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张爱玲的小说《色·戒》运用的是精雕细琢的语言和对爱情刻骨铭心的感受,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谱写的是关于人生,人性,特别是对待爱情的选择及态度;李安根据张爱玲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色·戒》基本上以小说为起点,在尊重小说人物和情节的前提下,对原著进行了大胆改编,不光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而且增添许多耐人寻味的情节,并对于人性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刻的探讨和省察。
[关键词]《色·戒》小说 电影 人性
张爱玲的小说《色·戒》从问世那一天起,就不得不面临种种非议,有人认为这是大导演为汉奸的招魂之作,种种反面声音几乎和这本小说刚刚面世时一样,那时的张爱玲不得不出来写一篇题为《羊毛出在羊身上——谈<色·戒>》的文章来为自己辩解。李安就此改编的同名电影也一样面临着种种非议和批评。
本文认为电影和小说是不同的艺术家在用自己特有的艺术手法和技巧演绎各自对艺术和人生的理解。张爱玲运用的是精雕细琢的语言和对爱情刻骨铭心的感受,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谱写的是关于人生、人性,特别是对待爱情的选择及态度;李安则是从小说出发。以之为起点。用电影艺术所特有的画面、语言、技巧来塑造人物、叩问人性。在这方面二者是有着相同之处的,不同的是在小说与电影之间,两位伟大的艺术家都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叙事途径、视角和爆发点。
下面先来看张爱玲的小说,首先,在“色”与“戒”之间,小说突出了“戒”字。小说中的“戒”可以有两种释义:一是“戒止”、二是“戒指”。第一种含义是和前面的“色”相呼应的,“色”即色情、欲望,就是警告人们要戒色。第二种含义则是“色”的延伸和演绎。“戒指”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含义,简单说是一种首饰,一种装饰品,在恋人或是夫妻之间则表达一种承诺、信任或者责任。戴上了这个戒指,双方就要互相忠诚、互相扶持、生死与共。小说中,张爱玲没有集中写色,但是色的因素却贯穿始终,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用美色诱敌上钩的故事,一个演绎了千年还久的美人计的翻版,对于“戒”特别是第二种意义上的“戒”却是浓墨重彩,小说第一句话中我们便找到了它——“麻将桌上白天也开着灯,洗牌的时候一只只钻戒光芒四射。”后面文中提到:“牌桌上的确是戒指展览会”,官太太们在麻将桌上谈论的除了吃饭请客外还是戒指,她们在谈论各自戒指的分量、价格,最好的戒指是哪种——“火油钻没毛病的,涨到十几两、几十两金子一克拉,品芬还说火油钻都是有价无市。”在这样一片关于戒指的讨论声中,其实作者想要烘托的是故事的主人公——王佳芝,因为“只有她没有钻戒,戴来戴去只这只翡翠的,早知不戴了,叫人见笑——正都看不得她。”反复推拖之后。王佳芝终于从牌桌上脱了身,她今天有很重要的任务——与“易先生”约会,然后把他带到一家事先埋伏好人的珠宝店,刺杀行动就此展开。在等待“易”的咖啡馆里,她又想到了戒指,那是易先生的承诺,答应要给她买个戒指。王佳芝就这个问题颠三倒四地想了很久。事情很顺利。易和她走进了那家珠宝店,易先生主动提出要给她买个戒指,而且没有怎么讲价就以十一根金条的价格买下了上面提到的有价无市的粉红钻。也是在这短短的几分钟之内,王佳芝朦朦胧胧地感到:“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接着她说出了让自己送命的两个字——“快走。”
至于小说涉及色的描写,几乎为零,虽然小说从头至尾都是在说一个老掉牙的美人计的故事。但这个主题是沉淀于整个故事叙事之中的。已经成为了背景中的一部分,似乎惟一能够提示这个主题的是小说快收尾时的一句话“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由此可见。在“色”之外,“戒指”才是贯穿于小说前后的一条主线,然而这条主线所承载的却不光光是王佳芝的生命和爱情。还有作者张爱玲对于爱情的理解和幻梦。在这部前后修改了三十多年才发表的小说中,更多地沉淀的是她自己对于爱情的理解和感悟。多年以后她说“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把易先生为她挑选的戒指带上去的一刹那,其实王佳芝的心里就只剩下爱情了,所谓的任务已经无影无踪了,对于她来说,戒指代表着一颗爱她的心,代表了她得到了爱情,她有义务去保护这爱情,不让任何人伤害它,没有什么是值不值得的问题。和爱情相比,生命已经淡然不值一提了。其实这里所表达的正是张爱玲的爱情观——“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小说中的王佳芝正是用自己卑微的生命见证了自己伟大的爱情。然而。外人看来,她的牺牲是无谓的、没有价值的,因为对方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汉奸卖国贼。这一点历来都是这部小说惹人争议的地方。不过。从爱情的角度来看。这似乎也不是什么问题。因为爱情本身就是盲目的,值不值得的问题根本就算不上问题。而那个汉奸易先生虽然亲自下令处决了王佳芝,而那份感情却也是着实存在的,小说中这样写道:“他对战局并不乐观。知道他将来怎样?得一知己,死而无憾。他觉得她的影子会永远依傍他,安慰他。虽然她恨他,她最后对他的感情强烈到是什么感情都不相干了,只是有感情。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羊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她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读了这段话,似乎王佳芝的死也有了些许意义和价值。所以,张爱玲在小说中其实是在叩问一个爱情命题。即恶人心中到底有没有爱情?如果有的话,能够占据多大比重?然而,归根到底,这个问题还是一个关于人性问题的思考,尤其是对于一个恶人,人人得而诛之的汉奸来说还配得上谈人性吗?小说本身似乎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不是一个配不配得上的问题,而是一个本身就存在,而被人们有意回避并漠视的问题。
下面再来看看李安导演拍摄的电影《色·戒》。影片在保留原著主要情节的基础上。对小说进行了大胆的改写,最明显的部分就是将原著中成为背景一部分的“色”痛快淋漓地表现了出来,前后几场床戏,让人触目惊心。仔细想来,这些戏似乎是对张爱玲那句“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这句进行的最大限度的发挥,相比之下,原著中那个贯穿始终的代表“戒”的“戒指”却黯然失色了。除了电影开头的麻将桌上太太们手指上的戒指似乎在暗示着什么的话,到了最后珠宝店里的一场戏。那个硕大的“鸽子蛋”不过是起了一种催化剂的作用,让本已爱上易先生的王佳芝最终在关键时刻忘记了自己的任务,彻底成了爱情的俘虏。从这种角度上来看,电影在这方面对原著的主题进行了深度挖掘和大胆想象,强化并突出了电影的主题,那就是要“戒色”。但是这样一来。电影所表现出来的主题似乎又太狭窄了一些,不像原著那样给人更多想象和思考的空间。然而,换个角度来看。电影似乎又没有简单地停留在戒色这一个层面上,看过电影的人其实都会感觉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色情影片,因为电影在用自己独特 的视角和画面诠释人性,关怀人生。
在电影的前半部分。王佳芝是一个热血青年。凭着一腔爱国激情就接受了一个只有受过专业训练的特务才可承担的任务一刺杀为汪精卫政府服务的大汉奸“易先生”,这一点和小说一样显得不太可信;但是后来她为完成任务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贞操这个情节。倒是有些可信,因为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电影的后半部分,这个人物形象渐渐丰满起来,这时的她已经是一个女人了,一个生活在昔日阴影中的、常逛电影院、寂寞孤独的女人,但革命救国杀汉奸的理想又唤醒了这个疲倦、失落、茫然不知所往的女子。她再次承担了那件需要献身、献情和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任务。她还是那个单纯、热情的青年学生吗?显然不是了。她成熟了。长大了,她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既投入了身体,也投入了感情,然而就是这可恶的感情,或者叫爱情吧,让她在最为关键的时刻,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选择——放弃理想。拥抱爱情;放弃生命,拥抱那刹那间的辉煌。
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视角来看。这个女人的悲剧在于她缺乏忠贞的革命信仰,她在大是大非面前动摇了。她让个人的情感代替了革命理想,她的死也应该是必然的。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看,她的悲剧在于自身,在于她没有看透那个道貌岸然的易先生,没有看透那个杀人如麻的刽子手对于她的爱的本质——她不过是这个恶魔所捉弄、把玩、释放兽欲或者是在残酷的社会现实中寻求些许人性慰藉的工具,电影没有用多少镜头来表现这个大汉奸在杀戮同胞方面的残酷。他的残酷恰恰表现在他对身边这个女性感情的占有和身体的摧残。当然,接下来女性主义者还会追问她没有看清这个家伙本来面貌的原因何在?答案似乎也不难找,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指出,她是一个还没有完全觉醒的女性,一个身受父权制社会戕害的女性,甚至是一个为了一枚昂贵的“鸽子蛋”就丧失所有理性的女人,一个在强势男人面前无法自持的女人。
然而。每个看过电影的人都无法把她和一个革命者的形象联系到一起。也无法认同她是一个见利忘义的贪婪小人。她就是一个女人,一个忍受着心灵的创伤。一个茫然找不到归宿的女人,革命理想不过是她心中一个暂时的寄托,一个借口,一个堂而皇之地让她开始新生活的理由。可问题是。这种新的生活会给她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她也许在整个故事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太多,也没有机会去想太多。在最初的痛苦过后。她接受了这个男人,并开始对他产生了依恋,我想这种感情一方面是正常的,另一方面又是畸形的。说这种爱正常是因为这个男人的存在充实了她的生活,彻底改变了她原本寂寞、孤苦、忧郁的生活,即便他带来的是痛苦也比寂寞要来得痛快。她渴望刺激,而他给了她想要的,他像一条蛇钻进了她的心里,她被他吸引了,接着那枚硕大的钻戒又彻底征服了她。说这种爱是畸形的。原因在于这是一场经过精心策划和导演的爱情,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首先动机就存在问题;其次,他们之间的爱发生的时间和背景都是错误的,他们在楼上做爱时,楼下那只巨型犬似乎不光在渲染着男主人公的残暴,更让人感到这是一个不该有爱的地方。如果有的话。那能是怎样一种存在呢?这是最令人感到痛苦的地方,也是电影在用其独特的叙事手法所要展现给观众的,这里观众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地挣扎在社会和历史洪流中却又向往美好爱情的女人,然而历史的车轮无情地碾碎了她的爱之梦和生之花。
在别人的眼里,这个结局对女主人公而言似乎是一场人生的悲剧,她为了一段不应有的、或许只是虚幻的爱情,结束了如花的生命。可是,无论是悲是喜、是真是幻,她的死总是那么让人柔肠百转,因为在她心里,那种感情是实实在在的,那个刽子手打动了她心中那最柔软的部分,于是一段畸形的交往、一段也许是她还未完全弄懂的感情点亮了她心中那盏暗淡的灯。她勇敢地为了那些许灯光燃烧了自己。在这点上,电影忠实于原著作者张爱玲的爱情观的——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并进行了最为深刻的诠释。她死了。在她的内心深处是否懊悔自己的选择。我们不得而知。可是,她留给观众的却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以及一个让人永远都感到困惑的关于人性的叩问。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理解。似乎电影中塑造的王佳芝要比小说中的王佳芝更加丰满,更加真实,观众看到了一个成长中的王佳芝,一个从恨到爱的王佳芝,一个柔弱的女子在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在爱情的感召下所表现出来的坚定和无怨无悔,这些都是电影让人感动和回味的地方。
和女主人公相比,电影中的汉奸易先生在性格方面似乎相对要简单一些,他内心阴郁,城府极深,杀人如麻。他每天的工作充斥着折磨与哀嚎,并通过折磨着别人来延续快感,同时也在践踏着自己的良知。他对任何人已经失去信任,只剩下了猜忌和怀疑。也只有这样,他才能活在动荡不安的旧上海。这样的人,杀人越多。胆子越小,他已经不能停下。也正是因为这些,听王佳芝说自己恨他后。他才能轻轻的把对方搂过来说:“我相信你恨我,我已经很久没相信过人。”也许也正是因为这些,王佳芝深情的歌声才最终打动了这个男人,让这个早已不知泪如何物的男人潸然泪下,这个情节可以说是影片中对易先生这个汉奸在人性方面挖掘得最深的一笔。然而,红颜带来的感动是暂时的,刽子手终究是刽子手。最终他也不过是一个用色和钱易情,又用情易命的恶徒而已,电影末尾他一个人坐在王佳芝的床上,那个样子就像是一个刚刚侥幸脱险还惊魂未定的狡猾的狐狸,似在回味着过往的每个细节,又似在思考下一步该怎么走,这和小说末尾所刻画的那个缅怀红颜、喟叹人性的易先生是有着很大差别的。此外,从电影的叙事中,观众也看不出他对王佳芝有多少真情。一个价值不菲的戒指对于他这等身份的人又算得了什么呢?换言之,他和每一个风月女子都可能是这么玩的,不同的是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程度有深有浅罢了。
和小说相比。改编的电影充分利用了自身的能动性,在成功呈现并再次塑造了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同时,还成功塑造了一些配角,这些小人物在许多方面也同样是发人深思的。电影中的“老吴”在小说中是一个影子似的人物。一个始终站在幕后指挥这幕大戏并最后溜之大吉的人物。电影中,这个角色露了面。可以说是正方中最高的指挥官。似乎代表了正义。不过,从人性看去,你能说这个成熟的男人心中所背负的阴影及自己心态的扭曲,又能胜过汉奸易先生多少?他可以面不改色的让一个女学生独处狼窝。他可以轻描淡写的说着毒药的用法,可以和杀死妻儿的仇人隔张桌子吃饭而面不改色;他对王佳芝只有一个大概从未想过要兑现的承诺——完成任务后,送你去英国,但王还没有离开他就烧毁了王要他转交给其父的信。从本质来说,他和易先生又有多少区别呢?不过各为其主罢了。王佳芝,这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情的女子不过是他们手中操纵的一个棋子罢了。这是否也是人性的悲哀呢?
回头再看电影中的几个爱国青年,他们个个满腔热血,欲为国家除奸效力。但除了青春和满腔热情,他们似乎不谙世事。当心中的理想突然遇上现实,即使已经准备或想象过多次,却无法从容面对。影片中,几个大学生知道汉奸易先生可能就要进来,他们盼望已久的机会就要来了的时候,竟然一片慌乱、个个汗流满面、莫名紧张,拿刀拿枪的手抖个不停。胆识谋略,临危不惧。很多东西,都还不是他们所拥有的,他们要用青春去换。于是盲目的热情换来的是齐刷刷的跪在崖前,等待结束生命的枪声。对许多人来说,死前的哭泣。恐惧,打抖的样子玷污了革命者的形象。此刻,他们应该正义凛然才是。然而。我认为,这也是电影中极为传神的一笔。电影本没有打算把他们塑造成救国救民的英雄,他们只是空有报国之志。但又盲目盲从并略显无知的青年。在一个或许不知所谓的信仰下。在那黯淡的岁月里,去尝试一个在理想中光荣伟大,而在真正的革命浪潮中却似乎毫无意义的事情。他们的死似乎没有多少意义和价值,然而,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又有多少人是清醒地面对一切并认清一切的呢?假如再让他们选择,这些年轻鲜活的生命,他们还会这样做吗?电影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观众们可以去思考。
从上文中的分析可以看出,电影基本上以小说为起点,在尊重小说人物和情节的前提下,对原著进行了大胆改编,不光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了。而且增添许多耐人寻味的情节,尤其是其对于人性的探讨,似乎要比原著还要深入和广泛,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应该说这是一部改编的很成功的电影。最后,有必要强调一句。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在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来塑造人物,深化主题,以期在艺术上取得更高深的造诣,并最终感动读者与观众。其实,这一点不仅仅是张爱玲这样的文学大家或李安这样的国际知名导演所刻意追求的,更应该是每一个文艺工作者所孜孜以求,并求之无悔的。
[关键词]《色·戒》小说 电影 人性
张爱玲的小说《色·戒》从问世那一天起,就不得不面临种种非议,有人认为这是大导演为汉奸的招魂之作,种种反面声音几乎和这本小说刚刚面世时一样,那时的张爱玲不得不出来写一篇题为《羊毛出在羊身上——谈<色·戒>》的文章来为自己辩解。李安就此改编的同名电影也一样面临着种种非议和批评。
本文认为电影和小说是不同的艺术家在用自己特有的艺术手法和技巧演绎各自对艺术和人生的理解。张爱玲运用的是精雕细琢的语言和对爱情刻骨铭心的感受,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谱写的是关于人生、人性,特别是对待爱情的选择及态度;李安则是从小说出发。以之为起点。用电影艺术所特有的画面、语言、技巧来塑造人物、叩问人性。在这方面二者是有着相同之处的,不同的是在小说与电影之间,两位伟大的艺术家都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叙事途径、视角和爆发点。
下面先来看张爱玲的小说,首先,在“色”与“戒”之间,小说突出了“戒”字。小说中的“戒”可以有两种释义:一是“戒止”、二是“戒指”。第一种含义是和前面的“色”相呼应的,“色”即色情、欲望,就是警告人们要戒色。第二种含义则是“色”的延伸和演绎。“戒指”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含义,简单说是一种首饰,一种装饰品,在恋人或是夫妻之间则表达一种承诺、信任或者责任。戴上了这个戒指,双方就要互相忠诚、互相扶持、生死与共。小说中,张爱玲没有集中写色,但是色的因素却贯穿始终,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用美色诱敌上钩的故事,一个演绎了千年还久的美人计的翻版,对于“戒”特别是第二种意义上的“戒”却是浓墨重彩,小说第一句话中我们便找到了它——“麻将桌上白天也开着灯,洗牌的时候一只只钻戒光芒四射。”后面文中提到:“牌桌上的确是戒指展览会”,官太太们在麻将桌上谈论的除了吃饭请客外还是戒指,她们在谈论各自戒指的分量、价格,最好的戒指是哪种——“火油钻没毛病的,涨到十几两、几十两金子一克拉,品芬还说火油钻都是有价无市。”在这样一片关于戒指的讨论声中,其实作者想要烘托的是故事的主人公——王佳芝,因为“只有她没有钻戒,戴来戴去只这只翡翠的,早知不戴了,叫人见笑——正都看不得她。”反复推拖之后。王佳芝终于从牌桌上脱了身,她今天有很重要的任务——与“易先生”约会,然后把他带到一家事先埋伏好人的珠宝店,刺杀行动就此展开。在等待“易”的咖啡馆里,她又想到了戒指,那是易先生的承诺,答应要给她买个戒指。王佳芝就这个问题颠三倒四地想了很久。事情很顺利。易和她走进了那家珠宝店,易先生主动提出要给她买个戒指,而且没有怎么讲价就以十一根金条的价格买下了上面提到的有价无市的粉红钻。也是在这短短的几分钟之内,王佳芝朦朦胧胧地感到:“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接着她说出了让自己送命的两个字——“快走。”
至于小说涉及色的描写,几乎为零,虽然小说从头至尾都是在说一个老掉牙的美人计的故事。但这个主题是沉淀于整个故事叙事之中的。已经成为了背景中的一部分,似乎惟一能够提示这个主题的是小说快收尾时的一句话“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由此可见。在“色”之外,“戒指”才是贯穿于小说前后的一条主线,然而这条主线所承载的却不光光是王佳芝的生命和爱情。还有作者张爱玲对于爱情的理解和幻梦。在这部前后修改了三十多年才发表的小说中,更多地沉淀的是她自己对于爱情的理解和感悟。多年以后她说“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把易先生为她挑选的戒指带上去的一刹那,其实王佳芝的心里就只剩下爱情了,所谓的任务已经无影无踪了,对于她来说,戒指代表着一颗爱她的心,代表了她得到了爱情,她有义务去保护这爱情,不让任何人伤害它,没有什么是值不值得的问题。和爱情相比,生命已经淡然不值一提了。其实这里所表达的正是张爱玲的爱情观——“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小说中的王佳芝正是用自己卑微的生命见证了自己伟大的爱情。然而。外人看来,她的牺牲是无谓的、没有价值的,因为对方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汉奸卖国贼。这一点历来都是这部小说惹人争议的地方。不过。从爱情的角度来看。这似乎也不是什么问题。因为爱情本身就是盲目的,值不值得的问题根本就算不上问题。而那个汉奸易先生虽然亲自下令处决了王佳芝,而那份感情却也是着实存在的,小说中这样写道:“他对战局并不乐观。知道他将来怎样?得一知己,死而无憾。他觉得她的影子会永远依傍他,安慰他。虽然她恨他,她最后对他的感情强烈到是什么感情都不相干了,只是有感情。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羊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她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读了这段话,似乎王佳芝的死也有了些许意义和价值。所以,张爱玲在小说中其实是在叩问一个爱情命题。即恶人心中到底有没有爱情?如果有的话,能够占据多大比重?然而,归根到底,这个问题还是一个关于人性问题的思考,尤其是对于一个恶人,人人得而诛之的汉奸来说还配得上谈人性吗?小说本身似乎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不是一个配不配得上的问题,而是一个本身就存在,而被人们有意回避并漠视的问题。
下面再来看看李安导演拍摄的电影《色·戒》。影片在保留原著主要情节的基础上。对小说进行了大胆的改写,最明显的部分就是将原著中成为背景一部分的“色”痛快淋漓地表现了出来,前后几场床戏,让人触目惊心。仔细想来,这些戏似乎是对张爱玲那句“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这句进行的最大限度的发挥,相比之下,原著中那个贯穿始终的代表“戒”的“戒指”却黯然失色了。除了电影开头的麻将桌上太太们手指上的戒指似乎在暗示着什么的话,到了最后珠宝店里的一场戏。那个硕大的“鸽子蛋”不过是起了一种催化剂的作用,让本已爱上易先生的王佳芝最终在关键时刻忘记了自己的任务,彻底成了爱情的俘虏。从这种角度上来看,电影在这方面对原著的主题进行了深度挖掘和大胆想象,强化并突出了电影的主题,那就是要“戒色”。但是这样一来。电影所表现出来的主题似乎又太狭窄了一些,不像原著那样给人更多想象和思考的空间。然而,换个角度来看。电影似乎又没有简单地停留在戒色这一个层面上,看过电影的人其实都会感觉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色情影片,因为电影在用自己独特 的视角和画面诠释人性,关怀人生。
在电影的前半部分。王佳芝是一个热血青年。凭着一腔爱国激情就接受了一个只有受过专业训练的特务才可承担的任务一刺杀为汪精卫政府服务的大汉奸“易先生”,这一点和小说一样显得不太可信;但是后来她为完成任务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贞操这个情节。倒是有些可信,因为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电影的后半部分,这个人物形象渐渐丰满起来,这时的她已经是一个女人了,一个生活在昔日阴影中的、常逛电影院、寂寞孤独的女人,但革命救国杀汉奸的理想又唤醒了这个疲倦、失落、茫然不知所往的女子。她再次承担了那件需要献身、献情和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任务。她还是那个单纯、热情的青年学生吗?显然不是了。她成熟了。长大了,她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既投入了身体,也投入了感情,然而就是这可恶的感情,或者叫爱情吧,让她在最为关键的时刻,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选择——放弃理想。拥抱爱情;放弃生命,拥抱那刹那间的辉煌。
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视角来看。这个女人的悲剧在于她缺乏忠贞的革命信仰,她在大是大非面前动摇了。她让个人的情感代替了革命理想,她的死也应该是必然的。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看,她的悲剧在于自身,在于她没有看透那个道貌岸然的易先生,没有看透那个杀人如麻的刽子手对于她的爱的本质——她不过是这个恶魔所捉弄、把玩、释放兽欲或者是在残酷的社会现实中寻求些许人性慰藉的工具,电影没有用多少镜头来表现这个大汉奸在杀戮同胞方面的残酷。他的残酷恰恰表现在他对身边这个女性感情的占有和身体的摧残。当然,接下来女性主义者还会追问她没有看清这个家伙本来面貌的原因何在?答案似乎也不难找,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指出,她是一个还没有完全觉醒的女性,一个身受父权制社会戕害的女性,甚至是一个为了一枚昂贵的“鸽子蛋”就丧失所有理性的女人,一个在强势男人面前无法自持的女人。
然而。每个看过电影的人都无法把她和一个革命者的形象联系到一起。也无法认同她是一个见利忘义的贪婪小人。她就是一个女人,一个忍受着心灵的创伤。一个茫然找不到归宿的女人,革命理想不过是她心中一个暂时的寄托,一个借口,一个堂而皇之地让她开始新生活的理由。可问题是。这种新的生活会给她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她也许在整个故事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太多,也没有机会去想太多。在最初的痛苦过后。她接受了这个男人,并开始对他产生了依恋,我想这种感情一方面是正常的,另一方面又是畸形的。说这种爱正常是因为这个男人的存在充实了她的生活,彻底改变了她原本寂寞、孤苦、忧郁的生活,即便他带来的是痛苦也比寂寞要来得痛快。她渴望刺激,而他给了她想要的,他像一条蛇钻进了她的心里,她被他吸引了,接着那枚硕大的钻戒又彻底征服了她。说这种爱是畸形的。原因在于这是一场经过精心策划和导演的爱情,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首先动机就存在问题;其次,他们之间的爱发生的时间和背景都是错误的,他们在楼上做爱时,楼下那只巨型犬似乎不光在渲染着男主人公的残暴,更让人感到这是一个不该有爱的地方。如果有的话。那能是怎样一种存在呢?这是最令人感到痛苦的地方,也是电影在用其独特的叙事手法所要展现给观众的,这里观众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地挣扎在社会和历史洪流中却又向往美好爱情的女人,然而历史的车轮无情地碾碎了她的爱之梦和生之花。
在别人的眼里,这个结局对女主人公而言似乎是一场人生的悲剧,她为了一段不应有的、或许只是虚幻的爱情,结束了如花的生命。可是,无论是悲是喜、是真是幻,她的死总是那么让人柔肠百转,因为在她心里,那种感情是实实在在的,那个刽子手打动了她心中那最柔软的部分,于是一段畸形的交往、一段也许是她还未完全弄懂的感情点亮了她心中那盏暗淡的灯。她勇敢地为了那些许灯光燃烧了自己。在这点上,电影忠实于原著作者张爱玲的爱情观的——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并进行了最为深刻的诠释。她死了。在她的内心深处是否懊悔自己的选择。我们不得而知。可是,她留给观众的却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以及一个让人永远都感到困惑的关于人性的叩问。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理解。似乎电影中塑造的王佳芝要比小说中的王佳芝更加丰满,更加真实,观众看到了一个成长中的王佳芝,一个从恨到爱的王佳芝,一个柔弱的女子在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在爱情的感召下所表现出来的坚定和无怨无悔,这些都是电影让人感动和回味的地方。
和女主人公相比,电影中的汉奸易先生在性格方面似乎相对要简单一些,他内心阴郁,城府极深,杀人如麻。他每天的工作充斥着折磨与哀嚎,并通过折磨着别人来延续快感,同时也在践踏着自己的良知。他对任何人已经失去信任,只剩下了猜忌和怀疑。也只有这样,他才能活在动荡不安的旧上海。这样的人,杀人越多。胆子越小,他已经不能停下。也正是因为这些,听王佳芝说自己恨他后。他才能轻轻的把对方搂过来说:“我相信你恨我,我已经很久没相信过人。”也许也正是因为这些,王佳芝深情的歌声才最终打动了这个男人,让这个早已不知泪如何物的男人潸然泪下,这个情节可以说是影片中对易先生这个汉奸在人性方面挖掘得最深的一笔。然而,红颜带来的感动是暂时的,刽子手终究是刽子手。最终他也不过是一个用色和钱易情,又用情易命的恶徒而已,电影末尾他一个人坐在王佳芝的床上,那个样子就像是一个刚刚侥幸脱险还惊魂未定的狡猾的狐狸,似在回味着过往的每个细节,又似在思考下一步该怎么走,这和小说末尾所刻画的那个缅怀红颜、喟叹人性的易先生是有着很大差别的。此外,从电影的叙事中,观众也看不出他对王佳芝有多少真情。一个价值不菲的戒指对于他这等身份的人又算得了什么呢?换言之,他和每一个风月女子都可能是这么玩的,不同的是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程度有深有浅罢了。
和小说相比。改编的电影充分利用了自身的能动性,在成功呈现并再次塑造了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同时,还成功塑造了一些配角,这些小人物在许多方面也同样是发人深思的。电影中的“老吴”在小说中是一个影子似的人物。一个始终站在幕后指挥这幕大戏并最后溜之大吉的人物。电影中,这个角色露了面。可以说是正方中最高的指挥官。似乎代表了正义。不过,从人性看去,你能说这个成熟的男人心中所背负的阴影及自己心态的扭曲,又能胜过汉奸易先生多少?他可以面不改色的让一个女学生独处狼窝。他可以轻描淡写的说着毒药的用法,可以和杀死妻儿的仇人隔张桌子吃饭而面不改色;他对王佳芝只有一个大概从未想过要兑现的承诺——完成任务后,送你去英国,但王还没有离开他就烧毁了王要他转交给其父的信。从本质来说,他和易先生又有多少区别呢?不过各为其主罢了。王佳芝,这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情的女子不过是他们手中操纵的一个棋子罢了。这是否也是人性的悲哀呢?
回头再看电影中的几个爱国青年,他们个个满腔热血,欲为国家除奸效力。但除了青春和满腔热情,他们似乎不谙世事。当心中的理想突然遇上现实,即使已经准备或想象过多次,却无法从容面对。影片中,几个大学生知道汉奸易先生可能就要进来,他们盼望已久的机会就要来了的时候,竟然一片慌乱、个个汗流满面、莫名紧张,拿刀拿枪的手抖个不停。胆识谋略,临危不惧。很多东西,都还不是他们所拥有的,他们要用青春去换。于是盲目的热情换来的是齐刷刷的跪在崖前,等待结束生命的枪声。对许多人来说,死前的哭泣。恐惧,打抖的样子玷污了革命者的形象。此刻,他们应该正义凛然才是。然而。我认为,这也是电影中极为传神的一笔。电影本没有打算把他们塑造成救国救民的英雄,他们只是空有报国之志。但又盲目盲从并略显无知的青年。在一个或许不知所谓的信仰下。在那黯淡的岁月里,去尝试一个在理想中光荣伟大,而在真正的革命浪潮中却似乎毫无意义的事情。他们的死似乎没有多少意义和价值,然而,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又有多少人是清醒地面对一切并认清一切的呢?假如再让他们选择,这些年轻鲜活的生命,他们还会这样做吗?电影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观众们可以去思考。
从上文中的分析可以看出,电影基本上以小说为起点,在尊重小说人物和情节的前提下,对原著进行了大胆改编,不光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了。而且增添许多耐人寻味的情节,尤其是其对于人性的探讨,似乎要比原著还要深入和广泛,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应该说这是一部改编的很成功的电影。最后,有必要强调一句。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在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来塑造人物,深化主题,以期在艺术上取得更高深的造诣,并最终感动读者与观众。其实,这一点不仅仅是张爱玲这样的文学大家或李安这样的国际知名导演所刻意追求的,更应该是每一个文艺工作者所孜孜以求,并求之无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