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采风》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ij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做郑州日报都市新闻版编辑两年期间,设置了一个新栏目叫《都市采风》。主要刊发记者采访的来自民间的、原汁原味的都市“小新闻”、“小活鱼”。《都市采风》里发的或许都不是重大新闻事件,甚至有些只是都市生活里极小的百姓生活细节。
  都市新闻版是《郑州日报》的第五版,原则上是发软一点、活一点的都市新闻。在一版要闻、二版要闻综合吃掉大量偏“硬”的时政、经济新闻的情况下,五版部分承担了在大量的政策性、服务性新闻外给读者带去一些清新气息、调剂阅读情绪的任务。在必发新闻发完之后。一些鲜活的、时效性不那么强的都市新鲜事占据了都市新闻的一个角落。带给绿城读者鲜活的资讯,我给这类具有敬事性和细节性的稿件起了个诗化的名字:“都市采风”。
  《都市采风》在以前的版面里只是个补充栏目,偶尔发上一期,甚至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从今年1月份起,郑州日报都市新闻开始陆续刊发《都市采风》稿件,如2月17日的《帅小伙乐当美甲师》、2月24日的《现代绣女风靡绿城》、2月25日的《母子同上招聘会》、3月2日的《小小魔术师,晃花成人眼》、3月9日的《小贴花补出大世界》、3月12日的《102岁老太公园会友》、3月24日的《社区请来钟点工,专为老人讲故事》等,两个月刊发了大概十余篇都市采风稿件,有时候甚至每天就有一篇。在社会上获得了初步好评。在可能的情况下,我要求文字记者尽量能配上图片。以使这个栏目更加鲜活,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在刊发了大量稿件后,我总结了都市采风的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采写起来并不难。有时候甚至像是记者随意采撷,偶成佳篇。比如《帅小伙乐当美甲师》就是记者去一家商场美甲时。发现为她美甲的竟然是一名年轻的小伙子。22岁的帅小伙在这个颇具女性化的行列里显得格外“鹤立鸡群”。于是记者好奇心顿起。一边美甲。一边和小伙子聊天。一篇稿件就此完成。《母子同上招聘会》的稿子则更为有趣。记者写道:“昨日,在市区举办的一场农民工招聘会上,记者捕捉到这样一个镜头:一名年轻的母亲带着一个未断奶的孩子来到招聘会上,在微微的寒风中。从母亲坐在第一张招聘桌前。到应聘工作后走出招聘会,孩子始终没有哭过一声……那倔强的眼神好像在说,因为他的出世,他的母亲应该有一份能抚养他健康成长的工作。”为了让孩子生活得更好。一个年轻的妈妈抱着不到一岁的宝宝,在招聘会上来回穿梭。然而从记者拍到的照片上看,在母亲和宝宝的脸上,没有焦急和不安、愁苦和躁动。而是坚定和信念、快乐和期待,是对新工作和新生活的的无限向往。幸运的是,这名妇女在现场找到了工作,并当场签了协议。其实按照惯例,采访招聘会一般是写现场有多少企业、多少岗位、多少应聘者前去应聘之类的老套。可记者没有这么写,他从一个极小极小的侧面,通过母子同上招聘会,来写就业观念的改变。
  相比于较为生硬和艰涩的政府政策、经济规划。这类稿件似乎更贴近百姓生活,更容易被读者接受,因为这些新闻就发生在他们身边,甚至他们自己就可以是记者采风的对象,就是新闻的风景。
  《都市采风》的第二个特点,应该说具有平民意识的记者,更容易抓到“活鱼”。《都市采风》对此类记者来说,似乎可以顺手拈来,毫不费力。所以说,这类稿件是平民记者的“特产”,只有来源于百姓又热爱百姓的记者,才会对这类小新闻感兴趣。我个人认为。平民意识,就是记者站在普通的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其关键就是关注普通百姓、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市采风》这个栏目,就是平民记者写的百姓生活。所以说如果记者是一个有心人,这类新闻甚至比比皆是。
  但对有些记者来说,这类稿子写起来并不容易。有些记者甚至不屑于写这样的小稿。因为这样的稿子不仅辛苦,而且必须真正渗透到群众生活中去。用心去关注他们的生活;而且没“油水”,因为不是直接给哪个政府职能部门或者单位叫好。所以既得不到红包。也不会得到某领导的赞赏。对党报记者来说,强调记者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比较多,这是由我们记者是党的新闻工作者这一根本性质所决定的,是正确的和必要的,但党性原则和深入百姓一点都不冲突。百姓的平凡日子,体现的正是大政方针带给他们的具体实惠。
  第三个特点就是不要小看《都市采风》所写的小新闻,恰恰是这些细小的东西,却能反映出客观大世界。那些看起来并非重大的事件。其实每个背后都隐藏着深厚而重大的意义。比如《母子同上招聘会》,记者除了写一般的农民工招聘会消息外,还抓了这样一条“活鱼”。稿件虽小,但意义很大。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就连抱着宝宝的妇女都能找到工作,只要我们改变观念,肯付出劳动,没有找不到的工作。就业形势也许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严峻。《现代绣女风靡绿城》、《捏泥像的烩面师傅》、《小小魔术师,晃花成人眼》及《小贴花补出大世界》、《特色手绘墙画,制造私家风景》等,都是以小见大,从一个小侧面反映了都市里人们的新生活,反映了人们在细节上对美好生活的广泛追求。
  什么是新闻?按照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新近、新鲜、新奇的见闻。新闻是晴雨表,社会的、群众的一些思想动态,都可以通过新闻反映出来,让党委、政府有所了解。正是这些怀着一颗热爱生活之心的记者,怀着关注百姓、爱戴百姓之心的记者,才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才能在平凡的日子里,发现不平凡的点滴故事。
  有人说,不悦读无阅读。《都市采风》从一些小的故事和细节,反映出百姓的新世界。做个有心人,处处都是新鲜资讯,怀着一颗热爱百姓的心,就会发现他们生活中的细节之美。而这些美,无不是在党的好政策的润泽下,在老百姓生活中的具体而微的最大体现。
  当然,《都市采风》毕竟还是个小栏目,而且是个产生不久的新栏目。如何更好地从小的角度切入、从细节切入去反映大的百姓世界,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追求,但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热爱百姓的心,随时关注百姓生活,就能随时从身边发现新闻,并把它变成读者喜爱的美文。
  
  编校:施宇
其他文献
摘要:当下对于眷村文化的关注已经从文学、史学、社会学、政治学领域迅速蔓延至影视文化传播领域,本文结合纪录片《伟忠妈妈的眷村》、连续剧《光阴的故事》、电影《竹篱笆外的春天》等眷村题材影视作品,重点剖析其乡愁与寻根的双重主题,省思第一代外省人的漂泊意识和思,情怀,探究眷村文化建构台湾当代年轻人文化寻根理想的可能性。  关键词:眷村 思乡 寻根 影视作品    眷村与眷村文化    眷村是台湾独有的一种
期刊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是一个国家、地区、民族传统文化和文明的忠实载体,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并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民俗所拥有的漫长历史积淀和特定空间的人情世故与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积淀给予文学以深度。人情世故给予文学以奇异度,这使文学与民俗天生地巧合在了一起,形成了民俗文学作品,它不仅避开了文学与政治结合可能带来的危险和庸俗,又清除了文学
期刊
120年前的6月25日,是胡政之的生日;60年前的4月14日,是胡政之的忌日。生前60年。拥有近40年的报业生涯。既是一名杰出的新闻记者,更是一位卓越的报业家。更为重要的,为一个时代的新闻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仅此一人!我们怀着虔诚来纪念他,重温他所创造的新闻业绩,缅怀他独立报人的思想和精神。    一、新闻事业的开创者    杰出的新闻记者、编辑和政论家。作为一个杰出的记者。胡政之有很强的新闻
期刊
不是表演    敬一丹说:“我觉得,有没有记者心态对一个节目主持人至关重要。一个节目主持人应该更多地找这种记者心态,而不是找演员的感觉。”  鞠萍说:“我当主持人的指导思想是:否定表演,不存在表演。我并不觉得我在镜头前面有多少表演的成分。我毕竟是以我鞠萍的正式身份表现自我,我觉得我应当用那样的语言、动作与孩子们说话。”  情景的体悟、情绪的调节、状态的把握、场面的控制和体态语的运用等,当它很好地融
期刊
作为社会性别的女性是被社会和文化建构而成的,而在建构女性的各种力量中,大众传媒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深刻作用。  过去的大众媒介对女性表现出赤裸而直接的歧视,主要体现在对女性从业人员的歧视和所呈现的刻板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要么是温柔娴淑的贤妻良母、要么是被妖魔化的荡妇形象,但无一例外的。均是男性对女性的理想期待形象。女性仅仅作为被看的客体。笔者将这种现象称为对女性的显性歧视。与此相对应,当前的大众传媒在
期刊
摘要:胡政之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全才和多面手,在新闻工作的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他一生坚持“新闻事业是社会公器”的观点,努力使报纸为社会谋福利,成为公众的代言人,尤其在主持“新记”《大公报》期间,其“营业与事业并行”的办报理想与经营理念更是得到了体现与实践。  关键词:大公报 胡政之 “社会公器” 办报理想    作为中国新闻史上杰出的记者、报刊政论家和报业企业家,胡政之可谓是新闻工作上不可多得的全才。从
期刊
摘要:中华文化传播是走“宣传”的老路,还是大力促进中华文化产品化进而形成产业化?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中华文化产品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认为:古今中外,文化传播是有载体的,那就是文化产品。文化产品的资源不会枯竭,文化产品符合当今世界的“消费”观念;当前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的误区,就在于重宣传而轻产品生产。没有拳头产品行销于世,难以引起异质文化的认同和消费欲望;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由于文化
期刊
近几年来,DV新闻以其独具魅力的平民化视角,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具体化,日益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并逐渐得到专家、电视从业者的认可。但是,DV新闻在打破原有新闻报道模式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DV新闻不是有闻必录,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成为DV新闻。DV新闻以平民化的视角,原汁原味地记录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各类事情,能够较好地反映社情民意。表达民众的情感和心声,使普通老百姓
期刊
广播电台迎来“小阳春”    也就是在短短的20多年前。还是令人记忆犹新的广播电台“黄金时代”。早晨,人们起床先打开收音机。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全国联播》;中午,全家人聚在一台小小的“红灯”牌或者“咏梅”牌收音机旁。听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傍晚,蹦蹦跳跳的孩子们暂时安静下来,因为“小喇叭开始广播了”。  20多年间,伴随着改革开放过程中涌现出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新鲜事物,电视机从黑白到彩色,成为
期刊
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促进了电视直播手段的不断发展。节目的制作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也在日益更新,这极大地丰富了电视的视听效果。人们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对电视画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满足具有高清晰的画面,而且还要有较高的艺术感。这样多机位拍摄在电视直播节目中就显得至关重要。  多机位拍摄是电视实况转播中常用的方式,是通过电视导演的二度创作,在电视节目制作现场根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