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跳高运动员赛前的心理训练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ir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赛前训练的宗旨在于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达到竞技状态。心理训练属赛前训练的一部分。在跳高这个项目中,心理训练对运动成绩影响很大。一些专家认为,跳高运动员获胜起码百分之三十要归功于心理训练,心理训练的安排占全部训练的四分之一,心理训练越来越受到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重视。可以说心理训练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运动员跳高的成功和失败。如果我们在跳高的业余训练阶段就合理运用心理训练,为跳高运动员打下良好的心理训练基础,无疑会有助于跳高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
  在跳高的比赛和训练中,我经常看到这种现象:运动员在试跳一个关键性的高度或自己以前从没征服过的高度时,往往会由于激烈的竞争、外界因素的干扰和过高的动机水平等原因,表现出一种紧张情绪。即便这时运动员的技术和素质具备了跳过该高度的水平,也会由于这时产生的紧张情绪而出现动作变形,造成失败。跳高比赛时,影响运动员情绪的因素很多,如观众的呐喊、亲友的观看、比赛的主要性或关键性、对手实力的强弱、比赛的动机水平及横杆的高度等等。不同的运动员对这些因素影响所作出的反应不同。缺乏心理训练的运动员,往往会由于上述因素中的任何一种而造成精神过度紧张,从而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我认为影响跳高运动员情绪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1)比赛动机。(2)对手实力。(3)横杆高度。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运动员比赛的动机是引起或维持与增加运动能力和指引活动向某种目标前进的动力。从动机水平和运动成绩的关系来看,一般是动机愈强烈,完成动作的行动力量也愈大。但是,如果动机过于强烈,却又会产生不良的行动效果,导致运动员精神紧张,这时就会产生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反复助跑不知怎么跳、起跳和过杆动作变形。对手实力较强,也会造成运动员精神过度紧张,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这就要求教练员平时和赛前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调节好运动员的动机水平,使其在比赛中做到镇静,防止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干扰,发挥出运动水平,跳出好成绩。因此,在比赛之前,我们应对运动员进行动员,明确任务,分析对手情况,使运动员获得适宜的心理准备。运动员赛前良好的心理准备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对自己的力量有清醒的估计。(2)在比赛中表现出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和取得胜利的意向。(3)情绪兴奋适度。(4)具有高度抗干扰的能力。(5)比赛中具有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针对以上五点,我们在赛前训练中要注重做以下工作:(1)确定切合实际的任务,分析自己和对手的情况,做到知己知彼,使运动员在心理上做好准备,从而获得适度的动机水平。(2)在比赛前,广泛收集有关比赛场地、气候以及比赛时间等方面的情报,然后再根据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合理安排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例如,赛前技术训练时间尽量安排在和正式比赛相同时间的(指上下午的某时某刻),跳高海绵包的摆放和正式比赛场地相同。力求使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能够同比赛现场的客观条件相适应。(3)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是训练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心理训练的一个重要原则。中学时代的运动员的心理状况正处于逐渐成熟的发展时期,是一个不稳定的时期,因此也容易影响动作技能的发挥。每个运动员都有自己不成熟而易做错的动作,根据运动员不同的情况,我们采用了意念训练法,为每一名运动员制定若干条意念内容。这些内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①运动员即将完成的正确技术重点部分。②运动员易做错动作的纠正命令。要求运动员在比赛时的每次试跳前进行默念,促使运动员在试跳中做出正确的技术动作。
  横杆的高度也是引起运动员精神紧张的一个因素。比如,当横杆的高度升到运动员自己的新高度或横杆升到破某个纪录的高度时,运动员往往就对横杆产生恐惧感,表现为紧张、不知所措,这时助跑的步点容易跑不准,助跑起跳和过杆动作也容易变形。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采用的心理训练方法很多。首先是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应注意培养运动员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以表扬为主,在试跳中运动员如能果断地完成动作,不管成功與否,只要动作不变形就给予表扬。这样可培养运动员在跳新的高度时果断做动作的习惯。在跳自己的新高度的训练时,我们有时可以在踏跳点处放置一块踏板,这样可增加腾起的高度,促使运动员试跳成功,达到建立跳过新高度的运动表象和增强跳这个高度的信心之目的。
  根据中学生训练的时间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应特别注重跳高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我在跳高业余训练中注意运用以上几种心理训练手段,使运动员做到知己知彼,获得适宜的心理准备,在比赛中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采用意念训练方法,集中注意力,充分发挥出技术动作水平和运动能力,这样才能不断征服新的高度,为他们的运动成绩逐年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压缩语段”是2000年《考试大纲》中增加的考点,高考试题出现的题型有概括一句话新闻、补写导语、拟写标题等。这种形式的考查,强化了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下面,我就此类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作点说明。      一、解题思路      “压缩语段”就是对一个长句子或一段甚至几段话进行正确的筛选、准确地提炼、高度地概括浓缩信息,做此类题应注意以下思路。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都是提供一则或多则材料,有文字材料,有图画材料,也有的文字材料和图画材料兼而有之,这是二者的相同之处,其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    一、材料作用不同    话题作文的材料是作文的前提和引子,是命题者所提供和写作前的指导,是引发学生思考写作的由头,是写作发散思维的触媒,写作过程中可以引用材料,也可以对材料只字不提。高考作文从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到2004年的“遭遇挫折和
公元1405年,郑和奉明成祖之命开始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航。郑和下西洋始终执行了“厚往薄来”的既定方针,这反映了我中华大国之博大胸怀。  郑和下西洋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据记载,他第一次下西洋时,有大型宝船62艘,官兵27800人。宝船大者长44丈(约138米),宽18丈(约56米),相当于万吨轮,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而达-伽马去印度仅有4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及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深入理解这一制度是学好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的重要基础。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正确理解当前中国的政治发展状况,明确我们的发展任务和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一)含义:君主专制中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翻开中国数千年历史,你会发现善良的人们,历来把“教师”与“天地君亲”供奉在一起,视为崇高而神圣的。因为教育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使者。几千年后的今天,当人们把教师当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称它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时,它的内涵就扩大了。它还能承担培养人的理想和品德,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铸造顽强的能力和健康的人格。所以,一个称职的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喜欢什么,正所谓知
班主任是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组织者,是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因此,班主任的工作要求我们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下面我就如何创建优秀班级谈谈一些做法:    一、要有严密有效的组织管理能力    班主任工作既要面对整个班级,又要面对个别学生。对整个集体进行工作,就要求班主任具有组织、管理的才能,既善于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善于管理班级各项工作,又要针对个别同学的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做好转化工作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关键。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质疑能力匮乏,从未质疑的同学达70%以上,他们或不知怎样质疑,或无疑可质,或不敢质疑。那么,如何培养学生
近年高考题中,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省市卷,都有相同的考试模块,它们是英语知识运用(语法和词汇知识,以及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写作。而其中考查方式各有区别。全国卷I的题型模块基本保持稳定,分有客观题及主观题两部分,其中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属于客观题型,而写作中的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属于主观题型。  然而,近年来,各地高考题在保持大方向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各有花样。这里收集近年出现的一些新题型
创新教育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人类跨入21世纪,这是一个以创造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在未来的社会中,科技发明越来越多,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专利的有效时间也变得越来越短。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生命,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将大行其道。劳动者对知识产生的贡献主要是智力,而不再是消耗自然资源。  创新是知识经济竞争的核心,那么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教育,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更新观念是课堂实施创新
学习兴趣也叫求知欲,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认为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强烈情感,才能引导学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他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句话里,提出了“知学”、“好学”、“乐学”三种学习态度。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果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