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教为枯燥。因而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地识字。
一、学会观察,引导发现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汉字的组合、书写规律。
(1)学会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了解汉字的笔画、间架、结构以及每个笔画所占的位置,如学习“人”、“个”、“大”时,应让学生先分清这三个字中的“捺”有何不同,分别占什么位置。
(2)学会对比观察,区分形近字细微的差别,例如:己——已,末——未,田——由。
(3)仔细观察教师的范写:如写“片”字时,教师除了用彩色粉笔区分笔画,还应该强调“从左到右,先里头后封口(右边)”的书写规则。
(4)仔细观察同学的书写,学会评价。
学生亲眼目睹同学的书写,能对自己的书写起到警示的作用;另外,让学生进行评价,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对自己的书写大有益处。
2、引导学生在课外、生活中主动识字。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为学习语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广告牌、商店名、包装袋、车站名……都是学生学习汉字的活资源。曾经有一个学生,她总是忘了“福”字的发音,可有一天,当她和妈妈一个酒家吃饭时,门上倒挂一个“福”字这个“福”字便无意被她牢牢记在了心里。
二、学会方法,体会识字乐趣
在单调冗长的识字过程中,简单机械、枯燥无味的教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学生最容易产生疲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怎样保持学生识字的热情,增强识记效果呢?
1、猜谜法:如教“秋”字时,我出示谜语:一半绿油油,一半红通通,待到丰收时,农民笑呵呵。再如“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个黑葡萄”——“目”字;“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水里看不见”——“雨”字;“十张口,早就有”——“古”字;“一只手遮着眼”——“看”字等。
2、拆字法:汉字里的合体字很多,多数可以采用分析部件的方法来记忆,如木子李,弓长张,上“立”下“十”辛辛辛,上“艹”下“田”苗苗苗。
3、编顺口溜,在课堂上编一些儿歌顺口溜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在区别“有、友、左、右”等字时,我把这些字编成:“左下工,右下口,有下月,友下又”的顺口溜;如教“朋”时,可编成儿歌“两个月亮并排走,一会就成好朋友”。为了让学生牢记“美”字时,我编了一句这样的歇后语“大王头上戴俩花——臭美”。
4、形象记忆法。小学生善于联想,如记“当”字时,他们说:一座山被推倒了,可山上的小树还直立着。当了解到蚕的作用时,他们说“蚕”就是天下最好的虫。
教学形近字也这样玩着学,如独体字相同偏旁不同的几个字,请某个同学举着独体字站在讲台上,其他拿偏旁的同学上来和他做朋友,轮流上来凑字,等于是换偏旁练习,巩固了这样的形声字。
三、激发无意注意,轻松识字
1、借助色彩。课堂上我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汉字的不同点,通过鲜明的对比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汉字“睬、踩”时,将两个字的偏旁“目、足”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便强化学生对汉字“睬、踩”的记忆。
2、借助电教媒体剪辑、组合。如教形近字“晴、睛、精”时,我利用幻灯,将这些字编旁进行变换组合。幻灯的变换摄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强化了学生对字形、字义的记忆。
3、借助动作、实验演示。如识记“灭”字时,先用火柴点燃一个纸团,然后用一小铁板向下一压,火就灭了。这样通过动作实验演示,学生兴趣盎然,不仅记住了生字的字形,而且了解了其义。
四、演练结合,复习巩固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表演,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索、主动的求知,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享受成功的乐趣。因此,在复习巩固生字时,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形式:
1、猜字谜。如“午”字: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喜”字:上村十一口,下村二十口,两村合一起,欢乐不发愁。
2、做游戏。游戏的形式很多,我们可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例如:“找朋友”——若干个音节放到若干个生字中去,各自找出自己的伙伴;“换衣服”——给一个字连续换几个形旁,让其余同学分别读其音、释其义,讲其用(造句);“捉敌人”——即一群字词到另一群字词中找各自的“对手”(反义词);“当医生”——成组出示含有错别字的词句,让学生扮医生诊治其“病”。
3、竞赛法。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们还可以把各种练习寓于竞赛之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巩固已学的知识。
五、利用社会文化资源,使识字教学走向社会
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广告招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杂志,都是儿童识字的活教材。可以引导孩子专门准备一本剪贴本,把自己收集到的商标、卡通人物名称、广告语等剪下来贴在本子上,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编排交流,识字成了一个创造的过程。同时定期举行各种主题的识字交流活动课,如“我喜欢的一句广告词”、“我家附近的店”等,搭设平台,为孩子提供展示识字成果的机会,形成一种“越认越识”“越识越认”的良性学习规律。在这些开放性的随境识字活动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变单调的读、重复的写、机械的识记为有情有趣地看、有滋有味地想、有感有触地实践;变浅层次的识字认知活动为深层次的思维探究活动,使学生的识字活动快乐无穷,奥妙无穷。
一、学会观察,引导发现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汉字的组合、书写规律。
(1)学会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了解汉字的笔画、间架、结构以及每个笔画所占的位置,如学习“人”、“个”、“大”时,应让学生先分清这三个字中的“捺”有何不同,分别占什么位置。
(2)学会对比观察,区分形近字细微的差别,例如:己——已,末——未,田——由。
(3)仔细观察教师的范写:如写“片”字时,教师除了用彩色粉笔区分笔画,还应该强调“从左到右,先里头后封口(右边)”的书写规则。
(4)仔细观察同学的书写,学会评价。
学生亲眼目睹同学的书写,能对自己的书写起到警示的作用;另外,让学生进行评价,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对自己的书写大有益处。
2、引导学生在课外、生活中主动识字。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为学习语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广告牌、商店名、包装袋、车站名……都是学生学习汉字的活资源。曾经有一个学生,她总是忘了“福”字的发音,可有一天,当她和妈妈一个酒家吃饭时,门上倒挂一个“福”字这个“福”字便无意被她牢牢记在了心里。
二、学会方法,体会识字乐趣
在单调冗长的识字过程中,简单机械、枯燥无味的教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学生最容易产生疲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怎样保持学生识字的热情,增强识记效果呢?
1、猜谜法:如教“秋”字时,我出示谜语:一半绿油油,一半红通通,待到丰收时,农民笑呵呵。再如“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个黑葡萄”——“目”字;“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水里看不见”——“雨”字;“十张口,早就有”——“古”字;“一只手遮着眼”——“看”字等。
2、拆字法:汉字里的合体字很多,多数可以采用分析部件的方法来记忆,如木子李,弓长张,上“立”下“十”辛辛辛,上“艹”下“田”苗苗苗。
3、编顺口溜,在课堂上编一些儿歌顺口溜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在区别“有、友、左、右”等字时,我把这些字编成:“左下工,右下口,有下月,友下又”的顺口溜;如教“朋”时,可编成儿歌“两个月亮并排走,一会就成好朋友”。为了让学生牢记“美”字时,我编了一句这样的歇后语“大王头上戴俩花——臭美”。
4、形象记忆法。小学生善于联想,如记“当”字时,他们说:一座山被推倒了,可山上的小树还直立着。当了解到蚕的作用时,他们说“蚕”就是天下最好的虫。
教学形近字也这样玩着学,如独体字相同偏旁不同的几个字,请某个同学举着独体字站在讲台上,其他拿偏旁的同学上来和他做朋友,轮流上来凑字,等于是换偏旁练习,巩固了这样的形声字。
三、激发无意注意,轻松识字
1、借助色彩。课堂上我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汉字的不同点,通过鲜明的对比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汉字“睬、踩”时,将两个字的偏旁“目、足”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便强化学生对汉字“睬、踩”的记忆。
2、借助电教媒体剪辑、组合。如教形近字“晴、睛、精”时,我利用幻灯,将这些字编旁进行变换组合。幻灯的变换摄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强化了学生对字形、字义的记忆。
3、借助动作、实验演示。如识记“灭”字时,先用火柴点燃一个纸团,然后用一小铁板向下一压,火就灭了。这样通过动作实验演示,学生兴趣盎然,不仅记住了生字的字形,而且了解了其义。
四、演练结合,复习巩固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表演,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索、主动的求知,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享受成功的乐趣。因此,在复习巩固生字时,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形式:
1、猜字谜。如“午”字: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喜”字:上村十一口,下村二十口,两村合一起,欢乐不发愁。
2、做游戏。游戏的形式很多,我们可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例如:“找朋友”——若干个音节放到若干个生字中去,各自找出自己的伙伴;“换衣服”——给一个字连续换几个形旁,让其余同学分别读其音、释其义,讲其用(造句);“捉敌人”——即一群字词到另一群字词中找各自的“对手”(反义词);“当医生”——成组出示含有错别字的词句,让学生扮医生诊治其“病”。
3、竞赛法。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们还可以把各种练习寓于竞赛之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巩固已学的知识。
五、利用社会文化资源,使识字教学走向社会
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广告招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杂志,都是儿童识字的活教材。可以引导孩子专门准备一本剪贴本,把自己收集到的商标、卡通人物名称、广告语等剪下来贴在本子上,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编排交流,识字成了一个创造的过程。同时定期举行各种主题的识字交流活动课,如“我喜欢的一句广告词”、“我家附近的店”等,搭设平台,为孩子提供展示识字成果的机会,形成一种“越认越识”“越识越认”的良性学习规律。在这些开放性的随境识字活动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变单调的读、重复的写、机械的识记为有情有趣地看、有滋有味地想、有感有触地实践;变浅层次的识字认知活动为深层次的思维探究活动,使学生的识字活动快乐无穷,奥妙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