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双百"方针是毛泽东同志1957年正式提出的我党指导科学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刻历史背景下,继续深入贯彻"双百"方针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双百方针的历史发展、和谐社会下的基本理解和基本要求三个维度出发,探讨和谐社会视阈下"双百"方针的发展与贯彻问题。
关键词:"双百"方针 和谐社会 历史发展 基本理解 基本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1]。其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始于1957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正式提出并系统论述的。半个世纪以来,"双百"方针在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实践证明,它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基本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深入贯彻"双百"方针,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和谐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双百"方针的历史发展
"双百"方针是我们党指导科学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体现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双百"方针的提出,在当时,对于我们反对各种影响科学文化发展的错误倾向如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和形式主义,解除广大知识分子和科学工作者的思想束缚,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学术思想的繁荣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思想理论界、文化艺术界一度出现了非常活跃的局面,呈现出良好发展的趋势。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左"倾思想的影响,在后来贯彻"双百"方针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不应有的失误,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纠正了"左"倾错误,在改革开放中恢复和发展了"双百"方针,积累了新的经验,迈出了新的步伐。
当前,我们正处在建国以后贯彻"双百"方针、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的最好时期。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决定,为贯彻"双百"方针提供了新的历史条件。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和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我们进一步正确理解"双百"方针,积极用好"双百"方针,深入贯彻"双百"方针指明了方向。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顺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潮流,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规律和方向,必将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走出更广阔的道路。
二、"双百"方针在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基本理解
实践证明,坚持党的领导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与贯彻"双百"方针是应该统一,也是可以统一的。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2]之所以要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来做到"两个促进",是因为科学、艺术和文化的发展有它们自身相对独立的规律性,需要进行自由的学术探讨和艺术创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对学术研究和艺术创造自由的肯定和拓展。
"双百"方针体现了对科学文化工作者主体地位和学术人格的尊重,也体现了认识发展的规律。毛泽东指出:"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3]针对一些同志在这个问题上的顾虑,他还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4]回顾中外历史,凡是科学文化比较昌盛的时期,都与当时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下,鼓励思想解放和学术自由有关。无产阶级政党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有辩证法精神的政党,是为公为民、彻底唯物主义的政党,坚持思想解放和学术自由既是党的与时俱进的思想理论品格的体现,也是党的政治胸怀和执政力量的体现。
三、构建和谐社会中贯彻"双百"方针的基本要求
贯彻"双百"方针,首先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而不同。其次要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应该看到,任何学术研究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和渗透是必然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更为突出。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人文社会科学还是在对一些社会经济政治问题进行学术探讨,这些研究成果为社会经济政治服务是不争的事实。讲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并不是要人为地隔离学术与政治的社会联系,而是要尊重学术是非的学理辩明途径。在学术研究领域,应提倡和尊重实事求是、独立思考,提倡公平、公正、平等、平和的争鸣和讨论;允许说理充分、坦诚相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支持和保证不同形式、风格的学术的自由发展和相互了解、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列宁指出:理论是灰色的,生活是常青的。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自己的真实意义。尊重实践,付诸实践,才能使我们真正找到真理,修正错误。"双百"方针只有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生命力和作用,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丰富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意识出现多样化趋向,而现代通讯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又赋予了这种多样化的社会意识以快捷便利的表达和传播方式。这是"双百"方针提出的那个时代不可能想到的事情。这些新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使得贯彻"双百"方针有了更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社会要求,有了更广阔的社会平台和更方便的条件;另一方面,又使得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各种干扰甚至有害信息或因素增加。如何适应信息接受方式和意见表达渠道日益多样化的趋势,加强舆论引导,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参与和共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们今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贯彻"双百"方针、发展"双百"方针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OL].新华网,2007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4]龚育之,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M].上海:三联书店,1986
作者简介:毛政(1988--),男,江苏扬州人,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谢海风(1986--),男,福建安溪人,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双百"方针 和谐社会 历史发展 基本理解 基本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1]。其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始于1957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正式提出并系统论述的。半个世纪以来,"双百"方针在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实践证明,它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基本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深入贯彻"双百"方针,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和谐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双百"方针的历史发展
"双百"方针是我们党指导科学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体现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双百"方针的提出,在当时,对于我们反对各种影响科学文化发展的错误倾向如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和形式主义,解除广大知识分子和科学工作者的思想束缚,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学术思想的繁荣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思想理论界、文化艺术界一度出现了非常活跃的局面,呈现出良好发展的趋势。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左"倾思想的影响,在后来贯彻"双百"方针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不应有的失误,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纠正了"左"倾错误,在改革开放中恢复和发展了"双百"方针,积累了新的经验,迈出了新的步伐。
当前,我们正处在建国以后贯彻"双百"方针、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的最好时期。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决定,为贯彻"双百"方针提供了新的历史条件。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和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我们进一步正确理解"双百"方针,积极用好"双百"方针,深入贯彻"双百"方针指明了方向。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顺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潮流,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规律和方向,必将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走出更广阔的道路。
二、"双百"方针在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基本理解
实践证明,坚持党的领导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与贯彻"双百"方针是应该统一,也是可以统一的。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2]之所以要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来做到"两个促进",是因为科学、艺术和文化的发展有它们自身相对独立的规律性,需要进行自由的学术探讨和艺术创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对学术研究和艺术创造自由的肯定和拓展。
"双百"方针体现了对科学文化工作者主体地位和学术人格的尊重,也体现了认识发展的规律。毛泽东指出:"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3]针对一些同志在这个问题上的顾虑,他还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4]回顾中外历史,凡是科学文化比较昌盛的时期,都与当时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下,鼓励思想解放和学术自由有关。无产阶级政党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有辩证法精神的政党,是为公为民、彻底唯物主义的政党,坚持思想解放和学术自由既是党的与时俱进的思想理论品格的体现,也是党的政治胸怀和执政力量的体现。
三、构建和谐社会中贯彻"双百"方针的基本要求
贯彻"双百"方针,首先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而不同。其次要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应该看到,任何学术研究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和渗透是必然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更为突出。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人文社会科学还是在对一些社会经济政治问题进行学术探讨,这些研究成果为社会经济政治服务是不争的事实。讲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并不是要人为地隔离学术与政治的社会联系,而是要尊重学术是非的学理辩明途径。在学术研究领域,应提倡和尊重实事求是、独立思考,提倡公平、公正、平等、平和的争鸣和讨论;允许说理充分、坦诚相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支持和保证不同形式、风格的学术的自由发展和相互了解、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列宁指出:理论是灰色的,生活是常青的。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自己的真实意义。尊重实践,付诸实践,才能使我们真正找到真理,修正错误。"双百"方针只有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生命力和作用,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丰富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意识出现多样化趋向,而现代通讯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又赋予了这种多样化的社会意识以快捷便利的表达和传播方式。这是"双百"方针提出的那个时代不可能想到的事情。这些新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使得贯彻"双百"方针有了更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社会要求,有了更广阔的社会平台和更方便的条件;另一方面,又使得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各种干扰甚至有害信息或因素增加。如何适应信息接受方式和意见表达渠道日益多样化的趋势,加强舆论引导,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参与和共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们今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贯彻"双百"方针、发展"双百"方针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OL].新华网,2007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4]龚育之,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M].上海:三联书店,1986
作者简介:毛政(1988--),男,江苏扬州人,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谢海风(1986--),男,福建安溪人,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