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6)4
摘要:目的 分析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现状与发展对策。方法 选择10个区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9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基层护理人员的学历偏低,中专学历89名(46.4%),大专学历97名(50.5%),本科学历6名(3.1%)。上岗前均经历了岗前培训,且都具备一定职业职称,其中护士42名(21.9%),护师104名(54.2%),主管护师46名(24.0%)。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护理工作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护理人员数量相对缺乏、护士流动性呈增大趋势、护理队伍阶梯暂未形成。社区服务中心应进一步完善护理人员工作制度,促进社区护理人员队伍的稳定性,以期提高社区人民群众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养护能力。
关键词: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现状
随着人类疾病谱、死亡谱的转变以及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害程度不断加重,此类疾病非严重时无需住院治疗而应在居住场所进行改善[1]。为探讨研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文对本市10个区的基层社区卫生院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与趋势推演,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间选择本市10个区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9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在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护理工作6个月以上;②全日制护理专业或助产专业毕业;③非护理领导或管理岗位,属于基层护理人员;④自愿参加本次研究。192名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4.6±6.1)岁,护理从业时长1.5-22年,学历基本为大专及以下。
1.2调查研究方法
以调查问卷的填写及回收分析作为现状调查的主要手段。对社区护理人员的调查问卷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及岗位培训职称情况。调查问卷除客观问
题的回答收集外,还抽取部分护理人员进行面对面访谈,主要针对护理人员所认为目前社区护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记录。
2结果
从调查问卷来看,基层护理人员的学历偏低,中专学历89名(46.4%),大专学历97名(50.5%),本科学历6名(3.1%)。上岗前均经历了岗前培训,且都具备一定职业职称,其中护士42名(21.9%),护师104名(54.2%),主管护师46名(24.0%)。
3讨论
3.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3.1.1护理人员数量相对缺乏
从总数上看护理人员是社区服务中心最庞大的一支队伍,但与需要覆盖的社区居民数相比就相形见细了。例如,一线护士与建立健康档案人数之比为1:4328,护士与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之比为1:131,护士与育龄妇女之比为1:1579。这样数据下可见护理人员的相对不足,使得排班只能遵循24 h循环制。这样的工作状态下一旦就诊患者大幅增加,就会导致护理人员工作量加大只能加班加点,极易造成护理人员体力透支,给护理工作带来安全隐患[2]。
3.1.2护士流动性呈增大趋势
由于医疗产业化,护理人员也早在多年前就取消了事业编制,取而代之以合同制护士。基层机构难于实现同工同酬,无法给予护理人员社会化待遇之外的福利,因此护理队伍极不稳定,人员的批量流失与输入成为常态,不利于护理工作管理的稳定。
3.1.3护理队伍阶梯暂未形成
从对护理人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基层一线护理人员主要为中专学历、20多岁护理人员,具备了一定临床经验及护师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往往都不在一线工作,导致缺乏护理工作的传、帮、带及经验传承,难以促进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3.2对策
3.2.1建立规范的社区护理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界定并统一社区护理的各项内容,明确其业务范围是社区护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管理的关键。通过对社区护理管理的实践,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常见慢性病健康教育规程》等一系列制度。
3.2.2保证社区护理人员合理配置
社区护理人员作为新兴事业,为确保其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应保证其合理的人力配置。根据2006年8月中央编办、卫生部、财政部、民政部联合下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文件中明确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与护理人员的比例,按1: 1的标准配备[3]。各单位可根据实际工作的开展情况,逐步调整社区护理人员的比例,确保配置足够的社区护理人员。
3.2.3加强对社区护士培训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社区护士的角度了解其对业务培训的需求,并深入社区调研社区人群对社区护理服务项目的需求,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常见的社区护理与社区护士对相关社区护理技能培训的要求进行由高到低排序:慢性病用药知识、社区急救、康复护理、居家护理知识、与病人有效沟通技巧、临终关怀等。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开展的社区护理服务项目,采用多渠道、多层次、个性化的方式,为社区护士创造足够的培训机会,并提供政策和经济支持,尽早尽快适应社区护士角色的转变。同时将社区护理的培训纳入护士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并畅通社区护士晋升的渠道,促进社区护士的自身发展和护理队伍稳定,降低流动性。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科技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人们对自身健康要求越来越高。医疗体制已经从最初的“治病救人”将重点逐渐转向“先期预防与健康保健”方面,进而有效保障人类生命安全,减少患者病变和病情延伸,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团。社区中心主要服务的环境、对象、方法、内容都和专科医院护理工作存在差异,结合目前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与趋势来看,社区服务中心应進一步完善护理人员工作制度,促进社区护理人员队伍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赵静,刘秀梅,宫彦婷.社区护理管理实践与人才培养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8):35-37.
[2]袁改霞.浅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管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3(30):4044-4045.
[3]朱红飞.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素质要求[J].医学信息,2014(11):411-412.
摘要:目的 分析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现状与发展对策。方法 选择10个区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9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基层护理人员的学历偏低,中专学历89名(46.4%),大专学历97名(50.5%),本科学历6名(3.1%)。上岗前均经历了岗前培训,且都具备一定职业职称,其中护士42名(21.9%),护师104名(54.2%),主管护师46名(24.0%)。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护理工作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护理人员数量相对缺乏、护士流动性呈增大趋势、护理队伍阶梯暂未形成。社区服务中心应进一步完善护理人员工作制度,促进社区护理人员队伍的稳定性,以期提高社区人民群众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养护能力。
关键词: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现状
随着人类疾病谱、死亡谱的转变以及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害程度不断加重,此类疾病非严重时无需住院治疗而应在居住场所进行改善[1]。为探讨研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文对本市10个区的基层社区卫生院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与趋势推演,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间选择本市10个区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9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在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护理工作6个月以上;②全日制护理专业或助产专业毕业;③非护理领导或管理岗位,属于基层护理人员;④自愿参加本次研究。192名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4.6±6.1)岁,护理从业时长1.5-22年,学历基本为大专及以下。
1.2调查研究方法
以调查问卷的填写及回收分析作为现状调查的主要手段。对社区护理人员的调查问卷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及岗位培训职称情况。调查问卷除客观问
题的回答收集外,还抽取部分护理人员进行面对面访谈,主要针对护理人员所认为目前社区护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记录。
2结果
从调查问卷来看,基层护理人员的学历偏低,中专学历89名(46.4%),大专学历97名(50.5%),本科学历6名(3.1%)。上岗前均经历了岗前培训,且都具备一定职业职称,其中护士42名(21.9%),护师104名(54.2%),主管护师46名(24.0%)。
3讨论
3.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3.1.1护理人员数量相对缺乏
从总数上看护理人员是社区服务中心最庞大的一支队伍,但与需要覆盖的社区居民数相比就相形见细了。例如,一线护士与建立健康档案人数之比为1:4328,护士与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之比为1:131,护士与育龄妇女之比为1:1579。这样数据下可见护理人员的相对不足,使得排班只能遵循24 h循环制。这样的工作状态下一旦就诊患者大幅增加,就会导致护理人员工作量加大只能加班加点,极易造成护理人员体力透支,给护理工作带来安全隐患[2]。
3.1.2护士流动性呈增大趋势
由于医疗产业化,护理人员也早在多年前就取消了事业编制,取而代之以合同制护士。基层机构难于实现同工同酬,无法给予护理人员社会化待遇之外的福利,因此护理队伍极不稳定,人员的批量流失与输入成为常态,不利于护理工作管理的稳定。
3.1.3护理队伍阶梯暂未形成
从对护理人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基层一线护理人员主要为中专学历、20多岁护理人员,具备了一定临床经验及护师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往往都不在一线工作,导致缺乏护理工作的传、帮、带及经验传承,难以促进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3.2对策
3.2.1建立规范的社区护理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界定并统一社区护理的各项内容,明确其业务范围是社区护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管理的关键。通过对社区护理管理的实践,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常见慢性病健康教育规程》等一系列制度。
3.2.2保证社区护理人员合理配置
社区护理人员作为新兴事业,为确保其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应保证其合理的人力配置。根据2006年8月中央编办、卫生部、财政部、民政部联合下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文件中明确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与护理人员的比例,按1: 1的标准配备[3]。各单位可根据实际工作的开展情况,逐步调整社区护理人员的比例,确保配置足够的社区护理人员。
3.2.3加强对社区护士培训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社区护士的角度了解其对业务培训的需求,并深入社区调研社区人群对社区护理服务项目的需求,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常见的社区护理与社区护士对相关社区护理技能培训的要求进行由高到低排序:慢性病用药知识、社区急救、康复护理、居家护理知识、与病人有效沟通技巧、临终关怀等。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开展的社区护理服务项目,采用多渠道、多层次、个性化的方式,为社区护士创造足够的培训机会,并提供政策和经济支持,尽早尽快适应社区护士角色的转变。同时将社区护理的培训纳入护士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并畅通社区护士晋升的渠道,促进社区护士的自身发展和护理队伍稳定,降低流动性。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科技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人们对自身健康要求越来越高。医疗体制已经从最初的“治病救人”将重点逐渐转向“先期预防与健康保健”方面,进而有效保障人类生命安全,减少患者病变和病情延伸,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团。社区中心主要服务的环境、对象、方法、内容都和专科医院护理工作存在差异,结合目前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与趋势来看,社区服务中心应進一步完善护理人员工作制度,促进社区护理人员队伍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赵静,刘秀梅,宫彦婷.社区护理管理实践与人才培养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8):35-37.
[2]袁改霞.浅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管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3(30):4044-4045.
[3]朱红飞.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素质要求[J].医学信息,2014(11):41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