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属于科学教育,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一般来说,是经历一个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初中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往往是抽象的,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时,必须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加工活动.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思维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学生能提出问题,往往能反映学生在掌握概念时存在的思维误区,这就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时的困惑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他们提供帮助.
1营造民主环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题
创设课堂教学的民主环境,首先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学生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提倡教学民主、师生平等.为此教师需要用语言导趣、设疑启趣、实验激趣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构建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唯有如此,学生才敢于挑战、敢于质疑.其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大胆质疑,大力倡导学生对教师的示范探索,对书本、对以往的结论进行质疑.
案例1学重力时,给学生讲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的故事,启发学生,苹果从树上落下大家习以为常,牛顿却提出: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落下?拉住苹果的力和拉住月球的力是不是同一个力?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古德斯比德在1890年2月22日在无意中拍摄下了第一张X射线照片,随后认为是一张废纸后扔进了废纸堆中,使其与X射线的发现擦肩而过,而1895年11月8日伦琴观察到放置于阴极射线管附近的涂有亚铂氰化钡的硬纸屏上发出了荧光,这一现象引起伦琴的极大关注,从而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了X射线.
教学中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从成材角度向学生说明提出问题的必要性.教育学生国家要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只有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一个学生如果学习不主动,没有求知欲望,懒于思考,也就无创新可言,将影响个人的成长.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可以促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成为自觉的学习者.
2营造问题情境,提供“质疑”的途径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人们需要维护自己的观点或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倘若在某种新的情境中,出现了与人们原有的观点或信念不一致的地方,这时就出现了认知冲突,问题意识便油然而生,人们就要力求通过改变自己的观念或行为,以达到认知协调.在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认知冲突,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信息交流,准确地把握学生错误产生的原因、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的放矢,精心选择具有针对性,对学生认知结构有强烈震憾的问题.使之在学生的头脑中激发认知冲突,使他们面临的错误观念与现实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学生受矛盾问题的困扰,必然要想办法摆脱矛盾,从矛盾中解脱出来,于是便产生了迫切解决矛盾的质疑意识.
案例2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与物理息息相关,这些现象天天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已习以为常.教师能够引导提醒学生关注这个大自然,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无穷求知欲.如:讲汽化液化时,让学生回忆冬天洗热水澡,镜面上有什么变化?
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使民间流传着许多俗语,很多是有科学道理的.引导学生分析它并提出问题,学生兴趣很大.如:讲平面镜成像时,先让学生讨论俗语“镜花水月”, 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水中有月亮?为什么镜子中有花?镜子中的花和实际的花为何一样?为什么水中捞不到月亮?…….讲光的折射时,先让学生讨论“潭清疑水浅”,学生会提出: “水为什么会变浅?看到池底是什么?”讲光的直线传播时,让学生讨论“井底之蛙所见甚少”,学生会提出:井底之蛙为什么见到的天小?人们所看到的物体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3培养学生思考习惯,指导疑问的方法
要想发现问题,提出独立见解,就必须有一双慧眼,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提出疑问.因此要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凡事多问“为什么”,要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然而当老师上完一堂课后,问学生有什么问题时,学生往往提不出问题,说明学生的学习还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之所以提不出有质量的疑问,分析起来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在学习中不善于积极思考.
案例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 ,才能使学生从平常中看出异常,从普遍中发现特殊,从而不断地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做实验或参加活动、比赛,由于亲身体验,感受很深,学生也乐意提出问题.如:讲改变内能的方法前,教师和学生先做气体膨胀对外做功的实验,学生会提出:“瓶内的水雾是哪来的?为什么会产生水雾?”又如:做托里拆利实验,学生提出:是什么把水银柱托住?一位没有学过电磁感应知识的学生猜想:既然电能生磁,通电导线能使它旁边的小磁针偏转,那么磁也许可以生电,放在磁体旁的闭合线圈中也许就会有电流通过.他用实验验证时却没有观测到磁体旁的线圈中有电流,但这位细心的学生偶然发现,当把磁体取走或放入的瞬间,与线圈相连的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摆动,于是他提出问题:“在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
4设计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正是有了怀疑和问题才能激励学生去学、观察、实践和发展知识.质疑既可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中看似无疑而大可质疑的例子很多,现在学生使用的教材由于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将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一一展示.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重点地选择某些内容,提供素材,展示科学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过程,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的研究过程进行探索,体验科学家研究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探究性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浅处问深,“无中生有”,不畏权威,突破思维定势,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品质,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实现思维的创新.
案例4《摩擦力》的教学中,学生对“被推而未动”的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与推力之间是什么关系,在判断上总是出错,总认为推力小于摩擦力,而且即使告诉了他们答案也时常感到难以理解.为此,笔者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以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1)我们要把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推动起来,推力必须比摩擦力大还是小?(学生答:大.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背景,回答这个问题是不成问题的)(2)这就说明当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大小不相等的力作用时,将朝哪个力的方向运动?(学生答:朝较大力的方向运动)(3)那么当我们推一个物体而未能推动时,如果根据日常所谓的“经验”认为是推力太小,小于摩擦力,那么物体将朝哪个力的方向运动?(学生答:朝摩擦力的方向运动)(4)这与事实相符吗?(学生答:不相符)(5)可见,推物体而未推动时,摩擦力和推力是什么关系?(学生答:相等关系)当然,这个问题在学习了二力平衡的知识后,再理解起来要容易些.师生问答进行到了这里,可能不用老师再提问,学生自己就会进一步提出如下一些问题:比如若加大推力,物体仍然未被推动,又是哪个力大呢?静摩擦力是不是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呢?静摩擦力增大到什么程度才不能再增大了呢?对这样的一些问题,如果课堂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学生一直讨论下去,最终得出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1营造民主环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题
创设课堂教学的民主环境,首先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学生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提倡教学民主、师生平等.为此教师需要用语言导趣、设疑启趣、实验激趣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构建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唯有如此,学生才敢于挑战、敢于质疑.其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大胆质疑,大力倡导学生对教师的示范探索,对书本、对以往的结论进行质疑.
案例1学重力时,给学生讲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的故事,启发学生,苹果从树上落下大家习以为常,牛顿却提出: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落下?拉住苹果的力和拉住月球的力是不是同一个力?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古德斯比德在1890年2月22日在无意中拍摄下了第一张X射线照片,随后认为是一张废纸后扔进了废纸堆中,使其与X射线的发现擦肩而过,而1895年11月8日伦琴观察到放置于阴极射线管附近的涂有亚铂氰化钡的硬纸屏上发出了荧光,这一现象引起伦琴的极大关注,从而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了X射线.
教学中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从成材角度向学生说明提出问题的必要性.教育学生国家要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只有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一个学生如果学习不主动,没有求知欲望,懒于思考,也就无创新可言,将影响个人的成长.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可以促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成为自觉的学习者.
2营造问题情境,提供“质疑”的途径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人们需要维护自己的观点或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倘若在某种新的情境中,出现了与人们原有的观点或信念不一致的地方,这时就出现了认知冲突,问题意识便油然而生,人们就要力求通过改变自己的观念或行为,以达到认知协调.在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认知冲突,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信息交流,准确地把握学生错误产生的原因、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的放矢,精心选择具有针对性,对学生认知结构有强烈震憾的问题.使之在学生的头脑中激发认知冲突,使他们面临的错误观念与现实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学生受矛盾问题的困扰,必然要想办法摆脱矛盾,从矛盾中解脱出来,于是便产生了迫切解决矛盾的质疑意识.
案例2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与物理息息相关,这些现象天天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已习以为常.教师能够引导提醒学生关注这个大自然,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无穷求知欲.如:讲汽化液化时,让学生回忆冬天洗热水澡,镜面上有什么变化?
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使民间流传着许多俗语,很多是有科学道理的.引导学生分析它并提出问题,学生兴趣很大.如:讲平面镜成像时,先让学生讨论俗语“镜花水月”, 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水中有月亮?为什么镜子中有花?镜子中的花和实际的花为何一样?为什么水中捞不到月亮?…….讲光的折射时,先让学生讨论“潭清疑水浅”,学生会提出: “水为什么会变浅?看到池底是什么?”讲光的直线传播时,让学生讨论“井底之蛙所见甚少”,学生会提出:井底之蛙为什么见到的天小?人们所看到的物体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3培养学生思考习惯,指导疑问的方法
要想发现问题,提出独立见解,就必须有一双慧眼,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提出疑问.因此要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凡事多问“为什么”,要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然而当老师上完一堂课后,问学生有什么问题时,学生往往提不出问题,说明学生的学习还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之所以提不出有质量的疑问,分析起来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在学习中不善于积极思考.
案例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 ,才能使学生从平常中看出异常,从普遍中发现特殊,从而不断地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做实验或参加活动、比赛,由于亲身体验,感受很深,学生也乐意提出问题.如:讲改变内能的方法前,教师和学生先做气体膨胀对外做功的实验,学生会提出:“瓶内的水雾是哪来的?为什么会产生水雾?”又如:做托里拆利实验,学生提出:是什么把水银柱托住?一位没有学过电磁感应知识的学生猜想:既然电能生磁,通电导线能使它旁边的小磁针偏转,那么磁也许可以生电,放在磁体旁的闭合线圈中也许就会有电流通过.他用实验验证时却没有观测到磁体旁的线圈中有电流,但这位细心的学生偶然发现,当把磁体取走或放入的瞬间,与线圈相连的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摆动,于是他提出问题:“在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
4设计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正是有了怀疑和问题才能激励学生去学、观察、实践和发展知识.质疑既可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中看似无疑而大可质疑的例子很多,现在学生使用的教材由于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将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一一展示.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重点地选择某些内容,提供素材,展示科学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过程,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的研究过程进行探索,体验科学家研究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探究性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浅处问深,“无中生有”,不畏权威,突破思维定势,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品质,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实现思维的创新.
案例4《摩擦力》的教学中,学生对“被推而未动”的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与推力之间是什么关系,在判断上总是出错,总认为推力小于摩擦力,而且即使告诉了他们答案也时常感到难以理解.为此,笔者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以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1)我们要把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推动起来,推力必须比摩擦力大还是小?(学生答:大.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背景,回答这个问题是不成问题的)(2)这就说明当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大小不相等的力作用时,将朝哪个力的方向运动?(学生答:朝较大力的方向运动)(3)那么当我们推一个物体而未能推动时,如果根据日常所谓的“经验”认为是推力太小,小于摩擦力,那么物体将朝哪个力的方向运动?(学生答:朝摩擦力的方向运动)(4)这与事实相符吗?(学生答:不相符)(5)可见,推物体而未推动时,摩擦力和推力是什么关系?(学生答:相等关系)当然,这个问题在学习了二力平衡的知识后,再理解起来要容易些.师生问答进行到了这里,可能不用老师再提问,学生自己就会进一步提出如下一些问题:比如若加大推力,物体仍然未被推动,又是哪个力大呢?静摩擦力是不是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呢?静摩擦力增大到什么程度才不能再增大了呢?对这样的一些问题,如果课堂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学生一直讨论下去,最终得出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