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古人说:“夫缀之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情”是一篇文章的主旨,要做到观文入情,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习惯。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能力。语感是语文能力结构的核心要素,培养语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它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良好的语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条件,它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
培养阅读感悟能力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体现。以前的阅读教学,老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不厌其烦的讲解、练习,学生只是容器,学生自觉、主动、愉悦地学习语文的乐趣被抹杀,而感悟是人类有感而知、而觉、而悟,渐悟到顿悟,到彻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层层递进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因而,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充分调动感觉、联想、情感等去触摸语言材料的整体存在,化语言文字为语感,在语文教学中整体感悟,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语言学家吕叔湘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随着我们对语文教学的重新思考,重新定位,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语感作为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标识,它的培养是何其重要。而阅读是语感培养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
语文教材是将各种文化信息用抽象的文字记录下来的一种“阅读材料”。只有充分利用语言材料进行想象,才能深切地感受语言的原始信息。因而,要得到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应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达到身临其境的境地,让学生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运用想象来培养语感。如有位教师执教的《秋天的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教师开始范读的情景导入到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文段品读语言后,再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说出有关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最后结束时让学生模仿《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进行改创《秋天在哪里》之歌。这样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语感。又如《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看到三位小战士不喝鱼汤时,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第一句着急地发问,第二句慈和地说理,第三句庄重地命令,第四句严厉地暗示。教学时教师结合上下文,了解、品味当时说话的语境,想象老班长对小战士的关切之情。之后让学生反复诵读、反复品味,在读中悟。那激昂委婉的语调,使班长关心同志,忠于革命的精神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情感激发出来了,强烈的语感也就产生了。
二、在朗读中培养学生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强调:“ 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沿波讨源,披文入情,感受文本的丰富内涵;通过朗读,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语感的性质和语言学习的规律都决定了朗读训练对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把在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
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就应先从朗读入手。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学生为主体,把宝贵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以读代析,读中求悟。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应提倡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小语教材中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逐步培养他们从文字语言到有声语言的转化。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做到动口、动脑、动情,这样才能理解语言美,感受美,向学生进行语言美的教育。比如在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语调,先一字一顿的读,后充满激情的读,接着让全班学生学着老师的语调顺畅地朗读,利用课件,配上优美的音乐动画,学生边读边欣赏,对于课文中叠词的理解采取对比的读法,使学生从语调中感到“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要比“弯的月”,“小的船”,“闪的星”,“蓝的天”好听,因为这样写“月儿”、“船儿”、“星星”、“天”更美。这是单纯讲解语文知识不可能收到的效果,而语感培养自然也在其中了。这样他们在用自己的声音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时能更好地理解,感受课文中人与事物以及文字语言所表达的语言美,逐步培养他们的语感。
三、在积累中培养学生语感
王尚文先生说:“语感是一种半意识的语言能力”。这种半意识的语言能力决非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源于后天的积累和培养。叶圣陶先生说:“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深切。”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 “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言学习更需要积累。”可见,在平时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积累,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我从语文课堂教学执教的经验中也发现学生在课堂中对课文的感悟,总是停留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表層上,不能展开联想和想像,老师一再启发,有时也是启而不发,究其原因是学生的语言不丰富,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所以,学生在课堂中是有口难开。即使开口,也难以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观点。相反,如果能从已有的语言积累,来领悟课堂教学中的内容,而整个课堂教学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词语积累,从而感悟、理解就会事半功倍。当然,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所以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如华师附小一位教师指教《清澈的湖水》时,以重点的字“攥”和“扔”;词“一幅”“不满”“企盼”;句“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她觉得自己好像在天上飞,又好像在水里游。”“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教师以此为主线,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赏析、在读中悟,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并切实地发出感叹: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啊!教师还相机地进行了“企盼”能用什么词替换,用“( )像( )”的句式进行仿写。这样做使学生在低学段就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另外,教师还有意识地让学生课外积累一些优美词句,经典篇章。让学生准备一本摘抄本,摘抄自己喜欢的语言,并大体理解它的意思;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喜欢的语段叙述出来,并注意运用语段中的一些词语,把学到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养成积累的习惯,为课外积累打下基础,在积累中逐步的培养学生语感。
语言文字不仅有工具性,还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师应当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精心引导学生去朗读、培养其语感,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立足于启动学生自身的灵性,发展自身的潜能,锻炼其敏锐的语感。我们只有通过联想,透过语言文字符号,揣摩文字背后的意蕴,形成丰富表象,才能使学生形成全面而宽厚的语感。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
培养阅读感悟能力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体现。以前的阅读教学,老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不厌其烦的讲解、练习,学生只是容器,学生自觉、主动、愉悦地学习语文的乐趣被抹杀,而感悟是人类有感而知、而觉、而悟,渐悟到顿悟,到彻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层层递进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因而,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充分调动感觉、联想、情感等去触摸语言材料的整体存在,化语言文字为语感,在语文教学中整体感悟,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语言学家吕叔湘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随着我们对语文教学的重新思考,重新定位,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语感作为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标识,它的培养是何其重要。而阅读是语感培养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
语文教材是将各种文化信息用抽象的文字记录下来的一种“阅读材料”。只有充分利用语言材料进行想象,才能深切地感受语言的原始信息。因而,要得到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应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达到身临其境的境地,让学生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运用想象来培养语感。如有位教师执教的《秋天的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教师开始范读的情景导入到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文段品读语言后,再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说出有关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最后结束时让学生模仿《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进行改创《秋天在哪里》之歌。这样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语感。又如《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看到三位小战士不喝鱼汤时,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第一句着急地发问,第二句慈和地说理,第三句庄重地命令,第四句严厉地暗示。教学时教师结合上下文,了解、品味当时说话的语境,想象老班长对小战士的关切之情。之后让学生反复诵读、反复品味,在读中悟。那激昂委婉的语调,使班长关心同志,忠于革命的精神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情感激发出来了,强烈的语感也就产生了。
二、在朗读中培养学生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强调:“ 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沿波讨源,披文入情,感受文本的丰富内涵;通过朗读,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语感的性质和语言学习的规律都决定了朗读训练对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把在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
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就应先从朗读入手。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学生为主体,把宝贵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以读代析,读中求悟。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应提倡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小语教材中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逐步培养他们从文字语言到有声语言的转化。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做到动口、动脑、动情,这样才能理解语言美,感受美,向学生进行语言美的教育。比如在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语调,先一字一顿的读,后充满激情的读,接着让全班学生学着老师的语调顺畅地朗读,利用课件,配上优美的音乐动画,学生边读边欣赏,对于课文中叠词的理解采取对比的读法,使学生从语调中感到“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要比“弯的月”,“小的船”,“闪的星”,“蓝的天”好听,因为这样写“月儿”、“船儿”、“星星”、“天”更美。这是单纯讲解语文知识不可能收到的效果,而语感培养自然也在其中了。这样他们在用自己的声音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时能更好地理解,感受课文中人与事物以及文字语言所表达的语言美,逐步培养他们的语感。
三、在积累中培养学生语感
王尚文先生说:“语感是一种半意识的语言能力”。这种半意识的语言能力决非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源于后天的积累和培养。叶圣陶先生说:“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深切。”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 “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言学习更需要积累。”可见,在平时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积累,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我从语文课堂教学执教的经验中也发现学生在课堂中对课文的感悟,总是停留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表層上,不能展开联想和想像,老师一再启发,有时也是启而不发,究其原因是学生的语言不丰富,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所以,学生在课堂中是有口难开。即使开口,也难以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观点。相反,如果能从已有的语言积累,来领悟课堂教学中的内容,而整个课堂教学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词语积累,从而感悟、理解就会事半功倍。当然,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所以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如华师附小一位教师指教《清澈的湖水》时,以重点的字“攥”和“扔”;词“一幅”“不满”“企盼”;句“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她觉得自己好像在天上飞,又好像在水里游。”“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教师以此为主线,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赏析、在读中悟,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并切实地发出感叹: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啊!教师还相机地进行了“企盼”能用什么词替换,用“( )像( )”的句式进行仿写。这样做使学生在低学段就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另外,教师还有意识地让学生课外积累一些优美词句,经典篇章。让学生准备一本摘抄本,摘抄自己喜欢的语言,并大体理解它的意思;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喜欢的语段叙述出来,并注意运用语段中的一些词语,把学到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养成积累的习惯,为课外积累打下基础,在积累中逐步的培养学生语感。
语言文字不仅有工具性,还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师应当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精心引导学生去朗读、培养其语感,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立足于启动学生自身的灵性,发展自身的潜能,锻炼其敏锐的语感。我们只有通过联想,透过语言文字符号,揣摩文字背后的意蕴,形成丰富表象,才能使学生形成全面而宽厚的语感。