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美术造型基础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成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造型基础教学作为视觉造型、审美建构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艺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开始反思传统视觉形态基础研究理论与方法的不足,尤其是不能解决视觉信息传播与文化发展中的诸多艺术创作方式与表达问题。这种趋势必然要求我们不能固守传统,而必须顺应当下艺术发展的需要,积极思考和开拓新形态下所需要的基础训练模式和手段,探索和导入新的视觉语言形态的创作与训练方法。
关键词:高校;美术课程;造型基础;训练方法
从历史角度来看,造型艺术延续下来的表现手法和形式语言原本就是多种多样的,是自由的,并无一定之规,更无须死守教条。20世纪以来,艺术探索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将造型艺术的范畴扩展到其他艺术领域,并引入相关的观念及手法。在一定的限度内,是对造型艺术的丰富和发展。美术专业造型基础教学也应顺应这种发展趋势。
一、传统的造型基础课训练方法存在的问题
1.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与表达能力刻不容缓
目前,经模式化教学体系下训练出来的美术专业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写生训练,往往已具有一定的写生能力,并习惯于用写实能力来判断绘画作品的水平。但是这也导致学生对基本功的认识是片面甚至是不正确的,从而只追求单一的写实绘画技巧,忽略艺术积累和艺术直觉的锤炼。感受力的急剧退化,导致在高校日常基础课训练中的,学生盲目地模仿自然,只是对客观世界被动描摹,或是急于先找形式、样式、样板,然后去效仿和直接套用,全然不顾这些样式能否体现自己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学生忽略了面对自然去寻找主观和客观的融合点,忽略了磨砺自己的艺术感觉,忽略了找到属于自己个性的艺术语言。
2.传统的造型基础训练方式已不能有效实现专业培养的目的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手段较为单一,教学与艺术发展的大趋势不一致,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现代艺术,无法进行符合现代艺术发展方向的创作。教学也存在误区:认为自然是有缺陷的,必须被美化,或者自然是完美的,必须被忠实客观地记录;构图必须是完整均衡的,有统一和谐的组织形式;画面必须具有明确主题性,以利于艺术家表现情感;学生必须具有相应的写实绘画技巧,以使作品达到适宜和完美。面对由高考培训模式下训练出来的学生,这种方式就显得被动、刻板,只是对以前训练方式的一种延续。正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本身的局限性,使得教学对造型艺术本身的研究处于从属的位置,不能更多地深入到视觉形象的本质中进行探索和研究,不能获得自由创作的活力和勇气。造型基础课应该是对学生全面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引导学生对视觉语言的本质进行研究的课程。
二、重新审视造型基础课训练的目标与要求,提高课程作业的有效性
面对诸多问题,造型基础课目标应该是强调学生多关注自己的视觉感受,打破先入为主的视觉经验,摆脱概念化、程式化的被动表述模式,通过用心体悟与理性思维的介入,通过反复尝试,构建自己的画面系统与视觉语言。主动进行个性化造型语言的探索,突破自己,强化画面构成意识,增强个性化技巧语言的练习,拓展造型语言表现的多种可能性。
三、造型基础课训练的拓展与尝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张造型意识主要是具象的再现自然,其造型方法是具体的、准确的、立体的,是以物为主体、人为客体的。而现代造型方法则是以人(自我)为主体、物为客体,主观的解构、重组物体。因此,在传统的以描摹对象为主要内容的训练方式之外,还需要增加以下几种更有趣的短时、快速表达的训练方法,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意识与情感介入,拓展学生的视觉语言与表达方式。
1.图像形式的感觉训练
图像产生感觉。图像是连接知觉、感情和身体的媒介。此类训练注重培养感觉和手的协调性,偏重个体的直观感受,将主观感受从客体中提炼、抽取出来,加以夸张变形,形成具有说服力的画面语言形式。
示例:处于颠倒状态下的人物肖像现场写生训练。学生面对模特写生,但是要在大脑中将写生对象颠倒180度再画到纸上,即画面上的人物是倒过来的。在作画过程中不得将纸倒转过来。在这种状态下作画,学生需改变惯常安排画面的方式,需要先在大脑中颠倒人物形象,再将指令传达到手的动作,整个绘画过程处于理性认知的可控与手表达的不可控的矛盾状态之下,突显了感性之于画面的积极作用。许多人在最终完成时,将画面倒过来看都会惊讶于完全不同于自己以往用笔与造型的方式,显得更加夸张生动。
2.图像形式的思维拓展训练
此类训练主题变化不定,都牵涉到一个最基本的元素或特征,即从“无意为之”到“有意为之”。强调在感性的基础之上理性的重要作用。
示例:由教师提供给学生一幅别人随意涂鸦的抽象图形,作为画面的基础元素,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图形拓展练习,不得涂改覆盖原涂鸦图形。学生需要通过理性的绘画重构,增加画面的构成元素,使原本抽象的线条具有明确的形象,或者变成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它们不再按照传统绘画语言的方式叙事,而是通过排列组合,列出变化无穷的精神反应式,让学生本人及观者去“读”,而不是单一被动地“看”。显示出思维的灵活性和随意性,也体现了学生创作上的自主性,从而强调理性的介入对于画面主题表达的重要性。
3.图像形式的情绪表达训练
此类训练要求学生不仅仅画眼前所见到的东西,而且画感觉到的东西,如果感觉不到东西,那么最好不去画眼前所见到的东西。使学生对自己理解的东西敢于强调、敢于强化、敢于离开对象,是艺术创造过程中精神与心灵意象的体现。
示例:教师播放选择好的音乐或影片的片段,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捕捉内心的情绪变化,以绘画的方式生动地表现出由此产生的各种情绪(如愤怒、悲伤、喜悦等),使内心较为模糊的情绪反应通过绘画过程体现得明确而强烈。
4.图像形态的解析与变体
此类训练的目的是通过分析获得基本形态,再利用这些形态组合出新颖的形态,是研究将基本元素(可以是基本形态,也可以是从基本形态变化出的较为复杂的形态)进行组合产生新形态的方法。在组合中,由于单元的方位、大小、距离、比例、完整、残缺以及重叠方式等变化,来获得极其多样的形态变化,以达到“组合再生”的结果。
示例:教师提供一个形态特征鲜明的物体,要求学生先分析该物体的形态特征,将特征提纯、抽象成一个基本形;用重叠法或分割线进行分割,产生许多新形,再把这些新形按不同方式重新加以组合,形成分割重构。通过对自然物象的观测,构想出新的视觉图形,发现潜在的审美形式,并展开一系列想象,转变为富于图形意义的新形态。这是研究形态由简至繁、由统一到多样化的好办法。
四、结语
专业造型基础教学不能仅仅以表现客体为最终目的,更应偏重于主体修养、偶然性和个性的释放与追寻,同时还要表现心灵相撞所产生的“结果”,即将主观的感受从客观物体中提炼、抽取出来,形成具有说服力的画面语言形式。总之,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观察、多积累、多尝试各种方法,不断去探索,就能不断强化学生的形态意识、思维意识,积累更多的视觉词汇,创造更多样的个性化视觉语言,艺术的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必然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艾尔金斯.艺术是教不出来的[M].北京:北京大学民出版社,2011.
[2]孙建平.从强化感觉到建构个性语言[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3]朱永明,牛建琳.视觉形态基础研究中的跨学科视野及其价值[J].大众文艺,2010,(12).
关键词:高校;美术课程;造型基础;训练方法
从历史角度来看,造型艺术延续下来的表现手法和形式语言原本就是多种多样的,是自由的,并无一定之规,更无须死守教条。20世纪以来,艺术探索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将造型艺术的范畴扩展到其他艺术领域,并引入相关的观念及手法。在一定的限度内,是对造型艺术的丰富和发展。美术专业造型基础教学也应顺应这种发展趋势。
一、传统的造型基础课训练方法存在的问题
1.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与表达能力刻不容缓
目前,经模式化教学体系下训练出来的美术专业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写生训练,往往已具有一定的写生能力,并习惯于用写实能力来判断绘画作品的水平。但是这也导致学生对基本功的认识是片面甚至是不正确的,从而只追求单一的写实绘画技巧,忽略艺术积累和艺术直觉的锤炼。感受力的急剧退化,导致在高校日常基础课训练中的,学生盲目地模仿自然,只是对客观世界被动描摹,或是急于先找形式、样式、样板,然后去效仿和直接套用,全然不顾这些样式能否体现自己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学生忽略了面对自然去寻找主观和客观的融合点,忽略了磨砺自己的艺术感觉,忽略了找到属于自己个性的艺术语言。
2.传统的造型基础训练方式已不能有效实现专业培养的目的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手段较为单一,教学与艺术发展的大趋势不一致,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现代艺术,无法进行符合现代艺术发展方向的创作。教学也存在误区:认为自然是有缺陷的,必须被美化,或者自然是完美的,必须被忠实客观地记录;构图必须是完整均衡的,有统一和谐的组织形式;画面必须具有明确主题性,以利于艺术家表现情感;学生必须具有相应的写实绘画技巧,以使作品达到适宜和完美。面对由高考培训模式下训练出来的学生,这种方式就显得被动、刻板,只是对以前训练方式的一种延续。正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本身的局限性,使得教学对造型艺术本身的研究处于从属的位置,不能更多地深入到视觉形象的本质中进行探索和研究,不能获得自由创作的活力和勇气。造型基础课应该是对学生全面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引导学生对视觉语言的本质进行研究的课程。
二、重新审视造型基础课训练的目标与要求,提高课程作业的有效性
面对诸多问题,造型基础课目标应该是强调学生多关注自己的视觉感受,打破先入为主的视觉经验,摆脱概念化、程式化的被动表述模式,通过用心体悟与理性思维的介入,通过反复尝试,构建自己的画面系统与视觉语言。主动进行个性化造型语言的探索,突破自己,强化画面构成意识,增强个性化技巧语言的练习,拓展造型语言表现的多种可能性。
三、造型基础课训练的拓展与尝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张造型意识主要是具象的再现自然,其造型方法是具体的、准确的、立体的,是以物为主体、人为客体的。而现代造型方法则是以人(自我)为主体、物为客体,主观的解构、重组物体。因此,在传统的以描摹对象为主要内容的训练方式之外,还需要增加以下几种更有趣的短时、快速表达的训练方法,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意识与情感介入,拓展学生的视觉语言与表达方式。
1.图像形式的感觉训练
图像产生感觉。图像是连接知觉、感情和身体的媒介。此类训练注重培养感觉和手的协调性,偏重个体的直观感受,将主观感受从客体中提炼、抽取出来,加以夸张变形,形成具有说服力的画面语言形式。
示例:处于颠倒状态下的人物肖像现场写生训练。学生面对模特写生,但是要在大脑中将写生对象颠倒180度再画到纸上,即画面上的人物是倒过来的。在作画过程中不得将纸倒转过来。在这种状态下作画,学生需改变惯常安排画面的方式,需要先在大脑中颠倒人物形象,再将指令传达到手的动作,整个绘画过程处于理性认知的可控与手表达的不可控的矛盾状态之下,突显了感性之于画面的积极作用。许多人在最终完成时,将画面倒过来看都会惊讶于完全不同于自己以往用笔与造型的方式,显得更加夸张生动。
2.图像形式的思维拓展训练
此类训练主题变化不定,都牵涉到一个最基本的元素或特征,即从“无意为之”到“有意为之”。强调在感性的基础之上理性的重要作用。
示例:由教师提供给学生一幅别人随意涂鸦的抽象图形,作为画面的基础元素,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图形拓展练习,不得涂改覆盖原涂鸦图形。学生需要通过理性的绘画重构,增加画面的构成元素,使原本抽象的线条具有明确的形象,或者变成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它们不再按照传统绘画语言的方式叙事,而是通过排列组合,列出变化无穷的精神反应式,让学生本人及观者去“读”,而不是单一被动地“看”。显示出思维的灵活性和随意性,也体现了学生创作上的自主性,从而强调理性的介入对于画面主题表达的重要性。
3.图像形式的情绪表达训练
此类训练要求学生不仅仅画眼前所见到的东西,而且画感觉到的东西,如果感觉不到东西,那么最好不去画眼前所见到的东西。使学生对自己理解的东西敢于强调、敢于强化、敢于离开对象,是艺术创造过程中精神与心灵意象的体现。
示例:教师播放选择好的音乐或影片的片段,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捕捉内心的情绪变化,以绘画的方式生动地表现出由此产生的各种情绪(如愤怒、悲伤、喜悦等),使内心较为模糊的情绪反应通过绘画过程体现得明确而强烈。
4.图像形态的解析与变体
此类训练的目的是通过分析获得基本形态,再利用这些形态组合出新颖的形态,是研究将基本元素(可以是基本形态,也可以是从基本形态变化出的较为复杂的形态)进行组合产生新形态的方法。在组合中,由于单元的方位、大小、距离、比例、完整、残缺以及重叠方式等变化,来获得极其多样的形态变化,以达到“组合再生”的结果。
示例:教师提供一个形态特征鲜明的物体,要求学生先分析该物体的形态特征,将特征提纯、抽象成一个基本形;用重叠法或分割线进行分割,产生许多新形,再把这些新形按不同方式重新加以组合,形成分割重构。通过对自然物象的观测,构想出新的视觉图形,发现潜在的审美形式,并展开一系列想象,转变为富于图形意义的新形态。这是研究形态由简至繁、由统一到多样化的好办法。
四、结语
专业造型基础教学不能仅仅以表现客体为最终目的,更应偏重于主体修养、偶然性和个性的释放与追寻,同时还要表现心灵相撞所产生的“结果”,即将主观的感受从客观物体中提炼、抽取出来,形成具有说服力的画面语言形式。总之,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观察、多积累、多尝试各种方法,不断去探索,就能不断强化学生的形态意识、思维意识,积累更多的视觉词汇,创造更多样的个性化视觉语言,艺术的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必然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艾尔金斯.艺术是教不出来的[M].北京:北京大学民出版社,2011.
[2]孙建平.从强化感觉到建构个性语言[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3]朱永明,牛建琳.视觉形态基础研究中的跨学科视野及其价值[J].大众文艺,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