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校园里,活动丰富,笑脸多;家庭中,书香四溢,亲情浓”。自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颁布实施以来,崇文实验学校在立德树人理念指引下,立足传统,推陈出新,探索出了一条以学校教育变革为主轴的“三提三增”家校社协同育人路径,让“双减”切实落地,为学生成长打造更高质量的教育生态。
【基金项目】
:
2021年度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一般规划课题“共同富裕示范区背景下城市高品质学校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100552706B)的研究成果之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校园里,活动丰富,笑脸多;家庭中,书香四溢,亲情浓”。自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颁布实施以来,崇文实验学校在立德树人理念指引下,立足传统,推陈出新,探索出了一条以学校教育变革为主轴的“三提三增”家校社协同育人路径,让“双减”切实落地,为学生成长打造更高质量的教育生态。
其他文献
<正>近年来,随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打造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越来越受到重视。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肯定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工作要求。
现如今的德育同过去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有一定的创新,也是在传统德育理念与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就应当注重纵横、上下等多方面的同步一体化,在此意义上实现多角度兼顾。家校社协同育人要想取得理想的成效,就需要建立德育评价体系,使家校社的协同教育更加实事求是,在此过程中找准定位,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当今社会,中国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高速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升级换代,不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信息技术及应用,比如元宇宙概念、数字货币、云计算、数据中心等。信息技术企业快速高效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亟待解决和重点关注的问题,而信息技术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的源头在于公司内部研发投入和外部技术并购,此次研究希望借助文献分析和实证检验的结果提出行之有效的意见和建议,方便企业、政府和投资者思
长期以来由于政府融资平台营运状况不透明,加上政府通过它大量借贷进行投资,导致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加剧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威胁了金融系统的稳定。在此背景下2014年中央要求剥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职能,一定程度上倒逼融资平台进行市场化转型提高自身造血能力,但大部分融资平台仍未摆脱与政府的联系。自2017年中央提出高质量发展观念以及2018年要求防范化解隐性债务以来,多地发文推进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融
基金作为金融行业的一种理财工具,在中国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了公募基金的投资。截至2021年底,公募基金的规模达到了25万亿元,基金数量达到了9175只,这充分说明了公募基金在国内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目前,国内关于基金经理自身的个人特征与其管理的基金的业绩之间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例如,两者的具体影响机制还没有定论。基金经理自身的特征能否对其管理基金的业绩产生显著影响、
IPO抑价使得金融资源更多地分配给以投资者为代表的金融体系而非以创新企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这种金融资源的错配与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不符。因此,学术界致力于研究IPO抑价的成因以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并在此期间诞生了一系列关于IPO抑价成因的理论假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信息不对称理论,这一理论的支持者主张IPO抑价主要源于发行企业、新股承销商以及投资者三者当中存在的各种不同形式的信息不对称,这会增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近日,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本期,本刊聚焦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主题,邀请北京师范大学余清臣教授从理论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和剖析,并从市、区、校三个层面为读者呈现北京市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方面开展的卓有成效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发生变化,地方政府面临着收入下滑和支出刚性增长的压力,举借债务成为地方政府匹配支出责任的重要资金来源。但在新《预算法》实施前,地方政府更多地通过融资平台等渠道进行融资,加剧了债务的隐性风险。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打好三大攻坚战,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的解决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应有之义。在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因素中,土地资源配置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土地作为地方政府掌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模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意义日益凸显,而传统要素禀赋结构下体制转轨红利、劳动力红利及资源要素红利式微造成新旧动能转换受限,在此环境下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资源配置效率优化、顺应新常态从而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趋势的重要选择。企业微观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与政府产业政策相关,政府通过对市场的合理干预与之形成良性互补,产业政策是政府借以推动产业发展和结构转型的重要工具之一
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成为中国面向未来更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指导理念,绿色产业和绿色能源转型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经济增长点。以光伏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作为绿色产业和能源转型的典型,在“十二五”规划时期被纳入了面向未来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更加强调绿色引领,并且将绿色产业、绿色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以光伏太阳能为主的战略新兴产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产业的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