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里所指的“真理”获得的前提条件是问题的存在和发现。没有问题存在和发现,也就没有探究的过程,也就没有“真理”的获得。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新《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孩子们实际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亲历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心理活动以无意性为主,心理操作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都较差,因此,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首先应激发幼儿主体的探究思维品质,让幼儿敢问、想问、会问。
一、創设宽松环境,让幼儿敢问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或心理自由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最优的表现和发展。激发的幼儿问题意识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氛围,以消除幼儿在活动中的紧张感,只有这样,幼儿才能敢于表达心中的疑问。
(一)多给幼儿一些思考的时间
孩子发现问题的过程,也是认真思考的过程,这种思考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如幼儿在投掷纸飞机时,发现有的飞的远,有就落在了脚跟前。这时,老师就应该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孩子进行观察,对飞机的“构造”进行细心的研究,从而发现其中蕴藏的问题,如果要求幼儿快速说出答案,幼儿恐怕只能胡乱猜想了。
(二)多给幼儿一些活动的空间
“生活即教育”“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丰富多彩的生活,无限广阔的大自然为幼儿学习提供了无穷的内容和不竭的源泉,其中也蕴涵着无数问题。例如幼儿在参观医院时,问医生为什么要穿白衣服,为什么电梯里要有专门的人开门关门,为什么挂盐水时瓶子要吊的老高老高的等。由此可见,教师应扩展幼儿的学习空间,引导幼儿走出狭小的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幼儿有了问题,自然就敢问了。
(三)多给幼儿一些鼓励的回应
好奇、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但由于幼儿性格之间的差异,有的幼儿很怕在教师或集体面前表达心中的疑虑,这对孩子个性的发展将是很大的障碍。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以一种热情、肯定的态度回应幼儿,哪怕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幼稚的、荒唐的,也不能轻易否定,更不能训斥,而是启发他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有时还可以用适当的物质刺激,以调动幼儿提问的激情和自信心。孩子有了自信,有问题就敢问了。
二、设置问题情境,让幼儿想问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的各种情境,以促使学生去质疑问难、探索求解。问题情境是诱发幼儿产生问题的种子,是鼓励幼儿在知识海洋中探索的帆。
(一)设置“冲突式”情境
“冲突式”情境是让幼儿的原有经验与现实发生矛盾而创设的情境。如科学活动《土豆片浮起来》。老师出示一杯水和一块土豆片,问如果把土豆片放入水杯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幼儿异口同声地说会沉在水底,但当老师把土豆片放入水中时,幼儿却发现了土豆片浮在水上的情景,这一现象激起了幼儿的疑问,有的说:我外婆家的土豆都是沉在水里的,老师的为什么浮在上面?有的说:是不是土豆片小,所以就浮在上面?有的说:老师,这里面有我们看不见的手把土豆片举在上面吗?还有的说:我们看到鸡蛋会在盐水里浮起来,这里也加了盐了吗……这一连串的问题帮助幼儿打开了探索的大门。
(二)设置“比较式”情境
“比较式”情境是让幼儿在几种类似物体的比较中发现问题而创设的情境。如认识长绿树和落叶树时,老师把孩子们直接带到了幼儿园里紧挨在一起的腊梅树和棕榈树下。深秋时节,腊梅树满树花蕾伴着卷曲的枯叶,树下是落叶缤纷,可棕榈树依然挥动着一把把大扇子,绿意葱茏。孩子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奇住,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腊梅有花苞,为什么不开花啊?腊梅为什么有花苞而棕榈树没有呢?棕榈树也开花吗?为什么棕榈树的树叶那么绿,腊梅树却有的绿有的黄?……面对眼前的两颗树,孩子不由自主地想要表达发现的喜悦,心中的疑虑也被激发了出来。
(三)设置“悬念式”情境
“悬念式”情境是利用幼儿的认知空缺,为把幼儿引入一种迫切希望解决新问题的疑惑状态时而创设的情境。例如,在《保护蛋宝宝》活动中,老师让每个幼儿带一个鸡蛋在身上,要求让鸡蛋跟着你一天,而且不能破掉。幼儿首先想到的是用什么办法保护蛋宝宝。有的幼儿说放在口袋里,但立即遭到了质疑,小朋友说那做操时蹦出来怎么办?有的说,找个网袋挂在脖子上,但又有幼儿提出反对,他们说睡觉时怎么办?有的说装在盒子里,幼儿同样提出问题,盒子捧在手上,我们还能别的事吗?这种情境给幼儿带来了有趣的挑战,问题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三、改变教学方式,让幼儿会问
(一)唤醒幼儿的自主意识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是积极的知识建构着,而不是消极的信息接受者;学习者是带着许多不同的经验、观点和不同的学习方式进入教育情境的;学习者不会从传递中获得知识,而是要通过他们的智力活动去建构知识,使知识成为他们自己的知识。由此可见,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展现。教师应唤醒幼儿的自主意识,让幼儿主动探索、自主思考,促使幼儿依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提出独特的见解,不断发展。
(二)让幼儿在探究中发现问题
每一个幼儿都是天生的探索者,他们用敏锐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探索和发现着周围变化着的事物和有趣的现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探究,创设条件让幼儿探究,在探究中发现问题。例如在大班数学活动《装种子》中,教师让幼儿通过提供的大小不同的杯子反复装、数黄豆、花生和蚕豆三种种子,老师只是问他们发现了什么,幼儿一次次操作,一次次研究,一次次记录,发现了许多有趣的问题,如大杯子装满的蚕豆比小杯子装满的花生数量少;同样的杯子装满各种种子数量都不一样等等。
(三)让幼儿在合作中发现问题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都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相互交换,每个人就都有两种思想”。在教育过程中,除了幼儿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创造机会,鼓励幼儿合作学习。例如让幼儿分小组合作制作一件玩具、合作讨论一个问题,合作展示一个活动等,在合作中,幼儿常常会发生冲突和矛盾,幼儿遇到了这些“麻烦”,问题便产生了。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我们应该给幼儿一个怎样的支点?那就是探索兴趣和创造能力,提问正是激发探索意识产生创新能力的基础,让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从问题出发给幼儿提问的权利、思维的空间、表达的机会,在问题情境中引发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形成问题意识,不断培养、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心理活动以无意性为主,心理操作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都较差,因此,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首先应激发幼儿主体的探究思维品质,让幼儿敢问、想问、会问。
一、創设宽松环境,让幼儿敢问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或心理自由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最优的表现和发展。激发的幼儿问题意识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氛围,以消除幼儿在活动中的紧张感,只有这样,幼儿才能敢于表达心中的疑问。
(一)多给幼儿一些思考的时间
孩子发现问题的过程,也是认真思考的过程,这种思考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如幼儿在投掷纸飞机时,发现有的飞的远,有就落在了脚跟前。这时,老师就应该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孩子进行观察,对飞机的“构造”进行细心的研究,从而发现其中蕴藏的问题,如果要求幼儿快速说出答案,幼儿恐怕只能胡乱猜想了。
(二)多给幼儿一些活动的空间
“生活即教育”“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丰富多彩的生活,无限广阔的大自然为幼儿学习提供了无穷的内容和不竭的源泉,其中也蕴涵着无数问题。例如幼儿在参观医院时,问医生为什么要穿白衣服,为什么电梯里要有专门的人开门关门,为什么挂盐水时瓶子要吊的老高老高的等。由此可见,教师应扩展幼儿的学习空间,引导幼儿走出狭小的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幼儿有了问题,自然就敢问了。
(三)多给幼儿一些鼓励的回应
好奇、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但由于幼儿性格之间的差异,有的幼儿很怕在教师或集体面前表达心中的疑虑,这对孩子个性的发展将是很大的障碍。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以一种热情、肯定的态度回应幼儿,哪怕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幼稚的、荒唐的,也不能轻易否定,更不能训斥,而是启发他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有时还可以用适当的物质刺激,以调动幼儿提问的激情和自信心。孩子有了自信,有问题就敢问了。
二、设置问题情境,让幼儿想问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的各种情境,以促使学生去质疑问难、探索求解。问题情境是诱发幼儿产生问题的种子,是鼓励幼儿在知识海洋中探索的帆。
(一)设置“冲突式”情境
“冲突式”情境是让幼儿的原有经验与现实发生矛盾而创设的情境。如科学活动《土豆片浮起来》。老师出示一杯水和一块土豆片,问如果把土豆片放入水杯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幼儿异口同声地说会沉在水底,但当老师把土豆片放入水中时,幼儿却发现了土豆片浮在水上的情景,这一现象激起了幼儿的疑问,有的说:我外婆家的土豆都是沉在水里的,老师的为什么浮在上面?有的说:是不是土豆片小,所以就浮在上面?有的说:老师,这里面有我们看不见的手把土豆片举在上面吗?还有的说:我们看到鸡蛋会在盐水里浮起来,这里也加了盐了吗……这一连串的问题帮助幼儿打开了探索的大门。
(二)设置“比较式”情境
“比较式”情境是让幼儿在几种类似物体的比较中发现问题而创设的情境。如认识长绿树和落叶树时,老师把孩子们直接带到了幼儿园里紧挨在一起的腊梅树和棕榈树下。深秋时节,腊梅树满树花蕾伴着卷曲的枯叶,树下是落叶缤纷,可棕榈树依然挥动着一把把大扇子,绿意葱茏。孩子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奇住,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腊梅有花苞,为什么不开花啊?腊梅为什么有花苞而棕榈树没有呢?棕榈树也开花吗?为什么棕榈树的树叶那么绿,腊梅树却有的绿有的黄?……面对眼前的两颗树,孩子不由自主地想要表达发现的喜悦,心中的疑虑也被激发了出来。
(三)设置“悬念式”情境
“悬念式”情境是利用幼儿的认知空缺,为把幼儿引入一种迫切希望解决新问题的疑惑状态时而创设的情境。例如,在《保护蛋宝宝》活动中,老师让每个幼儿带一个鸡蛋在身上,要求让鸡蛋跟着你一天,而且不能破掉。幼儿首先想到的是用什么办法保护蛋宝宝。有的幼儿说放在口袋里,但立即遭到了质疑,小朋友说那做操时蹦出来怎么办?有的说,找个网袋挂在脖子上,但又有幼儿提出反对,他们说睡觉时怎么办?有的说装在盒子里,幼儿同样提出问题,盒子捧在手上,我们还能别的事吗?这种情境给幼儿带来了有趣的挑战,问题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三、改变教学方式,让幼儿会问
(一)唤醒幼儿的自主意识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是积极的知识建构着,而不是消极的信息接受者;学习者是带着许多不同的经验、观点和不同的学习方式进入教育情境的;学习者不会从传递中获得知识,而是要通过他们的智力活动去建构知识,使知识成为他们自己的知识。由此可见,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展现。教师应唤醒幼儿的自主意识,让幼儿主动探索、自主思考,促使幼儿依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提出独特的见解,不断发展。
(二)让幼儿在探究中发现问题
每一个幼儿都是天生的探索者,他们用敏锐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探索和发现着周围变化着的事物和有趣的现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探究,创设条件让幼儿探究,在探究中发现问题。例如在大班数学活动《装种子》中,教师让幼儿通过提供的大小不同的杯子反复装、数黄豆、花生和蚕豆三种种子,老师只是问他们发现了什么,幼儿一次次操作,一次次研究,一次次记录,发现了许多有趣的问题,如大杯子装满的蚕豆比小杯子装满的花生数量少;同样的杯子装满各种种子数量都不一样等等。
(三)让幼儿在合作中发现问题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都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相互交换,每个人就都有两种思想”。在教育过程中,除了幼儿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创造机会,鼓励幼儿合作学习。例如让幼儿分小组合作制作一件玩具、合作讨论一个问题,合作展示一个活动等,在合作中,幼儿常常会发生冲突和矛盾,幼儿遇到了这些“麻烦”,问题便产生了。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我们应该给幼儿一个怎样的支点?那就是探索兴趣和创造能力,提问正是激发探索意识产生创新能力的基础,让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从问题出发给幼儿提问的权利、思维的空间、表达的机会,在问题情境中引发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形成问题意识,不断培养、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