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语文学习当中,除了讲解新课之外,作业讲解课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候一道题便能牵引出很多的知识点,这需要教师对作业讲解课充分重视,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题目;答案;讲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近日观各名师之课堂,方知一道题能衍生出非常多的内容,足以构建起一堂课的框架,也可在其中锻炼学生的沟通、表达、交流、梳理与感悟能力。“作业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②我深感自己平时在作业讲解课时的不足,由此生发了许多感悟。我对于课堂的感悟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题目是出卷者确定正确答案的依据,因此在做题之前,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解析题目,如何分解题目。如课堂上的“探究”“多重”“意蕴”,都是题目中的关键信号,这些关键信号提醒着学生应当从哪个角度解题。“意蕴”即文本作品所渗透的理性内涵,只有了解什么是“意蕴”才能解题。推而广之,“主题”“情感态度”“意境”等都需要向学生解释清楚,不可泛泛而谈。理解题目、学会分解题目,进而从题目中提取出关键信息,是答题的基础。当学生多次分解题目之后,可以从中总结出出卷者的出题技巧,了解试卷会有哪些“坑”等着自己去跳,从而规避这些错误。
第二,要理解学生第一次答题时的答题思路,这可以看出学生对这道题的理解,也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是从什么角度理解这道题目的,进而使教师确定讲解方式。教师要理清多位学生的答题思路,让学生们对同样的一道题的不同答题思路有一个具体明晰的把握,激发学生之间思维火花的碰撞。这也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一个反馈,让教师了解现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阶层,从而方便教师对学生教学方式的修正、提升、总结。
第三,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要给学生多一点的空间思索。比如说,教师在分析简答题中“结合全文,分析‘家乡’二字的深刻含义”时,可以讓学生聚焦在“家乡”二字,同时以“结合全文”四字为抓手,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家乡”二字出现的句子,并将其进行分类总结。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着眼于全文,又可让学生不漏掉任何一项答案。学生在归纳的过程中,打破了原来的思维定式,将整篇文章的主题、层次重新划分、组合,这是教师给学生的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同时也要注意时间,要给足时间让学生探讨、交流,有时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不如让学生讨论得出各种答案让学生印象深刻。
第四,脱离参考答案,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出正确答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文章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进行感悟、体会,让学生感受到这篇文章的魅力和它所要展示的主题,而不仅仅是为了得出一道题的答案而进行简单笼统的分析。比如“家乡”对于“我”而言是出生、长大的地方,也是我的家乡。但是教师可以深挖文字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 “我”的想法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的原因。这是比出题者所出的题目更深刻的内容,教师要抓住它,并将其定格、放大。新教师容易拘泥于参考答案,学生也倾向于一字一句地记下正确答案,但是产生正确答案的过程的价值远远大于参考答案这个结果的价值。一个好教师并不囿于参考答案,跳出了这个禁锢教师、学生的枷锁,从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成果去反思答案是如何来的。这也要求教师要将课充分备好、要充分感悟,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第五,要与学生互动,学会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适当的幽默是课堂的调味剂。教师应该摒弃了传统的教师一人讲述答案的讲题模式,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有了更多表达的机会。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结合课文、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更好地体悟何为“家乡”。同时结合高中生的心理,对课堂氛围进行适当的调剂。这样子整个课堂氛围都会是轻松但是又不失严谨的。苏教版有一个专题也收录了刘亮程的另外一篇文章《今生今世的证据》,刘亮程关于家乡的思考是深刻的,也是学生不易理解的。教师可以进行课外拓展,带领着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一位优秀的教师能够让自己化身为作者,将学生带入文章的情境之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情感的变化、思维的转变。“评讲时要拓展。这种评讲方式 ,将试卷评讲和考点复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知识链,引导学生回忆以前的相关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结合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特点,适当增加知识量,进行补充练习,最终启发学生进行规律总结 。”①
第六,教师要自己对自己的课堂充满热爱,充满激情,这样才能感染学生。在一个优秀教师的课堂中,会满溢着他时而低沉、时而高昂的声音,他的音频、音调是有波动的,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疲惫感,将学生的注意力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
第七,作业不一定是具体的任务,不一定是对学生强硬的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发展有更明晰的要求,不要总是要求学生完成作业本的哪几页或是写一篇几百字的文章,而是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学习进展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同时教师也要给学生们宏观层面的指引和建议,比如可以阅读《乡土中国》。这是对学生的信任,也是因材施教、多方面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有效举措。
在听课过程中,我不断地受到触动,有了很多关于教育的想法,这些感悟绝非只言片语能够说明。暂时先总结为这几点,谨以此教育小结,勉励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模式,也督促自己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 鄂志云.新课改下高中语文作业的现状及对策[D].河南:信阳师范学院,2015.
[2] 雷静. 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探索和实践[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