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文化是很多高校开设的一门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要上好数学文化课,首先,要明确数学文化课的教学目的;其次,要实现数学文化有效教学,了解老师应具备的几个特征;最后,选择有效教学形式。
关键词: 数学文化 数学素养 有效教学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素养,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数学文化课,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文化是一门不以数学知识系统为线索进行教学,而是以较浅显的知识为载体,讲授数学思想、精神、方法的课程,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没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其观察问题、处理问题就没有量的意识,只能粗略地定性研究,而不能准确地定量分析,就不能掌握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就不能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判断、决定。很多看似与数学无关的问题,其实考查的就是一个人的数学素养。比如,通过学习若干数学典故中的数学文化,知道运筹学的科学性所在。马之恩小组关于“非典”的预测:2003年5月,高峰期已过,当年6月下旬可以解除旅游禁令,患病总人数将小于6000。这一预测不是空想而来,而是有科学性的。那么什么是数学素养?通俗的说法就是把所学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剩下的东西就是数学素养。具体体现在:从数学角度看问题的出发点,有条理地思维,严密地思考、求证;简洁、清晰、准确地表达;解决问题时、总结工作时逻辑推意识和能力;对从事的工作,合理地量化和简化,周到地运筹帷幄等。
一、数学文化课的教学目的
1.让学生喜欢数学,对数学有兴趣。
通过学习数学文化让学生明白数学是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大到科学研究,小到日常生活,数学无处不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数学,也不能强求每个人都喜欢数学。特别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看到数学就头疼。开设这门课的目的之一是让人觉得数学有趣,逐步减少对数学的畏惧,慢慢喜欢上数学。
2.让学生对数学思想有所了解。
数学文化是素质教育,目前情况是学生学的解题方法技巧很多,但数学思想太少。好比有人在驾校学了开车,并不表示他就会上路开车到某地去,因为你还得知道去某地的方向。好比有人喜欢看足球赛,并不表示他就擅长踢球。人虽然要穿着打扮,但主要是看一个人有没有素质。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不是考试过关,而是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
二、进行有效的数学文化教学
有效教学,简单地说就是高质量的教学。其中包括教学质量、适当性、诱因和时间等四个特征。教学质量指课程质量和课程呈现的质量,包括老师的讲演、提问、讨论、辅导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要对学生有意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
要做到有效教学,老师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有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
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并有一定的广度。同时,教师还必须具备教学法方面的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为了实用,可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如讲到黄金分割的时候可穿插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听得有趣。
2.清楚与有条理地表达。
有条理有组织地表述教材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说话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如果老师讲课时条理不清楚,那么课堂效果自然不用说。
3.认真和热情的教学态度。
认真是教师最基本的品质,教师必须对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信心,对学生有满腔的热情。如果老师没有热情,那么可想而知下面学生的听课情况。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激励言语和自我行为,有利于教学双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三、有效教学形式
1.全班教学。
这是一种传统的课程教学组织形式,老师按照全班学生的平均水平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效利用更多时间与全班学生互动,以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
2.小组教学。
老师将学生按能力、兴趣、爱好不同进行分组。这样可以对处于同一水平的学生进行教学,利于学生参与学习。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而获得的。
3.个别化教学。
按照学生个人的水平和速度进行教学,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校外资源学习某一内容。也就是说对优中差生各有千秋。给优等生准备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拓宽知识面;给中等生准备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只要学生进入状态,就可以解决,激发上进心;给“差生”准备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使他们尝到成功的滋味,提高学习积极性。
四、学生成绩的考查
考查可随堂进行,可以写一篇小论文的形式。一节课内是无法完成的,可在课后完成。考查最终成绩根据学生的考查成绩与平时成绩按6:4的比例综合而成。
总之,数学知识如果不经常用的话容易让人忘记,而数学素养一旦养成就会使人终生受益。数学文化课虽能为学生素质养成提供条件,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中发挥作用,但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相互交流,才能日趋完善。
关键词: 数学文化 数学素养 有效教学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素养,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数学文化课,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文化是一门不以数学知识系统为线索进行教学,而是以较浅显的知识为载体,讲授数学思想、精神、方法的课程,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没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其观察问题、处理问题就没有量的意识,只能粗略地定性研究,而不能准确地定量分析,就不能掌握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就不能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判断、决定。很多看似与数学无关的问题,其实考查的就是一个人的数学素养。比如,通过学习若干数学典故中的数学文化,知道运筹学的科学性所在。马之恩小组关于“非典”的预测:2003年5月,高峰期已过,当年6月下旬可以解除旅游禁令,患病总人数将小于6000。这一预测不是空想而来,而是有科学性的。那么什么是数学素养?通俗的说法就是把所学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剩下的东西就是数学素养。具体体现在:从数学角度看问题的出发点,有条理地思维,严密地思考、求证;简洁、清晰、准确地表达;解决问题时、总结工作时逻辑推意识和能力;对从事的工作,合理地量化和简化,周到地运筹帷幄等。
一、数学文化课的教学目的
1.让学生喜欢数学,对数学有兴趣。
通过学习数学文化让学生明白数学是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大到科学研究,小到日常生活,数学无处不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数学,也不能强求每个人都喜欢数学。特别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看到数学就头疼。开设这门课的目的之一是让人觉得数学有趣,逐步减少对数学的畏惧,慢慢喜欢上数学。
2.让学生对数学思想有所了解。
数学文化是素质教育,目前情况是学生学的解题方法技巧很多,但数学思想太少。好比有人在驾校学了开车,并不表示他就会上路开车到某地去,因为你还得知道去某地的方向。好比有人喜欢看足球赛,并不表示他就擅长踢球。人虽然要穿着打扮,但主要是看一个人有没有素质。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不是考试过关,而是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
二、进行有效的数学文化教学
有效教学,简单地说就是高质量的教学。其中包括教学质量、适当性、诱因和时间等四个特征。教学质量指课程质量和课程呈现的质量,包括老师的讲演、提问、讨论、辅导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要对学生有意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
要做到有效教学,老师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有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
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并有一定的广度。同时,教师还必须具备教学法方面的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为了实用,可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如讲到黄金分割的时候可穿插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听得有趣。
2.清楚与有条理地表达。
有条理有组织地表述教材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说话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如果老师讲课时条理不清楚,那么课堂效果自然不用说。
3.认真和热情的教学态度。
认真是教师最基本的品质,教师必须对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信心,对学生有满腔的热情。如果老师没有热情,那么可想而知下面学生的听课情况。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激励言语和自我行为,有利于教学双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三、有效教学形式
1.全班教学。
这是一种传统的课程教学组织形式,老师按照全班学生的平均水平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效利用更多时间与全班学生互动,以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
2.小组教学。
老师将学生按能力、兴趣、爱好不同进行分组。这样可以对处于同一水平的学生进行教学,利于学生参与学习。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而获得的。
3.个别化教学。
按照学生个人的水平和速度进行教学,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校外资源学习某一内容。也就是说对优中差生各有千秋。给优等生准备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拓宽知识面;给中等生准备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只要学生进入状态,就可以解决,激发上进心;给“差生”准备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使他们尝到成功的滋味,提高学习积极性。
四、学生成绩的考查
考查可随堂进行,可以写一篇小论文的形式。一节课内是无法完成的,可在课后完成。考查最终成绩根据学生的考查成绩与平时成绩按6:4的比例综合而成。
总之,数学知识如果不经常用的话容易让人忘记,而数学素养一旦养成就会使人终生受益。数学文化课虽能为学生素质养成提供条件,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中发挥作用,但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相互交流,才能日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