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低频及高频探头对22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逐级加压法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及临床诊断进行对照。结果: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准确率96%,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93.1%,急性化脓性阑尾炎98%,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00%,急性阑尾周围脓肿100%。结论: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以往只凭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作诊断。急性阑尾炎不典型病例及发生在儿童、孕妇、肥胖者和老年患者有时诊断则比较困难,有导致阑尾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可能。随着高频超声的广泛应用及超声诊断技术的迅速提高,实时超声显像技术大多可直观显示阑尾的形态、大小、病变程度,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客观的依据。现回顾我院2009年7月~2010年7月有记录可查的急性阑尾炎病例225例,旨在探讨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病变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统计我院2008年7月~2010年1月术前经超声诊断、术后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急性阑尾炎病变225例,其中男132例,女93例;年龄6~78岁,平均38岁,临床症状: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其中转移性右下腹痛185例,右下腹均有压痛伴或不伴明显反跳痛,部分患者伴恶心、呕吐、发热。
仪器及方法:采用Philips iU22及Acuson sequoia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10.0Mhz。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先用低频探头对右下腹及全腹作多切面扫查,对耐受者采用逐级加压检查方法找到压痛最明显处,寻找异常回声,以其为中心采用高频探头作纵、横、斜切及交叉扫查,显示出病灶立体形态,位置,结构及周围关系,以获取阑尾的声像图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
结 果
根据急性阑尾炎各阶段病变程度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见表1。
声像图特征:
⑴单纯性阑尾炎:88例中81例长轴切面见一管状低回声,但一端呈盲端,长度3~8cm,直径0.6~1.1cm不等,管壁增厚僵硬,肌层回声低,黏膜层增强,有些腔内见少量液性暗区,压力略增高,反复观察未见蠕动。管壁动静脉血流信号增多。有7例未探及阑尾回声,其中2例肠腔积气较多,4例患者较胖,且为盲肠后位阑尾,1例为异位阑尾。
⑵化脓性阑尾炎:99例中97例均显示阑尾明显肿大,呈C形、弧形或腊肠形管状低回声或暗区,肌层增厚回声不均匀,黏膜层增强毛糙,腔内液暗区见粗大的点状弱回声,周围组织回声增强。其中15例阑尾腔内见不规则的团块样强回声,后方伴或不伴声影。20例阑尾周围见窄带状液暗区,部分患者右下腹肠壁间或右髂窝可见少量液性暗区,有2例为患者肠腔积气较多阑尾未显示。
⑶坏疽性阑尾炎:20例阑尾均变形不规则,边界模糊,管壁结构层次消失,内回声杂乱,如已穿孔,可见管壁回声中断,腔内液暗区与在中断处与腔外液暗区或低回声带相连续,肠蠕动慢,局部小肠壁回声增厚减低,小肠内可见积液,网膜回声增厚增强。
⑷阑尾周围脓肿:18例闌尾结构无法辨认,病变区为形态不规则混合性回声团块,壁厚,内壁不规则毛糙,团块内可见大小不等的不规则无回声区,无回声区内透声差,可见散在的点状及包膜,边界不清,内可见点状、斑片状强回声,周围可见多重肠管及环绕的低回声带与强回声网膜混着显示。超声显示率可达100%。
讨 论
超声检查于20世纪80年代始应用于诊断急性阑尾炎,采用加压探测法,将四围肠内气体驱开而阑尾形态不变。阑尾充血水肿渗出在超声显示中呈低回声管状结构,较僵硬,其横切面呈同心圆似的靶样显影,直径≥7mm,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图像。准确率高达90%~96%,敏感性和特异性也均在90%左右。
正常阑尾超声检查一般不易显示。当阑尾充血、水肿、腔内液体滞留时则可显像,这是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病理基础。单纯性阑尾炎阑尾表面充血、黏膜糜烂或形成浅溃疡,肠壁有中性粒细胞浸润,故超声表现阑尾壁厚僵硬,腔内有时可见渗出或粪石。化脓性阑尾炎表面有灰白色脓性渗出物,腔内充满中性粒细胞,各层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充血水肿,肌层可破坏而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浆膜外大量纤维素性脓性渗出物,故超声表现为阑尾增粗,阑尾壁僵硬、增厚,连续性不佳,腔内可有液性区,有时片状高回声区包绕,可能由大网膜包裹,周围组织增厚形成。坏疽性阑尾炎各层广泛出血坏死和炎细胞浸润,肌层出血坏死严重者常引起穿孔,超声表现为阑尾明显肿胀,伴穿孔时阑尾局部连续中断,周围见较多低回声及无回声区,并被较高回声区包绕形成不规则团块。化脓性阑尾炎时则出现不规则混合性回声团块,团块内见不规则的无回声,内见点状、斑片状强回声。本组225例病例中,超声诊断216例,准确率96.0%。
我们通过225例急性阑尾炎声像图观察,认为采用低频及高频探头结合扫查法,根据阑尾炎各个病变阶段的声像图特征,可明显提高阑尾炎的诊断率。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提供可靠的依据。但单纯性阑尾炎因阑尾增粗不明显,或伴过度肥胖,肠腔积气较多时易漏诊。由于阑尾的位置及走向存在多变性,异位阑尾易漏诊。为了防止异位阑尾被漏诊,扫查范围不应局限于右下腹,应常规扩大到整个右侧腹部并采用逐级加压探查的方法,减少探头与阑尾之间的距离,驱赶肠腔气体,减少干扰便于获得阑尾清晰图像。对时间短,声像图不典型的阑尾炎病例,我们应该追踪复查,以提高阑尾炎的诊断检出率。
参考文献
1 徐飞,史赛敏.超声对急性阑尾炎显示方法的探讨.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1,3(1):13-15.
2 邹翰琴,于丽,王可.急性阑尾炎病理分型与超声图像特征的对比分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8,24(12):1103-1104.
表1 急性阑尾炎各阶段病变程度分型(例)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以往只凭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作诊断。急性阑尾炎不典型病例及发生在儿童、孕妇、肥胖者和老年患者有时诊断则比较困难,有导致阑尾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可能。随着高频超声的广泛应用及超声诊断技术的迅速提高,实时超声显像技术大多可直观显示阑尾的形态、大小、病变程度,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客观的依据。现回顾我院2009年7月~2010年7月有记录可查的急性阑尾炎病例225例,旨在探讨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病变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统计我院2008年7月~2010年1月术前经超声诊断、术后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急性阑尾炎病变225例,其中男132例,女93例;年龄6~78岁,平均38岁,临床症状: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其中转移性右下腹痛185例,右下腹均有压痛伴或不伴明显反跳痛,部分患者伴恶心、呕吐、发热。
仪器及方法:采用Philips iU22及Acuson sequoia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10.0Mhz。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先用低频探头对右下腹及全腹作多切面扫查,对耐受者采用逐级加压检查方法找到压痛最明显处,寻找异常回声,以其为中心采用高频探头作纵、横、斜切及交叉扫查,显示出病灶立体形态,位置,结构及周围关系,以获取阑尾的声像图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
结 果
根据急性阑尾炎各阶段病变程度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见表1。
声像图特征:
⑴单纯性阑尾炎:88例中81例长轴切面见一管状低回声,但一端呈盲端,长度3~8cm,直径0.6~1.1cm不等,管壁增厚僵硬,肌层回声低,黏膜层增强,有些腔内见少量液性暗区,压力略增高,反复观察未见蠕动。管壁动静脉血流信号增多。有7例未探及阑尾回声,其中2例肠腔积气较多,4例患者较胖,且为盲肠后位阑尾,1例为异位阑尾。
⑵化脓性阑尾炎:99例中97例均显示阑尾明显肿大,呈C形、弧形或腊肠形管状低回声或暗区,肌层增厚回声不均匀,黏膜层增强毛糙,腔内液暗区见粗大的点状弱回声,周围组织回声增强。其中15例阑尾腔内见不规则的团块样强回声,后方伴或不伴声影。20例阑尾周围见窄带状液暗区,部分患者右下腹肠壁间或右髂窝可见少量液性暗区,有2例为患者肠腔积气较多阑尾未显示。
⑶坏疽性阑尾炎:20例阑尾均变形不规则,边界模糊,管壁结构层次消失,内回声杂乱,如已穿孔,可见管壁回声中断,腔内液暗区与在中断处与腔外液暗区或低回声带相连续,肠蠕动慢,局部小肠壁回声增厚减低,小肠内可见积液,网膜回声增厚增强。
⑷阑尾周围脓肿:18例闌尾结构无法辨认,病变区为形态不规则混合性回声团块,壁厚,内壁不规则毛糙,团块内可见大小不等的不规则无回声区,无回声区内透声差,可见散在的点状及包膜,边界不清,内可见点状、斑片状强回声,周围可见多重肠管及环绕的低回声带与强回声网膜混着显示。超声显示率可达100%。
讨 论
超声检查于20世纪80年代始应用于诊断急性阑尾炎,采用加压探测法,将四围肠内气体驱开而阑尾形态不变。阑尾充血水肿渗出在超声显示中呈低回声管状结构,较僵硬,其横切面呈同心圆似的靶样显影,直径≥7mm,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图像。准确率高达90%~96%,敏感性和特异性也均在90%左右。
正常阑尾超声检查一般不易显示。当阑尾充血、水肿、腔内液体滞留时则可显像,这是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病理基础。单纯性阑尾炎阑尾表面充血、黏膜糜烂或形成浅溃疡,肠壁有中性粒细胞浸润,故超声表现阑尾壁厚僵硬,腔内有时可见渗出或粪石。化脓性阑尾炎表面有灰白色脓性渗出物,腔内充满中性粒细胞,各层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充血水肿,肌层可破坏而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浆膜外大量纤维素性脓性渗出物,故超声表现为阑尾增粗,阑尾壁僵硬、增厚,连续性不佳,腔内可有液性区,有时片状高回声区包绕,可能由大网膜包裹,周围组织增厚形成。坏疽性阑尾炎各层广泛出血坏死和炎细胞浸润,肌层出血坏死严重者常引起穿孔,超声表现为阑尾明显肿胀,伴穿孔时阑尾局部连续中断,周围见较多低回声及无回声区,并被较高回声区包绕形成不规则团块。化脓性阑尾炎时则出现不规则混合性回声团块,团块内见不规则的无回声,内见点状、斑片状强回声。本组225例病例中,超声诊断216例,准确率96.0%。
我们通过225例急性阑尾炎声像图观察,认为采用低频及高频探头结合扫查法,根据阑尾炎各个病变阶段的声像图特征,可明显提高阑尾炎的诊断率。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提供可靠的依据。但单纯性阑尾炎因阑尾增粗不明显,或伴过度肥胖,肠腔积气较多时易漏诊。由于阑尾的位置及走向存在多变性,异位阑尾易漏诊。为了防止异位阑尾被漏诊,扫查范围不应局限于右下腹,应常规扩大到整个右侧腹部并采用逐级加压探查的方法,减少探头与阑尾之间的距离,驱赶肠腔气体,减少干扰便于获得阑尾清晰图像。对时间短,声像图不典型的阑尾炎病例,我们应该追踪复查,以提高阑尾炎的诊断检出率。
参考文献
1 徐飞,史赛敏.超声对急性阑尾炎显示方法的探讨.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1,3(1):13-15.
2 邹翰琴,于丽,王可.急性阑尾炎病理分型与超声图像特征的对比分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8,24(12):1103-1104.
表1 急性阑尾炎各阶段病变程度分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