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一直以其生动凝练的语言、优美和谐的韵味、清新高远的意境、广博深邃的思想而广为传诵。而入选语文教材的古诗,更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是学生领悟古文化无穷魅力的一个窗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围绕凸显“五美”,以提高了古诗教学的效果。
一、诵诗,领悟语言美
1,在诵中鉴赏声韵美
古诗讲平仄押韵,对仗工整,节奏匀称,这种声韵美,正是我们诗歌流传许久的重要魅力所在。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忽略“以声动情”,“以情动人”,试着用这种方法触摸故人的脉搏,构建自己与故人超时空的沟通之桥。如教学《枫桥夜泊》,在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后,就要强化朗读,反复吟诵,细细品味,真切感受:满天飞霜,乌啼传忧,夜半钟声,幽幽长鸣。读着想着,一幅带着淡淡哀愁的江南水乡秋夜图仿佛就在眼前。低沉缓慢的声调给人凄美的遐思。这种过程的教育可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逐步提高学生鉴赏声韵美的能力。
2,在吟中品味文字美
故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向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学生熟悉的“推敲”典故,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使用,都能使古诗平中见奇,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因此,在古诗教学中,通过品读体会用字上的胜人之处,定能收到“窥,一一斑而见全豹”之效果。如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在整体感知瀑布的壮观后,抓住“挂”可以换成“放”、“吊”、“竖”……在比较读中进而体会到“挂”能更生动逼真地写出瀑布奔腾飞泻的气势。又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中的叠词,使明丽繁纷的画面充满了动态之美,学习时反复诵读、品味,定能从中悟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素养。
二、品诗,体会情感美
品读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作家、作品情感交流的过程。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鉴赏者只有投入相应的情感活动,才能体验、领悟、品味到。离开了情感的感悟与体验,古诗赏析活动就无法形成。所以,教学中要从情感人手,引导学生把握古诗的感情,体会古诗的情感美。如,品味《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诗时,通过对诗境的想像,对诗人心境的体悟,将眼前之景和心中之情进行比较思考,悟出诗的意境。在汇报交流时,有的学生说:“从‘孤帆’一词可看出,老朋友孟浩然坐船走了,诗人仍旧在岸上望着,渐渐地,连他的船也望不见了,只能望见孤帆一片。”有的学生说:“碧空尽,最后连孤帆也在碧空里消失,诗人依旧伫立岸边,望着,望着,只看见长江默默无语地在天边流着。”最后有位学生饱含深情地说:“这是多么深厚的感人的友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学生通过自主的阅读、鉴赏而悟出道理,寻到了真谛。
三、思诗,领会哲理美
古诗不仅诗中有情,而且有相当数量的作品还诗中有理。如苏轼的《题西林壁》,诗的前面两句写庐山的峰峰岭岭,千姿百态,难以名状。要怎样才能写出庐山的壮美呢?是不是能诗善字的苏学士词穷了?不是,诗人悟出了真谛,于是另辟蹊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诗中所蕴含的理趣,学生是可以理解的。教学中我这样激疑启迪学生:“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看山如此,看事如此,看问题也如此,该怎样看呢?”学生思考。讨论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身在其中反而看得不准确,不全面,生活中也有类似的情况,联系实际说一说……”这样,学生领略了诗的哲理美。
四、画诗,把握画面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试着用图画将抽象的、静止的诗动起来,使平面化的文字“立体”起来,让学生与诗人内心的深层情感发生碰撞。产生激荡,从中领悟古诗的思想美、画面美。如教学《山行》这首诗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当诗人,根据诗意自由发挥,在换位中体验,想作者所想,见作者所见,并把所见所闻诉于笔端。树木萧条的高山、蜿蜒曲折的小路、隐隐约约的房屋、如火如荼的枫林……草图绘制完后,让学生根据诗句内容上色。然后,再让学生根据作画,配上诗句,然后可以让他们说说画面的内容,在培养他们语言表达的同时,学生自然地把握了作品感情基调,理解了诗的内容。
五、唱诗,欣赏诗的基调美
顾名思义,诗与歌相连,无论是古风。还是唐宋的诗词歌赋,都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情感与音乐沟通起来,从人们记忆的规律来看,唱诗的记忆比诵诗好,且唱诗还具有诵诗所不具备的传播效果。可以把古诗谱上曲子而歌唱。音乐的加入对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起到了渲染和铺垫作用,学生在乐曲营造的气氛中,体会到诗歌的思想感情。如教《送孟浩然之广陵》时,选择与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曲《送别》;教学《暮江吟》时,放一曲《渔舟唱晚》……这比老师讲多少遍古诗的含义及表达的中心思想都要好。
一、诵诗,领悟语言美
1,在诵中鉴赏声韵美
古诗讲平仄押韵,对仗工整,节奏匀称,这种声韵美,正是我们诗歌流传许久的重要魅力所在。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忽略“以声动情”,“以情动人”,试着用这种方法触摸故人的脉搏,构建自己与故人超时空的沟通之桥。如教学《枫桥夜泊》,在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后,就要强化朗读,反复吟诵,细细品味,真切感受:满天飞霜,乌啼传忧,夜半钟声,幽幽长鸣。读着想着,一幅带着淡淡哀愁的江南水乡秋夜图仿佛就在眼前。低沉缓慢的声调给人凄美的遐思。这种过程的教育可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逐步提高学生鉴赏声韵美的能力。
2,在吟中品味文字美
故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向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学生熟悉的“推敲”典故,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使用,都能使古诗平中见奇,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因此,在古诗教学中,通过品读体会用字上的胜人之处,定能收到“窥,一一斑而见全豹”之效果。如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在整体感知瀑布的壮观后,抓住“挂”可以换成“放”、“吊”、“竖”……在比较读中进而体会到“挂”能更生动逼真地写出瀑布奔腾飞泻的气势。又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中的叠词,使明丽繁纷的画面充满了动态之美,学习时反复诵读、品味,定能从中悟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素养。
二、品诗,体会情感美
品读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作家、作品情感交流的过程。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鉴赏者只有投入相应的情感活动,才能体验、领悟、品味到。离开了情感的感悟与体验,古诗赏析活动就无法形成。所以,教学中要从情感人手,引导学生把握古诗的感情,体会古诗的情感美。如,品味《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诗时,通过对诗境的想像,对诗人心境的体悟,将眼前之景和心中之情进行比较思考,悟出诗的意境。在汇报交流时,有的学生说:“从‘孤帆’一词可看出,老朋友孟浩然坐船走了,诗人仍旧在岸上望着,渐渐地,连他的船也望不见了,只能望见孤帆一片。”有的学生说:“碧空尽,最后连孤帆也在碧空里消失,诗人依旧伫立岸边,望着,望着,只看见长江默默无语地在天边流着。”最后有位学生饱含深情地说:“这是多么深厚的感人的友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学生通过自主的阅读、鉴赏而悟出道理,寻到了真谛。
三、思诗,领会哲理美
古诗不仅诗中有情,而且有相当数量的作品还诗中有理。如苏轼的《题西林壁》,诗的前面两句写庐山的峰峰岭岭,千姿百态,难以名状。要怎样才能写出庐山的壮美呢?是不是能诗善字的苏学士词穷了?不是,诗人悟出了真谛,于是另辟蹊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诗中所蕴含的理趣,学生是可以理解的。教学中我这样激疑启迪学生:“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看山如此,看事如此,看问题也如此,该怎样看呢?”学生思考。讨论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身在其中反而看得不准确,不全面,生活中也有类似的情况,联系实际说一说……”这样,学生领略了诗的哲理美。
四、画诗,把握画面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试着用图画将抽象的、静止的诗动起来,使平面化的文字“立体”起来,让学生与诗人内心的深层情感发生碰撞。产生激荡,从中领悟古诗的思想美、画面美。如教学《山行》这首诗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当诗人,根据诗意自由发挥,在换位中体验,想作者所想,见作者所见,并把所见所闻诉于笔端。树木萧条的高山、蜿蜒曲折的小路、隐隐约约的房屋、如火如荼的枫林……草图绘制完后,让学生根据诗句内容上色。然后,再让学生根据作画,配上诗句,然后可以让他们说说画面的内容,在培养他们语言表达的同时,学生自然地把握了作品感情基调,理解了诗的内容。
五、唱诗,欣赏诗的基调美
顾名思义,诗与歌相连,无论是古风。还是唐宋的诗词歌赋,都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情感与音乐沟通起来,从人们记忆的规律来看,唱诗的记忆比诵诗好,且唱诗还具有诵诗所不具备的传播效果。可以把古诗谱上曲子而歌唱。音乐的加入对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起到了渲染和铺垫作用,学生在乐曲营造的气氛中,体会到诗歌的思想感情。如教《送孟浩然之广陵》时,选择与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曲《送别》;教学《暮江吟》时,放一曲《渔舟唱晚》……这比老师讲多少遍古诗的含义及表达的中心思想都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