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校园中的特殊群体。由于“资本”的缺失与心理障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于“资本”缺失、心理困境等。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援助与帮扶的路径是:以科学认定为起点,确保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资本”;以能力提升为基点,提高经济困难学生“人力资本”;以服务就业为要点,拓展经济困难学生“社会资本”;以调适疏导为重点,突破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困境”。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现状 就业难原因 就业帮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5-0078-02
多年来,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工作。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做好困难群众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1]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再一次强调:“加强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援助与帮扶”。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充分解决其就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利要素,对国家持续稳定发展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一、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现状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工作任务艰巨。随着社会整体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面临挑战。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09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达到了527万,占在校生总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有166.1万,占在校生总数的7.27%。[2]如何让这些学生满意就业、充分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
笔者根据2012年5月采集的湖南师范大学在校期间曾获得资助的151名家庭经济困难应届毕业生就业数据进行了统计(见下表):
■
从表中可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处于弱势,往往背负着很多包袱与压力。他们选择推迟就业、继续深造的占大部分,但拮据的生活让他们陷入困境;就业结构不好,就业质量不高,在企事业单位就业人数明显高于政府部门,而一些职业流动性大、待遇低下的职业让他们毫无安全感;自主创业、白手起家的更是少之又少,加之在这种不健康的就业环境下滋生的各种“心理疾病”,让他们在本已荆棘的就业大道上步履维艰。
二、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分析
笔者以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为“资本”缺失与心理困境两类,具体分析如下:
(一)“资本”缺失
1.社会资本不足。毕业生的就业不仅是学生本人综合素质的竞争,同时也是学生家庭和社会关系的较量。然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70%以上来自“老、少、边、山、贫”地区,也有部分来自城市下岗职工家庭或多子女家庭及单亲家庭,他们缺少来自家庭和社会关系方面的“人脉”的支撑,在对职业规划分析及信息获取上相对不足。
2.经济资本匮乏。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市场中,就业已不单单是能力的较量,也需要强大的经济支出做保障。早已“债台高筑”的经济困难毕业生一边面临着高额助学贷款的还贷压力,一边为制作简历,外部形象包装,异地求职交通食宿、通讯、招聘会门票等等高昂费用焦头烂额。
3.人力资本欠缺。人力资本就是个人具备的才干、知识、技能和资历。贫困地区地理条件偏僻,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薄弱,学生大学期间需要投入一定的财力和精力去掌握现代城市前沿的技术和理念,而寒门学子大多进入大学后迫切希望通过“苦读”这一独木桥改变命运,相对没有太多时间锻炼自己的社会阅历,培养语言表达、人际交往能力,这无形中削减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二)心理困境
1.心理自卑。从贫困家庭走出来的学生,由于自身生活环境及特殊成长经历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尤其是入校后同学间的互相攀比、贫富差距的明显表露更容易导致他们自卑心理的产生,加之现在活跃在各级学生团队、组织各种社会活动的,大多是家庭条件优越的所谓“富学生”,经济困难学生出现的概率很低,[3]这种恶性循环与缺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寒门学子的就业竞争力。
2.就业期望值过高。很多经济困难大学生考上大学走出山沟,他们希望自己出人头地,找到体面的工作衣锦还乡,因此刚一毕业就把目标定位在高薪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此类行业要求普遍较高,竞争更加激烈,对于经济困难的毕业生来说,争取到这种岗位的机会更低。因此,过高的择业期望值和不良心态使得困难大学生在就业中更容易丧失工作机会。
三、高校资助工作视阈下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援助与帮扶对策探析
(一)以科学认定为起点,确保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经济资本”
1.健全认定体系。由于我国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生活指数差异较大,加上申报制度、家庭经济状况评估、统计制度不健全等众多因素,制定全国统一的经济困难学生界定标准十分困难。在实际操作中,评定一个学生是否困难往往只凭学生家庭所在地有关部门开的一纸证明来认定,从而导致在资助工作中随意性较大,操作透明度不高,导致“伪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4]因此,只有完善认定体系,做到科学认定、动态调整,才是确保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资本”获得的有效途径。
2.增设“助就金”。不断攀升的求职成本成为摆在经济困难学生面前的又一道就业拦路虎。参加一场招聘会,要制作精美的简历,要有一套体面的衣服进行外部形象包装,如果到外地求职,还要路费、食宿费等,往往动辄几百上千元。因此学校可以采取适当的就业补助或设立“助就金”、“奖就金”,消除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经济壁垒。另外,可以尝试设立简便、快速的“助就贷款”,采用有偿资助的形式帮助经济困难毕业生筹措就业资金,以解燃眉之急。
(二)以能力提升为基点,提高经济困难学生“人力资本” 1.深挖助学岗位。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除了要看学生在校期间各门专业课程的成绩外,同时十分看重学生的组织协调、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对此,学校可充分挖掘不同层次的勤工助学岗位,如大一、大二学生可先从事一些非技术型的服务岗位;大三、大四学生可积极参与校属科研部门和校外实践基地工作,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增强实力参与就业竞争。
2.开展技能培训。我国目前在就业扶助活动中大多开展讲堂式的大规模培训或广场式的群体咨询辅导,一般只能对就业扶助政策作大致了解,对于个体来讲,收效甚微。由此,笔者以为,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技能培训”是帮扶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不贰法宝”。
其一,学校可重点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准备、求职简历礼仪、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等角度展开有目的性、针对性的指导,增强就业信心,提高随机应变能力。
其二,对于特殊困难的学生群体,学校可按照适当比例配备专业的就业指导专家、老师,为其提供一对一个性化的咨询与辅导,并且组织他们走出校园,在实践活动中增长见识,提升能力。
(三)以服务就业为要点,拓展经济困难学生“社会资本”
1.探索订单培养。“校企联合,共解学生就业难题”是毕业生就业的一大特色。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订单,双方共同规划和组织招聘、面试、录用、教学、培训实习、调查反馈等工作,完成联合办学目标。
2.办专场招聘会。高校以校园招聘会为载体,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同时,学校应积极把招聘单位“请进来”,举办“经济困难学生专场招聘会”,提高经济困难学生求职成功率。
(四)以调适疏导为重点,突破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困境”
1.调适心理预期。正如上述原因分析的,许多经济困难学生求职期望过高,加之“不成就一番事业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心理又左右着他们,致使他们处处碰壁。因此,高校应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观念的正确引导,合理进行自我定位,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2.加强心理疏导。其一,心理咨询、心理疏导是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手段之一,鼓励他们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阳光心态甚为重要;其二,依托学生团队,定期开展素质拓展、心理沙龙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关爱氛围。
[ 参 考 文 献 ]
[1] 张爽.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社会学研究,2009,(9).
[2] 中国新闻网. 2009年普通高校困难学生人数约占在校生总人数23% [EB/OL]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0/08-12/2463649.shtml
[3][4]戴勇.基于就业公平的转型期高校贫困学生就业扶助政策研究[D].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6).
[责任编辑:钟 岚]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现状 就业难原因 就业帮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5-0078-02
多年来,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工作。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做好困难群众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1]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再一次强调:“加强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援助与帮扶”。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充分解决其就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利要素,对国家持续稳定发展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一、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现状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工作任务艰巨。随着社会整体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面临挑战。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09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达到了527万,占在校生总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有166.1万,占在校生总数的7.27%。[2]如何让这些学生满意就业、充分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
笔者根据2012年5月采集的湖南师范大学在校期间曾获得资助的151名家庭经济困难应届毕业生就业数据进行了统计(见下表):
■
从表中可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处于弱势,往往背负着很多包袱与压力。他们选择推迟就业、继续深造的占大部分,但拮据的生活让他们陷入困境;就业结构不好,就业质量不高,在企事业单位就业人数明显高于政府部门,而一些职业流动性大、待遇低下的职业让他们毫无安全感;自主创业、白手起家的更是少之又少,加之在这种不健康的就业环境下滋生的各种“心理疾病”,让他们在本已荆棘的就业大道上步履维艰。
二、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分析
笔者以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为“资本”缺失与心理困境两类,具体分析如下:
(一)“资本”缺失
1.社会资本不足。毕业生的就业不仅是学生本人综合素质的竞争,同时也是学生家庭和社会关系的较量。然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70%以上来自“老、少、边、山、贫”地区,也有部分来自城市下岗职工家庭或多子女家庭及单亲家庭,他们缺少来自家庭和社会关系方面的“人脉”的支撑,在对职业规划分析及信息获取上相对不足。
2.经济资本匮乏。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市场中,就业已不单单是能力的较量,也需要强大的经济支出做保障。早已“债台高筑”的经济困难毕业生一边面临着高额助学贷款的还贷压力,一边为制作简历,外部形象包装,异地求职交通食宿、通讯、招聘会门票等等高昂费用焦头烂额。
3.人力资本欠缺。人力资本就是个人具备的才干、知识、技能和资历。贫困地区地理条件偏僻,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薄弱,学生大学期间需要投入一定的财力和精力去掌握现代城市前沿的技术和理念,而寒门学子大多进入大学后迫切希望通过“苦读”这一独木桥改变命运,相对没有太多时间锻炼自己的社会阅历,培养语言表达、人际交往能力,这无形中削减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二)心理困境
1.心理自卑。从贫困家庭走出来的学生,由于自身生活环境及特殊成长经历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尤其是入校后同学间的互相攀比、贫富差距的明显表露更容易导致他们自卑心理的产生,加之现在活跃在各级学生团队、组织各种社会活动的,大多是家庭条件优越的所谓“富学生”,经济困难学生出现的概率很低,[3]这种恶性循环与缺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寒门学子的就业竞争力。
2.就业期望值过高。很多经济困难大学生考上大学走出山沟,他们希望自己出人头地,找到体面的工作衣锦还乡,因此刚一毕业就把目标定位在高薪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此类行业要求普遍较高,竞争更加激烈,对于经济困难的毕业生来说,争取到这种岗位的机会更低。因此,过高的择业期望值和不良心态使得困难大学生在就业中更容易丧失工作机会。
三、高校资助工作视阈下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援助与帮扶对策探析
(一)以科学认定为起点,确保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经济资本”
1.健全认定体系。由于我国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生活指数差异较大,加上申报制度、家庭经济状况评估、统计制度不健全等众多因素,制定全国统一的经济困难学生界定标准十分困难。在实际操作中,评定一个学生是否困难往往只凭学生家庭所在地有关部门开的一纸证明来认定,从而导致在资助工作中随意性较大,操作透明度不高,导致“伪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4]因此,只有完善认定体系,做到科学认定、动态调整,才是确保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资本”获得的有效途径。
2.增设“助就金”。不断攀升的求职成本成为摆在经济困难学生面前的又一道就业拦路虎。参加一场招聘会,要制作精美的简历,要有一套体面的衣服进行外部形象包装,如果到外地求职,还要路费、食宿费等,往往动辄几百上千元。因此学校可以采取适当的就业补助或设立“助就金”、“奖就金”,消除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经济壁垒。另外,可以尝试设立简便、快速的“助就贷款”,采用有偿资助的形式帮助经济困难毕业生筹措就业资金,以解燃眉之急。
(二)以能力提升为基点,提高经济困难学生“人力资本” 1.深挖助学岗位。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除了要看学生在校期间各门专业课程的成绩外,同时十分看重学生的组织协调、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对此,学校可充分挖掘不同层次的勤工助学岗位,如大一、大二学生可先从事一些非技术型的服务岗位;大三、大四学生可积极参与校属科研部门和校外实践基地工作,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增强实力参与就业竞争。
2.开展技能培训。我国目前在就业扶助活动中大多开展讲堂式的大规模培训或广场式的群体咨询辅导,一般只能对就业扶助政策作大致了解,对于个体来讲,收效甚微。由此,笔者以为,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技能培训”是帮扶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不贰法宝”。
其一,学校可重点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准备、求职简历礼仪、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等角度展开有目的性、针对性的指导,增强就业信心,提高随机应变能力。
其二,对于特殊困难的学生群体,学校可按照适当比例配备专业的就业指导专家、老师,为其提供一对一个性化的咨询与辅导,并且组织他们走出校园,在实践活动中增长见识,提升能力。
(三)以服务就业为要点,拓展经济困难学生“社会资本”
1.探索订单培养。“校企联合,共解学生就业难题”是毕业生就业的一大特色。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订单,双方共同规划和组织招聘、面试、录用、教学、培训实习、调查反馈等工作,完成联合办学目标。
2.办专场招聘会。高校以校园招聘会为载体,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同时,学校应积极把招聘单位“请进来”,举办“经济困难学生专场招聘会”,提高经济困难学生求职成功率。
(四)以调适疏导为重点,突破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困境”
1.调适心理预期。正如上述原因分析的,许多经济困难学生求职期望过高,加之“不成就一番事业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心理又左右着他们,致使他们处处碰壁。因此,高校应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观念的正确引导,合理进行自我定位,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2.加强心理疏导。其一,心理咨询、心理疏导是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手段之一,鼓励他们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阳光心态甚为重要;其二,依托学生团队,定期开展素质拓展、心理沙龙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关爱氛围。
[ 参 考 文 献 ]
[1] 张爽.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社会学研究,2009,(9).
[2] 中国新闻网. 2009年普通高校困难学生人数约占在校生总人数23% [EB/OL]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0/08-12/2463649.shtml
[3][4]戴勇.基于就业公平的转型期高校贫困学生就业扶助政策研究[D].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6).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