,使劲儿拉她,救护到岸上。  病床,她青黑的右腿令他惊悚,神情紧张,幽微的呻楚撞疼他的心房。  “我怎么了?”  “只是海蜇咬伤。”柔磁的声音骤减她的伤痛,心房沐浴着暖阳。  月余的陪伴默契
期刊
小时候,家乡的明月是独享的,喧闹的。  金黄的月悬在空中,蓝宝石般的天空只有几颗星星在眨眼,自然就应了一个词—月朗星稀。还有这句歌词:“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画面感超强!更多的时候,唱儿歌:“月亮走我也走,你打烧饼我买酒,你带带,我带带,黄狗是你老太太。”我不知道这些歌词为什么这么无厘头,就像周星驰的电影。但是,就是很顺口,可不像作词家们那般讲究。不过,好像歌里面依然有
期刊
昨日,万紫千红的夏日还在火热之中,一阵秋风,迎来了凉爽的八月。在农民们紧张的秋收环节里,中秋节大踏步地走来了。迎中秋,庆丰收,是中国人隆重的节日。中秋祭月,贡品有时令水果,新鲜采摘的玉米、毛豆等,首要的便是月饼。  听老辈人讲,过去,祭月买月饼的都是有钱人家。老百姓则是用当年的新麦面发酵,包上核桃仁、花生仁、瓜子仁、红白糖等馅料,上笼蒸熟,再用食用红色素点个红点点,就是月饼了。我小时候,记忆中的月
期刊
难忘小时候,豫东农村的广袤乡野终年弥漫着麦子、玉米、高粱、红薯,以及暖温带瓜果的味道。一年四季各种味道聚集起来,发酵出一股浓郁的醉人气息。今天的我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与村庄的距离逐渐拉远,乡野泥土的味道越来越淡。起初,我在一所乡下高中教学,后来到县城一所中学工作,好在学校周边都有乡村,我与土地的距离不是很远,间或可以嗅到乡村的味道。尤其是调至县城工作以后,这种与土地的距离
期刊
晚秋,寒风吹起,各种鲜花次第凋零,但有一种洁白的苇花,在苏北的河畔遍地开放。黄昏的时候,我经常去乡间的河边走一走,看一看河边望不到尽头的苇花。那些苇花宠辱不惊,随风飘荡。有时,我会站在河边,看看苇花,看看天边的云,想起往事,心中一片微澜。  2000年以前,苏北名镇如皋东陈镇,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小学—东陈小学幼儿园,该园有一位爱好诗歌的女教师,名唤“玲子”。玲子高高的个子,身着一袭棕色的风衣,乌黑的
期刊
家乡有条百里长的内河,上通北闸,下贯南闸,中间九曲回肠。没有响亮的名字,就像过去穷人家的孩子。但分段有名:一种是依村庄而名,如鲫鱼口河、周家厂河……另一种是依河形而名,如三岔河、大湾河、三湾里河、瓦池湾河等。  我家就住在三岔河的东边。  这条河是我们小时候的伊甸园。河里有成群的刁子鱼,在水面上像小朋友一般无忧无虑地尽情游玩着,令人好生羡慕。羡慕之余,就想将它们弄上岸来成为盘中餐,于是就向大人们讨
期刊
从家出来,步行五六分钟就到了沙河边。可沿着沙河向东,也可向西;可沿着沙河南岸,亦可沿着北岸。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岸边,看到的自然是不同的风景。沙河边,我每天都会走上一次,像与恋人赴约一样,几乎风雨不误。  沙河,一条古老的河流。它穿城而过,是遵化的母亲河。遵化市政府自2008年起,下大力度对沙河及两岸进行了生態环境治理。现在的沙河,越发美丽动人。  沙河的柔波自城东北,向西南旖旎前行。清澈的水体,像
期刊
1949年,我的大姐出生,父母戏称她是“解放牌”孩子。第一个孩子,家中倾注了全部的爱与教育。被父母宠着的姐姐,漂亮活泼,聪明伶俐,但是脾气很坏。第二年,一岁多的姐姐生病发烧,怀着七个多月身孕的母亲,抱着她上医院看病。那时公交车极少,等的时间长又不方便。母女二人就乘了辆人力黄包车上医院。走到半路,天降大雨,黄包车夫放下了油布遮雨帘挡雨,顿时黄包车内黑乎乎的,又看不到外面的风景。原本被母亲哄着,一路看
期刊
阳光洒进阳台,窗外天高云淡,鸟鸣婉转。我正躺在沙发上,手捧《诗经》,阅读《诗经·君子于役》里“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的诗句,一抹夕阳映照下的乡村晚歸图,突然撞击了我心中最柔软的一角,令人久久不能释怀。  那种温馨、静谧的感觉,似乎穿过千年万载,越过重峦叠嶂,一下子扑进心中:夕阳西下,山峦静默,晚霞绚丽,飞鸟投林,牛羊下山,鸡儿上架,炊烟袅袅,犬吠阵阵……一幅多么祥和美好、气息浓郁的乡村生活
期刊
晨风从团绿浓密的小树林中悄悄探出头,只匆匆打了个照面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急切寻找,在树梢,在衣角……似乎从没这样在意风的存留。我知道我不是找风,而是在找那个快乐的你,以及与风相关的故事。我在静谧的林中频频回眸环顾,多想看见你欢笑的模样。然而,一次次盼望,却换来一次次失落。最后,我落寞地提醒自己,不要爱得太满,别再偷偷思念。  从昨天儿子和同学们开始军训,辅导员老师上传了一张张孩子们身着军装、稚气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