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拳泰斗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2y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古以米,岭南尚武成风,历代英雄辈出,形成了以洪、刘、蔡、李、莫为首的“五大名家”和十八名拳。新中国成市后,武术作为传统体育运动,得到周恩来、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度最视和提倡,古洪拳重现了勃勃生机。
  上世纪50年代的广州,武风炽盛,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练武者,各拳派更是群英荟萃。洪家拳传人中锐意进取者甚众,而其中尤以“大波”,“细波”和“火妹”兄妹三人,洪家拳艺、狮艺得师真传,功力技艺更为精湛,人所称道。这兄妹三人当中的大哥“大波”就是现任广东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当代洪家拳泰斗黄达生先生。
  黄达生,1938年生于广州。父亲黄添祖籍广东省罗定县,年少即到广州谋生,是当年盛极一叫号称“快手洪拳”的周家拳馆中的高手。凭着一身过人武艺和侠义肝胆,黄添虽然年轻但很快就被推举为广州市人力货车公会的理市长和武术总教头。
  黄添平日业务繁忙,无法抽身教导子女练武,十是就让年幼的达生、达雄和玉珍兄妹三人投师到老朋友吴少泉先生门下学艺。
  少泉先牛帅承岭南洪拳大师黄飞鸿先生一脉,是一代宗师林世荣先生弟子邓二的徒弟。少泉先生自幼习武,练功刻苦,得到林世荣师祖赏识并亲自凋教,遂成就一身精湛的武艺。
  达生兄妹从此开始了艰苦的练武牛涯。他们以父亲和师父为榜样,每天自觉地挥洒一身汗水。在少泉先生的精心调教下,他们的成绩远远超越了同龄人,与其他年长的师兄们相比亦不惶多让。
  少泉先生德艺双馨,誉满羊城,来他的武馆求学的人络绎不绝。所谓树人招风,其也有被其他拳派嫉恨的时候。某拳派的拳师当上国民党时期广州市警察局的教头后,经常让便衣队带着枪到别的拳馆捣乱,有一次来到少泉先生的拳馆,正好先生外出,师兄们不知所措。达生兄妹人小胆大,团结大家众志成城,威武不屈,剑拔弩张,严阵以待,那班便衣一看势头不对,赶紧开溜。
  又有一次,他们一班师兄弟参加喜庆演出,丰富多彩的节目和精彩的表演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和喝彩,招来了同台演出的一位拳师的一班徒弟的嫉妒,就在达生和达雄表演双棍对练的时候,对方一位绰号“打不死”的壮年弟子提着砍刀跑到台上,对着他们当头便砍,哥俩赶紧举棍相迎。他们虽然年少力薄,但平时练习刻苦,配合默契,你劈头,我扫脚,将对方逼得手忙脚乱。来往几个同合后,达生看得真切,一棍劈在对方持刀的手腕上,只听“砰”的一声,对方的砍刀被打落在台上,惨叫一声之后捧着受伤的于腕一溜烟跑掉了。台下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声震耳欲聋。
  旧社会的商家习俗,每遇喜庆或逢年过节,均讲求吉利,都会悬彩于商铺门前高处,欢迎各队醒狮采青(通常为生菜和红包,取“生财”之意)。而这一年新年的一吊“青”正好悬挂在广州当时最高层的爱群大厦的门楣之上,众多狮队均望而却步,不敢为之。达生先生艺高人胆大,先目测了“青”的高度,就有了叠罗汉阵的想法。他将想法和师兄弟们一说,众人群情振奋,跃跃欲试,马上找齐器具,巧叠六层罗汉阵:底层站十人抬第一张碟(大桌面),碟上站八人抬第二张碟,上面再站四人抬第三张碟,碟上站两人抬狮尾,正好把这一难度极高的“青”采了下来。当时围观的人群欢声雷动,罗汉阵场面之壮观,震撼了整个羊城。
  1949年底,广州解放,为了迎接解放军进城,在中华路(今解放路)举行盛大欢迎仪式,各行各业都派出了精英。武术界选拔了十一二名代表,其中少泉先生的武馆就占了八名,达生先生兄妹三人都有幸参加。精彩的武术和狮艺表演,获得各界一致好评,为他们后来在新中国武术界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在父亲的带领下,兄妹三人组成少年狮队到各地表演,为捐飞机筹款,获得越秀区政府表彰。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肃清反动会道门的活动,政府部门对武术界实施了严格管理,最年青和最早获得教练员证的达生先生与梁生丰先生受有关部门委派,负责拳师们的技术鉴定。为保住大家的饭碗,达生先生组织大家提高技术,有些老拳师实在无法进步,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他都尽量通融。
  “文化大革命”期间,武术成了“四旧”的东西,达生先生被迫转到广州市电梯工业公司工作。他没有因逆境而放弃习武,看到老工人们身体不好,他就利用上余时间义务教他们练太极拳,“文革”的气氛稍为缓和,他又组织广州市机电工人体育宣传队到各地表演武术,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在表演活动中,他尝试将北派长拳的一些技法引入南拳中,增强了它的观赏性,对南拳的改良做了有益探索,从而推动现代武术的发展。
  有一次达生先生带队到顺德县杏坛镇表演的时候,当地一位壮年的民间武帅苏帅傅肩扛着一条坤甸木长棍来找他们,说是慕名而来向“人波”请教。达生先生知其来意,也不推搪,转身从兵器架上取下一柄瑶家大耙,团身舞了两个花,说声:“请吧。”苏师傅脸色一变,左脚向前一跨成马步,一招“巾四平枪”一棍点来。达生先生将大耙向右一拦,将长棍拨出圈外。对方一吞吐,还是一招“中四平枪”。达生先生将大耙朝左上方一盖,把对方的棍梢压在地上。苏师傅是使棍的高手,只一败马,就将棍梢抽出,就势跪马,一招“锁喉枪”向达生先生的喉咙点来。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达生先生将大耙往上一挑,一招“怀中抱月”把对方的棍梢抬过头顶,耙齿一扭锁住棍身,顺势一拖,只听“呼”的一声,对方的长棍脱手飞出,落在几十米外。见刘方不知所措,达生先生赶紧过去握住他的手,说是兵器相克而已,与武艺高低无关,苏师傅被达生先牛减恳谦逊的态度深深感动,回去动员徒弟们赶来为武术队的表演呐喊助威。
  武术队米到队员伍文龙师傅的家乡顺德县勒流镇。伍师傅的硬气功扬名省港澳,犹以不惧击打的“钢肚”称绝。家乡人的热情接待,使伍师傅胃口大开,晚上表演的时候,达生先生劝他吃得太饱不要上场,即便上场也要最后做压轴表演。伍师傅为了在家乡父老而前一展身手,不顾忌讳,一定要打头阵。家乡人久闻“钢肚”伍文龙盛名,也想一睹庐山真面日,便派出一佗当地有名的大力士上场,对着伍师傅的“钢肚”连击三拳。台上伍师傅纹丝小动,台下观众掌卢雷动。一些当地人觉得不过瘾,跑到台上对着伍师傅的“钢肚”拳打脚踢近百次。回到后台,伍师傅突然脸色发青,冷汗淋漓。原来他晚餐吃得人饱,食物存外力的作用下挤压胃粘膜导致胃出血。达生先生见状,赶紧过来点了伍师傅身上几处要穴,减轻他的痛苦,并取出少泉先生秘制的“通脉月”给他服下。最后止住了胃出血,助伍师傅逃过了一劫。
  1973年,广州市举办中幽出口商品交易会期间,过家体委派由于海、于承惠带领的山东省武术队和周树生带 领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武术队来到广州市,与陈吕棉、马志斌、黄达生、黄达雄兄弟和四名弟子组成国家队,为参加广交会的国家领导人和外宾表演。
  武术队的精彩演出为紧张的广交会带来了欢乐,场上喝彩声此起彼伏,特别是达生、达雄兄弟在南拳对练中打出的高难度腾空两米多高的提抱燕式直体后空翻时,台下掌声雷动。对练打完,大家以热烈的掌声要求加演,他们又表演J,单刀对枪,在大家经久小息的掌声中只好再次上台谢幕。表演极为成功,武术队又在广州、佛山等地演出了几场,场场爆满,轰动一时,
  1982年7月,由毛伯浩先生主持,张…、张文广、蒋浩泉和马振邦等武术名家参加的全国武术第二次散打研究会在北京市举行,达生先生出任裁判员。他告诫出场比赛的广东省散打队运动员李忐明、张建国,小要玩传统武术的花式花样,要向现代搏击技术学习直接有效的打击,要求他们掌握时间差、位置差,即广东拳谚“手疾眼快,眼慢输晒”。正是他的提醒,使广东省散打队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他们的打法令北方队员的传统扣法无所适从,给当时的研究会提供了新的技术,为广东日后成为武术散打强省奠定了基础。
  在制定散打比赛规则的过程中,有的专家提出不能打击头部,达生先生则认为散打是武术的一种表现方式,直拳是最实用的手法,太多框框不利于散打运动的发展;有的专家提出摔法的得分应计两分,他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这是在规则上用一种技法压制另一种技法。是他的坚持和据理力争,使做打运动的规则制定得比较完善。使这项运动比较接近传统武术。
  在制定有关传统武术套路比赛规则的过程中,他认为两分钟的表演时间不足以展现南拳的风格,尤其洪拳没有一定的演练时间,根本五法表现其韵味。虽然部分专家未能接受这个观点,但他没有因此放弃,在每次修改规则的时候他都将它提出来,为把“限时制”改为“报时制”而奔走呼号,不遗余力。
  1984年,全国武术对抗表演赛在山东省潍坊中举行。闭幕式上,他应邀与沙国政先生等一班高手同台献技表演武术。达生先生表演洪家拳著名套路工字伏虎拳,刚猛沉雄的拳势,将广东南拳的声、威、气、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广东南拳的风采展现在北力观众面前,受到与会者的一致赞赏。
  上世纪70年代开始,达生先生先后在各级武术套路、三大和龙狮比赛中担任裁判员和裁判长,为人公正和铁面无私为他赢得盛誉,是惟一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连续任省运会武术比赛裁判工作的裁判。在担任省、市武术协会副主席的十几年间,他摒弃门户之见,广泛团结武林同道开展群众性的武术活动,对地区文体活动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达生先生兄妹三人为南粤武坛贡献良多。弟弟黄达雄先生,人称“细波”,是著名的国家一级教练员。上世纪70年代开始扭任广州市体委业余体校武术教练,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直接向广东省武术队输送了十几名运动员,这些人后来部成了世界冠军和全国冠军。近年,他将多年的心得制作成教学光盘,先后出版了《南少林伏虎拳》和《霸王枪》等教材。
  妹妹黄玉珍女士,人称“火妹”,南狮表演艺术家。1965年参加广州市运会期间,发高烧仍抱病上场,获得女子三项全能季军。她的狮鼓气势磅礴,技艺精湛,更绝的是可同时使用兰而大鼓作表演,被誉为“岭南女鼓王”,每逢节庆表演,人们都以能邀请她舞狮打鼓为荣。
  近年,达生先生将心血倾注在培养新人上:将十八岁设馆授徒至今积累的五十多年的教学、表演、比赛和裁判经验无私地倾囊授予参加各级教练员和裁判员学习班的学员。生动活泼的教法,风趣幽默的语言引人入胜,听他讲课时大家都觉得非常受用,而嫌时间过得太快。他带徒弟时言传身教,循循善诱,既教技术义重武德。弟子中多人存国家级和省级武术大赛中获得金奖。
  在所滑“拳霸官霸”成为话题的今天,身兼省、市武协副主席的达生先牛,既无“官”气,也无“霸”气,有的却是一身正气。岭南不同门派的年轻一代,都喜欢以“大波师傅”称呼他,各门派的拜师仪式上,总少不了他这个见证人。
  洪家拳经过近二百年的流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个流派,有感于各流派之间缺少一个交流的平台,去年达牛先生兄妹三人联同其他洪家拳武术家吴润根、杨钜荣、何炳样等人,发起筹组广州市武术协会洪家会,旨在广泛深入发动海内外洪家拳传人和爱好者,将散失各地的洪家拳历史资料、拳械套路和传统功法归纳整理,力争还原洪家拳的真实面貌。在他的努力下,洪家拳会在2007年6月获准成立,为广大的洪家拳传人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和竞赛的广阔的空间。
其他文献
按:本文是对日本《武艺》杂志中一篇名为《徐纪老师陈家太极拳》采访报道的翻译整理。虽然采访发生在1994年,但徐纪老师“大道至简”的回答却值得练习陈氏太极拳者细细品味,并没有过时。  徐纪1941年生于上海,曾跟随韩庆堂学得长拳,随即拜刘云樵为师。经过多年修炼,修得八极拳、劈挂拳、八卦拳、螳螂拳、形意拳、迷踪拳、长拳等拳术。之后,他作为“武坛国术推广中心”的总教练,培育了众多弟子。1978年,他于美
期刊
防刺腹截肘斩颈膝顶头    1.制敌技法  (1)我(左者,下同)与歹徒(右者,下同)相遇,如果歹徒右手握剑式持刀拦住我去路,欲行抢劫,我则左脚速撤步,身势屈蹲后坐,右脚前掌抵地成右玄机步,与歹徒拉开攻防距离,右立掌屈肘前举作为引手,左立掌屈肘置于右肩前,两手臂以守门式护住上盘要位,意力运达两手十指。目视歹徒持刀之手(图1)。  (2)歹徒若威胁不成,必会恼羞成怒,出刀攻击。如果歹徒左拳虚晃,身步
期刊
内功是太极拳技的核心。它可以增强人的体质,提高拳艺水平,增加技击力度,亦可强化人体抗御外力的能力。这诸多功能均来自于“内气”锻炼,以及“气动”与“体动”的完美结合,而内功的独立修为则是前提。  大多数习练太极拳者都知道“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其实,这就是内功训练的总体内容和行拳要求。所谓“以心行气”就是指用意识引导内气,并按人的意志循经运行;所谓“以气运身”就是把内气运送到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某几个部
期刊
(五)“闪电手”马英图    马英图,字健勋,回族,生于1898年,卒于1956年,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杨石桥村人。小时候跟随父亲马捷元、家兄马凤图练习武术。英图少年时身体就十分健壮,勇猛之名扬于乡里。兄弟俩先是随盐山县黄龙潭村黄林彪先生学习通背劈挂拳法,1904年,大哥凤图备重礼(其中包括一对上品毛桶和一副眼镜),带着他到罗疃村拜张景星先生为师,学习八极拳内招“六大开”、“八大招”及六合大
期刊
白眉派拳术是南拳中独树一帜的上乘功夫,它集各家之长,内外兼修,包括三形、四标、六劲、八式等要诀。  “三形”为手、身、步的形态,要求圆(指手法圆滑顺变)、扁(将身体压低,减少对敌的面积)、薄(指步法从窄位切入)。  “四标”即指内劲,即吞、吐、浮、沉。其中,“吞”是收纳、含蓄的意思,表现在身形上,身未退而胸向里折则为吞;表现在劲力方面,则是拉劲和揪劲,如气吞山河之势,尽摄己中。“吐”是发放外棚的意
期刊
陈广路这个名字,在大多数读者的眼里是非常陌生的,对于哈市武术界的年轻同道来说,恐怕也不大熟悉。然而,黑龙江老一辈的武术家,如陈再实先生、张继修先生、王连成先生、孙铭九先生当年都曾经器重他,对他表示关怀和敬意。陈广路先生是怎样的人?为什么得武林前辈的器重?他在什么精神的驱动下,沉寂三十年后又奋然提笔著书弘扬中华武术的瑰宝——天罡绵掌拳?乍暖还寒的阳春三月,本刊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问:是何种思
期刊
十大真形归定把中的鹞形钻天把,是继虎形双把式之后的第四个单练归定把式。    一、动作要领    1.定步鹞形钻天把:由轻扑站,屈身下沉,塌肩坠肘,双掌根下按,以腰腹带动双掌在下沉中向右翻转(下蹲的高度视个人情况而定),整个身体在拧裹螺旋中运行,体重由后脚(右脚)逐渐随身动转移至前脚(左脚),完成下蹲的定式。然后身体向右转,左脚蹬地,身体边旋转边站起,双掌同时向有转,右掌转至头部右上方,略高于头部
期刊
桩步又叫桩功,因桩功是拳术中的一种很重要的基本功夫,所以它既有强壮身心(能使体内的中气保持中正安舒)之功,又有稳定平衡之能。太极拳中有很多桩步练法,这里只介绍吴氏太极拳中最基本的四种桩法。    1.马步站桩    练步之法以马步为基础。马步,又名马裆、地盆或站桩。为什么要练马步站桩呢?因其步稳气沉,不但可免血气上浮和呼吸短促之病,而且可使浮力渐去,得到气力沉重的效果。虽然拳术多半都在练手上的功夫
期刊
第一式刀技 向前(正面)    意义:敌我互相对峙,我预感对手有杀机,即先发制人,拔刀向对手太阳穴挥击,即由正面向下斩。  动作:一、正面而坐,三次呼吸后(吸第三次气息时),两手稳握刀柄和鞘口,同时推刀离鞘,直起腰部,竖起双足足尖,使上身垂直于地面,将鞘向左扭,慢慢拔出刀,至刀尖差10厘米出鞘时,右足踏出,同时将刀水平地向对方太阳穴挥击。  注:刀拔出时,左手握住鞘口,小指押鞘,擦着左腰带,左肘要
期刊
(鸟台)形是李老能仿猛禽编创的动作    李老能(1807-1888年),字能然,直隶深州窦王庄村人,身材魁梧,性格憨厚,出身于独尊儒术的家庭。他是读书人,知识非常渊博,熟悉道家方术之天文、历法、医术、占卜、遁甲等,懂道教《道藏》之《胎息经》、《胎息气经》学,研究道教“修仙”方法。道教理论称,经过修炼,人的呼吸可以做到“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    “胎息”亦作“导引”,又为“道引”,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