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立后

来源 :数学大王·趣味逻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91137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尝君田文是齐国人,以礼贤下士而闻名于世,很多有才之士纷纷投靠他。田文还担任齐国的宰相,权倾一时。虽然他忠君爱国,但是功高盖主,门下又有食客三千,因而受到了齐王的猜忌。
  一日,田文正在陪齐王料理朝政,齐王忽然问道:“你知道我的王后前一阵子去世了,我想重新立一位王后,立哪一位嫔妃比较好呢?”
  田文一听,愣住了,齐王有七位嫔妃,究竟立哪一位为后好呢?这个问题其实不好回答。首先,立后是一件大事,还可能涉及宫廷内部的斗争;其次,齐王可能已经有了想法,只是想试探田文的想法与他是否一致。所以这个问题若是答错了,田文将处于危险的境地。
  田文一时之间想不到好办法,于是说:“大王,此事甚大,臣需要慎重考虑,请容我考虑几天。”齐王点头同意了。
  田文回去思考了一个晚上,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第二天,田文对齐王说:“大王,最近我在民间收到了七副耳环,虽然样式不一样,但都是精品呢。我想献给大王,希望大王收下!”齐王看到这七副耳环果然非常精美,便高兴地收下了。
  过了两天,齐王宴请田文,七位嫔妃也出席了宴会。果然,齐王将耳环送给了七位嫔妃。田文送的耳环当中,其中一副的材料和做工明显超过了其他六副。田文见其中一位嫔妃戴了那副最美的耳环,心中就知道了齐王最喜欢哪一位。
  第二天,田文上書劝齐王册立她为王后。齐王非常开心,认为田文和他的想法一致,于是更加相信田文了。
  田文是如何猜出齐王心中的答案呢?他巧妙地使用了逻辑学中的假言命题。
  假言命题,就是用来反映对象之间某种条件关系的命题。它由前件、后件和一定的联结词构成。
  田文使用的是假言命题中的一种——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指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简单地说,就是有了前件就一定会有后件。
其他文献
下午,小镇集市的喧嚣渐渐褪去,泽西喜欢在这个时候出门逛逛。  他恰巧看到酒商艾尔萨苦恼地坐在台阶上,这可不像平日里的开心果艾尔萨。泽西走过去问艾尔萨发生了什么事。艾尔萨递给泽西一张单子。原来,他昨天购进了5桶白酒和1桶啤酒,每一桶酒的容量都已经标在桶上。今天上午6桶酒都已经卖出去,可艾尔萨忘了标记哪一桶是啤酒,现在无法入账。  单子上记的是6桶酒的容量,分别是15升、19升、31升、20升、16升
新课的导人是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好的导人能先声夺人,事半功倍,能提高课堂效率,为新课的开展预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给教学定下成功的基调。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课堂导人上下足功夫,把语文课的这第一个音符奏响,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逐渐摸索出了一些语文课堂教学的导人方法,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心得体会。    一、激情导入,激起学生的热情    所谓激情导人,就是利用语言、设
课改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课改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课改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课改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题记    一浪高一浪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席卷了中国教育界,引发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深层反思与大讨论。作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我在认真贯彻课改的要求下,已逐渐领悟到其带来的崭新面貌。下面我将从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倡导教学方式的合作化、教学手段的技术化和教学策略的多样化三个方
一、要点聚焦  作为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的重点,句子的考查也是中考试题中考查的重要部分。句子考查形式很多,如修改病句、仿写句子、连句成段(句子排序)、特殊辞格的运用与评价及优美语句的欣赏。无论是哪一种题型,其实质都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的把握、品味与运用的能力。在解题时,需要对考题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再按照要求答题。  在此着重介绍两类主要考查形式:    第一修改病句  [重点、难点、考点]    近年
一、英语的语态    1.主动语态  如果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谓词动词用主动语态。主动语态中的谓语有各种时态形式。  英语中,有许多句子的主动语态可以表示被动意义,这些主动语态的句子其主语一般为物。  (1)下列动词的主动形式可以表示被动意义:look,feel,read,sell,smell,sound,taste等。如:The flowers smell nice.这些花闻起来很香。  (2)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确立时期,整个社会处于大的转型之中,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阶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广收门徒,既互相辩难,又相互影响、相互汲取营养,著书立说,于是中国社会出现了百家争鸣、群星璀璨、学术繁荣的局面。百家争鸣的“百”不是实数,而是形容各种学
在语文课堂实施有效教育,其调控艺术总而言之:“少就是多”。  “少”是说一篇课文的教学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关键要素,设置一两个主问题。在课堂实施中,要大胆删去无效环节,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围绕关键要素——主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大量的思维扩张,形成一个主问题知识网,从而达到有效教育的目的。这种网络化的知识,多向度的思维,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进行知识的多种角度的整合,形成
四个好朋友都利用假期学了一项运动项目,他们想让对方通过晒痕猜出他们学习了哪项运动。一起试一试,把地上的运动装备和小朋友连起来,看看你都猜对了吗?  连线成功,你会发现:  1号小朋友学了______,  2号小朋友学了______,  3号小朋友学了______,  4号小朋友学了______。  请在横线上写下你的答案,然后通过微信发给我们,你将有机会获得一份精美禮品!  (答案见下期)  上期
应用文为特定需要服务,受到明确的写作目的、专门的阅读对象、一定的使用场合等条件的制约。因此,行文要注重得体,既要准确表达意思,又要适应特定的环境条件。下面简介六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  1.书信  书信格式一般包括五个部分:  (1)称呼:第一行顶格写,后面加冒号。(2)正文:第二行空两格写,转行顶格。(3)结尾:正文写完,另起一行空两格或四格写“此致”、“祝”等词语,然后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
学生预习课文一般是先读读课文,然后围绕导学案上提出的问题想一想,再参照参考书写一写,书上却是“空空如也”。但是,预习课文不只是读读想想那么简单,同样要注重在书上多动笔。   古人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毛泽东同志在读《二十四史》时,作了无数的批注、评点,在空隙处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我们的学生在预习时,能用笔在课本上圈一圈,点一点,画一画,随时写下自己的看法、体会,这难道不是一种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