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马家军调查》采用全景式文体结构、章回小说的叙事风格和对探索人性多样性的人物塑造手法等,是报告文学写作的突破与创新。因而使作品更具文学性、可读性,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关键词:马家军调查 理性审视 文体结构 叙事风格 人物塑造
中图分类号:I106.5 文献标识码:A
报告文学是一种紧贴着时代生活脉搏跳动的文学,在正常的社会生活范围内,现实社会生活的面貌,总能够在报告文学创作中得到比较充分的反映。当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政治路线被提出并积极落实的时候,报告文学就彻底解除了以往中国文艺作品不能写“真人真事”、 “阴暗面”等诸多限制,变得自主和独立起来了。对于符合人们渴望和时代潮流的现象,报告文学积极拥护、努力支持与配合。从此,报告文学就出现了一种与现实社会生活相生共长、互为机动、持续发展的状态。尤其是赵瑜的《马家军调查》触及的社会界面,无论其深度与广度,都是上世纪90年代同类作品样式所难以比拟的,体现了诸多写作上的突破与创新。
一 全方位的理性审视
从《马家军调查》中一方面可以看到作家对以往创作优长的继承,延续了自己思维的前瞻性、思考的全局性特点。另一方面他是在努力自觉地克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之后来审视马家军这一引人注目的题材的。马家军有着耀人眼目的光环,“马家军事件”使社会对马俊仁和马家军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作家实地近距离地采访体验却出乎其外,尽量用平静的心态、从客观的角度看待马家军,对马家军既没有盲目地吹捧肯定,更不是简单地批判否定,而是在远距离的审视中去发掘丰富、复杂的内容,以利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全面认识马家军及其“兵变”事件。有人说“偏激产生真理”,有人说“极端产生真理”,但平实、质朴、中庸也能产生真理,人们的选择、思考是以时空的转移为转移的。面对中国人在汉城奥运会上仅获几枚金牌,世界嘲笑中国时,金牌对于国人是极其重要的;面对逐步走向体育大国、体育强国的中国。科学、理性、人性变得重要起来。全面审视“马家军”已不再是民族激情的问题,而是民族理性的问题,《马家军调查》之所以成功,与这种全方位的理性审视不无关系。
二 全景式关照的文体结构
《马家军调查》用天鼎、地鼎和人鼎这样三个大的部分,分别对应马家军现象在展现过程中的时代——亦即天时作用,生长过程中的环境地域文化影响和成功与重创时的人际关系作用等。这是一个全面关照的结构,这是一个究根问底的结构,这是一个检视人的个性行为的结构,有了这样的结构,才能把有关马家军成功和重创原因看明白,说清楚,表现得真实充分。可以说,叙述结构的变化,既是文体所述对象的制约,更多的则是来自于作家对文体创新的主体性追求。
在以时空交错叙述为主的全景、人物与集合特性交融的《马家军调查》里,叙述结构的变化以及由单一趋向综合的态势,既是文体所述对象的制约(譬如一个内涵繁复的人物“马俊仁”、一个“兵变”的故事和一个“谁重创了马家军”的问题,三者的相互缠绕促使作者必须做出这样的选择),而更多的则是来自于作家对文体创新的主体性追求,作者指出,“我比较关注报告文学的文体变革,一直希望对它的叙事方式有所拓宽。作家写作的追求是双重性的,一方面追求更多人阅读,这方面应当比较看重选题,比如《马家军调查》,主要是抓焦点;另一方面是创新,创新也是报告文学的生命。”这种以全景式事件叙述为主,综合人物及问题元素的文本结构,对报告文学把握复杂人事、深究问题本质、凸显内在张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了对事件和人物的负面作真实客观的描述,再加上大量有针对性而又达到交融的议论,全景式报告文学的批判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由于它是对反面和丑恶的东西的批判和否定,也就从另外一个角度赞颂和肯定了正面和美好的事物,也激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从而使得这种批判性具有了自己的审美价值。《马家军调查》就是以它宏阔而精巧的构思,客观而深刻的批判和反思,给读者创造出了一部具有结构美、形象美和理性美等极高的审美价值的报告文学作品。作品充分展示了上世纪90年代优秀的全景式问题报告文学的巨大魅力,它对于全景式问题报告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有着十分积极的借鉴意义。
三 章回小说的叙事风格
使用设置悬念、章节提示语的对偶性,采用章回体材的惯用语,使作者进入作品,成为作品一个部分的“内叙述人”视角,并通过像小说家、散文家那样高扬着强烈的主体意识而激扬文字,以展示极富个性的非叙事性话语等方面显示出其致力于报告文学文体创新的品格与个性。《马家军调查》在报告文学文体上的探索与创新之举,无疑标志着赵瑜这位“跨时代”作家对文体领悟的成熟。实质上,整个《马家军调查》的核心就是中国体育的金牌体制,马俊仁和马家军的曲折起伏,都是由金牌主宰,围绕金牌而运作变化的。马俊仁“生平三大意愿——打世界冠军,破世界纪录,建中长跑基地”,这是马俊仁的人生目标,也是马俊仁人生活动的全部内涵,实际上就是中国特殊时代条件的“金牌传”。作者正是通过章回小说的叙事方式把马家军这个活生生的、绚丽多姿的典型向我们展示,剖析了中国体育金牌体制的是是非非,以及由此产生的恩恩怨怨,使作品更具文学性,让读者不由得跟随小说一道冷静地思考。
四 探索人性多样性的人物塑造
这部作品从文学性上来讲,不是一部单纯报告事件过程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刻画人物方面,不输给上世纪90年代的任何一部小说。作品对人物的塑造突破了以往报告文学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马家军调查》不仅把重心转到人物上,而且关注人性并在报告文学里探索人性的多样性。在中国报告文学史上并不乏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初,塑造典型人物几乎成为报告文学创作中的重要美学追求,典型人物的塑造也大大提升了报告文学的文学性,一改以往的报告文学中人物总体说来是“扁平”的,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总是朝一个方向发展,没有完全脱离“通体光明”的写法和“好人好事”的写作模式,人物形象的描写更丰满、更立体化。
作品从更深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上来写人。找出人物性格形成的特殊土壤是报告文学写人的一条基本规律,但是有的报告文学作品对人物性格形成背景关注不够,从而使作品缺乏应有的深度。《马家军调查》表现人物,不仅展现人物性格形成的历史和现实环境,而且在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背景中来探索人物性格形成的根源。马俊仁具有东北人的粗犷、直爽、率真等特点,他的性格折射出中华民族顽强坚韧、积极进取等优秀品质,又积淀了小农经济自私迷信、目光短浅等封建糟粕;他是开放大潮中涌现出的佼佼者,又是改革时代里的失败者。作为文学形象,马俊仁是立体的、丰满的,虽然在作品中描绘的是生活中的真实的人物,但是这一形象毫不逊色于虚构的文学形象。这一艺术形象的成功,无疑开辟了报告文学的新天地,使人物的“二重性格组合”在报告文学中得以实现。
《马家军调查》在人物塑造上取得的成功是堪称榜样的。作品着力最多,刻画也最成功的当然就是马俊仁。《马家军调查》中的马俊仁是“优点长处和短处缺点一样的突出”的世界冠军教练,作品并没有回避他身上“灰色”的部分。他有精明干练、坚韧向上的一面,也有粗暴狂傲、自私卑琐的一面,他身上“有着相当农民化的局限性”,马家军的悲剧与他人性中的灰暗成份和农民式的思想局限有极大的关系,在他身上隐约可以看到阿Q的某些气质。作者用扎实的采访而得来的事实材料加上自己的理性分析,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全面的马俊仁形象。一方面他是神人,因为他带领他的马家军四处摘金夺银,连连打破世界纪录,为祖国也为他自己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另一方面他又只是个凡人,他有着坎坷的人生经历,他的成绩的取得并非只凭借好运气,而是多年的经验教训的积累而成,靠的是自己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努力得来的。马俊仁是快人快语,为人豁达;马俊仁也知恩不报,狭隘自私。马俊仁既强大也脆弱……总之,读完《马家军调查》,在了解了这个真实而立体的马俊仁之后,我们会在或击节称赞,或扼腕痛惜等情之所至之余,掩卷沉思,回味悠长。
五结语
从创作理念、文本构建以及人物表现等诸个方面的融合,《马家军调查》鲜明地显示了具有赵瑜文本特色的独创性,这不仅使其成为赵瑜20世纪报告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也真正标示出一个跨年代并跨世纪作家的存在意义。
参考文献:
[1] 蔡贤富:《报告文学的突破——读赵瑜的〈马家军调查〉》,《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2] 王晖:《论〈马家军调查〉——价值和意义》,《文艺争鸣》,2008年第6期。
作者简介:蔡文皓,男,1966—,湖北武汉市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关键词:马家军调查 理性审视 文体结构 叙事风格 人物塑造
中图分类号:I106.5 文献标识码:A
报告文学是一种紧贴着时代生活脉搏跳动的文学,在正常的社会生活范围内,现实社会生活的面貌,总能够在报告文学创作中得到比较充分的反映。当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政治路线被提出并积极落实的时候,报告文学就彻底解除了以往中国文艺作品不能写“真人真事”、 “阴暗面”等诸多限制,变得自主和独立起来了。对于符合人们渴望和时代潮流的现象,报告文学积极拥护、努力支持与配合。从此,报告文学就出现了一种与现实社会生活相生共长、互为机动、持续发展的状态。尤其是赵瑜的《马家军调查》触及的社会界面,无论其深度与广度,都是上世纪90年代同类作品样式所难以比拟的,体现了诸多写作上的突破与创新。
一 全方位的理性审视
从《马家军调查》中一方面可以看到作家对以往创作优长的继承,延续了自己思维的前瞻性、思考的全局性特点。另一方面他是在努力自觉地克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之后来审视马家军这一引人注目的题材的。马家军有着耀人眼目的光环,“马家军事件”使社会对马俊仁和马家军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作家实地近距离地采访体验却出乎其外,尽量用平静的心态、从客观的角度看待马家军,对马家军既没有盲目地吹捧肯定,更不是简单地批判否定,而是在远距离的审视中去发掘丰富、复杂的内容,以利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全面认识马家军及其“兵变”事件。有人说“偏激产生真理”,有人说“极端产生真理”,但平实、质朴、中庸也能产生真理,人们的选择、思考是以时空的转移为转移的。面对中国人在汉城奥运会上仅获几枚金牌,世界嘲笑中国时,金牌对于国人是极其重要的;面对逐步走向体育大国、体育强国的中国。科学、理性、人性变得重要起来。全面审视“马家军”已不再是民族激情的问题,而是民族理性的问题,《马家军调查》之所以成功,与这种全方位的理性审视不无关系。
二 全景式关照的文体结构
《马家军调查》用天鼎、地鼎和人鼎这样三个大的部分,分别对应马家军现象在展现过程中的时代——亦即天时作用,生长过程中的环境地域文化影响和成功与重创时的人际关系作用等。这是一个全面关照的结构,这是一个究根问底的结构,这是一个检视人的个性行为的结构,有了这样的结构,才能把有关马家军成功和重创原因看明白,说清楚,表现得真实充分。可以说,叙述结构的变化,既是文体所述对象的制约,更多的则是来自于作家对文体创新的主体性追求。
在以时空交错叙述为主的全景、人物与集合特性交融的《马家军调查》里,叙述结构的变化以及由单一趋向综合的态势,既是文体所述对象的制约(譬如一个内涵繁复的人物“马俊仁”、一个“兵变”的故事和一个“谁重创了马家军”的问题,三者的相互缠绕促使作者必须做出这样的选择),而更多的则是来自于作家对文体创新的主体性追求,作者指出,“我比较关注报告文学的文体变革,一直希望对它的叙事方式有所拓宽。作家写作的追求是双重性的,一方面追求更多人阅读,这方面应当比较看重选题,比如《马家军调查》,主要是抓焦点;另一方面是创新,创新也是报告文学的生命。”这种以全景式事件叙述为主,综合人物及问题元素的文本结构,对报告文学把握复杂人事、深究问题本质、凸显内在张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了对事件和人物的负面作真实客观的描述,再加上大量有针对性而又达到交融的议论,全景式报告文学的批判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由于它是对反面和丑恶的东西的批判和否定,也就从另外一个角度赞颂和肯定了正面和美好的事物,也激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从而使得这种批判性具有了自己的审美价值。《马家军调查》就是以它宏阔而精巧的构思,客观而深刻的批判和反思,给读者创造出了一部具有结构美、形象美和理性美等极高的审美价值的报告文学作品。作品充分展示了上世纪90年代优秀的全景式问题报告文学的巨大魅力,它对于全景式问题报告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有着十分积极的借鉴意义。
三 章回小说的叙事风格
使用设置悬念、章节提示语的对偶性,采用章回体材的惯用语,使作者进入作品,成为作品一个部分的“内叙述人”视角,并通过像小说家、散文家那样高扬着强烈的主体意识而激扬文字,以展示极富个性的非叙事性话语等方面显示出其致力于报告文学文体创新的品格与个性。《马家军调查》在报告文学文体上的探索与创新之举,无疑标志着赵瑜这位“跨时代”作家对文体领悟的成熟。实质上,整个《马家军调查》的核心就是中国体育的金牌体制,马俊仁和马家军的曲折起伏,都是由金牌主宰,围绕金牌而运作变化的。马俊仁“生平三大意愿——打世界冠军,破世界纪录,建中长跑基地”,这是马俊仁的人生目标,也是马俊仁人生活动的全部内涵,实际上就是中国特殊时代条件的“金牌传”。作者正是通过章回小说的叙事方式把马家军这个活生生的、绚丽多姿的典型向我们展示,剖析了中国体育金牌体制的是是非非,以及由此产生的恩恩怨怨,使作品更具文学性,让读者不由得跟随小说一道冷静地思考。
四 探索人性多样性的人物塑造
这部作品从文学性上来讲,不是一部单纯报告事件过程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刻画人物方面,不输给上世纪90年代的任何一部小说。作品对人物的塑造突破了以往报告文学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马家军调查》不仅把重心转到人物上,而且关注人性并在报告文学里探索人性的多样性。在中国报告文学史上并不乏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初,塑造典型人物几乎成为报告文学创作中的重要美学追求,典型人物的塑造也大大提升了报告文学的文学性,一改以往的报告文学中人物总体说来是“扁平”的,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总是朝一个方向发展,没有完全脱离“通体光明”的写法和“好人好事”的写作模式,人物形象的描写更丰满、更立体化。
作品从更深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上来写人。找出人物性格形成的特殊土壤是报告文学写人的一条基本规律,但是有的报告文学作品对人物性格形成背景关注不够,从而使作品缺乏应有的深度。《马家军调查》表现人物,不仅展现人物性格形成的历史和现实环境,而且在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背景中来探索人物性格形成的根源。马俊仁具有东北人的粗犷、直爽、率真等特点,他的性格折射出中华民族顽强坚韧、积极进取等优秀品质,又积淀了小农经济自私迷信、目光短浅等封建糟粕;他是开放大潮中涌现出的佼佼者,又是改革时代里的失败者。作为文学形象,马俊仁是立体的、丰满的,虽然在作品中描绘的是生活中的真实的人物,但是这一形象毫不逊色于虚构的文学形象。这一艺术形象的成功,无疑开辟了报告文学的新天地,使人物的“二重性格组合”在报告文学中得以实现。
《马家军调查》在人物塑造上取得的成功是堪称榜样的。作品着力最多,刻画也最成功的当然就是马俊仁。《马家军调查》中的马俊仁是“优点长处和短处缺点一样的突出”的世界冠军教练,作品并没有回避他身上“灰色”的部分。他有精明干练、坚韧向上的一面,也有粗暴狂傲、自私卑琐的一面,他身上“有着相当农民化的局限性”,马家军的悲剧与他人性中的灰暗成份和农民式的思想局限有极大的关系,在他身上隐约可以看到阿Q的某些气质。作者用扎实的采访而得来的事实材料加上自己的理性分析,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全面的马俊仁形象。一方面他是神人,因为他带领他的马家军四处摘金夺银,连连打破世界纪录,为祖国也为他自己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另一方面他又只是个凡人,他有着坎坷的人生经历,他的成绩的取得并非只凭借好运气,而是多年的经验教训的积累而成,靠的是自己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努力得来的。马俊仁是快人快语,为人豁达;马俊仁也知恩不报,狭隘自私。马俊仁既强大也脆弱……总之,读完《马家军调查》,在了解了这个真实而立体的马俊仁之后,我们会在或击节称赞,或扼腕痛惜等情之所至之余,掩卷沉思,回味悠长。
五结语
从创作理念、文本构建以及人物表现等诸个方面的融合,《马家军调查》鲜明地显示了具有赵瑜文本特色的独创性,这不仅使其成为赵瑜20世纪报告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也真正标示出一个跨年代并跨世纪作家的存在意义。
参考文献:
[1] 蔡贤富:《报告文学的突破——读赵瑜的〈马家军调查〉》,《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2] 王晖:《论〈马家军调查〉——价值和意义》,《文艺争鸣》,2008年第6期。
作者简介:蔡文皓,男,1966—,湖北武汉市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