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全国突发性群体事件不断出现,日趋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在油田,随着内部改革的深入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深层次的矛盾不断显现,群体性事件也一度频发。如何通过积极防范来尽最大可能避免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生或者在其发生后,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已成为油田当前信访和稳定工作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从油田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入手,详细阐述了预防和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措施。
关键词:体制改革;民主意识;群众工作;矛盾积累;负责制;对话平台;源头治理;信息公开
近年来,全国突发性群体事件不断出现,日趋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在油田,随着内部改革的深入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深层次的矛盾不断显现,群体性事件也一度发生频繁,给油田造成严重损失。由于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复杂性,一旦处置不当,不仅不能缓和矛盾,还会造成事件升级,矛盾恶化,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和油田的和谐发展。因此,如何通过积极防范来尽最大可能避免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生,已成为油田当前信访和稳定工作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一、油田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一是有一定的组织性。油田几次较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幕后都有组织者,这些人隐蔽性强,鼓动性强,分工明细,能在较短时间内做好消息的散布和人员联络。
二是一定程度的暴力性与违法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会伴随着违法行为的出现。例如采取冲击党政机关,集体阻断交通的“体制外压力模式行为”。
三是扩展性。参与的主体以协解职工为主。但参与的外延扩大到退休家属、企业员工,甚至一些与自己利益无直接关系的职工群众也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参与到这种事件之中。
四是反复性。从群体自身来看,以聚众闹事的方法以达到某种目的,事实上确实促使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和落实,这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部分群众“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理,从而造成群众长期反复缠诉闹事,处置难度加大。
二、油田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成因
(一)社会转型引发的矛盾是突发性群体事件产生的基础性根源。改革开放之前,油田处于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传统的静态稳定模式之下,稳则稳矣,但是这种传统的稳定模式桎梏了社会活力,阻碍了社会发展,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社会转型也急速进行,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失衡、失序。就油田而言,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和节奏虽然相对比较缓慢,但每一项改革举措,每一次“手术”,都是对旧有观念的挑战,都会牵扯到众多职工的切身利益,也考验着职工群众的承受能力,而改革本身也存在着艰巨任务和重重困难,其所产生的协解职工、家属、企业员工的利益问题,都是易于导致突发性群体事件的重要条件。
(二)群众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而信息公开度不够是突发性群体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的民主意识逐步增强,对民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对弱势群体而言,却缺少畅通的利益诉求机制来表达和实现他们的利益,加之目前信息化时代,各种传媒渠道获得信息已变得越来越容易,毛主席说过“舆论阵地,无产阶级不占领,资产阶级就占领”这句话放在这里依旧适用,舆论阵地,决策者不占领,就会被各类小道消息、流言蜚语占领,职工群众在一些错误信息的诱导下,就有可能采用集体性施压行为来宣泄自己的利益诉求。
(三)个别单位群众工作基础不牢、责任不落实是导致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原因。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群众工作的基础来源于日常工作和长期积累,干部的群众意识怎样,民情民意掌握得怎样,群众的冷暖和利益的问题解决得怎样,直接关系着党委、企业的公信力和干部的威望,更直接影响着公众的社会心态。如果群众工作基础不扎实,多数人不拥护和信服,群众就会产生对党委、企业的抵触,甚至是对抗情绪,这种情况下,就很可能因一件小事而引伸为群体性问题。
(四)矛盾积累而没有及时察觉并化解是导致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矛盾宜解不宜积,“小病不医成大病”。对群众的个别诉求和反映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协调办理和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积少成多,“个别”问题就转变成了“群体”问题,个别群众的“不满”就汇集为“众怒”,群体性事件往往就会一触即发;如果本身就是群体性诉求而久拖不决,或对群体性利益处理不当,则更会直接引发群体性事件。
三、油田群体性事件的防范与治理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强化群众意识。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基本工作路线。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干部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地满足群众的需要,维护群众的利益。因此,各级干部都必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做到心中装着职工群众,一切为了职工群众,坚持对党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相统一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把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议事日程,下最大决心和努力去消除和化解不和谐因素,杜绝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二)要以“办实事、解难题”为核心,实行逐级负责制,严格落实“一岗双责”。 对职工群众要求解决的困难、问题或要求办理的事项,要在法律、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及时予以协调解决和答复、办理,这是群众诉求的出发点,也是信访和群众工作的落脚点。要达到“办实事、解难题”目的,就必须严格实行逐级负责制,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任何一级党委,都对本单位内矛盾纠纷的化解和维护社会稳定有着义不容辞的职责,尤其是基层党支部、三级党委和二级党委更要层层明确责任,这样才能确保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真正做到“小事不出队、大事不出厂”。
实行逐级负责制,就必须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一是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形成抓工作就必须抓稳定的基本制度;二是对任何一件矛盾纠纷和问题,都必须从领导到具体工作人员,层层明确和落实。这样,通过条、块结合,点、面结合,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遏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三)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大力实施源头治理。群体性事件的防范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作保障。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制度,如信访风险评估制度、干部下访、矛盾纠纷排查、谈心谈话、责任追究等制度,只要这些制度能真正落到实处,大量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就会及时得以发现,及早化解处理在萌芽状态,群体性事件也就无从发生。但是,目前,我们还普遍存在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入户走访流于形式,谈话而不能谈心,许多矛盾纠纷、特别是苗头性问题未能被及时发现,一些一般性的矛盾纠纷本应得到快速、妥善处理,却仍然一拖再拖,导致矛盾激化和越级上访,甚至演变为群体性事件。因此,还需不断总结、探索和完善从信访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到问题解决、思想教育疏导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
(四)拓宽对话平台,疏通信息交流渠道,让职工有更多的知情权和话语权。鲧和禺治水的故事众人皆知,鲧治水只知道堵,九年而不见功效,更使江河泛滥;禹则以疏导方式,引水循山入川、终令滔滔洪水直奔大海。面对洪水,不同的方式带来的是截然相反的结果。对于职工群众也是如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只有满足他们平等对话的权利,搭建信息交流的平台,不断拓宽民意表达的渠道,集中民智、反映民意,我们的政策才能得到职工群众的支持理解,才能屏蔽小道消息、流言蜚语带来的不稳定因素。正如纯梁采油厂近年来在厂主页上开通的“领导信箱”,4年来,已累计收到职工群众留言2400多条,都得到了满意答复和妥善处理,这2400多条意见、建议、疑惑或不满,就是2400多个不稳定的隐患,试想,如果没有这样不设门槛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必然成为一处危险的炸点,很难说会在什么时候在哪个点上引爆职工的情绪,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纯梁领导信箱的事例再次告诉我们:“政通”才能“人和”,只要畅通渠道,积极回应群众的利益诉求,职工群众就会成为我们和谐发展的最可宝贵的政治资源。
(五)行事果断,及时公开,做好事发后的处置工作。群体性突发事件可以减少,但要完全杜绝是极其困难的。因此,当发生群体性事件时,应当抓好三个步骤:一是事先制定应急预案,避免处置失时失当;其次,要及时报告,迅速处置,弄清事件的严重级别,集合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统一协调行动,迅速处置;三是要及时向公众公布事件真相和处置情况,防治谣言和不实信息误导职工,使局势恶化。
关键词:体制改革;民主意识;群众工作;矛盾积累;负责制;对话平台;源头治理;信息公开
近年来,全国突发性群体事件不断出现,日趋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在油田,随着内部改革的深入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深层次的矛盾不断显现,群体性事件也一度发生频繁,给油田造成严重损失。由于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复杂性,一旦处置不当,不仅不能缓和矛盾,还会造成事件升级,矛盾恶化,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和油田的和谐发展。因此,如何通过积极防范来尽最大可能避免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生,已成为油田当前信访和稳定工作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一、油田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一是有一定的组织性。油田几次较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幕后都有组织者,这些人隐蔽性强,鼓动性强,分工明细,能在较短时间内做好消息的散布和人员联络。
二是一定程度的暴力性与违法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会伴随着违法行为的出现。例如采取冲击党政机关,集体阻断交通的“体制外压力模式行为”。
三是扩展性。参与的主体以协解职工为主。但参与的外延扩大到退休家属、企业员工,甚至一些与自己利益无直接关系的职工群众也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参与到这种事件之中。
四是反复性。从群体自身来看,以聚众闹事的方法以达到某种目的,事实上确实促使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和落实,这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部分群众“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理,从而造成群众长期反复缠诉闹事,处置难度加大。
二、油田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成因
(一)社会转型引发的矛盾是突发性群体事件产生的基础性根源。改革开放之前,油田处于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传统的静态稳定模式之下,稳则稳矣,但是这种传统的稳定模式桎梏了社会活力,阻碍了社会发展,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社会转型也急速进行,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失衡、失序。就油田而言,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和节奏虽然相对比较缓慢,但每一项改革举措,每一次“手术”,都是对旧有观念的挑战,都会牵扯到众多职工的切身利益,也考验着职工群众的承受能力,而改革本身也存在着艰巨任务和重重困难,其所产生的协解职工、家属、企业员工的利益问题,都是易于导致突发性群体事件的重要条件。
(二)群众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而信息公开度不够是突发性群体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的民主意识逐步增强,对民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对弱势群体而言,却缺少畅通的利益诉求机制来表达和实现他们的利益,加之目前信息化时代,各种传媒渠道获得信息已变得越来越容易,毛主席说过“舆论阵地,无产阶级不占领,资产阶级就占领”这句话放在这里依旧适用,舆论阵地,决策者不占领,就会被各类小道消息、流言蜚语占领,职工群众在一些错误信息的诱导下,就有可能采用集体性施压行为来宣泄自己的利益诉求。
(三)个别单位群众工作基础不牢、责任不落实是导致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原因。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群众工作的基础来源于日常工作和长期积累,干部的群众意识怎样,民情民意掌握得怎样,群众的冷暖和利益的问题解决得怎样,直接关系着党委、企业的公信力和干部的威望,更直接影响着公众的社会心态。如果群众工作基础不扎实,多数人不拥护和信服,群众就会产生对党委、企业的抵触,甚至是对抗情绪,这种情况下,就很可能因一件小事而引伸为群体性问题。
(四)矛盾积累而没有及时察觉并化解是导致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矛盾宜解不宜积,“小病不医成大病”。对群众的个别诉求和反映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协调办理和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积少成多,“个别”问题就转变成了“群体”问题,个别群众的“不满”就汇集为“众怒”,群体性事件往往就会一触即发;如果本身就是群体性诉求而久拖不决,或对群体性利益处理不当,则更会直接引发群体性事件。
三、油田群体性事件的防范与治理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强化群众意识。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基本工作路线。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干部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地满足群众的需要,维护群众的利益。因此,各级干部都必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做到心中装着职工群众,一切为了职工群众,坚持对党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相统一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把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议事日程,下最大决心和努力去消除和化解不和谐因素,杜绝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二)要以“办实事、解难题”为核心,实行逐级负责制,严格落实“一岗双责”。 对职工群众要求解决的困难、问题或要求办理的事项,要在法律、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及时予以协调解决和答复、办理,这是群众诉求的出发点,也是信访和群众工作的落脚点。要达到“办实事、解难题”目的,就必须严格实行逐级负责制,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任何一级党委,都对本单位内矛盾纠纷的化解和维护社会稳定有着义不容辞的职责,尤其是基层党支部、三级党委和二级党委更要层层明确责任,这样才能确保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真正做到“小事不出队、大事不出厂”。
实行逐级负责制,就必须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一是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形成抓工作就必须抓稳定的基本制度;二是对任何一件矛盾纠纷和问题,都必须从领导到具体工作人员,层层明确和落实。这样,通过条、块结合,点、面结合,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遏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三)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大力实施源头治理。群体性事件的防范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作保障。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制度,如信访风险评估制度、干部下访、矛盾纠纷排查、谈心谈话、责任追究等制度,只要这些制度能真正落到实处,大量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就会及时得以发现,及早化解处理在萌芽状态,群体性事件也就无从发生。但是,目前,我们还普遍存在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入户走访流于形式,谈话而不能谈心,许多矛盾纠纷、特别是苗头性问题未能被及时发现,一些一般性的矛盾纠纷本应得到快速、妥善处理,却仍然一拖再拖,导致矛盾激化和越级上访,甚至演变为群体性事件。因此,还需不断总结、探索和完善从信访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到问题解决、思想教育疏导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
(四)拓宽对话平台,疏通信息交流渠道,让职工有更多的知情权和话语权。鲧和禺治水的故事众人皆知,鲧治水只知道堵,九年而不见功效,更使江河泛滥;禹则以疏导方式,引水循山入川、终令滔滔洪水直奔大海。面对洪水,不同的方式带来的是截然相反的结果。对于职工群众也是如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只有满足他们平等对话的权利,搭建信息交流的平台,不断拓宽民意表达的渠道,集中民智、反映民意,我们的政策才能得到职工群众的支持理解,才能屏蔽小道消息、流言蜚语带来的不稳定因素。正如纯梁采油厂近年来在厂主页上开通的“领导信箱”,4年来,已累计收到职工群众留言2400多条,都得到了满意答复和妥善处理,这2400多条意见、建议、疑惑或不满,就是2400多个不稳定的隐患,试想,如果没有这样不设门槛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必然成为一处危险的炸点,很难说会在什么时候在哪个点上引爆职工的情绪,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纯梁领导信箱的事例再次告诉我们:“政通”才能“人和”,只要畅通渠道,积极回应群众的利益诉求,职工群众就会成为我们和谐发展的最可宝贵的政治资源。
(五)行事果断,及时公开,做好事发后的处置工作。群体性突发事件可以减少,但要完全杜绝是极其困难的。因此,当发生群体性事件时,应当抓好三个步骤:一是事先制定应急预案,避免处置失时失当;其次,要及时报告,迅速处置,弄清事件的严重级别,集合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统一协调行动,迅速处置;三是要及时向公众公布事件真相和处置情况,防治谣言和不实信息误导职工,使局势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