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赞誉。本文试图梳理近三十年来国内外莫里森研究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研究中的不足以及有待阐释的空间。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研究综述
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ToniMorrison,1931-)是20世纪美国文坛崛起的众多黑人作家中一颗耀眼的明星,曾在美国文坛掀起一股“黑色浪潮”。1993年,莫里森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至此,莫里森更是引起了读者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相继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性专著和论文。国外对莫里森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日渐呈现出向纵深化发展的趋势;而中国国内对莫里森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十年来对她作品的关注呈现突破式的发展,其小说成为国内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和美国文学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关注国外对莫里森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和方向,同时比照国内研究现状,试图从总体上把握国内外莫里森研究的特色和态势。
一、莫里森生平简介
托尼·莫里森原名克洛艾·沃福德,一九三一年二月十八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附近的钢铁工业小城罗伦。作为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已在当今文学界产生深远影响。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她的小说成就是美国黑人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莫里森致力于保存和弘扬黑人文化。自从1970年发表第一本小说《最蓝的眼睛》以来,她共创作了九部小说,还包括《秀拉》(1973),《所罗门之歌》(1977),《柏油孩》(1981),《宠儿》(1987),《爵士乐》(1992),《天堂》(1998),《爱》(2003)和《慈悲》(2008),这些小说都关注在白人主流社会中美国黑人对自身文化生存和文化身份的探索,引起了诸多关注和赞誉。
二、美国莫里森研究
尽管1970年莫里森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发表后,即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但美国第一篇关于莫里森研究的学术文章直到1975年才得以正式发表。琼·比斯肖夫(JoanBischoff)撰写的《莫里森的小说:对受挫感的研究》(ThenovelsofToniMorrison:StudiesinThwartedSensitivity)对莫里森早期的两部小说《最蓝的眼睛》和《苏拉》作了简要的分析,文章要求评论界更多关注莫里森作品中令人难以忘怀的道德张力。南希·J·彼得森却认为琼·比斯肖夫吧莫里森与亨利·詹姆斯等经典作家加以对比分析的方法,是一种通过与多为白人、男性的经典作家进行比较,以此肯定莫里森创作价值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忽略了莫里森本人反复强调的自己文本与黑人文化的密切关系,而强调了莫里森小说的普遍性。为了说明莫里森的“非洲性”,大量分析莫里森作品中源于非洲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学传统的评论文章涌现。同时,有不少文章关注莫里森作品中运用非洲口头传统和传统音乐元素,如布鲁斯,爵士乐的文章,这也从一个新的角度说明莫里森是一个有强烈非洲文化意识的作家。
1977年,芭芭拉·史密斯(BarbaraSmith)在一篇有关女性主义批评的文章中宣称,《苏拉》是一部充满复杂性的文本,只有新的理论才能阐释它,她把这种新理论称为“黑人女性主义批评”(blackfeministcriticism)。至此,在芭芭拉的推动和倡导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黑人女性评论家们对莫里森作品分析日趋深化,发展了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理论。
从后现代、后结构主义批评的角度评论莫里森作品也是一个重要趋势。研究者们主要聚焦于莫里森文本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以及鲜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分析方法上,他们往往将后现代理论的解构策略与历史文化批评的意义追寻融合在一起。较有代表性的论文为《编织和系扎叙事线索----作为后现代小说的<宠儿>》(KnittingandKnottingtheNarrativeThread---BelovedandPostmodernNovel)和《后现代主义与托尼·莫里森和E.L.克托罗后乌托邦的欲望》(PostmodernismandPost-UtopianDesireinToniMorrisonandE.LDoctorow)等。
总的来说,国外的莫里森研究成果十分丰硕,视野开阔,文本阐释与理论论述结合十分紧密,而且重复性研究相对较少,但对莫里森的创作的发展脉络以及后期作品,如《乐园》和《慈悲》的研究尚未有效展开,所以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三、莫里森研究在中国
与国外的研究相比,我国的莫里森研究相对起步较晚。莫里森曾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访问过我国,但是学术界并没有对她的创作引起关注。国内第一篇莫里森研究的学术论文是1987年《黑色的宝石—黑人女作家托妮·莫瑞森》,收在钱满素主编的《美国当代小说家论》中。这篇论文以《最蓝的眼睛》、《苏拉》、《所罗门之歌》和《柏油孩》为据,较为深入地探讨了莫里森笔下人物形象的文学意义,作品的主题思想以及作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从研究内容上看,国内莫里森研究者较为关注的问题有:莫里森作品的女性主义主题。关注黑人女性的生存状态是莫里森小说的重要主题。二是莫里森小说的黑人文化主题。国内评论者探讨较多的是黑人传统文化的政治意义,即黑人传统文化在对抗白人主流文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三是莫里森小说的历史内涵和社会意义。中国学界对莫里森作品的社会历史主题表现出较大的研究兴趣,但有的论者仅仅从历史和政治的层面探讨美国蓄奴制给黑人带来肉体上和精神上的伤害,内容难免显得单薄。四是莫里森小说的叙事艺术。莫里森小说的叙事模式、叙事策略、叙事话语都是研究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莫里森的作品为什么能引起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莫里森独特的创作才能和技巧,使她的作品内涵深刻,大气,涵盖内容及其广泛,现实、历史、艺术、文化、人生、社会、人性等等,都被她尽收眼底。她的作品既有诗化的语言,又有厚重的历史感;既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有对人生与存在的思考;既描写个体情感的历程,也探索民族以及人类的命运。对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一定会引起读者和评论界越来越多持续的喜爱和关注。
参考文献:
[1]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创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章汝雯.托妮·莫里森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杜志卿.托妮·莫里森研究在中国[J].当代外国文学.2007(4).
[4]王玉括.美国莫里森研究综述[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7(1).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研究综述
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ToniMorrison,1931-)是20世纪美国文坛崛起的众多黑人作家中一颗耀眼的明星,曾在美国文坛掀起一股“黑色浪潮”。1993年,莫里森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至此,莫里森更是引起了读者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相继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性专著和论文。国外对莫里森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日渐呈现出向纵深化发展的趋势;而中国国内对莫里森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十年来对她作品的关注呈现突破式的发展,其小说成为国内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和美国文学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关注国外对莫里森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和方向,同时比照国内研究现状,试图从总体上把握国内外莫里森研究的特色和态势。
一、莫里森生平简介
托尼·莫里森原名克洛艾·沃福德,一九三一年二月十八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附近的钢铁工业小城罗伦。作为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已在当今文学界产生深远影响。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她的小说成就是美国黑人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莫里森致力于保存和弘扬黑人文化。自从1970年发表第一本小说《最蓝的眼睛》以来,她共创作了九部小说,还包括《秀拉》(1973),《所罗门之歌》(1977),《柏油孩》(1981),《宠儿》(1987),《爵士乐》(1992),《天堂》(1998),《爱》(2003)和《慈悲》(2008),这些小说都关注在白人主流社会中美国黑人对自身文化生存和文化身份的探索,引起了诸多关注和赞誉。
二、美国莫里森研究
尽管1970年莫里森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发表后,即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但美国第一篇关于莫里森研究的学术文章直到1975年才得以正式发表。琼·比斯肖夫(JoanBischoff)撰写的《莫里森的小说:对受挫感的研究》(ThenovelsofToniMorrison:StudiesinThwartedSensitivity)对莫里森早期的两部小说《最蓝的眼睛》和《苏拉》作了简要的分析,文章要求评论界更多关注莫里森作品中令人难以忘怀的道德张力。南希·J·彼得森却认为琼·比斯肖夫吧莫里森与亨利·詹姆斯等经典作家加以对比分析的方法,是一种通过与多为白人、男性的经典作家进行比较,以此肯定莫里森创作价值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忽略了莫里森本人反复强调的自己文本与黑人文化的密切关系,而强调了莫里森小说的普遍性。为了说明莫里森的“非洲性”,大量分析莫里森作品中源于非洲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学传统的评论文章涌现。同时,有不少文章关注莫里森作品中运用非洲口头传统和传统音乐元素,如布鲁斯,爵士乐的文章,这也从一个新的角度说明莫里森是一个有强烈非洲文化意识的作家。
1977年,芭芭拉·史密斯(BarbaraSmith)在一篇有关女性主义批评的文章中宣称,《苏拉》是一部充满复杂性的文本,只有新的理论才能阐释它,她把这种新理论称为“黑人女性主义批评”(blackfeministcriticism)。至此,在芭芭拉的推动和倡导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黑人女性评论家们对莫里森作品分析日趋深化,发展了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理论。
从后现代、后结构主义批评的角度评论莫里森作品也是一个重要趋势。研究者们主要聚焦于莫里森文本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以及鲜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分析方法上,他们往往将后现代理论的解构策略与历史文化批评的意义追寻融合在一起。较有代表性的论文为《编织和系扎叙事线索----作为后现代小说的<宠儿>》(KnittingandKnottingtheNarrativeThread---BelovedandPostmodernNovel)和《后现代主义与托尼·莫里森和E.L.克托罗后乌托邦的欲望》(PostmodernismandPost-UtopianDesireinToniMorrisonandE.LDoctorow)等。
总的来说,国外的莫里森研究成果十分丰硕,视野开阔,文本阐释与理论论述结合十分紧密,而且重复性研究相对较少,但对莫里森的创作的发展脉络以及后期作品,如《乐园》和《慈悲》的研究尚未有效展开,所以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三、莫里森研究在中国
与国外的研究相比,我国的莫里森研究相对起步较晚。莫里森曾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访问过我国,但是学术界并没有对她的创作引起关注。国内第一篇莫里森研究的学术论文是1987年《黑色的宝石—黑人女作家托妮·莫瑞森》,收在钱满素主编的《美国当代小说家论》中。这篇论文以《最蓝的眼睛》、《苏拉》、《所罗门之歌》和《柏油孩》为据,较为深入地探讨了莫里森笔下人物形象的文学意义,作品的主题思想以及作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从研究内容上看,国内莫里森研究者较为关注的问题有:莫里森作品的女性主义主题。关注黑人女性的生存状态是莫里森小说的重要主题。二是莫里森小说的黑人文化主题。国内评论者探讨较多的是黑人传统文化的政治意义,即黑人传统文化在对抗白人主流文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三是莫里森小说的历史内涵和社会意义。中国学界对莫里森作品的社会历史主题表现出较大的研究兴趣,但有的论者仅仅从历史和政治的层面探讨美国蓄奴制给黑人带来肉体上和精神上的伤害,内容难免显得单薄。四是莫里森小说的叙事艺术。莫里森小说的叙事模式、叙事策略、叙事话语都是研究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莫里森的作品为什么能引起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莫里森独特的创作才能和技巧,使她的作品内涵深刻,大气,涵盖内容及其广泛,现实、历史、艺术、文化、人生、社会、人性等等,都被她尽收眼底。她的作品既有诗化的语言,又有厚重的历史感;既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有对人生与存在的思考;既描写个体情感的历程,也探索民族以及人类的命运。对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一定会引起读者和评论界越来越多持续的喜爱和关注。
参考文献:
[1]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创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章汝雯.托妮·莫里森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杜志卿.托妮·莫里森研究在中国[J].当代外国文学.2007(4).
[4]王玉括.美国莫里森研究综述[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