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79-01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安子介曾说过:汉字是一个阿丽斯仙境的领域,每一个转弯抹角就有一段故事。课程标准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这样做,有以下几个好处,“认写分开”,既可以避免识的字字字要求“四会”,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又可以防止“认”“写”相互制约,而导致认不快,又写不好。“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无论对培养阅读能力,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少写”,对教材编者来说,更便于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编排写字教材;对教师来说,更能循序渐进地进行写字指导,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写字基础。因此在学生小学阶段要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这样无论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及日后的写作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学生学习了基本字、基本笔画、笔顺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之后,上课时首先解决生字的读音,接着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佳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增减笔画”。学习“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囗”就是“园”,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又如学习“狠、恨”时学生把它们与“跟、很、根”等对比联系偏旁部首来记忆;学习“爱”字,学生把它拆成“爫、冖、友”,我配上儿歌“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开始识字时就要重视字形的分析,把常见的几种汉字组成的特点教给学生。比如:象形字日、月、火、木等,除去让学生细致观察图画以外,还要把它们演变到“日、月、火、木”等方块字的过程告诉学生。而会意字也要直观、形象地指给学生,帮他们记忆字形,了解词义。尤其是形声字在低年级出现得较多,教学时强调形旁标义,声旁表音的特点。(一年级只让学生认识声旁尚能起标音作用的形声字,随着年级的升高再提高认识。)除此,结合合体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汉字一般是:一个字加一部分或换一部分成为另一个字。学生懂得这些后就要求他们独立分析字形。开始时让学习好的同学说,其他同学听、学;然后中等生说,其他同学听;最后稍差的同学在大家的带动下,自然而然地能够自己分析字形了,至此,可以说字形教学的难点突破了。比如:“鱼”字,可以在独体字“田”字的上边加“ヶ”下边加“ー”。花字可用加部首,换部首和形声字三种方法记忆字形。坚持用以上方法分析字形、记忆字形,不但可以活跃学生思维,也训练了他们的听、说能力。
刚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习情绪,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的同时促使有意注意的发展,所以,每种方式练习前都要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并且老师要为解决困难创设情境,以促使学生思维敏捷、灵活、有创造性的发展。以下介绍几种趣味识字方法:
每人准备一份偏旁部首和常用独体字的小卡片,要求学生在学每一课生字的前一天把要用的卡片找出用皮筋捆好放在铅笔盒中,课堂自学或巩固复习时可让学生边摆边说出字型。
很多学者通过研究证明,儿童在小学前三年比后三年强得多。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字、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学“呆”时,教师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
在生活中识字以巩固字形汉语是母语,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同学、亲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广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装物等,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识字,也不失为一个课外延伸的好办法。如: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从而认识同学的名字;星期天,让爸爸妈妈带着到大街上去“找汉字”,收获一定不小;家中物品的包装物上,汉字就更多了。诸如“红蜻蜓”皮鞋、“达能”饼干、“光明”牛奶、“巧手”洗衣粉……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他是多么兴奋啊!因此,学生乐此不疲,此时再引导他们将收集到的商标、广告等汇集起来,装订成册,便成了一本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识字读本”。下课时,互相考一考,真是“乐在其中”!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安子介曾说过:汉字是一个阿丽斯仙境的领域,每一个转弯抹角就有一段故事。课程标准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这样做,有以下几个好处,“认写分开”,既可以避免识的字字字要求“四会”,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又可以防止“认”“写”相互制约,而导致认不快,又写不好。“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无论对培养阅读能力,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少写”,对教材编者来说,更便于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编排写字教材;对教师来说,更能循序渐进地进行写字指导,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写字基础。因此在学生小学阶段要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这样无论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及日后的写作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学生学习了基本字、基本笔画、笔顺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之后,上课时首先解决生字的读音,接着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佳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增减笔画”。学习“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囗”就是“园”,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又如学习“狠、恨”时学生把它们与“跟、很、根”等对比联系偏旁部首来记忆;学习“爱”字,学生把它拆成“爫、冖、友”,我配上儿歌“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开始识字时就要重视字形的分析,把常见的几种汉字组成的特点教给学生。比如:象形字日、月、火、木等,除去让学生细致观察图画以外,还要把它们演变到“日、月、火、木”等方块字的过程告诉学生。而会意字也要直观、形象地指给学生,帮他们记忆字形,了解词义。尤其是形声字在低年级出现得较多,教学时强调形旁标义,声旁表音的特点。(一年级只让学生认识声旁尚能起标音作用的形声字,随着年级的升高再提高认识。)除此,结合合体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汉字一般是:一个字加一部分或换一部分成为另一个字。学生懂得这些后就要求他们独立分析字形。开始时让学习好的同学说,其他同学听、学;然后中等生说,其他同学听;最后稍差的同学在大家的带动下,自然而然地能够自己分析字形了,至此,可以说字形教学的难点突破了。比如:“鱼”字,可以在独体字“田”字的上边加“ヶ”下边加“ー”。花字可用加部首,换部首和形声字三种方法记忆字形。坚持用以上方法分析字形、记忆字形,不但可以活跃学生思维,也训练了他们的听、说能力。
刚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习情绪,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的同时促使有意注意的发展,所以,每种方式练习前都要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并且老师要为解决困难创设情境,以促使学生思维敏捷、灵活、有创造性的发展。以下介绍几种趣味识字方法:
每人准备一份偏旁部首和常用独体字的小卡片,要求学生在学每一课生字的前一天把要用的卡片找出用皮筋捆好放在铅笔盒中,课堂自学或巩固复习时可让学生边摆边说出字型。
很多学者通过研究证明,儿童在小学前三年比后三年强得多。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字、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学“呆”时,教师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
在生活中识字以巩固字形汉语是母语,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同学、亲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广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装物等,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识字,也不失为一个课外延伸的好办法。如: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从而认识同学的名字;星期天,让爸爸妈妈带着到大街上去“找汉字”,收获一定不小;家中物品的包装物上,汉字就更多了。诸如“红蜻蜓”皮鞋、“达能”饼干、“光明”牛奶、“巧手”洗衣粉……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他是多么兴奋啊!因此,学生乐此不疲,此时再引导他们将收集到的商标、广告等汇集起来,装订成册,便成了一本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识字读本”。下课时,互相考一考,真是“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