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ul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采取抗菌药物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制酸药物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用治疗,对照组采取抗菌药物克拉霉素和制酸药物雷尼替丁联用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均有改善,但对照组治疗后的评分幅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总痊愈度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抗菌药物克拉霉素、甲硝唑和抑酸药物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联用治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情况,且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关键词:抗菌药物;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消化性溃疡;疗效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中并发症高且难治愈的一种常见性疾病[1]。该病病程较长,具有反复性。其病因为胃酸和蛋白酶过多而导致胃粘膜异常消化,使胃部难以达到生态平衡;轻者将导致患者恶心呕吐,腹胀胃酸等症状,重者将整个引起癌变,危机生命健康。目前,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的方式多用十二指肠,胃、肝脏等消化性溃疡。本文主要对我院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采取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进行深入分析,观察其治疗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5月-2012年11月接治的20例消化性溃疡,均经电子胃镜确诊及HP阳性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为(41.3±21.5)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为(42.1±20.8)岁;两组患者中,具有上腹饱胀感症状的有12例,具有恶心呕吐症状的有15例,具有反酸胃部疼痛的有1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状上无统计学意义,且(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抗菌药物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制酸药物雷尼替丁进行联用治疗,其中克拉霉素每天服用一次,每次500mg,甲硝唑每天服用三次,每次0.4,雷尼替丁每天服用二次,每次0.15,2周为一个疗程。对观察组采取抗菌药物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制酸药物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联用治疗,其中克拉霉素每天服用一次,每次500mg,甲硝唑每天服用三次,每次0.4,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每天服用二次,每次20mg,2周为一个疗程。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期间,禁止口服其他药物,治疗2个疗程后,对患者复查胃镜及肝功能等检查,并嘱有不适要及时复诊。
  1.3疗效判断
  观察两组患者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情况,采用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和痊愈度进行评定,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可把痊愈度分成痊愈、好转、无效。痊愈即患者的溃疡症状完全消失;好转即患者的溃疡症状基本消失;无效即患者的溃疡症状没有得到改善。
  1.4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 SPSS16.O 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 t 检验处理数据。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比例
  两组患者通过使用抗菌药物和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对消化性溃疡治疗,患者治疗后的评分均有改善,但对照组治疗后的评分幅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比较(x±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10
  3.12±0.95
  2.54±0.78
  观察组
  10
  3.27±0.86
  1.94±0.92
  P值
  -
  >0.05
  <0.05
  2.2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例
  经过采取抗菌药物和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观察组患者消化性溃疡的总痊愈度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痊愈
  好转
  无效
  总痊愈度
  对照组
  10
  4(40.0)
  3(30.0)
  3(30.0)
  7(70.0)
  观察组
  10
  7(70.0)
  2(20.0)
  1(10.0)
  9(90.0)
  P值
  -
  <0.05
  <0.05
  <0.05
  <0.05
  3.结语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疾病,由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及胃粘膜屏障功能减弱引起[2]。目前,采用抗菌药物克拉霉素和制酸药物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联用对消化性溃疡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3]。能够彻底的控制病情,减少患者的病痛,预防癌变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消化性溃疡痊愈的有7例,好转的有2例,占总痊愈度的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表明对患者进行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用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消化性溃疡治愈度。此外,经过对两组患者采取抗菌药物和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对照组治疗后的评分幅度明显低于观察组,提示克拉霉素和制酸药物雷尼替丁联合治疗还有待改善。因此,建议患者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早日到医院接受治疗,及时发现病因,减弱胃黏膜的异常消化,抑制胃酸分泌。
  早期刘健在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的研究中表明,采用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合用药的方法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溃疡疾病的复发,这与本研究所得到的数据结果相近[4]。因此,我们认为,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应改善饮食习惯,切不可暴饮暴食,也不可食用酸性辣味且有刺激性的食品,少吃多餐,注意胃部保护,促进消化系统畅通;多加锻炼身体,注意防潮保暖,加强健康施教;勤通风清洁卫生,避免细菌感染。
  综上所述,对两组患者采取抗菌药物和制酸药物联用治疗,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情况均有改善,观察组的临床治愈度优于对照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症的复发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杜倩.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9(4):1-9.
  [2]张海燕.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2011,3(1):28-30.
  [3]柴晓君.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临床研究消化性溃疡54例观察[J].中华医院杂志,2013,13(2):98-99.
  [4]杨玲.消化性溃疡采用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分析[J].医药学报,2012,9(4):1-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 年1 月~ 2011 年1 月1500 例消化内科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临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供临床参考。结果:2008 年1 月~ 2011 年1 月消化内科共发生不合理用药情况137 例,其中2008 年42 例,2009 年35 例,2010 年30 例,2011 年3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间断两次持续性腹痛伴右肩背部放射痛和一过性黄疸病人腹痛、黄疸形成及腹痛、黄疸缓解的成因;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6例间断两次持续性腹痛伴右肩背部放射痛和一过性黄疸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病人发病时存在胆囊结石,另两例病人发病时无胆囊结石,但1年内都出现了胆囊结石。有胆囊结石就有排石的可能;结论:临床上病人间断两次持续性腹痛伴右肩背部放射痛和一过性黄疸主要是由胆囊小结石在胆道中行走过程
期刊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内科治疗  炎症性肠病是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总称,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前者多为大肠粘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主要累及结肠和末端回肠。后者为全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多好发于回盲部和小肠。两者虽然不是一种疾病,但由于其发病均与免疫有关,临床都有反复发作和迁延不愈的特点,且治疗药物相同,故一并进行论述。炎症性肠病(IBD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酒精雾化吸入对肺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各20例,空白组采用蒸馏水20ml日三次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万古霉素0.5g加盐水20ml日三次雾化吸入,治疗组给予50%酒精20ml日三次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与空白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空白组
期刊
摘要:目的 为更有效、安全、经济、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我院2007年全年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分析不合理用药。结果 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73.2%,使用较多的前四位是:青霉素钠、头孢曲松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针,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适应症、用法用量等依然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渐趋于安全、合理、经济、有效。  关键词: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分析  抗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和单纯西医治疗3月时间。结果 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8.2924,P=0.0040)。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环丙沙星治疗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68例新生儿按照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012.1-2012.12入院):86例患儿,接受环丙沙星治疗。对照组(2010.1-2011.12入院):82例患儿,接受头孢噻圬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病原菌培养阳性率、病原菌对环丙沙星的敏感性、不良反应及患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
期刊
摘要:目的:对鼻息肉鼻内窥镜切除的临床意义展开分析,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9月前来我院治疗鼻息肉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鼻内窥镜切除手术,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III型患者好转2例(20%),治愈7例(70%);II型患者好转8例(13.3%),治愈50例(83.4%);I型患者好转2例(6.7%),治愈28例(93.4%)。
期刊
摘要:肠胃镜检查在消化内科中的应用很广泛,无痛肠胃镜的临床应用也得到了普遍的运用,现在通过实验我们来对比分析。实验对象为2013年1月-2014年1月之间在我院接受过肠胃检查的70名患者,分别将7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5人,对照组35人,实验组患者在试验期间接受无痛肠胃镜检查,对照组患者接受普通肠胃镜检查。而后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患者的疼痛程度的大小主要是患者的自身感受,还有就是医生的临床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采用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71例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9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32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1.25%,护理效果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