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述了范玑山水画美学思想中的“画以养性”与“离象取神”之观点对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影响,梳理了山水画美学中的形神之“妙”与技巧的规矩产生的山水画美学意义,并结合当代美学,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同时,指出了对当代画家的深刻启示。
关键词:养性 象 神 规矩
范玑,字引泉,江苏常熟人。精通书画,更擅长书画鉴别。他的山水,在笔墨运用上清秀潇洒,自称学瞿麘的风格。其艺术源流,可上溯王原祁。《墨林今话》认为,范玑的山水画,主要模仿王翚、吴历,只是与王、吴比,略有改变。理论著作《过云庐画论》。
范玑“画以养性”的山水画美学观,出自其《过云庐画论·山水论》篇。
画以养性,非以求名利。世俗每视人名利之得失而重轻其画,此大可鄙,莫为所惑!尝见古人显晦蚤暮不同,多有如子昭、仲圭之异,苟或遇涩而遂汲汲于名利,致笔墨趋时,遗本逐末,多陋习矣。即志得意满,何足羡哉!
绘画的功能,历来早有定论。《左传》“使民知神奸”,陆机“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大于画”。孔子《论语·述而》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将绘画之“艺”定格在“游”。曹植《画赞》中提出了绘画“存乎鉴戒”,谢赫紧随其后,提出“图画者,莫不明劝诫,著升沉”。而在山水画美学中,较早涉及山水画功能的,当属宗炳,他于《画山水序》中指出了山水画“澄怀味象”,可以荡涤心胸,观山水之“道”,直至“畅神”“畅情”“卧游”。宗炳定下的此山水画的基调,为后人所传承。郭熙“快人意,实获我心”,即是陶冶性情的说法。
范玑提“画以养性,非以求名利”,特突出了其无功利性、怡养性情。中国自古以来,即讲养性,往往借助音乐、美术、文学。中国人的养性,是反省体察自我,明澈身心,调适自己以与宇宙规律、天地规律、自然规律相合,促使身心和谐,臻于身体新陈代谢与思想状态的完美。养性,其中有做人、做事、修身,观自身之本,察世界之道,培养平淡和悦的自然之心态,调养精神情志、道德修养。《淮南子·俶真训》中就有“静泊恬淡,所以养性也。”道的思想中的这种静泊恬淡的养性方式,给予了山水画以无上的启示。又加上道家渴慕山林,崇尚自由,也不同程度的激发了士人文人山水画家的“林泉之心”与“林泉之志”。
“养性”,与“修心”并举。《庄子·田子方》中游“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脫焉?”即说圣人虽然在“德”上,已经能够做到与天地的规律一直了,而还借助于至理名言来修养自己的心性。《魏书·释老志》中说“故其始修心,则依佛、法、僧。”修心养性的方法,需要借助佛学、道家,成其心之修、性之养。
范玑的“画以养性”,明确了山水画可以达到修养心性、察景味道。其中,“画”与“性”通过“养”而达成,这与“功名”无关。“画”所表现的,是自然山水,而山水画,是对自然山水的典型化,包含了山水画家的情、思、心。借助山水画来“养性”,实是养自然之“性”,没有明与利的参与,没有世俗夹杂其中。有的是山水画上的视觉形式所造就的美感,这美感传递着一种令人陶醉的愉悦,能使心性怡乐、恬然自适,达到“浴乎沂,风乎舞雩”的乐生状态。“当情感明显地依赖于功利时,这种情感不属于美学的对象,只有当情感以自身为本位,在相当程度上摆脱或超越功利性束缚,成为一种自由情感时,它才属于美学的对象”,“画以养性”就是一个与功利无关的命题,且是在论述山水画时所提出的命题,因而,是典型的美学命题。
范玑“画以养性”的山水画美学命题,总结出了历代山水画家所没有直接点明的美学意义,是对中国山水画美学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的梳理。范玑《过云庐画论》中,也提出了另一个山水画美学命题:妙在规矩之外。
“画不可示于藏家,藏家多见名迹,若不相似何宗面目者,必不道好,所谓皮相者也。离象取神,妙在规矩之外者,未能师法也。以其本无成见,从功夫神化而成,有意学之,易落魔道。若文人托空疏以见高,士夫假脱略以藏拙,此又前人所切戒矣。”
范玑认为,自己的山水画作,不可以给收藏家看,因为收藏家见多识广,如果你的画与历代宗家的任何一家都不像,那么,收藏家必然不会说你的画好,正如人家所言的,他们看的都是与哪家相似而已。只要是剥离了自然山水景致的外表,取山水之“神”,那么必能跳出某某宗家创立的各种规矩限制的束缚,而深得其“妙”。
在规矩之外能得妙,是“离象取神”的必然结果。“象”与“神”,是一对对立的山水画美学范畴。“象”为物象,也为山水画作品,是针对山水画家与山水欣赏家而言的。“神”为山水之“神”,在欣赏过程中,也即是山水画之“神”。历代山水画宗师,之所以成为“宗师”,即是能出于己心,“离象取神”,所以他们能够成就自己独特卓越的山水画艺术风格而留名后世,开某一流派。这本身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更有消极的一面。创一家山水,某种程度上如果得到了认可,就会树立标杆,后人的品评,往往也会依据这个标杆来衡量山水画的高低。因而,不是与某宗某派雷同的,会暂时不能够被认可。这无疑会伤害了山水画家的积极进取心,也不同程度的阻碍了山水画的发展。不过,山水画艺术的创作,不是固定不变的,否则,就没有山水画艺术的发展,就没有山水画美学的发展。能做到是山水画与山水画美学发展的,就是“离象取神,妙在规矩之外”。
“离象取神,妙在规矩之外”的山水画美学命题,“离象取神”是核心。
自王微《叙画》中提出了“以图画飞止艺行,成当与易象同体”以来,图画的表现形式,就是能反映山水的“象”,从而树立了山水画美学的山水审美之“象”的范畴,并且提高到了与《周易》同等的地位。那么,范玑的“离象取神”,当然是山水审美之“象”与山水善美之“神”。问题是“离象取神”是不是就是抛弃了“象”而取其“神”呢?答案是否定的。山水画家观山水之“象”,并不是要真正的与山水融合,而是一种气场的触摸,一种潜意识与下意识交汇而持续移情的感知。范玑的“象”与“神”,就是顾恺之所言的“以形写神”的“形”与“神”。“实际上,形与神是同一艺术形象体的表里、内外两个不可分离的方面。”因此,范玑的“离象取神”中的“离”是意识中无距离的感知,是“象”与“神”的统一。
“离象取神,妙在规矩之外”,也是一种大胆的超越。纵然是能够“离象取神”了,却不敢越“规矩”,不敢超出宗师们的山水画准律,纵然能取山水之神,又有何益?因此,首要的是“离象取神”,接着,就要跳出规矩,如此,“妙”即生。这是山水画艺术创新的生命力,也是山水画美学的生命力,不敢超越于千人,只能作茧自缚,踟蹰不前。
范玑“画以养性”与“离象取神,妙在规矩之外”的山水画美学观,它的意义就在于:总结了山水画“养性”的品德,促进了山水画实践与山水画美学的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陈望衡.当代美学原理[M].长沙: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姜耕玉.艺术辩证法[M].长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养性 象 神 规矩
范玑,字引泉,江苏常熟人。精通书画,更擅长书画鉴别。他的山水,在笔墨运用上清秀潇洒,自称学瞿麘的风格。其艺术源流,可上溯王原祁。《墨林今话》认为,范玑的山水画,主要模仿王翚、吴历,只是与王、吴比,略有改变。理论著作《过云庐画论》。
范玑“画以养性”的山水画美学观,出自其《过云庐画论·山水论》篇。
画以养性,非以求名利。世俗每视人名利之得失而重轻其画,此大可鄙,莫为所惑!尝见古人显晦蚤暮不同,多有如子昭、仲圭之异,苟或遇涩而遂汲汲于名利,致笔墨趋时,遗本逐末,多陋习矣。即志得意满,何足羡哉!
绘画的功能,历来早有定论。《左传》“使民知神奸”,陆机“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大于画”。孔子《论语·述而》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将绘画之“艺”定格在“游”。曹植《画赞》中提出了绘画“存乎鉴戒”,谢赫紧随其后,提出“图画者,莫不明劝诫,著升沉”。而在山水画美学中,较早涉及山水画功能的,当属宗炳,他于《画山水序》中指出了山水画“澄怀味象”,可以荡涤心胸,观山水之“道”,直至“畅神”“畅情”“卧游”。宗炳定下的此山水画的基调,为后人所传承。郭熙“快人意,实获我心”,即是陶冶性情的说法。
范玑提“画以养性,非以求名利”,特突出了其无功利性、怡养性情。中国自古以来,即讲养性,往往借助音乐、美术、文学。中国人的养性,是反省体察自我,明澈身心,调适自己以与宇宙规律、天地规律、自然规律相合,促使身心和谐,臻于身体新陈代谢与思想状态的完美。养性,其中有做人、做事、修身,观自身之本,察世界之道,培养平淡和悦的自然之心态,调养精神情志、道德修养。《淮南子·俶真训》中就有“静泊恬淡,所以养性也。”道的思想中的这种静泊恬淡的养性方式,给予了山水画以无上的启示。又加上道家渴慕山林,崇尚自由,也不同程度的激发了士人文人山水画家的“林泉之心”与“林泉之志”。
“养性”,与“修心”并举。《庄子·田子方》中游“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脫焉?”即说圣人虽然在“德”上,已经能够做到与天地的规律一直了,而还借助于至理名言来修养自己的心性。《魏书·释老志》中说“故其始修心,则依佛、法、僧。”修心养性的方法,需要借助佛学、道家,成其心之修、性之养。
范玑的“画以养性”,明确了山水画可以达到修养心性、察景味道。其中,“画”与“性”通过“养”而达成,这与“功名”无关。“画”所表现的,是自然山水,而山水画,是对自然山水的典型化,包含了山水画家的情、思、心。借助山水画来“养性”,实是养自然之“性”,没有明与利的参与,没有世俗夹杂其中。有的是山水画上的视觉形式所造就的美感,这美感传递着一种令人陶醉的愉悦,能使心性怡乐、恬然自适,达到“浴乎沂,风乎舞雩”的乐生状态。“当情感明显地依赖于功利时,这种情感不属于美学的对象,只有当情感以自身为本位,在相当程度上摆脱或超越功利性束缚,成为一种自由情感时,它才属于美学的对象”,“画以养性”就是一个与功利无关的命题,且是在论述山水画时所提出的命题,因而,是典型的美学命题。
范玑“画以养性”的山水画美学命题,总结出了历代山水画家所没有直接点明的美学意义,是对中国山水画美学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的梳理。范玑《过云庐画论》中,也提出了另一个山水画美学命题:妙在规矩之外。
“画不可示于藏家,藏家多见名迹,若不相似何宗面目者,必不道好,所谓皮相者也。离象取神,妙在规矩之外者,未能师法也。以其本无成见,从功夫神化而成,有意学之,易落魔道。若文人托空疏以见高,士夫假脱略以藏拙,此又前人所切戒矣。”
范玑认为,自己的山水画作,不可以给收藏家看,因为收藏家见多识广,如果你的画与历代宗家的任何一家都不像,那么,收藏家必然不会说你的画好,正如人家所言的,他们看的都是与哪家相似而已。只要是剥离了自然山水景致的外表,取山水之“神”,那么必能跳出某某宗家创立的各种规矩限制的束缚,而深得其“妙”。
在规矩之外能得妙,是“离象取神”的必然结果。“象”与“神”,是一对对立的山水画美学范畴。“象”为物象,也为山水画作品,是针对山水画家与山水欣赏家而言的。“神”为山水之“神”,在欣赏过程中,也即是山水画之“神”。历代山水画宗师,之所以成为“宗师”,即是能出于己心,“离象取神”,所以他们能够成就自己独特卓越的山水画艺术风格而留名后世,开某一流派。这本身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更有消极的一面。创一家山水,某种程度上如果得到了认可,就会树立标杆,后人的品评,往往也会依据这个标杆来衡量山水画的高低。因而,不是与某宗某派雷同的,会暂时不能够被认可。这无疑会伤害了山水画家的积极进取心,也不同程度的阻碍了山水画的发展。不过,山水画艺术的创作,不是固定不变的,否则,就没有山水画艺术的发展,就没有山水画美学的发展。能做到是山水画与山水画美学发展的,就是“离象取神,妙在规矩之外”。
“离象取神,妙在规矩之外”的山水画美学命题,“离象取神”是核心。
自王微《叙画》中提出了“以图画飞止艺行,成当与易象同体”以来,图画的表现形式,就是能反映山水的“象”,从而树立了山水画美学的山水审美之“象”的范畴,并且提高到了与《周易》同等的地位。那么,范玑的“离象取神”,当然是山水审美之“象”与山水善美之“神”。问题是“离象取神”是不是就是抛弃了“象”而取其“神”呢?答案是否定的。山水画家观山水之“象”,并不是要真正的与山水融合,而是一种气场的触摸,一种潜意识与下意识交汇而持续移情的感知。范玑的“象”与“神”,就是顾恺之所言的“以形写神”的“形”与“神”。“实际上,形与神是同一艺术形象体的表里、内外两个不可分离的方面。”因此,范玑的“离象取神”中的“离”是意识中无距离的感知,是“象”与“神”的统一。
“离象取神,妙在规矩之外”,也是一种大胆的超越。纵然是能够“离象取神”了,却不敢越“规矩”,不敢超出宗师们的山水画准律,纵然能取山水之神,又有何益?因此,首要的是“离象取神”,接着,就要跳出规矩,如此,“妙”即生。这是山水画艺术创新的生命力,也是山水画美学的生命力,不敢超越于千人,只能作茧自缚,踟蹰不前。
范玑“画以养性”与“离象取神,妙在规矩之外”的山水画美学观,它的意义就在于:总结了山水画“养性”的品德,促进了山水画实践与山水画美学的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陈望衡.当代美学原理[M].长沙: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姜耕玉.艺术辩证法[M].长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