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机动车数量逐年增加,显示已进入汽车时代,随之而来的是车祸等意外伤害事故频发,因意外交通事故受伤患者经历巨大外力的冲撞,其伤势大部分较为严重,多为严重的骨折或者头部外伤,大多需接受10余个小时手术才可能脱离生命危险,在术后也要经过长期康养才能得以恢复。不仅仅是患者身心备受折磨,对其在外等候的家属照顾者亦是如此,对于这样突发性、紧急性的事件,家属在心理、身体机能及多方面会受到影响,进而对患者家属来说是一件意外危机事件。因此本文章从危机事件的内涵、成因及应对危机策略探讨意外交通事故患者家属危机干预之策。
关键词:危机事件;危机干预;介入对策
危机事件
学术界对危机的事件的界定是:危机不是我们之前所说的大型灾难,而是个人生命中一个转折。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不利于个人发展的。危机通常分为两类:普通生活经历的危机和特殊生活经历的危机。前者是大部分人在人生轨迹发展都会遇到的,如上学、恋爱等。而后者只有少数人群遭遇的困难,如家庭破裂、重大意外事件的发生等。这种危机给人带来的危害很难在较短时期内恢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长久以往在生理、心理或者社会功能都会带来损伤,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紧急的干预。
危机干预
危机介入在社会工作领域常常被用到的理论之一,也称之为危机干预,起初是由林德曼运用在1943年美国波士顿大火中遭遇不幸的家属,后来林德曼与卡普兰合作提出“危机调适”的定义,发现压力、紧张和情绪的相互作用与危机事件有密切联系。危机介入通常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减轻事件本身对案主引发的不良影响;二是通过危机事件提升服务对象的能力。危机干预中所说的危机是紧急性和即时性地的,而意外交通事故的发生是意外性、紧急性的,这妨碍了服务对象重要目标的实现,使服务对象的感情联络出现断裂,而在亲人发生意外事故时,家属无疑需要准备足够的金钱用来医治患者,也需要了解概更多的社会医疗制度和法律相关的知识,而对于很多人来,个人是不太可能同时具备所有的能力,导致当下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能凭借之前的经验去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形下服务对象会焦躁不安甚至失去理智,无法忍受现有的生活压力,很多家属在面对自己的亲人发生这样的事件时,很容易一时接受不了现状、内心不安和焦虑,表现为失眠、食欲不振、自我隔离。
形成危机的原因:
1.个人认知出现偏差
认知对人的情绪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认知理论的观点,事件本身并不会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而真正影响个人的情绪和行为的是自己的认知。各种负面情绪产生的根源在于个体对应激事件的不同观点、看法与态度,对于那些处于危机状态下的的个体而言,他们通常表现为过分的自卑或自弃。这是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失真,不能对自己进行正确评价,极易感到强烈的挫败感。
2.个人性格缺陷
个性缺陷是个体在童年时期某些经历或者是在社会化过程中所造成的一种不同于常人的个性,其主要表现是心理承受能力差,面对事件容易冲动或怯懦退缩,遇到点事情就手无足策,失去了阵脚,自己不能独立应该困境。
3.自我抗逆力较差
抗逆力是指个人具有的某些特质或能力,个人在重大灾难面前有勇气和能力应对,而不是逃避与胆怯。抗逆力是一种适应能力,即使面对不幸的生活经验,个人也能克服获得成长的可能,如果一个人抵抗外在压力的能力足够强,那么当个人在面对生活中的逆境时,就能够用理性、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去应对所出现的不好的事件,可见,对于处于危机状态的家属而言,他们的抗逆力较差,需要在后面的服务中不断灌输优势视角与增能赋权观点。
对家属危机干预的对策
2.情感支持
关怀与支持是抗逆力形成的关键因素,缺少关怀的人几乎不可能克服顺利的克服逆境,在重要亲人遭遇不幸意外时,其家属承受的痛苦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进而表现有沮丧、抑郁、焦虑、浮躁等。因此在家属最脆弱的时候,要让其感受到关怀与关注,通过链接身边正式资源与非正式资源并发挥社会工作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扩大家属的社会性支持网络,运用接纳、尊重、理解等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技巧为家属提供必要表达性支持和工具性支持。协助处理不良情绪,尽可能把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3.家属增能
增能目的是使服务对象具备某些能力以使他们与环境有更好的互动,激发服务对象潜能也是社会工作的目标之一,社会工作坚信个人是有能力和潜能的,只是在特定处境中没有得到发挥,而社会工作者得任务就是帮助服务对象发挥出这种内在潜能,使家属自己相信自己能够度过这段难熬的日子,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4.改变错误认知
当遇到意外事件时,很多人会有怨天尤人的态度,会抱怨为什么这件事情偏偏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是因服务对象认知层面出现了偏差,而作为社会工作者得重要任务就是改变服务对象的错误认知。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认知重塑和苏格拉底式的提问使服务对象更加认清自己,科学理性看待自己所经历的事情。
总结与反思: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而形成的职业活动,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增强人们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而社会工作又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的专业活动,注重个人的需要与服务,也关注社会层面的改革和政策变革,致力于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和进步,因此,帮助处于困难或有需要的个人和群体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能够使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促进个人良好发展,提升人们福祉。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综合能力【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99.
[2]张媛媛.癌症晚期住院病人照顾者的危机干预.山西:山西医科大学,2017.
[3]Yang yang;Sun haodan;HuShaowen;TangChunzhi;ZhangYimin;LinHaibo.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Multiple Psychological Crisis in People Affected by Coronavirus Disease2019:A Bayesian Network Meta-Analysis.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1.
(黑龍江大学研究生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关键词:危机事件;危机干预;介入对策
危机事件
学术界对危机的事件的界定是:危机不是我们之前所说的大型灾难,而是个人生命中一个转折。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不利于个人发展的。危机通常分为两类:普通生活经历的危机和特殊生活经历的危机。前者是大部分人在人生轨迹发展都会遇到的,如上学、恋爱等。而后者只有少数人群遭遇的困难,如家庭破裂、重大意外事件的发生等。这种危机给人带来的危害很难在较短时期内恢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长久以往在生理、心理或者社会功能都会带来损伤,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紧急的干预。
危机干预
危机介入在社会工作领域常常被用到的理论之一,也称之为危机干预,起初是由林德曼运用在1943年美国波士顿大火中遭遇不幸的家属,后来林德曼与卡普兰合作提出“危机调适”的定义,发现压力、紧张和情绪的相互作用与危机事件有密切联系。危机介入通常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减轻事件本身对案主引发的不良影响;二是通过危机事件提升服务对象的能力。危机干预中所说的危机是紧急性和即时性地的,而意外交通事故的发生是意外性、紧急性的,这妨碍了服务对象重要目标的实现,使服务对象的感情联络出现断裂,而在亲人发生意外事故时,家属无疑需要准备足够的金钱用来医治患者,也需要了解概更多的社会医疗制度和法律相关的知识,而对于很多人来,个人是不太可能同时具备所有的能力,导致当下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能凭借之前的经验去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形下服务对象会焦躁不安甚至失去理智,无法忍受现有的生活压力,很多家属在面对自己的亲人发生这样的事件时,很容易一时接受不了现状、内心不安和焦虑,表现为失眠、食欲不振、自我隔离。
形成危机的原因:
1.个人认知出现偏差
认知对人的情绪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认知理论的观点,事件本身并不会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而真正影响个人的情绪和行为的是自己的认知。各种负面情绪产生的根源在于个体对应激事件的不同观点、看法与态度,对于那些处于危机状态下的的个体而言,他们通常表现为过分的自卑或自弃。这是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失真,不能对自己进行正确评价,极易感到强烈的挫败感。
2.个人性格缺陷
个性缺陷是个体在童年时期某些经历或者是在社会化过程中所造成的一种不同于常人的个性,其主要表现是心理承受能力差,面对事件容易冲动或怯懦退缩,遇到点事情就手无足策,失去了阵脚,自己不能独立应该困境。
3.自我抗逆力较差
抗逆力是指个人具有的某些特质或能力,个人在重大灾难面前有勇气和能力应对,而不是逃避与胆怯。抗逆力是一种适应能力,即使面对不幸的生活经验,个人也能克服获得成长的可能,如果一个人抵抗外在压力的能力足够强,那么当个人在面对生活中的逆境时,就能够用理性、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去应对所出现的不好的事件,可见,对于处于危机状态的家属而言,他们的抗逆力较差,需要在后面的服务中不断灌输优势视角与增能赋权观点。
对家属危机干预的对策
2.情感支持
关怀与支持是抗逆力形成的关键因素,缺少关怀的人几乎不可能克服顺利的克服逆境,在重要亲人遭遇不幸意外时,其家属承受的痛苦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进而表现有沮丧、抑郁、焦虑、浮躁等。因此在家属最脆弱的时候,要让其感受到关怀与关注,通过链接身边正式资源与非正式资源并发挥社会工作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扩大家属的社会性支持网络,运用接纳、尊重、理解等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技巧为家属提供必要表达性支持和工具性支持。协助处理不良情绪,尽可能把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3.家属增能
增能目的是使服务对象具备某些能力以使他们与环境有更好的互动,激发服务对象潜能也是社会工作的目标之一,社会工作坚信个人是有能力和潜能的,只是在特定处境中没有得到发挥,而社会工作者得任务就是帮助服务对象发挥出这种内在潜能,使家属自己相信自己能够度过这段难熬的日子,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4.改变错误认知
当遇到意外事件时,很多人会有怨天尤人的态度,会抱怨为什么这件事情偏偏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是因服务对象认知层面出现了偏差,而作为社会工作者得重要任务就是改变服务对象的错误认知。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认知重塑和苏格拉底式的提问使服务对象更加认清自己,科学理性看待自己所经历的事情。
总结与反思: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而形成的职业活动,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增强人们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而社会工作又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的专业活动,注重个人的需要与服务,也关注社会层面的改革和政策变革,致力于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和进步,因此,帮助处于困难或有需要的个人和群体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能够使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促进个人良好发展,提升人们福祉。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综合能力【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99.
[2]张媛媛.癌症晚期住院病人照顾者的危机干预.山西:山西医科大学,2017.
[3]Yang yang;Sun haodan;HuShaowen;TangChunzhi;ZhangYimin;LinHaibo.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Multiple Psychological Crisis in People Affected by Coronavirus Disease2019:A Bayesian Network Meta-Analysis.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1.
(黑龍江大学研究生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