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高中张华钢同学不断推出他的西部游记,文字像泉水一样汩汩流出。此篇中选用的两幅水彩画作品,是我早年的创作,曾经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过,得到当时参观画展的中国美协主席和鲁迅美术学院院长等业内人士的好评。
这是根据1998年赴甘南采风的素材所作,是我第一次画藏族人,后来发展成《高原印象》一个大系列。
那年暑假,我已经晋升为副教授,在中国美术学院担任首届中国水彩画高研班的导师助理,陪同导师潘长臻先生从杭州出发,去重庆、成都至米亚罗,之后潘老师因事赴北京。我只身一人到龙日坝、松潘、诺尔盖、松潘(红原)、黄河九曲、拉卜楞寺再至兰州,完成了川西和甘南之行,一路上遇到了形形色色的故事,而最难忘的是在龙日坝草原的两日。
那天,我到达龙日坝是上午10点,时间尚早,这里比北京时间晚一个小时。海拔4000多米,阳光非常灿烂,天蓝得像洗过一般,有几只雄鹰在天空盘旋。下车第一件事就是找旅馆,但这地方很小,举目望去有几间藏民民居。一打听,没有专门的住宿之地。这下完了,恐慌之中看到有路边有一个小邮局,我赶紧进去,只有一个工作人员,是一位汉族小伙子。我高兴极了,提出晚上住在这里,可以付钱。他十分爽快,一口答应了,并说不用钱。他让我下午6点半回来即可。只是晚饭没有菜,有生的牦牛肉,但不会烧。我告诉他,我会。
定心了。我仔细地观察这片草原,是高山之中的一片绿洲。翻开地图看是与九寨沟平行的一块盆地,只是知名度不高,不是旅游区,一切处在原生态。碧绿的草原,正是充满生命力的美好季节,一片片白色的格桑花随风摇晃,黑色的牦牛群悠闲地吃着嫩草。藏族汉子十分壮美,他们身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刀具,有的还背着双筒猎枪,枪头有双刺刀,让我有点生畏。因为在重庆时,美术同行一再叮咛我注意安全,藏族人脾气彪悍,一句话不和,会拔刀相向的。但毕竟这样的形象我在油画、国画作品中见到不少,如今真实的人物就在眼前,美感冲淡了我的胆怯,并使我想起了黄胄为《绿色的远方》画的插图。我大着胆子与他们搭讪,但他们的汉语不太好,找来一个藏族姑娘。这个姑娘约莫十七八岁,长相一般,脸型偏长,还有些小雀斑,她讲的汉语十分流畅。我告诉她,我是大学老师,又是画家,专门到这里采风的。她十分热情和友好,一番交谈之后,把我带到她家——一个黑色的大帐篷里,给我烧酥油茶,只是我不习惯喝,因为里面不仅有酥油,而且还加了盐,藏族人以肉类为主,不可一日无茶。家中摆设十分简单,中间是煮茶的火炉,一根铁管子直接通向了外部的天空。两张铺满兽皮的床,地面上还有一部分的绿草,帐篷墙上的相框中挂着活佛的像。家中只有她的母亲,藏族姑娘看出我的诧异,告诉我,几个姐姐已经出嫁,而男人们出去打麻将了。后来我才得知,草原上的男人是不干活的,牧牛、挤奶、烧饭等活都由女人完成。我提出给她拍几张照片,她让我等等。原来她要换上过节时穿的盛装,其实,我更喜欢她朴素的样子。她告诉我,这里汉人很少,方圆几十里,都有她们的亲戚。帐篷周围有很多牦牛和马,我提出可否借我马骑。一会她就找来一匹母马,麻利地装好鞍具,并告诉我千万不要站在马屁股后面,马看不到的地方,没有安全感,会踢人的。我很感动,实在拿不出什么像样的礼物,摸到口袋里有一把梳子就送给她了。她很高兴,一再跟我讲,明年的这个时候再来。我点点头,但也在追问自己:明年还会来吗?
于是,我骑马游走在初夏的草原上,天空中的白云像朵朵棉花,似乎伸手就可以摘到。以前在徐悲鸿自画像上看到过的雄鹰,就在我的头顶悠悠掠过。这时我突然明白了世界屋脊的含义——就是离天空最近的地方。马很温顺,只要轻轻地将缰绳一拉,它就会按人的意思左右走,要停下时,则双手同时拉住缰绳即可。我从小喜欢画马,曾经临摹过许多名家画的马,对马有一种亲切感。骑马的感觉真好,优哉游哉,草原很开阔,而且根本没有路。人在草原上是很难行走的,因为远看草地的一片苍翠,其实都是沼泽,人走上去会踩出两个坑,难怪藏族人一年四季穿的都是靴子。我是第一次骑马,开始时还小心翼翼让马慢慢走,一会儿就驾轻就熟了,后来干脆让马放开蹄子奔跑。耳畔风呼呼地吹过,骏马奔驰,胡松华的《草原赞歌》在脑海中荡漾,刹那间一种幸福感向我涌来。因为我读过一些描写草原生活的文字和美术作品,尤其是那些悠扬的草原民歌,对于我这个一直生活在中国南方的人,有很多遐想和向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藏族是人数较多的民族之一,他們信仰佛教。对画家而言,感兴趣的是他们可以入画的形象,包括长袖、宽腰、大襟的藏袍服饰。妇女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典雅潇洒,尤以珠宝金玉的佩饰,形成高原民族特有的风姿。高中时,我曾用水印木刻临摹过李焕民的《藏族小女孩》,胸前就有这样的配饰。
一条弯弯曲曲的水流,星星点点的牛羊群,把我带到草原的远方。我来到另外几个帐篷,陈设差不多,只是家中没有书,连印刷品都很少,我想这里受教育程度还是不高。我与藏人简单交流,拼命拍照,时间紧,我用来收集的速写本几乎没来得及用。他们热情地告诉我,远处山脉的另一边还有更多的帐篷和牧牛人。我十分想去,但又担心路途不熟,怕回不来,还有安全问题,犹豫之中,太阳慢慢落山了。
我回到了小邮局,除了上午见到的小伙,还看到了另一位年纪稍长些的青年汉人,原来,他去成都买电视机去了,但无货,空手而归,只带一点蔬菜回来。我自告奋勇,今晚由我掌勺。我用生姜炒了满满一大盘牛肉,一大碗西红柿炒鸡蛋,还有土豆和青菜,不算丰盛,但在异域他乡,已经十分奢侈了。我们边吃边聊,他们都是四川成都人,年大的那位是顶替父亲的职,已经工作5年了,有一个对象,因嫌这里的条件差,不肯结婚。年轻的小伙毕业于成都邮电中专,分配到这里还不到半年。他们离开内地,到这里工作觉得很艰苦,不适应,但也得服从安排,而且工资待遇比在城里高两级。回到杭州后,我还专门写信感谢他们的款待,但时隔多年,他们的名字我已经忘了。我大概讲了一些励志的话,希望他们不要泯灭理想,毕竟还很年轻,有发展前途的。他们听了很感动,我们一直聊到深夜。他们还告诉我,明天草原上有一个盛会,是当地派出所所长母亲80大寿的一个庆典活动,已经来邀请过了。我才猛然记起,白天就看到公路边上有藏民搭了一个很大的帐篷,当时并不明白干什么用的。他们要我也一起参加,我很高兴,因为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对于我这样渴望体验草原生活的画家更是妙不可言。我表示要送点礼物,他们说已经准备好“哈达”了。对于草原上的人来说,这是最崇敬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我们又聊起当地藏族人的一些民俗风情,他们告诉我有钻帐篷的趣话。原来未婚男女如果相互有意,男青年半夜可以掀起帐篷的一个角钻进女方家去的,住在同一个帐篷里的父母会装聋作哑。但一旦结婚后,是非常严格的,不允许男女有私情,否则会拔刀相拼的。 夜深了,头有点痛,可能是高原反应,只是白天太兴奋,没有感觉。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脸上火辣辣的,一摸,额头上的一层皮就掉下来,原来,不知不觉中,我被高原的紫外线烤焦了。
第二天,上午11点,我们3个汉人就到了昨天我看到的那个大帐篷,正面的篷布已被掀起,里面是用木头临时搭起来的一张长长的桌子,桌子上已经摆满了瓜果。身穿警服的主人早就在那里等候了,他50多岁,很干练,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他的母亲穿着节日的盛装,精神矍铄,安静地坐在帐篷旁边。我们走向前向她献哈达,表示祝福。但遗憾的是她听不懂我们讲的汉话,只是向我们点头微笑。其实草原生活并不像文艺作品描写的那么美,由于缺医少药,很多人活不到这个年龄,对当地人而言,的确已经很高寿了。我暗想,此刻她一定为自己有这样一位有出息的儿子感到自豪。
整个活动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客人们陆陆续续到来了。他们大部分是骑马而来,也有的是驾摩托,但都穿着干净。一位不到20岁的小青年过来与我交谈,才知道他是成都一所民族中专读书的藏族学生,我对他说,要趁现在年轻多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将来报效本民族。这是我的真心话,因为在我看来,若干年之后,如果回到地方,他很有可能担任政府干部,草原上这样有文化的人太少了。
祝寿宴会开始了,主人用藏语讲了一些开场白。四处望去,满座都是藏族男人,没有女人。原来,他们也是重男轻女,女人没有资格上桌。我用画家的眼光追寻符合我需要的形象,并频频用相机拍照,收集我需要的素材。有几位宾客外貌棱角分明,很有藏族人个性特点。我又一次深感这次的甘南行没有白来,后来大部分的素材都被我用到创作中了。我们每一个人前面都放满了一大碗青稞酒,热腾腾的牦牛肉端上来了,旁边放着一碟白盐。但我不知道怎么吃,还是坐在我边上的藏族人,看出了我的尴尬,熟练地将自己腰上一把最小的刀取下来,麻利地将牛肉割开了。这时我才明白,为什么藏人腰上要挂这么多的刀,原来它们各有用途。吃肉是没有筷子的,直接用手抓,我学着他们的样子,蘸着盐巴往嘴里送。真香,很好吃。很快,一碗酒就见底了。后来又有羊肉端上来,只是我不吃羊肉,只管喝酒。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我是第一次喝,口感有点刺激。他们像汉族人一样会劝酒,兴奋之下,我大概喝了4大碗。那时年轻,酒量大。
宴會持续了几个小时,大家吃饱喝足。席间,一位年轻的藏族男子,带头引吭高歌。我记得会场上有一只4个喇叭的录音机,有伴奏的曲子,一首接着一首,一个人唱累了,另一个接着唱。慢慢的女人也加入进来唱了,先是独唱,后来是对唱,再后来是合唱。我虽然听不懂歌词,但旋律好听极了,而且每个人的声音都那么圆润饱满,没有修饰,可谓精彩纷呈。我想这与草原开阔的地貌有关系,那时,没有手机,交流起来都要大声喊叫,每个人都练就了一副好嗓子。我陶醉了,甚至觉得男歌手可以与胡松华媲美;女的,绝对不逊色于才旦卓玛。这些抒情民歌有固定的曲调,歌词是根据情境随意变换的。唱着,喝着,人们热血沸腾。不知是谁提议,到外面跳舞吧,于是,大家纷纷涌到了外面开阔的草原上舞动起来,那是典型的藏族舞蹈。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位10来岁的小姑娘跳得最好,她的长袖子在空中翩翩翻转,节奏感强,舞姿非常优美,渐渐地她成为这场舞会的领舞人。活动进入了高潮,我虽然不会跳,但在这样氛围的感染下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当然,我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手中的相机始终没有闲着。庆典一直持续到了黄昏,有些客人要赶远路,开始告辞。
啊!难忘的龙日坝草原、难忘的藏族人、难忘的邮局小伙、难忘的甘南行!
2020年于杭州山水人家诗家谷
这是根据1998年赴甘南采风的素材所作,是我第一次画藏族人,后来发展成《高原印象》一个大系列。
那年暑假,我已经晋升为副教授,在中国美术学院担任首届中国水彩画高研班的导师助理,陪同导师潘长臻先生从杭州出发,去重庆、成都至米亚罗,之后潘老师因事赴北京。我只身一人到龙日坝、松潘、诺尔盖、松潘(红原)、黄河九曲、拉卜楞寺再至兰州,完成了川西和甘南之行,一路上遇到了形形色色的故事,而最难忘的是在龙日坝草原的两日。
那天,我到达龙日坝是上午10点,时间尚早,这里比北京时间晚一个小时。海拔4000多米,阳光非常灿烂,天蓝得像洗过一般,有几只雄鹰在天空盘旋。下车第一件事就是找旅馆,但这地方很小,举目望去有几间藏民民居。一打听,没有专门的住宿之地。这下完了,恐慌之中看到有路边有一个小邮局,我赶紧进去,只有一个工作人员,是一位汉族小伙子。我高兴极了,提出晚上住在这里,可以付钱。他十分爽快,一口答应了,并说不用钱。他让我下午6点半回来即可。只是晚饭没有菜,有生的牦牛肉,但不会烧。我告诉他,我会。
定心了。我仔细地观察这片草原,是高山之中的一片绿洲。翻开地图看是与九寨沟平行的一块盆地,只是知名度不高,不是旅游区,一切处在原生态。碧绿的草原,正是充满生命力的美好季节,一片片白色的格桑花随风摇晃,黑色的牦牛群悠闲地吃着嫩草。藏族汉子十分壮美,他们身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刀具,有的还背着双筒猎枪,枪头有双刺刀,让我有点生畏。因为在重庆时,美术同行一再叮咛我注意安全,藏族人脾气彪悍,一句话不和,会拔刀相向的。但毕竟这样的形象我在油画、国画作品中见到不少,如今真实的人物就在眼前,美感冲淡了我的胆怯,并使我想起了黄胄为《绿色的远方》画的插图。我大着胆子与他们搭讪,但他们的汉语不太好,找来一个藏族姑娘。这个姑娘约莫十七八岁,长相一般,脸型偏长,还有些小雀斑,她讲的汉语十分流畅。我告诉她,我是大学老师,又是画家,专门到这里采风的。她十分热情和友好,一番交谈之后,把我带到她家——一个黑色的大帐篷里,给我烧酥油茶,只是我不习惯喝,因为里面不仅有酥油,而且还加了盐,藏族人以肉类为主,不可一日无茶。家中摆设十分简单,中间是煮茶的火炉,一根铁管子直接通向了外部的天空。两张铺满兽皮的床,地面上还有一部分的绿草,帐篷墙上的相框中挂着活佛的像。家中只有她的母亲,藏族姑娘看出我的诧异,告诉我,几个姐姐已经出嫁,而男人们出去打麻将了。后来我才得知,草原上的男人是不干活的,牧牛、挤奶、烧饭等活都由女人完成。我提出给她拍几张照片,她让我等等。原来她要换上过节时穿的盛装,其实,我更喜欢她朴素的样子。她告诉我,这里汉人很少,方圆几十里,都有她们的亲戚。帐篷周围有很多牦牛和马,我提出可否借我马骑。一会她就找来一匹母马,麻利地装好鞍具,并告诉我千万不要站在马屁股后面,马看不到的地方,没有安全感,会踢人的。我很感动,实在拿不出什么像样的礼物,摸到口袋里有一把梳子就送给她了。她很高兴,一再跟我讲,明年的这个时候再来。我点点头,但也在追问自己:明年还会来吗?
于是,我骑马游走在初夏的草原上,天空中的白云像朵朵棉花,似乎伸手就可以摘到。以前在徐悲鸿自画像上看到过的雄鹰,就在我的头顶悠悠掠过。这时我突然明白了世界屋脊的含义——就是离天空最近的地方。马很温顺,只要轻轻地将缰绳一拉,它就会按人的意思左右走,要停下时,则双手同时拉住缰绳即可。我从小喜欢画马,曾经临摹过许多名家画的马,对马有一种亲切感。骑马的感觉真好,优哉游哉,草原很开阔,而且根本没有路。人在草原上是很难行走的,因为远看草地的一片苍翠,其实都是沼泽,人走上去会踩出两个坑,难怪藏族人一年四季穿的都是靴子。我是第一次骑马,开始时还小心翼翼让马慢慢走,一会儿就驾轻就熟了,后来干脆让马放开蹄子奔跑。耳畔风呼呼地吹过,骏马奔驰,胡松华的《草原赞歌》在脑海中荡漾,刹那间一种幸福感向我涌来。因为我读过一些描写草原生活的文字和美术作品,尤其是那些悠扬的草原民歌,对于我这个一直生活在中国南方的人,有很多遐想和向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藏族是人数较多的民族之一,他們信仰佛教。对画家而言,感兴趣的是他们可以入画的形象,包括长袖、宽腰、大襟的藏袍服饰。妇女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典雅潇洒,尤以珠宝金玉的佩饰,形成高原民族特有的风姿。高中时,我曾用水印木刻临摹过李焕民的《藏族小女孩》,胸前就有这样的配饰。
一条弯弯曲曲的水流,星星点点的牛羊群,把我带到草原的远方。我来到另外几个帐篷,陈设差不多,只是家中没有书,连印刷品都很少,我想这里受教育程度还是不高。我与藏人简单交流,拼命拍照,时间紧,我用来收集的速写本几乎没来得及用。他们热情地告诉我,远处山脉的另一边还有更多的帐篷和牧牛人。我十分想去,但又担心路途不熟,怕回不来,还有安全问题,犹豫之中,太阳慢慢落山了。
我回到了小邮局,除了上午见到的小伙,还看到了另一位年纪稍长些的青年汉人,原来,他去成都买电视机去了,但无货,空手而归,只带一点蔬菜回来。我自告奋勇,今晚由我掌勺。我用生姜炒了满满一大盘牛肉,一大碗西红柿炒鸡蛋,还有土豆和青菜,不算丰盛,但在异域他乡,已经十分奢侈了。我们边吃边聊,他们都是四川成都人,年大的那位是顶替父亲的职,已经工作5年了,有一个对象,因嫌这里的条件差,不肯结婚。年轻的小伙毕业于成都邮电中专,分配到这里还不到半年。他们离开内地,到这里工作觉得很艰苦,不适应,但也得服从安排,而且工资待遇比在城里高两级。回到杭州后,我还专门写信感谢他们的款待,但时隔多年,他们的名字我已经忘了。我大概讲了一些励志的话,希望他们不要泯灭理想,毕竟还很年轻,有发展前途的。他们听了很感动,我们一直聊到深夜。他们还告诉我,明天草原上有一个盛会,是当地派出所所长母亲80大寿的一个庆典活动,已经来邀请过了。我才猛然记起,白天就看到公路边上有藏民搭了一个很大的帐篷,当时并不明白干什么用的。他们要我也一起参加,我很高兴,因为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对于我这样渴望体验草原生活的画家更是妙不可言。我表示要送点礼物,他们说已经准备好“哈达”了。对于草原上的人来说,这是最崇敬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我们又聊起当地藏族人的一些民俗风情,他们告诉我有钻帐篷的趣话。原来未婚男女如果相互有意,男青年半夜可以掀起帐篷的一个角钻进女方家去的,住在同一个帐篷里的父母会装聋作哑。但一旦结婚后,是非常严格的,不允许男女有私情,否则会拔刀相拼的。 夜深了,头有点痛,可能是高原反应,只是白天太兴奋,没有感觉。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脸上火辣辣的,一摸,额头上的一层皮就掉下来,原来,不知不觉中,我被高原的紫外线烤焦了。
第二天,上午11点,我们3个汉人就到了昨天我看到的那个大帐篷,正面的篷布已被掀起,里面是用木头临时搭起来的一张长长的桌子,桌子上已经摆满了瓜果。身穿警服的主人早就在那里等候了,他50多岁,很干练,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他的母亲穿着节日的盛装,精神矍铄,安静地坐在帐篷旁边。我们走向前向她献哈达,表示祝福。但遗憾的是她听不懂我们讲的汉话,只是向我们点头微笑。其实草原生活并不像文艺作品描写的那么美,由于缺医少药,很多人活不到这个年龄,对当地人而言,的确已经很高寿了。我暗想,此刻她一定为自己有这样一位有出息的儿子感到自豪。
整个活动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客人们陆陆续续到来了。他们大部分是骑马而来,也有的是驾摩托,但都穿着干净。一位不到20岁的小青年过来与我交谈,才知道他是成都一所民族中专读书的藏族学生,我对他说,要趁现在年轻多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将来报效本民族。这是我的真心话,因为在我看来,若干年之后,如果回到地方,他很有可能担任政府干部,草原上这样有文化的人太少了。
祝寿宴会开始了,主人用藏语讲了一些开场白。四处望去,满座都是藏族男人,没有女人。原来,他们也是重男轻女,女人没有资格上桌。我用画家的眼光追寻符合我需要的形象,并频频用相机拍照,收集我需要的素材。有几位宾客外貌棱角分明,很有藏族人个性特点。我又一次深感这次的甘南行没有白来,后来大部分的素材都被我用到创作中了。我们每一个人前面都放满了一大碗青稞酒,热腾腾的牦牛肉端上来了,旁边放着一碟白盐。但我不知道怎么吃,还是坐在我边上的藏族人,看出了我的尴尬,熟练地将自己腰上一把最小的刀取下来,麻利地将牛肉割开了。这时我才明白,为什么藏人腰上要挂这么多的刀,原来它们各有用途。吃肉是没有筷子的,直接用手抓,我学着他们的样子,蘸着盐巴往嘴里送。真香,很好吃。很快,一碗酒就见底了。后来又有羊肉端上来,只是我不吃羊肉,只管喝酒。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我是第一次喝,口感有点刺激。他们像汉族人一样会劝酒,兴奋之下,我大概喝了4大碗。那时年轻,酒量大。
宴會持续了几个小时,大家吃饱喝足。席间,一位年轻的藏族男子,带头引吭高歌。我记得会场上有一只4个喇叭的录音机,有伴奏的曲子,一首接着一首,一个人唱累了,另一个接着唱。慢慢的女人也加入进来唱了,先是独唱,后来是对唱,再后来是合唱。我虽然听不懂歌词,但旋律好听极了,而且每个人的声音都那么圆润饱满,没有修饰,可谓精彩纷呈。我想这与草原开阔的地貌有关系,那时,没有手机,交流起来都要大声喊叫,每个人都练就了一副好嗓子。我陶醉了,甚至觉得男歌手可以与胡松华媲美;女的,绝对不逊色于才旦卓玛。这些抒情民歌有固定的曲调,歌词是根据情境随意变换的。唱着,喝着,人们热血沸腾。不知是谁提议,到外面跳舞吧,于是,大家纷纷涌到了外面开阔的草原上舞动起来,那是典型的藏族舞蹈。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位10来岁的小姑娘跳得最好,她的长袖子在空中翩翩翻转,节奏感强,舞姿非常优美,渐渐地她成为这场舞会的领舞人。活动进入了高潮,我虽然不会跳,但在这样氛围的感染下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当然,我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手中的相机始终没有闲着。庆典一直持续到了黄昏,有些客人要赶远路,开始告辞。
啊!难忘的龙日坝草原、难忘的藏族人、难忘的邮局小伙、难忘的甘南行!
2020年于杭州山水人家诗家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