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法治相悖的人民监督员制度

来源 :时代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人民检察院为回应“谁来监督监督者”的质问声中出台的,也是检察院为了应付司法腐败而主动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接受监督的政治姿态。由于这一制度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通过权力强制推行的一项司法改革的重大举措,因而在一个习惯于“向上看”的国民思维里,讨论也就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以“人民监督员”为关键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可检索到有关这一制度的论文38篇。
  但是,人民监督员制度不符合法治的精神与要求,与司法改革的法治主义方向相悖。
  对司法个案进行业务监督,其条件是监督者必须具有相应的法律专业水平。也正是因为这一要求,《规定》要求“人民监督员应当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政策、法律知识。”如果“人民监督员不具有法律知识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建议确认单位解除其职务。”因此,人民监督员的工作性质其实主要针对的是司法活动的业务,希望通过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来起到把关的作用,或者使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获得人民监督员的认可从而获得社会的公信力。至于要求人民监督员监督办案人员是否存在腐败则是次要的。人民监督员只是通过其个案的业务监督从中去发现检察院的违法乱纪。《规定》要求“人民监督员发现检察人员在办案中有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违法违纪情况的,可以提出意见。”表明了人民监督员对检察院的违法乱纪行为的监督职能只是附带的,从属于对司法个案的业务监督。
  但是,这种来自外在的对司法个案的业务监督在理论上却是不符合法理的。司法合法与否的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不同:一是内部评价是业内专业人士的评价,外部评价是业外人士的评价,两者相比,前者更具有专业上的权威性。二是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的标准不同,内部评价以程序正义为标准,否认性评价为“违法裁判”;外部评价则以案件的客观事实为依据,当司法裁判与案件事实不符时,否认性评价往往为“错案”的结论。因此,两者比较,前者具有法律性,后者具有社会性。三是内部评价是案件亲历者的评价,外部评价是案件非亲历者的评价,两者相比,前者更具有事实上的说服力。
  对司法的个案监督的前提往往是建立在法律具有确定性假设的基础上。而关于法律是否具有确定性,美国法律现实主义早就将其归结为一种“基本的法律神话”,是一种“恋父情结”的移情反应。法律的确定性只具有相对性:第一,在时间上,法律只有在确定的时间段是确定的,因此评价的依据只能是当时判决的依据;第二,在空间上,法律的确定性具有值域,即在一定的法律范围内是确定的,而在法律范围外则是不确定的。因此,当不同的监督主体用不同的标准去监督司法判决时就可能对是否是有错产生不同的认识。正因为法律的不完全确定性,各国对司法的监督也仅限于司法人员的行为,只要其行为并不违法,其司法的合理与否都必须受到尊重。
  也正是因为上述种种原因,这种来自外在的对司法个案的业务监督在学术界往往遭人诟病,人大对司法的个案监督就经常被人们视为干预司法独立的表现。只不过,在人大的个案监督中,作为被监督者的法院是被动的,而在人民监督员的监督中,作为被监督者的检察院则是采取了主动的姿态,这在政治意义上是不同的,当然也只是政治意义!
  在中国人的潜意识思维里,一提到腐败,就想到要加强监督,企图从加强监督中寻找到救治司法不公的良药。无疑,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出台就迎合了国人的这一心理需求。西方有一個关于和尚分粥的故事,说的是有7个和尚,每餐每人一碗稀饭。但是由谁主持分稀饭却是一个不放心的问题,因为资源的有限性与权力的扩张性必然导致分稀饭者利用权力营私舞弊。西方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是“分者最后端”,有效地化解了不公正的难题。但是,按照中国人的思维却是通过监督的方式来加以解决。先是试图找到一个“大公无私”的老刘来主持分配;发现老刘并不可靠后,又找到另一个也是“思想觉悟高”的老李去监督老刘;发现老李也有问题时,又派“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老张去监督老李。这就是中国人的监督情结。这种层层架屋的监督方式除了文章前面所提到的导致监督成本(国家财政)的不断上升外,其致命的缺陷是陷入“谁来监督监督者”无限循环的怪圈中。层层架屋的监督方式始终是将希望寄予监督者的道德品格上,制度的运作成功依赖于监督者的“道德自律”,因而也就决定了这一监督方式从根本上来讲就不是一种法治设计,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悖论由此凸现。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在全国上下一片司法改革热的背景下出台的,但司法改革的大背景并不能证明其改革的内容就一定具有法治的内涵与意义。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有效展开取决于人民监督员本人的责任心,而对责任心的约束则取决于人民监督员个人的内心品质。道德品质的不确定性与非普遍性往往滋生出行为上的机会主义,因而,寄托于个人道德品质基础上的制度,其获得的一个好的结果往往是出于偶然。机会主义是人治的特点,而法治主义是不讲机会主义的,结果的偶然性恰恰是法治主义所要防范的。
  引进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机制是基于司法人员对腐败病菌不具有免疫力的认识,但是作为实施监督的人民监督员对司法腐败的病菌同样不具有免疫力。人民监督员有了监督的“权力”,即使是表象上的“权力”,也就同样有了被腐蚀、被拉拢的可能。司法人员不能幸免,人民监督员也不能幸免。并且,人民监督员因为不是本职工作而更表现得更超脱因而也就更不可能幸免。因此,韦伯所倡导的形式理性在这里并没有出现。人民监督员被腐蚀、被拉拢的腐败问题又由谁来监督呢?我们是否有必要再引进监督机制来对人民监督员进行再监督呢?因此,当检察院对“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作出了回答后,又制造了新的“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循环监督的制度设计将永远没有止境,因而也就永远不可能为这一连续的追问提供一个确定性。
  司法的工作是一种判断性的工作,它既不同于立法,也不同于行政。其判断的性质本身就要求外在的影响越少越好,独立性是其首要要求。因而,人民监督员制度这种来自外系统的监督就不一定是帮助,而可能是影响司法的独立性。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西方的司法制度及其司法队伍,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于一个行业性的群体而言,伦理道德水准的高下主要并不取决于来自外部的监督和控制,关键的因素在于是否能够建立严格的自治与自律。如果司法透明,公开结论与论证,公开不同意见,公开法律文书,行业的自律与内省的监督机制就会发挥起作用。如果司法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声誉,司法者就不太可能冒违法的职业风险。并且,这种良好的职业声誉也会成为其不断上进的动力,以较好地维护自己的职业形象。来自职业自治体的良好的职业评价所给人的激励远胜过来自自治体外的严密监督。说到实质,司法的自治与自律的关键还在于司法独立。而我们目前不断强化的监督制度其实恰恰是与司法独立的目标越来越远。越是监督,司法越是不能自主。因此,我国目前所要进行的司法改革,q更多的不是监督,而是对法官进行去行政化和去地方化的司法改革,改变法官的行政管理模式,同时将法官从地方权力系统中解放出来。■
其他文献
20世纪有这样一个说法:10亿人民9亿商,还有1亿在开张。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人们对财富的向往。2007年最热门的话题,除过股票应该还是股票,同样也可以从中看出人们对财富的向往。  对于股票,我不懂。原因有两点:一是我对有风险的东西不感兴趣;二是我没有多余的钱来搞投资。但是,“我不反对我的朋友或者同事炒股,人本来就有不同,有人不求在一道上精进,而希望在不同的投资渠道中都有点分散的收益;有人觉得自己
期刊
灵石静升镇    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春秋时晋文公焚绵山地,镇傍山而筑,倚坡凿窑洞,就坡展开院落,层层叠叠;坡下平场,垒土建锢窑,铺以瓦屋大院,有楼有阁,门户重重,家族分院聚居,布局严格,规正成街巷,人聚繁盛,属丘陵地带,山势平缓,水源充沛,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自古林深草茂,物种丰繁。    記者慕名来到静升镇的静升村农村进行调研,中午随便吃点便饭就在村两位义务为村镇考研整理著书的老人的带领下参观了
期刊
编者按:前不久,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发生一起非法砖场涉恶团伙犯罪分子以残忍的手段毒打农民工的刑事案件,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在全社会普遍关注民生疾苦,提倡和谐与文明的今天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入思考。  今年5月27日,这一天却因为洪洞县公安局破获一起非法砖场涉恶团伙犯罪案件而变得不平常。案件的起因是2006年3月,河南省淅川人衡庭汉承包了洪洞县曹生村王兵兵的砖场,双方商定每交砖坯1万块
期刊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局面”的重要任务。中国铝业矿业分公司将打造和谐文化贯穿于建设一流矿业强企的全过程,以和谐文化破解公司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形成了企业新的聚集力,推动了公司和谐、快速发展。   狠抓观念转变,改善心智模式。公司根据改制后员工的思想状况,首先从解放思想,增强危机意识和敬业精神入手,一是开展了“转变观念,争创一流矿业企业大讨论”,用严峻的生产现
期刊
周瑾成,1985年参加工作,现任长庆石油勘探局采油二处处长兼庆巨力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和董事。他在油田修井第一线奋战了11年,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锻炼了较强的管理能力。特别是2001年担任重组整合后的修井公司经理后,面对经营亏损的状况、大而散的作业队伍、重复低效的机构设置等一系列困难,他深思熟虑后定下了“积极面对、先急后缓、重点解决、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     完善机制,夯实发展基础。
期刊
常常听到一个观点:“创业难,守业更难。”这是真的吗?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创业和守业的界限在哪里呢?销售额100亿之内是创业,100亿之外就是守业吗?诞生10年之内是创业,10年之外就是守业吗?品牌第二是创业,第一就是守业吗?  不是这样,我们一直都在创业。  海尔不再创业,而只在守业吗?微软不再创业,而只在守业吗?世界500强不再创业,而只在守业吗?  不是这样,我们一直都在创业。  人类存在
期刊
有资料显示:1999年,我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流动资本占用为31042亿元,资本年周转速度为1.2次,而发达国家的周转速度为15次至18次。如果我国企业的资本周转速度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我国3万亿元流动资本将相当于45万亿元以上。据世界银行估计,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16.7%,也有人估计为20%左右。2000年,我国GDP为8.9万亿元,按20%计算为17800亿元。如果全社会流通费用降低1个百分点
期刊
缩小工农差别、缩小城乡差别,这曾是中国农民做了半个世纪的梦。现在,这个梦想已在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实现。  小桥流水人家,岸上绿树红花……徜徉在苏南农村,无论是昆山千灯镇大潭村,还是常熟梦兰、蒋巷村,这种景致随处可见。在苏南农村,按照江苏省城乡统筹和“两个率先”的发展要求,依托“三化”带动“三农”,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苏南农村已形成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发展格局,农村面貌发生了日新月
期刊
今年6月1日,《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正式实施。其中有一项内容非常引人关注:如果行政机关公务员不尽孝道,拒不承担赡养等义务,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将受到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等处分,情节严重的将被开除。这一条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规范行政惩戒工作的专门行政法规,而对行政机关公务员的个人“孝道”作出具体规定,还是第一次。    孝文化面临断层危机    2006年底,一个普通矿
期刊
“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应当从法律和道德两个层次理解,不可一概而论。”谈及民营企业要肩负的社会责任,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这样说。  厉以宁是在日前举行的“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丛书”首发式上作出如上表示的。他说,社会强调民企应当承担社会责任,这是目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敏感话题之一,但哪些内容算企业社会责任往往界定不清,应该分法律和道德两个层次理解。   “首先是法律层次上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