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环节单元整体探究模式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uan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预自探——引导预习,自主探究
  (一)问题情境探究一些探究题并没有谈及概念、含义、计算方法,但是它却渗透了上述概念和规则于具体的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关概念和事例的表象,初步形成相应的数学模型。这些活动安排在课外(也可以由教师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自主完成),使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空,避免课堂时间紧所造成的形式化探究。探究问题,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和操作的兴趣,而且提供了操作指导,思考提示,同时构成了环环相扣的系列,便于学生有序操作,有利于将学生的探究不断引向深入。
  (二)自读探究
  这一环节安排在课内进行。学生经历了操作探究之后,可能顺利地解决了探究问题,并获得了一些体验;也可能按要求操作了,但印象不够深刻。此时,让学生自读教材便可以澄清操作探究中所产生的模糊认识。自读探究前可以启发说:“你们想知道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涉及到哪些方面的知识吗?你想详细地了解这些知识吗?请同学们仔细地阅读教材,把书中的每一句话都读懂,把书中的图画与文字结合起来读,练习用自己的话说明图意,遇到不懂的问题请做好记录。”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对所学的单元便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三)归纳存疑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精读教材,归纳主要知识,形成学习笔记,画出不懂的地方,留待交流中解决。
  引预自探这一大的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问题情境探究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归纳、计算、推理,达到对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思想方法进行操作性整体感知的目的,再通过自读探究,归纳存疑两个环节让学生整体感知教材,明确知识细节。这种让学生在整体感知教材的基础上建构新知的做法,便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打破了传统的按知识点逐一分散学习的惯例,便于学生整合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交流存疑——小组合作解决疑难
  学生个体探究中总会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交给老师解决吗?不,其实其中的许多问题完全可以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中解决。此时可以采用异质分组的办法,充分发挥优生的作用,在小组交流中解决个体探究中出现的问题,再把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留待下一个环节来解决。
  三、合作释疑——全班交流解决疑难
  对各小组存在的难点问题,分别由各小组逐一提出,归纳出重点问题,由各小组共同合作解决。集体合作中,教师可以适当启发引导,也可以重点讲述,指导看书,最终克服困难。
  第二、三环节都是采用合作的方式,不但给待进生提供进一步向学优生学习的机会,而且使学优生通过帮助待进生解疑,使他们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使所学更加明晰、深刻。
  四、实践运用
  这个环节分简单的实践运用和综合的实践运用。简单的实践运用是指概念法则的直接应用。综合实践运用是通过一两个较为复杂的现实情境,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用100米长的绳子围长方形,有多少种围法?计算它们的面积,你有什么发现?
  五、课外延伸
  此环节是把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引向深入,让学生探究更复杂的问题。如让学生测定树叶的面积。
  第五环节单元整体探究模式,按着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顺序,学生经历整体感知——深入分析——实践运用这样的学习过程,符合认识规律,发挥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缩短了由分点训练再到综合训练的进程,节约了课时;又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探究的时空及合作交流的机会,促进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整合优化了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真实的探究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的作用。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通过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以掌握知识为基础、能力培养为重点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卷面成绩,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过程。比如培养学
期刊
讲解是人们解释或者解说知识和专门技术的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中最普通的教学方式,是作为中介语言增进学生认知水平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是学生认知世界的特殊过程。奇特殊性不仅表现在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未被发现的知识,还在于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把知识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特点加以整理,把对知识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在有限
期刊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学生要在探究过程中理解科学概念,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  在教学中我总结了几种策略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下面我结合实际课例具体讲述一下。  策略一,科学概念的产生和总结都是以生活生产为本源的,科学教学要为学生创设与科学概念有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  在《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中,我用
期刊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的情境包括课堂的场境和学习的氛围。创设情景教学法首先要设置情境。根据教学目标,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幻灯、绘画再现、音乐渲染、游戏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情感、美感、生动形象的氛围,以激起学生的创作兴趣、热情。其次要让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游戏、表演、听音乐、谈话、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在特定的气氛中主动积极地从事创作活动。创设情境是美术课改试验中
期刊
第一,要找到孩子的阅读兴趣所在,入门很重要。  很多农村家长认为要花钱买书,首选的是教辅资料;再者是考试内容涉及到的课外名著。至于其他的书目一般是不太购买的。对此我想问的是:这种做法的结果怎么样呢?现实不早已证明了吗?很多孩子不但仍旧没有阅读的兴趣爱好,而且对书籍没有一点好感,甚至会憎恶或厌烦,家长的钱岂不白花了!——所以,先让他们看自己爱看的东西,培养他们对书的兴趣,让他们走进书之殿堂的大门很重
期刊
1.情境式的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联系,将数学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学的数学是与当代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是具有较强实用价值的。学校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数学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数学学习应是学生从现实的数学世界出发与教材内容建立联系,帮助学生逐步构建数学知识网络的过程。学生既经历了一个从现实背
期刊
一、导入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只有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教育才能真正焕发生命力。例如:在教学“平均分”时,我先手拿桃子画片向学生讲故事:有一天,孙悟空从王母娘娘的蟠桃园里偷了6个有红又大的仙桃,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回到花果山,将6个仙桃给了最小的三只猴子,并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三个人爱怎么分就怎么分吧!”孙悟空的话音刚落,大
期刊
一节中课好的练习设计不仅能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更能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健康发展,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如何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提高教学效率。  一、练习设计要利用教材、拓展教材  在一节完整的数学课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弄清知识点,更要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然而,教师要设计练习时,教学中的是重、难点要充分有效地利用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但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
期刊
)兴趣是学生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智慧灵感的源泉,如何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应潜心钻研的课题。记得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数学教材本身枯燥无味,教师必须善于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将枯燥内容生动化、有趣化,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他们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如下激趣方法
期刊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教师的语言是与学生交流的主要载体。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果。”如果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有效教学的条件之一是要求教师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艺术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