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对农村教育的影响尤其明显。农村教育被轻视、农村教育资源的强行整合、农村孩子出路迷茫等众多问题直接影响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因此农村教育必须重新被认识,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以适应国家的发展需要,促成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关键词:农村教育;小康社会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亿万农村中小学的健康成长和亿万农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至关重要的作用”。[1]然而农村教育的发展跟不上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教育问题成为影响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主要问题。
一、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
(一)经济因素
在现代化的推动下,中国农村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民逐步脱离土地,融入城市生活“被”成为农民工,社会的快速发展将靠天吃饭的农民远远的甩在了身后。“马克思认为,社会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因而也是教育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和得以发展的决定因素”。[2]但是农村不仅生产力水平低下,而且教师资源也极其有限。农村社会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熟人”社会,因此教育也是传统意义上的“熟人”教育,农村教师亦师亦亲。这种情况下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没有太高要求,对教学质量更是得过且过。农村低下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生活水平也留不住新进的教师资源,这样长此下去农村教育受经济水平制约必然落后。
(二)人口因素
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数量多,教育资源有限。我国13亿人口中有8.07亿就是农民,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3.7%,且农村人口密度小分散居住,人口分布情况也明显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自然村建设学校是我们最常见的农村教育形式之一,但是这种方式使学校分布过于分散效率很低。随着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实施又加之物价的上涨,农村适龄儿童越来越少,一些自然村出现老师比学生多的现象,国家为了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把一些学校按计划合并到中心学校。这种“撤点并校”的做法要求好多交通不便的学生要么住校要么退学,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他们大都选择后者。适龄儿童的退学直接导致又一批农村低素质劳动力的产生,长此以往恶性循环。
(三)体制因素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障碍,這不仅使农村经济大大落后于城市而且也使得城乡教育产生巨大差异。教育政策长期向城市倾斜,“我国教育的话语权、决策权集中在城市阶层,更潜在的使我们的教育政策与主流教育话语更多的带有城市取向”。[3]这使得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在教学条件、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政策的制定从城市教育出发,忽视了农村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双重特殊性,在教育方面导致二元化越来越明显,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这三种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任何一方面的问题都会影响农村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推进农村教育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影响
(一)农村教育为农民及其子女离开农业,在非农业部门就业创造了条件
“离农”教育现在还是农村教育的主导。“离农”指的是农民通过受教育来提高非农业劳动生产率,让他们逐步适应工业化生产和城镇化生活的需要。中国整体要实现从中低收入的国家向中高收入的国家的转型,就必须推动经济发展,必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必须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近年来许多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但是由于其教育水平有限很难适应城镇发展的需要,造成“民工荒”、“就业难”与城镇化质量不高的问题并存。推进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可以使他们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适应其发展需要。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农村教育有助于农民及其子女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强农”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长期薄弱,加之受到一些传统观念的制约,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接受教育的动机不足,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是改造传统农业拉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杠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进农村教育发展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将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中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三)农村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和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4]。总体来说,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仍然比较落后,农村环境脏、乱、的面貌没有根本改变,使得城乡差距表现得更明显。新农村的建设是党的领导下的农民对自己家园的建设,农村教育培养出高素质、有思想的农村劳动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和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总之,在二元化结构体制下要想平衡城乡发展实现“十三五”时期提出的“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就必须把重点放在农村。重新认识农村教育,重视农村教育,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王慧.中国当代农村教育史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1.
[2]王慧.中国当代农村教育史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170.
[3]刘钦芳.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J].读书2001(12).
[4]李云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什么[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
[5]李克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N].人民日报,2015-11-06(3).
关键词:农村教育;小康社会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亿万农村中小学的健康成长和亿万农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至关重要的作用”。[1]然而农村教育的发展跟不上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教育问题成为影响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主要问题。
一、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
(一)经济因素
在现代化的推动下,中国农村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民逐步脱离土地,融入城市生活“被”成为农民工,社会的快速发展将靠天吃饭的农民远远的甩在了身后。“马克思认为,社会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因而也是教育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和得以发展的决定因素”。[2]但是农村不仅生产力水平低下,而且教师资源也极其有限。农村社会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熟人”社会,因此教育也是传统意义上的“熟人”教育,农村教师亦师亦亲。这种情况下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没有太高要求,对教学质量更是得过且过。农村低下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生活水平也留不住新进的教师资源,这样长此下去农村教育受经济水平制约必然落后。
(二)人口因素
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数量多,教育资源有限。我国13亿人口中有8.07亿就是农民,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3.7%,且农村人口密度小分散居住,人口分布情况也明显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自然村建设学校是我们最常见的农村教育形式之一,但是这种方式使学校分布过于分散效率很低。随着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实施又加之物价的上涨,农村适龄儿童越来越少,一些自然村出现老师比学生多的现象,国家为了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把一些学校按计划合并到中心学校。这种“撤点并校”的做法要求好多交通不便的学生要么住校要么退学,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他们大都选择后者。适龄儿童的退学直接导致又一批农村低素质劳动力的产生,长此以往恶性循环。
(三)体制因素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障碍,這不仅使农村经济大大落后于城市而且也使得城乡教育产生巨大差异。教育政策长期向城市倾斜,“我国教育的话语权、决策权集中在城市阶层,更潜在的使我们的教育政策与主流教育话语更多的带有城市取向”。[3]这使得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在教学条件、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政策的制定从城市教育出发,忽视了农村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双重特殊性,在教育方面导致二元化越来越明显,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这三种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任何一方面的问题都会影响农村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推进农村教育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影响
(一)农村教育为农民及其子女离开农业,在非农业部门就业创造了条件
“离农”教育现在还是农村教育的主导。“离农”指的是农民通过受教育来提高非农业劳动生产率,让他们逐步适应工业化生产和城镇化生活的需要。中国整体要实现从中低收入的国家向中高收入的国家的转型,就必须推动经济发展,必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必须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近年来许多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但是由于其教育水平有限很难适应城镇发展的需要,造成“民工荒”、“就业难”与城镇化质量不高的问题并存。推进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可以使他们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适应其发展需要。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农村教育有助于农民及其子女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强农”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长期薄弱,加之受到一些传统观念的制约,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接受教育的动机不足,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是改造传统农业拉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杠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进农村教育发展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将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中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三)农村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和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4]。总体来说,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仍然比较落后,农村环境脏、乱、的面貌没有根本改变,使得城乡差距表现得更明显。新农村的建设是党的领导下的农民对自己家园的建设,农村教育培养出高素质、有思想的农村劳动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和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总之,在二元化结构体制下要想平衡城乡发展实现“十三五”时期提出的“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就必须把重点放在农村。重新认识农村教育,重视农村教育,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王慧.中国当代农村教育史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1.
[2]王慧.中国当代农村教育史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170.
[3]刘钦芳.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J].读书2001(12).
[4]李云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什么[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
[5]李克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N].人民日报,2015-1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