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恭绰(1881-1968),字裕甫(玉甫、玉虎、玉父),又字誉虎,号遐庵,晚年别署矩园,室名“宣室”。广州府番禺县人,祖籍浙江余姚。先后经历清末、北洋、民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时代,被称为“四朝大吏”。25岁前,叶恭绰除了读书,还曾做过教师,编过报纸,算是一介布衣。1905年,经张伯熙(时任清政府邮传部尚书)举荐,叶恭绰入邮传部任总文案。1908年,得邮传部尚书陈璧赏识,从路政司主事逐步提升,任承政厅签事,有着“一岁五迁”的美誉。1909年,被邮传部尚书徐世昌任命为承政厅副厅长。
叶恭绰在清朝生活近30年,其中为官7年。其祖父叶衍兰是咸丰丙辰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任职户部、军机处。无论是从叶恭绰的自身经历,还是其家庭的社会关系来看,都称得上是清朝的世宦之家。1912年宣统帝退位,叶恭绰又参与修改“退位之诏”,算得上清朝遗民。但从思想感情上看,他对清朝并没有什么留恋,也不曾加入清朝遗民的行列,而是和梁启超、杨度、梁士诒等一起迎接袁世凯再度出山,在清廷和革命党之间进行周旋。
叶恭绰的仕宦生活,在北洋时代开启了新的局面。从历史来看,北洋时期是从袁世凯小站练兵开始,在探求中国军队现代化之路。叶恭绰的同乡梁士诒也是在参与小站练兵时与袁世凯相识,成为袁世凯的幕僚、北洋编书局总办,袁世凯的兵书多出自于梁士诒之手。叶恭绰即是通过梁士诒进入袁世凯的北洋系统,形成了叶恭绰——梁士诒——袁世凯之间的政治关系网。之后参与清帝逊位,平定张勋复辟,为袁世凯起草就职大总统誓词。袁世凯逝世后,北洋各派为“文治”和“武治”问题展开混战,叶恭绰长袖善舞,成为其间的缓冲力量。他的官位也由铁道部次长坐到交通部总长。与此同时,他还关心文化事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对大同石窟的发现保护、敦煌经卷的抢救、印碛砂藏、创办交通大学等,一时间既居于北洋政府高位,又是文化名人,成为与蔡元培齐名的人物。
1925年,叶恭绰辞去段祺瑞政府交通部总长之职,但他并没有退出政治舞台,而是栖居天津,静观时局变化。天津为清末直隶总督的驻地,李鸿章、袁世凯兴办洋务、发展北洋势力,使天津不但成为北方的工业基地,而且成为北京之外的另一个政治中心。李鸿章、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吴佩孚等北洋人物在天津轮番登场。北洋各系人物有不少人在天津有房产、企业,无论是驰骋于政治舞台抑或息政隐居,都以天津为依托,观察政治风云变化,奔走于京津之间。叶恭绰从1925年辞官隐居天津,行走于津京之间,其中不无对时局的观察和考虑。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北洋大势已去。1928年5月,叶恭绰南下上海,开始了他自谓的“避嚣就寂,辞富居贫”的生活。
叶恭绰定居上海后,他的北洋遗民情结才逐渐表现出来。他不在国民党政府任职,而多忠于文化,开展民间文化活动。他像清末遗民一样,借明末遗民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叶恭绰除了出版明末遗民诗文集,吟其诗句,更多的是收藏他们的书画信札,并作考释,纾之于世。
叶恭绰的朋友赵药农藏有明末遗民王山史致友人的信札册,共收有信札39通,叶恭绰对此作了一番研究,写了这样一段题跋:
如顾亭林辈,固至可贵,然降清诸二臣及入清登第,如周栎园、沈绎堂辈亦杂侧其间,虽诸人皆有其文采风流,然以山史之孤介,何取与诸人推襟送抱,情如敦笃,且山史同时诸遗老亦多如此(观诸遗老之遗著可证之)。殆所谓“贞不绝俗”,抑有所不得已耶?
对清初文坛的复杂现象,叶恭绰做了客观分析,他认为:其一,清初文网尚疏,而明代姻、世、年、乡谊素重,势难遽断关系;其二,“诸人”虽然热衷仕清,或仍怀观望,诸遗民与之联络,不免意有所图;其三,当时清廷欲安反侧,或借诸降臣之手以结清流,遗民亦借此以资掩蔽;其四,郑成功、吴三桂失败后,诸遗老似对东南、西南已经失望,复转而志于北方,而于陕、晋、冀、察、绥尤为重视,李天生、屈翁山、阎古古以至朱竹咤辈,皆曾游历边塞,似乎别有所图,当非流连风景者。
叶恭绰对明末遗老做了贰臣的行径虽有所分析和体谅,但是对贰臣的行为仍持批评态度,而对顾亭林、王夫之、黄梨洲等人的晚节贞恒,推崇备至。家本素富的王山史,以东道主的身份留住顾亭林,傅青主以富户隐于医药,以财主和谋主双重身份参与反清斗争,叶恭绰皆赞美有加。
叶恭绰的遗民情结多来自他对遗民信札的题跋。阎古古是由明入清的遗民,阎氏自崇祯十七年国变,破家结客,擒叛从军,开始参加史可法的军队,继之又参与太湖反清组织及山东榆园之役,屡被追捕,九死一生。他和顾亭林、傅青主相仿,有时也不得不委曲求全,与新朝朋友相往还,但终无损其节操。叶恭绰从古古友朋信札中感受到点点滴滴,皆赴汤蹈火、出生入死之余痕,与史实可相印证,正足以证古古之坚刚不屈,始终一致,而不可与雍容之酒、鼓吹休明者等观也。叶恭绰提出“古古心迹,益可大昌”。
搜存乡贤诗文,以寄怀念。在岭南文物志中,叶恭绰对其乡贤屈大均、黎美周的遗民风节十分赞赏,集其诗文、立传歌颂,对他们的只字片纸,亦视之为珍宝。屈大均有《南游见闻录》-册,在屈的著述中并不占重要地位,但叶恭绰发现书中所记“皆明末清初大事”,“惟其中颇有异闻,足资参证,且多关粤事,故过而存之”。叶恭绰得到屈氏这一著述,曾感言:“翁山遗著,经历次收集,大约遗者已属无多,亦足慰翁山于九原矣。”在编辑《屈翁山四朝成仁录》时,叶恭绰付出了艰辛,因翁氏稿本有五六家传抄,详略各异,便逐—互勘。
《明末南园诸子送黎美周北上试卷》,黄节旧藏,密不示人。黄去世后,由王秋湄介绍归叶恭绰。黎美周为广东明末遗民,加之乡情,叶恭绰对此卷特别珍视,抗日战争爆发,时局变迁,叶恭绰流徙香港,所藏书画,历经离乱,毁失殆尽,而对此卷爱如头目,抱持未失。由香港而上海,再到新中国首都北京,此卷皆在行箧中。叶氏对此卷曾题数跋,虽因时代变异而感慨不同,但却含有深沉的遗民情结。1954年端午,叶恭绰73岁,重理此卷作了最后一次题跋: 余老且死,并无归骨故乡之念。遗令将安息于京西翠微山麓,固非恋恋于一丘者。特以历史名迹,一旦荡为飘风,意安能无动?故述记于此,后之见此卷者,当有同情焉。
接下来又写了一段跋语:
六年前在广州,值端午,有一绝句:“日午临江渡鼓喧,稍欣丰稔淡烦冤;虚舟我早心无竞,独坐空斋念屈原。”今时人争礼灵均,不知三闾大夫亦知数年前,有一憔悴忧伤,同情于彼之一人否也。呵呵!遐翁。
卷中有张二乔题绝句一首,为张氏绝作,题诗云‘名士倾城同命笔,风徵能不忆张乔”。张乔名二乔,为广东名媛,与广东名士陈集生、黎美周相往,死后葬身之处为“百花冢”。抗战期间,叶恭绰避寇香港,曾作《百花冢》-曲,又于二乔生日,集诸诗人墨客祀以酒脯。叶恭绰说:“《百花冢》-曲,于并时人物,固多推重,对二乔遗蜕,亦三致意焉。今若此,将徒增慨想,为之奈何?”此外,他还以《浣溪沙》一词,在序中说:“呜呼,何世何年,此物此志,古愁今恨,能不依依。”叶恭绰胸中的民族恨、遗民愁交织在一起,已经跃然纸上了。4年后,叶恭绰又展卷题跋:
今年七十七矣,偶展此卷,感慨万端,因题一律。后之览者,当知余书此时心绪何若也。遐翁叶恭绰时右目昏暗,故字不如前。
叶恭绰还藏有《清初诸人题赠苏昆生诗画卷跋》,苏昆生汇集付诸装池,题赠作品的最后纪年为顺治十三年,卷中题赠者有周亮工、曹溶、侯方域诸人,强半做了清朝的官,其时南明永历皇帝仍在。叶恭绰在题语中不胜感慨:
剩水残山,回顾六朝金粉,已属黄粱一梦。《桃花扇))乐府,似已出世,不知卷中诸君曾见之否?朝宗之遨游吴地,又何为也。展卷之余,不胜怅触,因漫赋小词。叶恭绰题跋结语云:
比年兵灾剧烈,山陬海筮,藏物多列于市,亦觇世变之一例也。①
叶恭绰分析清兵人关之后的政策之调整,“马上得天下”,而不是“马上治天下”,采用“潜消反侧,奠定初基”,汉人地方官员也多“以劳來安集为事”,“以救军政之暴”使“民稍得喘息”。所以他说:
吾常见清初诸遗民,间或与当道往还,致遭吹毛之责,私意其中必有不得已之故,所全度必不细,亦论世者宜知其所鉴
别焉。②
明末清初不愿降服异族者,多遁入空门,对文网尚疏者,寺庙尚得开堂辟室为收纳地,如苏州之灵岩,杭州灵隐,粤北之丹霞、顶湖、海云诸寺,则事迹尤胜,且与各省大刹皆通声气,而各地当道充为护法,保护了清代遗民知识分子。正如清末遗民借明朝遗民诉说自己的心事,叶恭绰则是以明末遗民来诉说自己的遗民情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叶恭绰从香港回到北京,在中央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文字改革委员会、政治协商会议等机构任职,老朋友戏称他“佩六国相印”。但他的遗民情怀没有泯灭,他向毛泽东主席写信请求修葺袁崇焕墓,保护明朝遗民的遗存。在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期间,和同事们情感相处和谐,其中有不少是清末遗民。
1952年夏天,叶恭绰以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的身份,先后两次招待文史馆的同仁陈半丁、邢端、邢之衰、王冷斋、黄复、夏仁虎、梁启勋、陈云浩、齐之彪、刘孟纯、陈祖基、孙人和等人,去北京嘉兴寺赏荷赋诗。陈半丁画《莲社评茶》及《清凉世界》相赠。
1953年,叶恭绰又书古风《见心莲》二首并序:
京师近多新卉,有名反面莲者,心突出而瓣皆后反,故名。余赏其形态,以为名不相称,改题见心莲。呜呼,心固不易见,欲人之能见,亦岂易哉。
见心莲,汝叶何田田。汝心赤如火,汝色珠澄鲜。汝根虽薄弱,汝性弥芳坚。不争水土美,不兢桃李妍。耻敷萧艾荣,谢与藤蔓缠。剩秉一寸心,朝夕唯拳拳。惟为尘沙掩,冀邀天日怜。芯须因笑出,花瓣还翩翩。七窍尽显露,胸臆浑洞然。我心本匪石,将刻群众前。如人不见何,真相迷方圆。石碑似含口,藏写奚能宣。吁嗟乎,见心莲。汝心虽可见,见者灼知否。目或迷五色,眩转难深求。亦或障翳多,烟雾迷双眸。汝纵沥肝胆,熟视谁为收。剖之难自明,涕泗空横流。何况汝薄植,原为管蒯铸。不登大雅堂,分宜沟壑投。阳春无私荫,小草乃见搜。未陟千仞冈,徒望百尽楼。大地自溥溥,岁月方悠悠。勉旃崇令德,式好无相尤。
此系一九五三年作,不知所感云何,业已忘之,录供一笑。遐庵。
在叶恭绰的性格中,对莲的确有所偏爱。早在1934年冬,叶恭绰偶然得到一方古砚,见砚的背后刻有《并蒂莲》诗,并且注明此莲出于正仪东亭。他当即冒雪乘火车,来到正仪访莲。此园为顾阿瑛玉山佳处故迹,园已荒芜,叶恭绰集资对荷池遗址作疏浚修葺,在并蒂莲池以东再辟一池,植白莲,与并蒂莲媲美。次年7月,并蒂莲盛开时,叶恭绰乘坐快车,专程前往正仪东亭赏莲,并作《五彩同心曲》以记此事。《向心莲》和《五彩同心曲》有着一脉相通的情怀,寄托着叶恭绰对莲的高洁品格的欣赏与赞美。
责任编辑:陈春晓
注释:
①叶恭绰著《矩园余墨》,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42页。
②叶恭绰著《矩园余墨》,第140页。
叶恭绰在清朝生活近30年,其中为官7年。其祖父叶衍兰是咸丰丙辰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任职户部、军机处。无论是从叶恭绰的自身经历,还是其家庭的社会关系来看,都称得上是清朝的世宦之家。1912年宣统帝退位,叶恭绰又参与修改“退位之诏”,算得上清朝遗民。但从思想感情上看,他对清朝并没有什么留恋,也不曾加入清朝遗民的行列,而是和梁启超、杨度、梁士诒等一起迎接袁世凯再度出山,在清廷和革命党之间进行周旋。
叶恭绰的仕宦生活,在北洋时代开启了新的局面。从历史来看,北洋时期是从袁世凯小站练兵开始,在探求中国军队现代化之路。叶恭绰的同乡梁士诒也是在参与小站练兵时与袁世凯相识,成为袁世凯的幕僚、北洋编书局总办,袁世凯的兵书多出自于梁士诒之手。叶恭绰即是通过梁士诒进入袁世凯的北洋系统,形成了叶恭绰——梁士诒——袁世凯之间的政治关系网。之后参与清帝逊位,平定张勋复辟,为袁世凯起草就职大总统誓词。袁世凯逝世后,北洋各派为“文治”和“武治”问题展开混战,叶恭绰长袖善舞,成为其间的缓冲力量。他的官位也由铁道部次长坐到交通部总长。与此同时,他还关心文化事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对大同石窟的发现保护、敦煌经卷的抢救、印碛砂藏、创办交通大学等,一时间既居于北洋政府高位,又是文化名人,成为与蔡元培齐名的人物。
1925年,叶恭绰辞去段祺瑞政府交通部总长之职,但他并没有退出政治舞台,而是栖居天津,静观时局变化。天津为清末直隶总督的驻地,李鸿章、袁世凯兴办洋务、发展北洋势力,使天津不但成为北方的工业基地,而且成为北京之外的另一个政治中心。李鸿章、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吴佩孚等北洋人物在天津轮番登场。北洋各系人物有不少人在天津有房产、企业,无论是驰骋于政治舞台抑或息政隐居,都以天津为依托,观察政治风云变化,奔走于京津之间。叶恭绰从1925年辞官隐居天津,行走于津京之间,其中不无对时局的观察和考虑。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北洋大势已去。1928年5月,叶恭绰南下上海,开始了他自谓的“避嚣就寂,辞富居贫”的生活。
叶恭绰定居上海后,他的北洋遗民情结才逐渐表现出来。他不在国民党政府任职,而多忠于文化,开展民间文化活动。他像清末遗民一样,借明末遗民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叶恭绰除了出版明末遗民诗文集,吟其诗句,更多的是收藏他们的书画信札,并作考释,纾之于世。
叶恭绰的朋友赵药农藏有明末遗民王山史致友人的信札册,共收有信札39通,叶恭绰对此作了一番研究,写了这样一段题跋:
如顾亭林辈,固至可贵,然降清诸二臣及入清登第,如周栎园、沈绎堂辈亦杂侧其间,虽诸人皆有其文采风流,然以山史之孤介,何取与诸人推襟送抱,情如敦笃,且山史同时诸遗老亦多如此(观诸遗老之遗著可证之)。殆所谓“贞不绝俗”,抑有所不得已耶?
对清初文坛的复杂现象,叶恭绰做了客观分析,他认为:其一,清初文网尚疏,而明代姻、世、年、乡谊素重,势难遽断关系;其二,“诸人”虽然热衷仕清,或仍怀观望,诸遗民与之联络,不免意有所图;其三,当时清廷欲安反侧,或借诸降臣之手以结清流,遗民亦借此以资掩蔽;其四,郑成功、吴三桂失败后,诸遗老似对东南、西南已经失望,复转而志于北方,而于陕、晋、冀、察、绥尤为重视,李天生、屈翁山、阎古古以至朱竹咤辈,皆曾游历边塞,似乎别有所图,当非流连风景者。
叶恭绰对明末遗老做了贰臣的行径虽有所分析和体谅,但是对贰臣的行为仍持批评态度,而对顾亭林、王夫之、黄梨洲等人的晚节贞恒,推崇备至。家本素富的王山史,以东道主的身份留住顾亭林,傅青主以富户隐于医药,以财主和谋主双重身份参与反清斗争,叶恭绰皆赞美有加。
叶恭绰的遗民情结多来自他对遗民信札的题跋。阎古古是由明入清的遗民,阎氏自崇祯十七年国变,破家结客,擒叛从军,开始参加史可法的军队,继之又参与太湖反清组织及山东榆园之役,屡被追捕,九死一生。他和顾亭林、傅青主相仿,有时也不得不委曲求全,与新朝朋友相往还,但终无损其节操。叶恭绰从古古友朋信札中感受到点点滴滴,皆赴汤蹈火、出生入死之余痕,与史实可相印证,正足以证古古之坚刚不屈,始终一致,而不可与雍容之酒、鼓吹休明者等观也。叶恭绰提出“古古心迹,益可大昌”。
搜存乡贤诗文,以寄怀念。在岭南文物志中,叶恭绰对其乡贤屈大均、黎美周的遗民风节十分赞赏,集其诗文、立传歌颂,对他们的只字片纸,亦视之为珍宝。屈大均有《南游见闻录》-册,在屈的著述中并不占重要地位,但叶恭绰发现书中所记“皆明末清初大事”,“惟其中颇有异闻,足资参证,且多关粤事,故过而存之”。叶恭绰得到屈氏这一著述,曾感言:“翁山遗著,经历次收集,大约遗者已属无多,亦足慰翁山于九原矣。”在编辑《屈翁山四朝成仁录》时,叶恭绰付出了艰辛,因翁氏稿本有五六家传抄,详略各异,便逐—互勘。
《明末南园诸子送黎美周北上试卷》,黄节旧藏,密不示人。黄去世后,由王秋湄介绍归叶恭绰。黎美周为广东明末遗民,加之乡情,叶恭绰对此卷特别珍视,抗日战争爆发,时局变迁,叶恭绰流徙香港,所藏书画,历经离乱,毁失殆尽,而对此卷爱如头目,抱持未失。由香港而上海,再到新中国首都北京,此卷皆在行箧中。叶氏对此卷曾题数跋,虽因时代变异而感慨不同,但却含有深沉的遗民情结。1954年端午,叶恭绰73岁,重理此卷作了最后一次题跋: 余老且死,并无归骨故乡之念。遗令将安息于京西翠微山麓,固非恋恋于一丘者。特以历史名迹,一旦荡为飘风,意安能无动?故述记于此,后之见此卷者,当有同情焉。
接下来又写了一段跋语:
六年前在广州,值端午,有一绝句:“日午临江渡鼓喧,稍欣丰稔淡烦冤;虚舟我早心无竞,独坐空斋念屈原。”今时人争礼灵均,不知三闾大夫亦知数年前,有一憔悴忧伤,同情于彼之一人否也。呵呵!遐翁。
卷中有张二乔题绝句一首,为张氏绝作,题诗云‘名士倾城同命笔,风徵能不忆张乔”。张乔名二乔,为广东名媛,与广东名士陈集生、黎美周相往,死后葬身之处为“百花冢”。抗战期间,叶恭绰避寇香港,曾作《百花冢》-曲,又于二乔生日,集诸诗人墨客祀以酒脯。叶恭绰说:“《百花冢》-曲,于并时人物,固多推重,对二乔遗蜕,亦三致意焉。今若此,将徒增慨想,为之奈何?”此外,他还以《浣溪沙》一词,在序中说:“呜呼,何世何年,此物此志,古愁今恨,能不依依。”叶恭绰胸中的民族恨、遗民愁交织在一起,已经跃然纸上了。4年后,叶恭绰又展卷题跋:
今年七十七矣,偶展此卷,感慨万端,因题一律。后之览者,当知余书此时心绪何若也。遐翁叶恭绰时右目昏暗,故字不如前。
叶恭绰还藏有《清初诸人题赠苏昆生诗画卷跋》,苏昆生汇集付诸装池,题赠作品的最后纪年为顺治十三年,卷中题赠者有周亮工、曹溶、侯方域诸人,强半做了清朝的官,其时南明永历皇帝仍在。叶恭绰在题语中不胜感慨:
剩水残山,回顾六朝金粉,已属黄粱一梦。《桃花扇))乐府,似已出世,不知卷中诸君曾见之否?朝宗之遨游吴地,又何为也。展卷之余,不胜怅触,因漫赋小词。叶恭绰题跋结语云:
比年兵灾剧烈,山陬海筮,藏物多列于市,亦觇世变之一例也。①
叶恭绰分析清兵人关之后的政策之调整,“马上得天下”,而不是“马上治天下”,采用“潜消反侧,奠定初基”,汉人地方官员也多“以劳來安集为事”,“以救军政之暴”使“民稍得喘息”。所以他说:
吾常见清初诸遗民,间或与当道往还,致遭吹毛之责,私意其中必有不得已之故,所全度必不细,亦论世者宜知其所鉴
别焉。②
明末清初不愿降服异族者,多遁入空门,对文网尚疏者,寺庙尚得开堂辟室为收纳地,如苏州之灵岩,杭州灵隐,粤北之丹霞、顶湖、海云诸寺,则事迹尤胜,且与各省大刹皆通声气,而各地当道充为护法,保护了清代遗民知识分子。正如清末遗民借明朝遗民诉说自己的心事,叶恭绰则是以明末遗民来诉说自己的遗民情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叶恭绰从香港回到北京,在中央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文字改革委员会、政治协商会议等机构任职,老朋友戏称他“佩六国相印”。但他的遗民情怀没有泯灭,他向毛泽东主席写信请求修葺袁崇焕墓,保护明朝遗民的遗存。在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期间,和同事们情感相处和谐,其中有不少是清末遗民。
1952年夏天,叶恭绰以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的身份,先后两次招待文史馆的同仁陈半丁、邢端、邢之衰、王冷斋、黄复、夏仁虎、梁启勋、陈云浩、齐之彪、刘孟纯、陈祖基、孙人和等人,去北京嘉兴寺赏荷赋诗。陈半丁画《莲社评茶》及《清凉世界》相赠。
1953年,叶恭绰又书古风《见心莲》二首并序:
京师近多新卉,有名反面莲者,心突出而瓣皆后反,故名。余赏其形态,以为名不相称,改题见心莲。呜呼,心固不易见,欲人之能见,亦岂易哉。
见心莲,汝叶何田田。汝心赤如火,汝色珠澄鲜。汝根虽薄弱,汝性弥芳坚。不争水土美,不兢桃李妍。耻敷萧艾荣,谢与藤蔓缠。剩秉一寸心,朝夕唯拳拳。惟为尘沙掩,冀邀天日怜。芯须因笑出,花瓣还翩翩。七窍尽显露,胸臆浑洞然。我心本匪石,将刻群众前。如人不见何,真相迷方圆。石碑似含口,藏写奚能宣。吁嗟乎,见心莲。汝心虽可见,见者灼知否。目或迷五色,眩转难深求。亦或障翳多,烟雾迷双眸。汝纵沥肝胆,熟视谁为收。剖之难自明,涕泗空横流。何况汝薄植,原为管蒯铸。不登大雅堂,分宜沟壑投。阳春无私荫,小草乃见搜。未陟千仞冈,徒望百尽楼。大地自溥溥,岁月方悠悠。勉旃崇令德,式好无相尤。
此系一九五三年作,不知所感云何,业已忘之,录供一笑。遐庵。
在叶恭绰的性格中,对莲的确有所偏爱。早在1934年冬,叶恭绰偶然得到一方古砚,见砚的背后刻有《并蒂莲》诗,并且注明此莲出于正仪东亭。他当即冒雪乘火车,来到正仪访莲。此园为顾阿瑛玉山佳处故迹,园已荒芜,叶恭绰集资对荷池遗址作疏浚修葺,在并蒂莲池以东再辟一池,植白莲,与并蒂莲媲美。次年7月,并蒂莲盛开时,叶恭绰乘坐快车,专程前往正仪东亭赏莲,并作《五彩同心曲》以记此事。《向心莲》和《五彩同心曲》有着一脉相通的情怀,寄托着叶恭绰对莲的高洁品格的欣赏与赞美。
责任编辑:陈春晓
注释:
①叶恭绰著《矩园余墨》,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42页。
②叶恭绰著《矩园余墨》,第1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