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要地标:西山、江油关、养马峡
与蜀汉中兴的三个地点一样,关于蜀汉灭亡同样也有三个关键地标。它们分别是蒋琬身死的绵阳西山,邓艾偷渡阴平后攻下的重要关隘江油关,以及为魏军提供关键补给的军需基地养马峡。这三个地方,见证了蜀汉政权的回光返照,也见证了刘家王朝最后的挣扎和灭亡……
绵阳西山
蜀汉从这里走向灭亡
绵阳西山公园,是绵阳人的精神地标之一,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一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度让山中子云亭被世人仰慕憧憬了千年。
不过,西山首次登上历史舞台,则是因为三国蜀汉政权的栋梁在此倾塌,而蜀国正是从此走向衰落。这一切,和那位蜀汉重臣蒋琬息息相关。
相传蒋琬出生时,其母梦见一颗明亮的星星直落床头,扑入自己怀中。俗话说“星子兴子”,这就是得子的吉兆,于是,其父为儿子取名“琬”,意思为“美玉”。蒋琬没有辜负父母的希望,他发奋读书,十几岁就以才识渊博而闻名乡里,后来他随刘备入蜀,被诸葛亮器重,任命为丞相长史。
蒋琬真正发挥才能是在蜀汉后期。诸葛亮死后,他代为执政,成为蜀汉栋梁。当时,姜维准备兴兵北伐,蒋琬坐镇四川,不仅主持兵源粮饷供应,还担负起整个蜀汉的朝政。这期间,蒋琬立张飞长女为皇后,借国庆机会遣史访吴,重新与孙权结好,建立了抗魏统一战线。还开始重视农业水利发展,让百姓得以稍得生息,蜀汉首次出现了一个经济相对繁荣,政治相对稳定的社会局面。
不过这一切的繁荣,在公元246年画上了句号:这一年,时任蜀汉大司马的蒋琬在绵阳病死,葬在西山。此后,一系列历史事件接踵而来:黄皓干政、费祎专权、姜维兵败祁山……
相传魏将钟会进兵成都,在攻下绵阳之后,曾经专程到西山拜祭这位蜀汉重臣,并许下“兵破成都之时保全城百姓安危”的诺言。之后,蒋琬墓祠历经1700余年的历史风雨,曾一度“沦于荒烟蔓草中”,“残碑荒冢,字迹莫辨”。直到千年后的1849年,绵州牧李象丙、邑绅熊文华才在原址上重建蒋琬墓祠,并在墓前立“汉大司马蒋恭侯墓”石碑,重建祠堂,供后人瞻仰。1949年后,国家文博部门也开始修复此地,还曾在绵阳征集到出土于蒋琬墓地的带钩,现藏于四川省博物馆。
明朝人苏民望在诗中这样描写西山:“仙花芝香春不老,龙池鱼跃水常清。 出尘风景追三岛,入画书台胜五城”。今天的绵阳西山,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交相辉映,让人心驰神往:祠堂大门上挂着的牌坊雍容大气,犹如丰碑镌刻着这里主人的所有伟绩丰功。而那幅出自1919年的楹联,更是让人似乎时光倒转,回到了千年前那个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年代:“室护风云,与丞相祠堂并峙;山排旗鼓,看将军壁垒常新”……
平武江油关
懦弱蜀汉的最后挣扎
后人有云:蜀汉灭亡,开起于西山,结束于江油。
实际上,江油关仅仅是个藏在绵阳深山的弹丸之地,但是,因为它的失守,最终导致了整个蜀汉的灭亡。很多人都在问:究竟是什么,赋予了它如此重大的历史责任?
答案是:江油关作为阴平古道的终点,也是最后一道关隘——阴平古道算不上是一条有着真正交通意义的道路,数百里荒无人烟,地貌原始而险峻,山野樵夫也闻之色变,在历史上,除川、甘两省匪人私贩等相通往来以外,绝少行人。古书上说它“非正道”,称之为“邪径”。
蜀汉末期,杰出将领邓艾正是在这里发动了一场奇袭战,让这两地在一夜之间闻名天下。史料记载,邓艾大军“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随后又“以氈自裹,推转而下”,经过九死一生翻越了天险摩天岭,如同天兵一般突然出现在了蜀地的大后方,蜀国国都就在魏军眼前了。
此时的邓艾,面对的最大的障碍就是江油关:江油关四面环山,地势险要。西北有凤翅山和鹰嘴岩对峙,涪江从中流过。入关处山高水急,关东南有夫子岩和箭杆岭并立,峭崖巍巍,高不可攀。关隘处在四山环抱中,是易守难攻之地,如果蜀兵坚守,孤军深入的邓艾大军必然坐以待毙。
不料,蜀国守将马邈见邓艾至此,吓得魂飞魄散,主张开关投降。其妻李氏苦劝丈夫与魏军决一死战不成,咬破手指写下血书一封,然后口衔血书自缢身亡,留下一段“宁为傅佥死,不作蒋舒生”的忠贞传奇。邓艾不费吹灰之力取关之后,率军势如破竹,于绵竹斩杀了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最后兵临成都,迫使蜀后主刘禅投降,蜀汉自此灭亡。
至今人们到此,不仅能看到“汉守将马邈忠义妻李氏夫人故里”等碑刻,以及听到那曲著名剧目《李氏殉节》——此剧由戏剧大师程砚秋改编,又名《亡蜀鉴》。此剧首演之时,正值日寇侵华期间,戏剧大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抗战决心:“老王爷慢行听妾言,国家不幸遭大难,奋勇杀敌理当然,怎能把印献?怎能忘遗训……悬崖勒马尚未晚,岂能遗臭万万年……”
当然,江油关不仅仅只属于蜀汉,它还有许多其他历史时期的著名遗址,包括了牛心山、凤翅山、叮当泉、明月渡,以及李白读书台、玉虚观、吴道子绘真武祖师像碑、宋徽宗书御笔手诏碑等名胜古迹。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牛心山,相传为李唐王朝皇族远祖李龙迁之墓,当年曾被武则天派人掘断龙脉,李氏复国后,又多次派人填塞……
江油养马峡
魏军临时基地与建文帝传说
史学家证实,邓艾发动的奇袭,是在前有强敌,后无援军的状态下成功的。那么,他的数万大军在孤军深入之后,又是怎样获取暂时性补给的呢?经过研究,史学家们惊讶地发现:魏军竟然在短时间内,在江油建立起了一个临时基地,在这里征集粮草,饲养马匹。
后人将这里称为养马峡。现今的养马峡,早已告别了兵戎,成为了绵阳最好的避暑地之一。
由于地处龙门山的褶皱带,受龙门山多期强烈的构造运动影响,养马峡内形成了独特的地理地貌——峰丛、漏斗、多级溶洞、地下暗河、峡谷、断崖……地貌险峻而奇特,让人惊叹。同时,峡谷内植被丰富,动植物繁多,存有国家珍稀植物珙桐、红豆杉、桫椤以及保护动物如角羚、獐、黑熊、麂子、大鲵等。
同时,幽深古韵也是养马峡中的重要关键词。而相传养马峡古镇中的原住民,许多都是邓艾从北方带来的士兵后裔,邓艾身死成都之后,这些士兵“全军缟素”,哭声震天,最后决定在此隐居——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千年之后,另一位皇帝因为兵败南京,居然也来到此地隐居。
这位皇帝就是明代的建文帝。现今养马峡中有一座寺庙,叫作回龙寺,据说就是他当年出家的地方。
当地人说,燕王朱棣破南京之后,建文帝朱允炆潜逃出宫,经阴平古道入蜀,辗转至蜀王府朱椿处匿藏。朱椿之子恐获罪家族,欲告密南京,而朱椿念及旧情,便送建文帝至养马峡,在这里生活数年之后,朱允炆的儿子朱文奎、以及老婆庄妃都先后去世,他颇感复位无望,遂在这里的龙泉寺出家——直至朱棣驾崩后,建文帝才离开龙泉寺云游,而这时人们才知道他是皇帝,于是改寺名为回龙寺,盼建文帝返寺修行……
与蜀汉中兴的三个地点一样,关于蜀汉灭亡同样也有三个关键地标。它们分别是蒋琬身死的绵阳西山,邓艾偷渡阴平后攻下的重要关隘江油关,以及为魏军提供关键补给的军需基地养马峡。这三个地方,见证了蜀汉政权的回光返照,也见证了刘家王朝最后的挣扎和灭亡……
绵阳西山
蜀汉从这里走向灭亡
绵阳西山公园,是绵阳人的精神地标之一,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一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度让山中子云亭被世人仰慕憧憬了千年。
不过,西山首次登上历史舞台,则是因为三国蜀汉政权的栋梁在此倾塌,而蜀国正是从此走向衰落。这一切,和那位蜀汉重臣蒋琬息息相关。
相传蒋琬出生时,其母梦见一颗明亮的星星直落床头,扑入自己怀中。俗话说“星子兴子”,这就是得子的吉兆,于是,其父为儿子取名“琬”,意思为“美玉”。蒋琬没有辜负父母的希望,他发奋读书,十几岁就以才识渊博而闻名乡里,后来他随刘备入蜀,被诸葛亮器重,任命为丞相长史。
蒋琬真正发挥才能是在蜀汉后期。诸葛亮死后,他代为执政,成为蜀汉栋梁。当时,姜维准备兴兵北伐,蒋琬坐镇四川,不仅主持兵源粮饷供应,还担负起整个蜀汉的朝政。这期间,蒋琬立张飞长女为皇后,借国庆机会遣史访吴,重新与孙权结好,建立了抗魏统一战线。还开始重视农业水利发展,让百姓得以稍得生息,蜀汉首次出现了一个经济相对繁荣,政治相对稳定的社会局面。
不过这一切的繁荣,在公元246年画上了句号:这一年,时任蜀汉大司马的蒋琬在绵阳病死,葬在西山。此后,一系列历史事件接踵而来:黄皓干政、费祎专权、姜维兵败祁山……
相传魏将钟会进兵成都,在攻下绵阳之后,曾经专程到西山拜祭这位蜀汉重臣,并许下“兵破成都之时保全城百姓安危”的诺言。之后,蒋琬墓祠历经1700余年的历史风雨,曾一度“沦于荒烟蔓草中”,“残碑荒冢,字迹莫辨”。直到千年后的1849年,绵州牧李象丙、邑绅熊文华才在原址上重建蒋琬墓祠,并在墓前立“汉大司马蒋恭侯墓”石碑,重建祠堂,供后人瞻仰。1949年后,国家文博部门也开始修复此地,还曾在绵阳征集到出土于蒋琬墓地的带钩,现藏于四川省博物馆。
明朝人苏民望在诗中这样描写西山:“仙花芝香春不老,龙池鱼跃水常清。 出尘风景追三岛,入画书台胜五城”。今天的绵阳西山,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交相辉映,让人心驰神往:祠堂大门上挂着的牌坊雍容大气,犹如丰碑镌刻着这里主人的所有伟绩丰功。而那幅出自1919年的楹联,更是让人似乎时光倒转,回到了千年前那个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年代:“室护风云,与丞相祠堂并峙;山排旗鼓,看将军壁垒常新”……
平武江油关
懦弱蜀汉的最后挣扎
后人有云:蜀汉灭亡,开起于西山,结束于江油。
实际上,江油关仅仅是个藏在绵阳深山的弹丸之地,但是,因为它的失守,最终导致了整个蜀汉的灭亡。很多人都在问:究竟是什么,赋予了它如此重大的历史责任?
答案是:江油关作为阴平古道的终点,也是最后一道关隘——阴平古道算不上是一条有着真正交通意义的道路,数百里荒无人烟,地貌原始而险峻,山野樵夫也闻之色变,在历史上,除川、甘两省匪人私贩等相通往来以外,绝少行人。古书上说它“非正道”,称之为“邪径”。
蜀汉末期,杰出将领邓艾正是在这里发动了一场奇袭战,让这两地在一夜之间闻名天下。史料记载,邓艾大军“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随后又“以氈自裹,推转而下”,经过九死一生翻越了天险摩天岭,如同天兵一般突然出现在了蜀地的大后方,蜀国国都就在魏军眼前了。
此时的邓艾,面对的最大的障碍就是江油关:江油关四面环山,地势险要。西北有凤翅山和鹰嘴岩对峙,涪江从中流过。入关处山高水急,关东南有夫子岩和箭杆岭并立,峭崖巍巍,高不可攀。关隘处在四山环抱中,是易守难攻之地,如果蜀兵坚守,孤军深入的邓艾大军必然坐以待毙。
不料,蜀国守将马邈见邓艾至此,吓得魂飞魄散,主张开关投降。其妻李氏苦劝丈夫与魏军决一死战不成,咬破手指写下血书一封,然后口衔血书自缢身亡,留下一段“宁为傅佥死,不作蒋舒生”的忠贞传奇。邓艾不费吹灰之力取关之后,率军势如破竹,于绵竹斩杀了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最后兵临成都,迫使蜀后主刘禅投降,蜀汉自此灭亡。
至今人们到此,不仅能看到“汉守将马邈忠义妻李氏夫人故里”等碑刻,以及听到那曲著名剧目《李氏殉节》——此剧由戏剧大师程砚秋改编,又名《亡蜀鉴》。此剧首演之时,正值日寇侵华期间,戏剧大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抗战决心:“老王爷慢行听妾言,国家不幸遭大难,奋勇杀敌理当然,怎能把印献?怎能忘遗训……悬崖勒马尚未晚,岂能遗臭万万年……”
当然,江油关不仅仅只属于蜀汉,它还有许多其他历史时期的著名遗址,包括了牛心山、凤翅山、叮当泉、明月渡,以及李白读书台、玉虚观、吴道子绘真武祖师像碑、宋徽宗书御笔手诏碑等名胜古迹。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牛心山,相传为李唐王朝皇族远祖李龙迁之墓,当年曾被武则天派人掘断龙脉,李氏复国后,又多次派人填塞……
江油养马峡
魏军临时基地与建文帝传说
史学家证实,邓艾发动的奇袭,是在前有强敌,后无援军的状态下成功的。那么,他的数万大军在孤军深入之后,又是怎样获取暂时性补给的呢?经过研究,史学家们惊讶地发现:魏军竟然在短时间内,在江油建立起了一个临时基地,在这里征集粮草,饲养马匹。
后人将这里称为养马峡。现今的养马峡,早已告别了兵戎,成为了绵阳最好的避暑地之一。
由于地处龙门山的褶皱带,受龙门山多期强烈的构造运动影响,养马峡内形成了独特的地理地貌——峰丛、漏斗、多级溶洞、地下暗河、峡谷、断崖……地貌险峻而奇特,让人惊叹。同时,峡谷内植被丰富,动植物繁多,存有国家珍稀植物珙桐、红豆杉、桫椤以及保护动物如角羚、獐、黑熊、麂子、大鲵等。
同时,幽深古韵也是养马峡中的重要关键词。而相传养马峡古镇中的原住民,许多都是邓艾从北方带来的士兵后裔,邓艾身死成都之后,这些士兵“全军缟素”,哭声震天,最后决定在此隐居——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千年之后,另一位皇帝因为兵败南京,居然也来到此地隐居。
这位皇帝就是明代的建文帝。现今养马峡中有一座寺庙,叫作回龙寺,据说就是他当年出家的地方。
当地人说,燕王朱棣破南京之后,建文帝朱允炆潜逃出宫,经阴平古道入蜀,辗转至蜀王府朱椿处匿藏。朱椿之子恐获罪家族,欲告密南京,而朱椿念及旧情,便送建文帝至养马峡,在这里生活数年之后,朱允炆的儿子朱文奎、以及老婆庄妃都先后去世,他颇感复位无望,遂在这里的龙泉寺出家——直至朱棣驾崩后,建文帝才离开龙泉寺云游,而这时人们才知道他是皇帝,于是改寺名为回龙寺,盼建文帝返寺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