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用骰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63742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成性问题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教案;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非预期的发展。生成性问题相对于预设来说,比较突然,对教师上课机智是个考验。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已经习惯于在上课前专门精心准备内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已经在教师的已有专业知识储备之中,无论在课堂上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教师都能得心应手地迎刃而解。生成性的问题具有随机性、不可预测性,往往因为生成性问题而出现让教师出糗的现象,所以教师特别怕课堂的生成性问题。
  案例一:有一年学校开设教研周活动,组内要求我开一节展示公开课,我选择的课题是华师大版的《概率的预测》。其中有个问题是:抛掷一枚骰子,掷得“6”的概率等于1/6表示什么意思?然后要求学生做实验。话音刚落,一个学生在下面自言自语地说:“怎么能用骰子?”言下之意:这里是课堂,怎么可以用农村打麻将用的骰子?而且我们学生也没有骰子。如果在平时的课堂上,遇到这样一位“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我肯定会狠狠地批评一通,而且课后还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可是当时是学校的公开课,同学校有近十多位教师在听课,而且遇到这样“尴尬”的事件,我当时也是暗自念着倒霉。但我没有马上批评那位学生,而是要求大家讨论:“为什么他说这句话?如果不用骰子?有无替代的实验物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着,最后各小组各抒己见,列举了很多可以替代的实验物品,并说明了这些物品的可行性。
  最后,我要求那位学生描述他当时说这句话的想法。他有些心虚,在结结巴巴的讲述中道出了他是想到他爸爸平时打麻将用的骰子,然后又想到有无其它替代的实验物品。
  我想,如果按照平时的表现,可能我的批评对学生有一定的“警戒”作用,但是這样做也可能带来一系列的负效应,比如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等。而像我在上述案例中所做的一样,不仅仅可以机智地把一个课堂中很尴尬的问题化解了,最重要的是以学生的“真实经历”,去完成了对于“不能用骰子之后用什么”问题的探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是让教师直接讲授出来的,而是通过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讨论为什么不能用骰子?)、建立假设(每个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不用骰子?可以用什么其他替代的物品?)、获得事实与依据(用其他替代物品来实验)、总结与交流(学生总结了可以进行模拟实验的实验物品,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交流,加强了科学实验过程的体验)。这是比较严谨的探究过程,也是把原来可能造成课堂尴尬局面而扭转为有利的教育资源的过程。
  案例二:有次听了本校同年级的一节数学课《可能性》。课堂教学的容量大,形式多样,课堂自主学习比较到位。但是从这堂课中,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出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善待”生成性的问题。下面结合这节课中的片段谈谈我对生成性问题的想法:
  师:裁判员利用猜左右的办法来决定谁先发球,公平吗?为什么?
  生:公平,打球的两个人猜对的可能性都是50%。(教师又找了一个学生回答,答案相同,无不同意见。)
  师:(这时候,教师有些着急,于是设法引导。)同学们,他们猜错、猜对一共有几种可能性?
  生:有一种。
  师:猜对一种,猜错一种,一共有几种可能性呀?
  生:两种。
  ……
  我们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中,当学生说他们猜对的可能性各占50%的时候,教师为什么置之不理呢?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生成性资源。我想,不妨这样处理:“听清楚了吗?同学们,你看他知识多丰富呀。他会用百分数来表示可能性呢。从他的回答中,我们得到了一个信息。可能性可以用数表示。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通过这样的谈话,不仅肯定了刚才那个学生的回答,没有伤他的自尊心,而且能借此引导学生,过渡到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教学中来。由这么一个非常小的例子可以看出,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正确地运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引导教学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一环。
  结语
  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什么时候出现什么问题,任何人都无法把握,毕竟我们面对的是具有个性的、有自己思想的学生,他们的言行都有可能是我们课堂准备内容之外的,而这些“意外”(生成性的问题)也可能是课堂教学宝贵的资源,我们不但不能逃避,反而要善于利用这些“意外”。
  其次,面对生成性问题,也正是考验教师对课堂临时出现的问题的应变能力。一个教师的成熟是要经过无数次的这些“临时事件”的,而在每次面对这些临时事件时,沉着冷静地分析问题,并当机立断地处理好这些问题很重要,这种应变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结果。
  最后是对生成性问题处理后的反思。教师对自己临时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与手段进行深刻的反思、不断地加以总结是处理生成性问题的有效手段。
  当然,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意外事件”的发生,更多的是学生在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又不是课堂内容所能解决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保护好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热情与能力,把这种热情与能力培养成学生的一种思维品质,而且要处理好正常的课堂教学与课外的探索活动的辩证关系。
其他文献
摘要: 在法学专业本科教学中,针对抽象的理论性问题,可以结合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技巧的设问,进行有效的启发式教学,促使学生自己领会理论的内涵。本文通过分析两个真实的教学案例,探讨了设问在启发式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设问 启发式教学 法学教学 作用    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从事法学专业本科生的民法教学工作。从第一次踏上讲台时起,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使民法课堂变得生动和更有吸引力。为此,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编写原则、时间特色和内容精选等三个方面分析了2009年安徽省高考历史考试内容的特色之处,以期加深学生对历史学科高考考试内容的理解,更有利于平时的历史教学。  关键词: 历史学科 考试内容启示    2009年2月《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公布,其中文科综合部分从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内容和试题的编写等三部分分别对历史、政治和地理等学科作出了不同的要求。笔者对2009年安徽省高考历史学科的
期刊
摘 要: 本文在介绍法律英语特点的基础上,以中西法律文化为视角,对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原则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同时结合实例对“动态对等”翻译原则进行了说明,以确保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  关键词: 功能对等翻译原则 法律英语翻译 应用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历来是英汉翻译中存在的一大难题。其覆盖面之广,可涉及历史、环境、习俗、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诸多因素。它常使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现象的
期刊
摘 要: 文章以日语汉字的吴音、汉音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与中国汉字声母“d、t、n、l”汉字音的对应关系,以期对中国人理解、掌握日语音读(吴音汉音),和日本人理解并掌握现代汉语字音有所帮助。  关键词: 日语汉字音 汉语汉字音 对应关系    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日语中的汉字,我们几乎都认识,但是现代汉字读音与日语汉字音读却差别很大。除了日语语音本身的特点之外,主要是因为日语汉字音读来源于
期刊
摘 要: 高校体育的发展对新时代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学习新知识,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旧观念,接受新事物,研究新问题,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成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健全人格的塑造者,成为创新型和科研型的新型体育教师,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 21世纪 高校体育教师 综合素质    前言    21世纪是教育的世纪,教育将以更为深刻的内涵与意义来实现对
期刊
摘 要: 兼语句是汉语所特有的语法现象之一,与英语中的例外格标记ECM现象有着相通之处。本文通过考察兼语句的句法特征,并参照前人的研究标准,旨在对现代汉语兼语句与英语中ECM现象进行对比研究,以此对汉语语法及兼语句这一特殊句式更进一步地认识。  关键词: 现代汉语 兼语句 英语ECM现象 对比    兼语句是汉语特有的语法现象之一,是汉语语法讨论和研究的一个热点。典型的兼语句式如(1)所示:  (
期刊
李森祥先生的小说《台阶》,入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语文上册。文中塑造了一个勤劳节俭,任劳任怨,地位卑微,但却显得伟大的农民形象。文中的“父亲”,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民为生存而奔波劳累的代表。读这篇小说,总有一种悲壮之感,心酸之中,又有一种自豪。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父亲”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村的希望,更看到了我国的希望。作为农村中学,讲透这篇课文,让学生从“父亲”的身上学到勤劳
期刊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自主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摒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积极信息,引领学生思维上。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变一潭死水、死气沉沉的课堂为姹紫嫣红、快乐活泼的课堂。    一、“万丈高楼平地起”,利用原有的生活体验导入新课。    在教
期刊
秦观是北宋著名词人,学务经世,名重当时,却生不逢时,“为世所弃”,命运乖蹇,道路坎坷,一生崎岖。为官十年间,饱尝党派之争,叠遭贬谪,绝望离世。“少游钟情,故诗酸楚”,“秦少游谪古散藤,意忽忽不乐”,贬谪时这种“无以自拔”的悲剧心态,使其作品中呈现出与前期作品迥然不同的情感特质,对故土的依恋,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方式。  绍圣三年(1096)秋,秦观往赴郴州(今湖南郴州)贬所道中作《题郴阳道中一古诗壁
期刊
摘 要: 美育化是将美育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动态过程,其核心是推行情感教育。而大学语文作为文学与文化的载体充分显示出情感性的特点,所以,美育化思路是推进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的有效途径。以美育理念为指导,美育化的思路可以全面推进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以大学语文课程为基本领域,美育实现了与教学实践的结合,真正走入了人的心灵。  关键词: 美育 大学语文教学 美育化 情感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